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侗族文化導遊詞

導遊詞2.4W

侗族文化

侗族文化導遊詞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的黔東南、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縣。

侗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爲主,特產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少數人從事林業,池塘稻田中養魚的也很普遍。

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伶”,見於宋代文獻。明、清兩代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原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創制了侗文。現在大部分通用漢文。

侗族地區一向被譽爲“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侗族詩歌韻律嚴謹,題材多樣,尤以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大歌爲傳統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學和音樂方面都有極珍貴的價值。

侗族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風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侗錦、侗布、挑花、刺繡以及銀飾工藝品等,都充分表現了侗族多彩多姿的傳統文化特色。

侗寨樓橋

在貴州、廣西的侗鄉,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

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整,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欄杆,設有長條木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翹起,給人以玲瓏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鼓樓是侗族人民的標誌,也是侗族人民團結的象徵。每個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牛皮長鼓一面,平時村寨裏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樓擊鼓,召衆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匪盜,也擊鼓呼救,一寨擊鼓,別寨應聲,照例擊鼓,如此,一寨傳一寨,資訊很快傳到深山遠寨,鼓聲所及,人們聞聲而來。因此,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

如今,社會秩序安定,長鼓已失去了它傳遞資訊的作用。但鼓樓仍然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夏天,人們來到鼓樓納涼聊天。冬天,大家圍坐在火塘邊講故事。每到節日,男女老幼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

風雨橋,又稱花橋,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築之一。一般說,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蔑橋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座橋建於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全長64.4米,寬

3.4米,高16米,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的瓦檐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紋、獸類色澤鮮豔,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打油茶 油茶,是侗族人民喜愛的飲食。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腦,煥發精神,兼有祛除溼熱,防治感冒、腹瀉之效。它幾乎成爲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對於許多人來說,一日兩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將“陰米”(蒸熟晾乾的糯米,有的還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樹果實榨的食用油)炸成米花撈出,再炒花生米、黃豆等副食品。最後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葉稍炒一下,馬上添溫水入鍋,加鹽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時候碗裏放點蔥花、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黃豆、豬肝、瘦肉等配料,有的還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湯糰,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

侗家吃油茶時,主人和客人都圍坐在桌旁或鍋竈周圍,由主婦動手烹調。第一碗油茶必須端給座上的長輩或貴賓,表示敬意。然後依次端送給客人和家裏人。每人接到油茶後,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說一聲敬請,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給主婦,她就會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擺在桌上或竈邊,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則會被認爲對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後,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爲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婦就會不斷地盛油茶,讓你享用。 行歌坐月

在美麗的侗鄉,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談情說愛,一般都是農閒季節盛行。很多侗寨有專門的“月堂”,即吊腳樓供年輕人聚會,多數是小夥子到姑娘家去與姑娘對歌交遊。夜幕降臨了,寨子裏的小夥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樂器,踏着斑斑點點的月光,一面拉着琴絃,一面哼唱邀約歌,從喜愛的姑娘吊樓下走過。

琴聲歌聲撥動了姑娘的心絃,於是,她們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推開窗子往吊腳樓下窺視,見是自己喜歡的人來了,就打手勢,示意他可進樓。如果是自己不喜歡或不認的人來邀約,她們就急忙將窗戶關起來不去塔理。假若那小夥子不肯離開她的吊腳樓、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雖然不做聲,但她的家人便出來干涉,如果還不走,一瓢冷水從窗子上潑下來,意思是叫你快走開。

“行歌坐月”爹媽是不阻攔的。因爲他們覺得兒女談情說愛是有人看得起,臉上光彩。 對歌時,小夥子彈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們都在仔細聽,並且心中在想以什麼歌來答最好。在不同的季節要唱不同的歌,在問答式的`對唱中,最容易看出誰懂得的事理多,見識廣。許多青年就是在這種“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動中加深瞭解,最後結爲美滿幸福的家庭。

鬥牛節

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爲“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鬥牛節。節前青年人吹着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3 日,替牛“養心”。節期一到,羣衆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一青年手舉寫有“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馬牌”後緊隨舉着木製“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牛王”犄角上鑲戴着錚亮的鐵套,頭披紅緞,背馱“雙龍搶寶”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兩根長長的野雞翎,象古代的將軍一樣。牛脖上掛有一串銅鈴,懸在胸前,朗朗有聲。“踩場”結束後,牛王退場。三聲鐵炮轟鳴,正式鬥牛開始。牛倌把點燃的兩把火分別拋到自己的“牛王”前邊,同時放開手中繮繩,兩牛衝向對方,羣衆敲鑼吶喊助威。敗方彩旗要允許勝方的姑娘們“搶走”。獲勝的“牛王”披紅掛綵,再度入場接受歡呼。若打得難解難分,就要用棕繩套住牛後腿拉開,握手言和。幾天後,勝方姑娘去送還敗方彩旗,敗方小夥子設宴款待,陪唱“大歌”,並贈禮品“贖旗”。哪個寨子的“牛王”能獲勝,是全寨的榮耀,所以鬥牛後有羣衆性歌舞飲宴慶祝。近年貴州省的侗族“牛王”,還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鬥,使這種特殊的娛樂文化更加聲名遠揚。

標籤:侗族 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