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精選7篇)

不知不覺中一個快樂有趣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一定有不少可以總結的東西吧。那要怎麼寫好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精選7篇)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1

我校數學教研組在校教導處的帶動及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前期教研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大家堅持抽時間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組的公開課活動,探討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完善和改進教法。

在教導處的組織領導下,數學教研組從10月8日———10月19日組織了多次聽評課學習交流活動,每位成員都展現了“原生態”的教學狀態,聽課後進行了針對性的評課,透過案例分析,大家找差距,找不足,對於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開啟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研討,收穫很多,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教學理論有了進一步的昇華,實踐提高了整體素質,提升了大家執行新課程教學的自覺性,涌現出一些方法獨到,成果顯見的教師

當然,透過交流我們發現存在的問題也很多。首先,大家對《新課程標準》的內容不是特別清楚,尤其是在實現“標準”的技巧上存在困難,出現了兩個極端,一部分老師課堂上總是擔心學生不理解自己的話,沒學會當堂課的內容,對教學內容反覆地強調和重複,忽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課堂上總是避免不了灌輸的“教法”,另一部分則高估了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體會,缺少合適的引導致使課堂出現冷場;其次,大家都意識到了課件對教學有意外的好效果,既能直觀地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由於硬件限制和製作技巧的不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結合這次學習交流活動,成員們都認爲大家需要對《新課程標準》,對組織課堂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對如何製作動態的更完善的課件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理論學習,需要教導處就大家的想要完善的地方開展學習活動,讓大家選擇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選擇自己富裕的時間來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確定教學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2

經過近半月的忙忙碌碌,我們四五年級數學辦公室按照學校教務處安排,於上週進行了聽課活動。儘管大家很忙很累,但每個人都不想錯過每一節精彩的公開課。上週四第一節在五(4)班聽取了郭紅麗的數學公開課,緊接着我們組第二節在五(2)班聽取了李景璞老師的數學公開課。郭紅麗老師和李景璞老師講了同一節課《數的奇偶性》,她們兩位老師的課各有千秋。從這兩位老師身上我又學到了很多的教學經驗。

她們的共同特點是講課時風趣、幽默,能瞬間抓住學生的心,能讓學生整節課都按照老師的教學設計去想、去做,整節課下來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去組織課堂紀律;她們另一個共同特點是講課時鎮定自若,儘管當時校長親自在後面聽課,郭紅麗老師還是談笑自如,這對於剛畢業兩三年的老師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她們講課的第三個共同點是講課時非常貼近學生生活,本節課的知識點都是透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的,並沒有枯燥的直接給學生結論,她們在本節課結束時都採用了抽獎的方式來鞏固本節課的內容和知識點,但是她們採用的抽獎的方式和規則又完全不同。

郭紅麗老師設計的抽獎規則是用兩個盒子裏面放入寫有不同數字的卡片,每個學生從兩個盒子中各抽出一張卡片,然後讓學生計算卡片上兩個數字的和,再根據兩個數字的和的奇偶性得出獎品。李景璞老師採用的是讓學生在兩個信封中抽出兩個不同的數字,根據兩個數字之和自己在寫有規則的紙張上找到禮品,李景璞老師在設計獎品規則時故意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陷阱,就是凡是兩數之和是奇數的都沒有獎品,到第三組學生抽取數字時,有的學生就發現了這個陷阱,從而學生自己從陷阱中得出了數的奇偶性的規律,這樣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我個人認爲這是兩人本節課最大的亮點。

對於剛畢業兩三年的教師而言,能講出那麼豐富、幽默、激情的課,真實難能可貴的,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聚源路小學數學教師中又有兩顆新星會冉冉升起。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3

由年級組織本學期四月份南校區舉行兩節數學公開課。分別爲4月12日,執教人:劉彩豔,課題:向量的座標運算。4月16日,執教人:趙修喜,課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座標運算。課後,本組全體老師,年級王主任,並邀請王校長進行了評課。評課情況如下:

