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有關職工教育的會議發言稿

發言稿1.85W

職工教育會議發言稿

有關職工教育的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這次全省企業職工教育工作座談會就要結束了。省經信委黨組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國良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21個單位作了大會交流發言,爲12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授了牌。座談會對全省貫徹10號文、開展職工教育的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對市地、行業、企業和院校開展職工教育的好做法、好經驗進行了交流推廣,深刻分析了當前職工教育的形勢和任務,研討了新階段進一步加強職工教育的思路和對策。這次會議,既是一次統一思想、深入思考的務虛會,又是一次介紹成功經驗和做法、着眼“十二五”發展的動員會。下面,結合會議情況,我談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會議取得的成效

大家一致認爲,這次會議時機抓得好,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要求明確,收穫很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總結了工作,交流了經驗。會上,市地、行業、企業和院校的代表交流了職工教育工作經驗,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示了職工教育成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從政府層面看,主要採取了完善機制,構建平臺,加大投入等措施,推動本地區職工教育的開展。臨沂市大力促進企校合作,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與高校開展合作的比例達60%以上,大型企業與高校合作比例達到了90%以上;日照東港區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由區財政出資500萬元,培育500名高層次企業人才;惠民縣是欠發達縣,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職工教育工作,每年拿出20多萬元支援企業家培訓

從行業層面看,主要是加強了對本行業開展職工教育的指導。省建築工程管理局科學制定培訓規劃和計劃,健全完善崗位培訓體系,不斷拓寬行業職工教育覆蓋面。

從企業層面看,不同企業開展職工教育各具特色。勝利油田、西王集團強化了職工培訓的標準化管理;魯西化工、龍礦集團、日照港重視職工教育經費投入,每年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2.5%提取職工教育經費,保障了職工教育的開展;肥礦集團發揮理論研究在職工教育中的引領作用;山東電力、晶華集團、青特集團、魯泰紡織、新華製藥、棗礦集團等企業不斷完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建立了良好的培訓工作機制。還有些企業的職工教育特色十分鮮明。濱南採油廠將軍事化訓練模式引入職工教育中,建立“作風教育訓練營”,爲開展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了一條新路子;萊鋼集團根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提煉編寫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28法》;青島中一實施“八個學習制度”,打造學習型企業;家家悅集團採取體驗式、跟蹤式、激勵式培訓,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

從院校層面看,主要是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爲企業職工教育服務。菏澤學院圍繞地區產業發展重點,加強企校合作,開展了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

會上,還邀請了江蘇省南京長江油運公司、濟南金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等單位作了經驗介紹。長江油運對國有大企業培訓機構如何轉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作了現身說法。濟南金行對企業如何利用社會資源,做好培訓定位、項目策劃和避免培訓誤區作了精彩分析。

這些典型經驗和做法,都凝聚着以上單位的智慧,都是職工教育的寶貴財富,都將在推動“十二五”職工教育發展中起到巨大作用。

我們到企業開展培訓調研時,有些企業反應,現在企業普遍重視職工教育,但苦於找不到很好的學習榜樣,也不可能到一家一家企業學習取經,希望我們爲大家提供一次集中學習交流的機會。座談會初步實現了這一目的,因爲時間關係還遠遠不夠。與會同志集中聽了多家單位的經驗介紹,感到很解渴。他們的經驗各有特色,都很寶貴,不僅豐富了會議內容,也爲企業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借鑑。應該說,這些經驗都是市地、行業、企業和院校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的結果,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推廣,更好地推動本單位的職工教育工作。

二是認清了形勢,理清了工作思路。大家認爲,國良主任的講話,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當前和“十二五”職工教育的總體目標、基本思路和任務要求,爲謀劃“十二五”職工教育指明瞭方向。會議期間,大家聯繫實際,集思廣益,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了下一步工作任務。大家表示,一定要按照省裏的部署和要求,紮實做好職工教育工作。

