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有關清明祭祖的發言稿範文(精選5篇)

發言稿1.74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能夠利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透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爲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清明祭祖的發言稿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清明祭祖的發言稿範文(精選5篇)

清明祭祖的發言稿1

各位宗親:

今天是公元20xx年4月日。農曆戊戌年二月二十日清明節。

陽春三月暖,大地復清明。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時刻,我們嶧陽賈氏後人,懷着對列祖列宗的崇敬之心情,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

六百多年前,我嶧陽賈氏始祖得真祖,因明初戰亂,攜家南遷於嶧縣東南古蘭城店西坊上村,生四子,公於嶧陽爲始祖,在這裏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生息繁衍,最後長眠於北大莊子東新阡。

越七世,三近公於明嘉靖戊午高中省魁,隆慶戊辰又高中進士,因其文彩卓著,入選翰林院,成爲庶吉士。由此嶧陽賈氏名震齊魯,揚名海外,成爲魯南地區公認的名門望族。

樹高千丈必有根,水流萬里必有源。祭祀先祖,追憶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今天我們來到這裏尋根祭祖,旨在緬懷先祖恩德,追憶先人,告慰先祖在天之靈,團結聯絡各支宗親,共敘血緣親情,共話美好未來。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飲水定當思源,爲人不忘根本。

我嶧陽賈氏家族和其他氏族一樣,屹立於民族之林,爲國家之興旺,民族之崛起,齊家治國,勵志修行。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寶貴的精神瑰寶,我們一定要繼續發揚下去。

無論走到那裏,我們都是血脈相連、手足相親的一家人,透過這次祭祖活動,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分居在各地家人的聯繫,團結往來,鞏固和發展相互之間的親密聯繫,給後人做出應有的榜樣,繼承和發揚我嶧陽賈氏先祖的傳統美德,爲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的發言稿2

各位宗親,各位來賓:

大家好!

在這個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陽春三月,我們又迎來了猴年清明節,伴着濃濃的春意,我們*氏家族的子孫們,懷着一顆虔誠恭敬的心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鄉,齊聚在這裏,隆重舉辦家族祭祖活動,這是我們*氏家族孝敬祖先,敦宗睦族,弘揚孝道的又一次盛會。在這裏請允許我代表*氏後人向逝去的歷代先人表示最虔誠的敬意,同時,也要向在本次活動中踊躍捐贈,無私奉獻的*氏鄉親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感謝你們對家族活動的關心和支援。

“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流萬里必有源”。清明節是炎黃子孫尋根求源,祭奠先祖的.節日,今天我們*氏後人齊聚在這裏,共同祭

奠先人就是要緬懷先祖的英德,追思先祖的豐功偉業,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誨,就是要報答先輩養育庇佑之恩。同時更教育我們每個人要及時行孝,首先要孝敬雙親,從而推廣爲孝敬普天下之老人。我想,這是我們今天舉辦祭祖活動的重要意義。

斯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後人。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爲了後人更加騰達,是爲了宗族更加輝煌。我們*氏的清明祭祖活動既弘揚了家族的美德,又傳承了家族的

優良傳統;既凝聚了*家人的力量,又構建了家族的和諧;既營造了*家人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又激發了我們*家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光宗耀祖,振興家族,奮發圖強,永不言敗已成爲我們*氏家族的真實寫照,正因爲這樣,我們*家人才受到別人的羨慕與尊重,*氏家族纔在本地享有崇高的威望。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聚會與相處,因爲我們是一家人,血脈相連,手足同心,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們應當做到族內團結,鄉鄰和睦。

尊敬的宗親們,*氏宗族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命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勤勞勇敢才能成就偉業,只有艱苦奮鬥才能興旺家族!讓我們攜起手來,爲我們*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懈努力!

最後,願祖上英靈永遠保佑我們xx氏家族興旺發達,蓬勃發展,再創輝煌,保佑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的發言稿3

大家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纔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祭祖的發言稿4

大家好!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們一家照常回到家鄉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杜牧說得真對,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細雨,不過並沒有掃我們一家回鄉下祭祖的興。因爲爸爸說:“下雨‘水’指的是財,表示這一年我們一家將會財源滾滾。”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們去祠堂拜完後,就上山了。因爲下雨,所以路特別泥濘,很滑。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要我們一人拿一把鋤頭,鏟去雜草。做完着一些後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然後拜神,人人告訴祖先自己的願望,告訴你吧,我像祖先許的願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點中學。不過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應該實力加運氣才行。拜完後,便敬酒了,哥哥裝酒裝了滿滿的三杯,說:“讓他們喝醉點吧!”然後開始燒冥幣、汽車、麻將等,真是應有盡有啊!燒完冥紙後,開始鞭炮了!“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鞭炮很響,震耳欲聾,媽媽說:“鞭炮越響,越有福氣!”一切做完後,我默默地在心裏對着祖先們說:“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安息吧!”

的確,人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時光不等人啊,同學們一定要捉緊時間,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

清明祭祖的發言稿5

大家好!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更廣。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有着密切的關係。

草綠野恣行事,春入處州碧四周。又到了清明節,“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情感,撥動着每個人的心絃。今年是清明節被確定爲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二年,再加上雙休日,我們就將在這個週末迎來三天的“小長假”。如何過好這個傳統節日,“安全、文明”是兩個必不可少的關鍵詞。

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倡導文明過節,樹立殯葬祭掃新風。清明祭祖掃墓,已經成爲“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文化,表達了對已故親人和朋友的追思之情。不過,近年來,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攀比的祭掃陋習陳渣泛起。紙紮的轎車、別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場,一些不法商販藉機牟取暴利。這不僅造成鋪張浪費,還從根本上背離了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敗壞了社會風氣。

哲學家馮友蘭說過,“行祭禮並不是因爲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我們的祭掃,應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而不是以物質來衡量。當前,植樹祭掃、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應該大力予以倡導。獻上一束鮮花,寄託一份哀思,於逝者而言是紀念和慰藉,於社會來說,也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

當然,清明節不應簡單等同於“掃墓節”。作爲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外,還形成了踏青、郊遊、插柳、拔河等戶外活動,從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傷和歡樂賞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們在祭奠先人的同時,還要全面繼承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並不斷創新加以豐富,使清明節更好地承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