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國旗下發言稿範文

發言稿5.92K

在現在社會,接觸並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稿是作爲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國旗下發言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國旗下發言稿範文

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國旗下發言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向身邊的榜樣學習》。

各位同學,你有自己的榜樣嗎?你的榜樣是誰?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還是流行歌壇天王周杰倫,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志願者,還是抗震救災中的英雄人物?比爾·蓋茨的財富固然令你心動,但更重要的是他對慈善事業的付出。周杰倫的音樂幾乎令所有年輕人心動,但更重要的是他對人生夢想的執着追求。無論是志願者還是英雄人物,他們的奉獻精神都讓我們深深感動。

我們不需要像榜樣一樣令人羨慕的輝煌成就,而是需要這些榜樣精神時刻激勵我們成長,爲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不缺乏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的榜樣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不難發現,你的身邊有一批勤奮學習的同學,他們在課堂上專心致志,踊躍發言,在課間他們或埋頭寫作業、或熱烈的討論問題、或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請教疑難問題。

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不難發現,你的身邊有一批關心班集體、熱愛學校的優秀典範,他們會自覺遵守校規班紀,主動拾起教室裏、校園路道上的垃圾送進垃圾箱;他們會拾金不昧,主動幫扶學習、生活有困難的同學;他們會自覺的、勇敢的與校園不文明行爲作鬥爭。

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不難發現,你的身邊有一批校園紳士、淑女,他們儀表端莊,着裝整潔、樸素,舉止優雅、文明;他們不會在課間吵鬧、尖叫,追逐、搞打,嬉笑、怒罵;他們拒絕奇裝異服,拒絕另類的追求;他們享受着現代物質文明,更崇尚幾千年積澱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美德。

世界文化名人,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Rodin1840~1917)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在你的身邊有一大批值得你尊敬、值得你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著名的哲學家法傑耶夫曾說過:“青年的思想越被榜樣的力量所激勵,就越會發出強烈的光輝。”在我們的生活中,榜樣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榜樣就像火紅的太陽,給我們奮進的.力量。

學習身邊的榜樣,第一要學習他們的責任心。因爲這些同學首先對個人有着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樣做纔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庭、對得起學校、對得起社會。其次,他們對班級十分地熱愛,班集體中若更多地有這些同學存在,相信這個班集體也會更加優秀。而且,用這種責任心去對待我們的學校,有人人都是一高形象代言人的主人翁意識,我們的校園也會更加完美!

學習身邊的榜樣,第二要學習他們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高度”。我們身邊的榜樣,同樣有着正確的人生態度。對待學習,學習態度的端正是他們制勝的第一步。對待夢想,他們執着地追求,永不放棄,纔有了屬於自己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他們收穫了許多人收穫不到的快樂。

學習身邊的榜樣,第三要學習他們的行爲規範。行爲規範體現着一個人的素質,行爲規範良好的同學,也需要我們去學習,再進行自身改進,你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那我們該如何學習身邊的榜樣呢?第一,我們應該對待他人有一種欣賞的態度。欣賞他人得到的回報是超值的,就如同透過欣賞本想得到一片楓葉,而得到的卻是一片楓林。雖然這些榜樣並算不上有什麼豐功偉績,但學習他人的優點如同光芒四射的燭光,把人生之路照得耀眼通明。只有善於發現你的榜樣,才能去學習。第二,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我們都應該記住“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輝煌。”所以,從現在這一刻起,從每一處細節入手,汲取他人的優點,向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一切皆有可能!別人可以,你也一定可以!同學們,不要說從明天開始,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提升也就在身邊!

每個人都只是一塊粗糙的石頭,但只要你不斷地去磨礪它,給予它,充實它,石頭可以打磨成光滑的玉石,同樣,你的人生也可以更加完美!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一定可以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質,相信大家都會驚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長,我們的校園會也因你更精彩!

謝謝大家!