三是強化了責任,振奮了精神。大家認爲,在建黨90週年、“十二五”開局之年,召開職工教育座談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感到倍受鼓舞,進一步增強了做好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二、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10號文的精神,進一步明確新時期職工教育工作任務

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在全省經信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今年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更加複雜,我省在前兩年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出臺了一些好政策、好辦法,也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這些好辦法、好做法今年要繼續使用。今天召開職工教育座談會,就是落實軍民省長的重要指示,繼續貫徹落實10號文,探索“十二五”職工教育新路子,加快企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爲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奠定人才基礎。

(一)深刻認識10號文的出臺背景和意義

魯政辦發〔2009〕10號文,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省經貿委等8部門《關於加強全省企業職工培訓工作的意見》。出臺《意見》的背景:一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我省部分企業開工不足。穩定企業,穩定職工隊伍,爲企業振興打好人才基礎,成爲2009年以來的重要任務。二是隨着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應用日趨擴大,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對職工隊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在金融危機面前,部分企業暴露出管理鬆弛、創新能力不足、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都與職工教育弱化相關。

出臺10號文的意義深遠,對開展職工教育工作,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正確應對危機,振興企業是一個促進;對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推進技術進步,實現安全生產是一個促進;對加快我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是一個促進。可以說,魯政辦發〔2009〕10號文不僅在當時產生了巨大作用,也是今後一個時期職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獻和工作指南。

(二)準確把握10號文的新內涵新要求

10號文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職工教育工作。《意見》突出以人爲本,把促進職工全面發展作爲職工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意見》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員工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提出了實施企業全員培訓工程,以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二是提出了建設一支適應新型工業化要求的新一代產業大軍的新目標。改革開放30年,我省培養造就了一支規模宏大的職工隊伍。但新階段職工隊伍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建設新一代產業大軍,就是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建設一支具有新思維、新觀念、新視野,具備新型工業化發展要求的新型職工隊伍。

三是與時俱進,講求實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意見》將崗位職業能力建設貫串始終,強調“以培訓的標準化促進行業生產的標準化,達到崗位職業標準、培訓標準和生產標準的有機統一,最終實現企業全員行爲的規範化”的新要求。

(三)進一步明確新時期職工教育的工作任務,統籌抓好各級各類職工教育

關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職工教育的工作任務,我結合國良主任的講話精神,再具體講一講:

1、抓好新時期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與職工隊伍的素質提高密不可分,任何時期都要常抓不懈。“十二五”時期,職工受教面要達到100%。現階段主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工職業精神培訓,不斷增強企業和職工的社會責任感。最近,省裏和萊鋼共同編寫出版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28法》,體現了新形勢下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很符合企業的需要。

2、積極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以培養高素質、複合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爲重點,帶動整個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繼續舉辦以工商管理培訓爲主的現代管理知識培訓。開展工商管理培訓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儘管這項工作開展了好多年,但始終是中組部指導幹部教育特別是企業和經營管理幹部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新時期開展新一輪工商管理培訓,要按照國家提出的“繼續舉辦和規範工商管理培訓,改進培訓內容和方法,提高培訓質量”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形勢發展的需要,賦予工商管理培訓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對企業家要開展戰略決策、領導科學、管理科學以及企業文化等內容的現代管理知識培訓;對企業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要開展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項目管理等內容的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培訓;抓好全省成長型中小企業管理者培訓,對他們進行以創業發展、經營管理爲主要內容的培訓,加快企業管理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落實好國家關於“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的要求,繼續開展工商管理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工作和工商管理單科自學考試工作。

