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眸過去這段時間的成果,一定承載着我們許多的心血和汗水,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麼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1

本人承擔了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德育成績

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透過本期教育,學生整體有所提高。

二、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透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爲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三、對學生的評價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

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爲進行觀察,並做記錄。

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於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

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總之,透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2

《品德與社會》這一門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設定的一門新課程。爲了更好的上好本冊教材,我積極學習研究教材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爲,讓學生學有所獲。現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三年級共有 xx 人,及格 xx 人,及格率 xx %,優生 xx 人,優生率xx% 。

二、學情分析

1、明確課程性質,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精神,使孩子們的文明行爲習慣和道德品質得到較好培養,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全面把握目標,透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2、讓品德教育迴歸生活,從身邊的人或事影響孩子,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小時候的生活經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爲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範。

3、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學會珍惜師生之情、同學之情,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4、樹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本班個別同學採取多跟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讓他們的性情慢慢改變,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興趣更濃厚了,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身邊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環保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三、存在的問題

1、少數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時交作業,且不能交齊。

2、在教學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

四、今後打算

在今後的教學中總結教學方法,改正教學中的不足,嚴格要求學生,儘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揚先進,鼓勵後進,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

本學期,根據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依照教學內容和結合班的實際進行授課,重點做了下面幾點工作:

一、培養學生從小愛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和班的實際情況,教育學生向愛迪生學習。在學習上要多動腦,不懂就問,課後多看課外書,汲取營養,增長知識,還要認真完成作業。

二、培養學生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

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家鄉,知道家鄉有美麗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引導學生保護家鄉的公共財物,做一個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的好市民。還引導學生認識爲國家、爲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我們要熱愛和敬重他們。

三、培養學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謙讓的社會公德。

在教學中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透過講故事,辨一辨,說一說的活動形式引導和教育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做到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謙讓,見到別人有困難要樂於助人。

四、培養學生講道理,不任性,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生活要節儉,不浪費,做一個講道理、懂禮貌、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五、透過學習,讓學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對學生加強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加強學生自身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從小培養學生遵守社會秩序,爲以後做社會上的良好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學生的思想覺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幫助別人,拾到東西上交學校,好人好事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