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在袁隆平院士追悼會上的發言-發言稿900字

發言稿1.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言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袁隆平院士追悼會上的發言-發言稿9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袁隆平院士追悼會上的發言-發言稿900字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此時此刻呢,淚水已經溼潤了我的眼眶,我想這一聲問好不僅僅是對大家所說的,更是對我們已經遠在天堂的袁老的問好。雖然,已無法再聽到他的回答,但我們也都會在心裏默默地爲他祈禱:希望一路走好。

大家的心情跟我一定是一樣的,十分地沉重。袁老去世時是在下午一點過後,正是我們吃完午飯過後的休息時間。當我們吃飽喝足以後,躺在沙發上,開啟手機,看到的已不再是娛樂頭條新聞或是愛人發來的一條資訊,而是各個網站所推送的袁老去世的消息,已經霸滿了整個屏幕。眼淚已經模糊了雙眼,我用顫抖的手點了進去,彈出來的是一張黑白的照片,將袁老先生在稻田裏的笑容永遠定格……忽然覺得剛纔吃下去的,真的不是飯。

袁老走了,他慈祥的面容依然讓人動容,他的聲音依然清晰地如流水般流入我們的雙耳,他的“禾下乘涼夢”也依然被世人銘記。真正的奉獻者在仰望星空時也不忘關注腳下的土地,袁隆平院士就是這樣一位耕耘者。當他還是教師的時候,他就爲了能讓中國人吃上飽飯頂着壓力,數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他仍然專注水稻研究,不斷研發新技術。他以耄耋之軀追逐着自己的水稻夢,只爲讓更多的人吃上飽飯不再捱餓。我想,對袁老來說,那“禾下乘涼夢”就是他一直追逐的繁星。而當下,他只想關注每寸土地,關注土地上的人是否捱餓。

二零二一年也是特殊的一年,舉國上下脫貧之年,我們已不存在吃不飽飯的家庭。每一個人都在飯桌前享受着袁老的'饋贈,每一粒米也都變得彌足珍貴,讓人感激不盡。我想,今日過後,浪費糧食的現象已不會再出現。你我或許都太微不足道,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以節約糧食來表達對袁老的尊重,請永遠也不要忘記這位讓我們吃飽飯的聖人!

袁老走了,匆匆而逝,精神長留。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走這一程,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什麼是無私奉獻?袁老將這個詞詮釋地淋離盡致:就是把自己給獻出去。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水稻事業,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不斷地成功和進步,他成了最美奉獻者的典範,一片赤誠,一生奉獻。

二零二一年,也是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我想,共產黨人作爲黨組成員,應當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將袁老當作是我們的榜樣和標杆,不斷完善自己,更好地爲人民服務,爲黨和國家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將來,相信我們還能看到更多青年人、共產黨人投身於水稻事業,幫助袁老未完成卻想要完成的夢,繼續造福人類。

我的發言也到此也結束了,但我的呼籲一刻也不會停止,永遠對袁老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