3、大力開展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創建創新型企業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今年上半年,省經信委、人社廳、教育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推動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要不斷完善繼續教育機制,重點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體系和網絡平臺建設。一是立足重點科研院所,建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二是加快繼續教育科目指南建設、培訓教材的開發,加快師資庫的建設。抓好重點領域專門人才知識更新培訓,開展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爲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推動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4、廣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和一線員工培訓。高技能人才是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適應建設製造業強省的要求,以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爲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崗位提升培訓和任職培訓;加大進階技師和技師培養力度。以企業爲主體,開闢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多種途徑,透過崗位練兵、崗位培訓、技術比武等形式,促進職工崗位成才。廣泛開展一線員工培訓。企業基層管理人員處於企業管理的第一線,是企業的“兵頭將尾”,對他們主要開展基層管理實務和管理技巧等內容的培訓;對一般職工,按照職業崗位標準和生產規程要求,開展崗位技能、操作規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內容的培訓,讓一線職工更好地適應產業升級對崗位技能轉型的要求,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5、有計劃地開展高層次人才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利用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MBA、EMBA、工程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班、總裁班等進階管理人員培訓。加強引智與國際合作交流,聘請國外專家來魯講學、諮詢及技術指導。選派優秀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骨幹出國進修培訓。加強與國際培訓機構和國際知名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培訓合作,加快職工教育與國際接軌步伐,培養一批外向型、國際化人才。繼赴世界500強的各幹部培訓項目後,我們又與丹麥等國家簽署了專業技術人員中長期出國培訓協議,透過培訓交流、實地考察,系統地瞭解、把握國外不同行業專業技術。

6、大力加強企校合作。開展企校合作,培養實用型、創新型人才,是職工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企校合作,大力開展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工作。

一是企校共建工科專業。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提升的需要,加快新設工科專業建設。2009年以來共申報推薦了115個共建項目,81個專業。今年第三批申報工作得到了各市政府和企業、院校的積極配合,目前已上報共建項目94個,專業63個。省委省政府要求三年新建100個工科專業的任務初見成效。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建立人才需求與工科專業調整機制,優先發展、重點扶持我省亟需的工科專業。

二是企業實訓基地建設。開展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工作,有利於企業發現人才,對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以及培養的員工真正適合產業發展的需要,具有現實意義。2009年以來全省共認定了845家企業實訓基地。今年開展了第三批申報工作,經各市努力、企業配合,共申報206家。從數量上看,已經超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要求三年建設1000個企業實訓基地的目標任務。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是以行業和重點企業爲依託,制定推廣企業實訓標準,加快企業實訓基地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這項工作正在開展,已初步組建了20個企業實訓標準專家組。二是建立實訓資訊直報制度,加強資訊平臺建設,推動企業與院校的交流合作。

三是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圍繞推動主導產業和重點區域戰略的發展,加快建設一批符合區域產業特點的企業職業教育集團。

7、積極探索自主創業者培訓。隨着我國勞動者就業結構的變化,自主創業者成爲生產力新的一員。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實施自主創業者素質提升工程,對自主創業者開展戰略思維與管理、產業政策、職業素養、法律法規以及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等內容的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創業和管理能力。

8、探索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評價體系。按照《山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完善以市場和出資人認可爲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評價體系,建立社會化的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制度”的要求,省經信委、國資委共同出臺了《關於在全省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評價體系建設相關工作的通知》。下一步要制定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完善人才評價技術和手段,建立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實現人才評價的多元化。

9、廣泛開展各類適應性短期培訓。企業要圍繞產業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積極開展實用技術、崗位技能等自主培訓;重點開展稅收改革、企業融資、銀企合作等方面的新政策、新法規培訓。只有熟悉政策才能用好政策,才能爲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10、結合經信工作中心任務,做好職工培訓。圍繞經信中心工作,大力開展安全生產、質量管理、市場營銷、資訊技術應用、節能減排等內容的短期培訓。針對我省生產安全事故頻發,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安全生產工作電視會議,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好企業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今年是山東省市場營銷年,要結合網絡營銷活動,組織開展營銷方式、營銷能力、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培訓,增強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能力。圍繞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需要,今年9月份,我們將組織企業開展“雲計算”技術培訓,加快企業對資訊化前沿技術的學習應用。

三、強化措施,全力推進我省職工教育工作實現新跨越

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經濟發展處於一個關鍵期,職工教育工作繁重,困難較多,需要我們勇挑重擔,迎難而上,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並取得實效。

