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複習課教學總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在這段時間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經驗嗎?來爲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學總結吧。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總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複習課教學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複習課教學總結

小學數學複習課教學中目前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教師有的大量收集習題、試卷,讓學生在題海里苦戰;有的“爆炒冷飯”,讓學生機械重複地練習,期末複習時甚至讓學生把書後的《總複習》做好幾遍;有的採用“練習→校對→再練習→再校對”的教學方式,把學生會做每一道複習題作爲教學目標。這樣的複習,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往往收效甚微。下面談談我對複習課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構建完整體系。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知識點教學往往是分冊、分散出現,因此,複習課必須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這樣才能搞清楚來龍去脈。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整理知識,形成各異、互助評價,開展爭辨。這樣有利於主體性的發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所以,複習課要引導學生把各知識點分類整理,形成完整的網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設計多樣練習。

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在於對知識的掌握,更在於能否應用知識自覺解決實際問題,複習課必須精心設計練習題,使知識的應用更具綜合性和靈活性,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練習應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實際的問題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僅在於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形成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因此,複習課練習的設計必須聯繫實際,具有綜合性,靈活性、發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知識開放拓展。

複習課中可以延伸、拓寬,但要有個度。複習課練習的特點與新授課的練習不同,應換個角度,體現綜合性、靈活性、發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複習課應“下要保底,上不封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激發複習興趣。

根據複習目標,遵循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動駕馭教材,大膽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調整教材,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來取代教材中的複習題,使之切合學生的實際,適應教學的需要。使學生對複習的內容,由感而發,由趣而學,在積極思考與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而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使知識與能力結構更趨合理。

在整個複習過程中,不能讓學生只做“聽衆”、“觀衆”,應把複習的機會還給學生,透過多種策略激發學生的複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回憶、討論、整理、溝通、歸納、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爲此,還可採用小組學習,形成競爭態勢,開展數學故事會、學習擂臺賽等活動,吸引學生參加到複習中來。同時,複習中還要採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賞識,激勵性賞識可以使學生獲得心理滿足,並激起更爲強烈的參與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