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國旗下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作爲一名普通教師,能夠站在這個臺上演講,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謝謝大家。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照亮自己照亮別人》。

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們生活中不缺少美,缺乏的只是發現,其實這種說法也適用到感動上,我們有時缺乏對感動的領悟,只是更多時候沒有刻意去察覺,其實感動無處不在。

人一生中有過許許多多的感動,也許觸動了你的內心,或使你熱淚盈眶……我也有很多感動,也許是職業的原因,我接觸到的感動更多的來自我的同行,他們和我素不相識,我們也許很遠,遠隔千里,但我們也很近,因爲我們都在三尺講臺上譜寫自己人生。

她叫,也是一名教師,和絕大多數老師不同的是,她似乎更喜歡用母親一樣的感情去對待她的學生。和藹可親,卻也沒有因此而放低對學生在學業上的高標準。

“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知識,學做人。不但要成才,還要成人。我是他們的老師,我有義務教會他們必須要學會的東西。要對學生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負責。”一臉真誠的回答。正是有着這樣的信念,讓她深得學生的喜愛,同事也對她讚譽有加。

由於平日裏總是與學生在一起,有時都忽視了與自己孩子的交流。“孩子總抱怨我,從沒帶她出去玩過,一回來就看電腦備課工作。”提起自己的孩子,她無奈的笑了笑。雖然如此,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看到自己學生的成長,她笑的比誰都甜。

身爲母親的,有着細膩的觀察力。不管是課堂還是生活中,她都會放下自己老師的身份和同學保持平等關係,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有時候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她一般上都不會在課堂上直接點名,而是下課後找學生交流。“我平等對待學生,尊重他們,他們也很尊重我。所以,我教了這麼多學生都沒遇到讓我頭疼的。”

正是親切與平和的教學方式,讓她的學生都十分樂意與她交流,贏得了許多學生的信任。班裏一個男同學,長得比較矮小,家庭條件比較差,很自卑。細心觀察到,他總是獨自一人坐在一個角落裏聽講,上課也很不活躍。後來,私下找到該同學談心交流,漸漸地開啟了他的心扉,取得了他的信任。後來每次上課他都會坐到最前面聽講,人也變得開放自如了。“後來他有生活上的問題,也會來找我幫他排解。我很欣慰學生能這樣的信任我。學生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動力。”談到學生,彷彿在講自己的孩子一樣,眉目間露出淡淡的欣慰與自豪。

看似很平淡的故事,卻有着一種不一般的涵義,細細品味,一面是用母親般的感情對待自己的學生,用細膩的眼光關心着每個學生,一邊又是嚴格的標準要求着學生和自己,這只是一份很普通的感動。

只有在默默無聞中,我們才能讀懂。“剛進學校,我就鐵了心,打算破罐子破摔,這輩子都不想回頭了。但想不到,張老師對我這麼好,我不能沒有良心。”這是一位被老師的愛心感化了的學生的心靈感悟。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他的班裏有個學生叫李強,小李強自幼父母離異。見到他時,李強頭髮蓬亂、滿臉污垢,一雙驚恐的眼睛四處張望,充滿了戒心和敵意。多年工作經驗的懂得,必須用愛去消除孩子的對立情緒和焦慮心理,他發現李強沒有被褥和換洗的衣服,便從自己家中抱了一套被褥,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來給他穿。在幫李強換衣服的時候,發現他身上有疥瘡,嚴重的部位已經開始流出黃色的膿水,就立即帶他去醫院進行治療,每天晚上給他清洗感染部位、換藥,並進行心理輔導……經過兩個多月苦口婆心的勸導,李強那顆封凍的心慢慢被融化。

我們經常聽到現在的小孩不好管,可很多教師缺乏的是放低姿態和孩子溝通,甚至是用高高的姿勢俯視學生。很多教師懂得要溝通,但他們沒有做過,或者不屑一顧。有多少教師對待學生比自己的孩子還親,正是這個不同的地方,凸顯張老師的偉大,這也是一份感動。

俄國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明代思想家李贄也曾說過: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教師教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學生的靈魂。在教師隊伍中,總有一羣普通的人民教師在默默無聞地奉獻着,他們用平凡的付出爲學生精心編織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用知識爲學生架起騰飛的橋樑;他們如同滄海一粟,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工作。

我們身邊不缺乏感動,缺乏的是如何讓別人的感動照亮自己,讓自己的感動也去照亮別人。作爲一名教師,我會向給予我們感動的同事去學習,學習他們的忠誠,學習他們的認真,學習他們的愛。在自己的三尺講臺上精益求精,演繹出自己的感動,今天別人照亮了我,明天,我要去照亮別人。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