1、提高思想認識。職工教育是培養企業人才、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我們要高度重視職工教育工作,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職工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明確責任,履行職責,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研究和解決職工教育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職工教育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2、制定培訓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各級各部門要在瞭解企業人才需求和培訓需求的基礎上,搞好培訓規劃,分級分類實施。規劃要有可操作性,便於企業執行。企業要結合生產經營需要,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職工教育培訓。

3、加強研究工作。加強調查研究,把握培訓需求,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一方面,開展工作調研,立足職工教育的實際,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制定新措施,指導職工教育實踐。另一方面,強化職工教育理論研究,開展職工教育重點課題研究工作,推動職工教育學術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動。這是職工教育的基礎工作,是職工教育發展的理論源泉,也爲職工教育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後勁。

4、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行業組織在促進職工教育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行業協會要了解本行業企業的需求,對有關部門提出職工教育的建議;圍繞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加強對本行業開展職工教育的指導、協調和服務,確保本行業職工教育的開展;推動本行業的企校合作,加快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和創新型人才培養。

5、發揮典型引導作用。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要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職工教育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推動職工教育工作的開展。組織形式多樣的報告會、交流會、表彰會,交流學習、選先樹優。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的作用,加大職工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職工教育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6、整合培訓資源。現有職工教育基地,要進一步完善培訓條件,提高培訓能力。引導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積極承擔職工教育培訓任務,爲企業服務。繼續與境外著名大學、跨國公司和其他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培訓,構建與職工教育基地互爲補充的基地網絡。

7、加強培訓者自身建設。培訓者先受培訓。隨着職工隊伍素質的普遍提高,對培訓工作者的自身素, 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與時俱進,切實加強培訓者的自身培訓。廣大專、兼職教師要拓展培訓方式,透過培訓進修和實踐鍛鍊,不斷提升培訓能力和專業水平。加快企, 業培訓師和培訓經理隊伍建設,實施千名企業培訓師提升計劃,開展百強培訓師評選活動,促進企業實訓師培養工作。

8、加強培訓教材建設。在教材選用上,要體現時代性,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在教材開發上,要注意“新、精、特”。根據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調整、企業改革、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補充現有教材,充實完善培訓內容,加快開發滿足企業職工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職工教育教材、網絡教育課件,逐步形成滿足職工教育需要,具有山東特色和時代特點的職工教育教材體系。

9、創新培訓方式。職工教育內容的多元化,決定了培訓手段的多樣化。要做到長、中、短期培訓相結合,政府引導培訓、社會機構培訓與企業自主培訓相結合,集中脫產培訓與崗位練兵相結合。重視資訊技術在職工教育中的運用,探索運用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互動式、模擬式等培訓方法。創新培訓手段,改進培訓方法,進一步提高職工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10、用好職工教育經費政策。早在30多年前,中央就出臺了職工教育經費政策,並逐步提高了提取比例。國家規定:“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今年,爲了解我省職工教育經費提取使用情況,根據軍民省長的指示,我們開展了職工教育經費調查工作。從調查情況看,大部分企業基本上足額提取了職工教育經費,佔總調查戶數的94.%,其中高於1.5%提取比例的企業爲32.9%,但仍有6%的企業未提取或未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有些企業不瞭解這個政策,還有部分企業沒有能力提取。我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省政府,軍民省長作了批示,認爲“用好職工教育經費對於轉方式、調結構將產生重要促進作用,要抓幾個企業或市縣開展試點工作”。根據國家規定,“對自身沒有能力開展職工培訓,以及未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的企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對其職工教育經費實行統籌”。下一步,我們將落實好軍民省長的指示,選擇部分市縣開展試點工作,宣傳此項工作,讓企業家喻戶曉,鼓勵企業用足用好。對個別企業拒不執行此項政策,由當地政府統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推動本地區和企業職工教育工作的開展。

同志們,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全省職工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大膽實踐,努力實現我省職工教育的新跨越,爲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