首先由王校長進行發言。王校長站在非數學的角度,對集體備課,及所聽的課進行了簡要點評。他強調集體備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與融合,它將大家的力量融爲一體,要很好的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在安排集體備課分工的時候,要照顧到每位老師的教學特長,將課題分給擅長的老師,充分發揮老師在自己擅長的課題上的優勢,讓大家進行資源共享。另外集體備課貴在堅持,要按照計劃按部就班的有計劃的進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於所聽的課,因爲學科差別的原因,沒有在知識點上進行點評,但感覺課堂氣氛非常好,學生主動性高,對學生的板演,教師嚴格要求,板書規範,能及時訂正學生的錯誤,注重過程。整節課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效率高。將枯燥的數學課上的活而不亂,讓每一位聽者有益。希望各位老師在充分借鑑兩位老師教學優點的基礎上合理的融合自己的教學特點,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

王校長髮完言後,王主任從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對兩節公開課進行了點評。首先充分肯定了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體現了數學集體備課的智慧,其次就某些教學過程中的細節進行了點評。比如在進行平面向量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和其他知識的前後聯繫,如在證明三點共線的題目時,現在講的向量是一個方法,另外還可以聯繫必修二講的斜率,直線方程,以及兩點間的距離等方法,幫助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廣的角度來學習向量,從更深的層次理解向量的知識。另外要合理的應用課件,數學因其學科特點不能完全依賴教學課件,要做到課件與板書合理結合。發揮課件的優勢,擴大課堂容量,讓數學課堂生動形象,同時也要注重教學板書,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印象深刻,穩固紮實。

然後兩位老師分別對自己的課進行了課後反思。其實這兩節課也是整個備課組集體備課的成果,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只不過由這兩位老師展示出來。劉彩豔老師覺得本節課在時間的安排上還可更緊湊,還可給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趙修喜老師認爲,本節課在例四的處理上還可更細緻更紮實。

最後在兩位領導發言的基礎上,各位老師對這兩節公開課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從課堂教學的`過程來看,計算問題仍然是學生急待解決的問題,運算的速度與準確率仍是學生解題過程的巨大障礙,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仍應繼續關注,此項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第二,課件教學只能成爲數學教學的輔助工具,特別在新授課的教學過程中,應將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板書於黑板,重要的例題最好還是領學生作,將過程充分的展示給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用課件放一下就了事,這樣水過地皮溼,起不到任何作用。第三,注重集體備課,輪到哪一位老師主備,主備人要重視,另外大家也要給以幫助,集集體的智慧於一體,讓集體備課不流於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節約大家的精力與時間。第四,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以討論爲主,特別是對重要題目的變式練習一定要挖深挖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識。

經過這次評課,讓老師們對這兩節課有了更深的認識,透過交流了解了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認識,增進了課堂教學的認識。另外更加認識到集體備課的力量與優勢,讓大家對今後的集體備課更加重視,更加認真的對待集體備課。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4

思維是數學的體操,數學思考是數學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進行分析、對比的數學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進行歸納、整理的數學思考;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進行判斷、推理的數學思考,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有效措施。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拓展運用中獲取解決問題的數學經驗。從而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促進學生進行各種有效的數學思考,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在童趣化的教學情境中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發現數學問題。

數學情境是學生髮現問題,進行有效數學思考的重要源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創設一些童趣化的教學情境,才能使數學變得更爲學生樂意接受和思考的學習素材。所以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課件出示由許多個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組成的輪船圖,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帶有童趣的數學情景中,透過觀察發現這些三角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某些相似之處。從而促進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對比的有效數學思考——按什麼標準把這些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進行分類呢?讓學生在數學思考中發現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願望和興趣,又爲下面學生自主探究把三角形按角和邊的特點進行分類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究豐富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

記得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你看見了的,就記住了;你做過了的,就理解了!我們的數學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在自主探究中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在學生透過討論交流得出可以按三角形角和邊的特點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先商量按什麼標準進行分類,再小組成員分好工,最後小組成員合作按商量好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好後小組成員在組內說一說這樣分類的理由,讓學生在動手把三角形進行分類的過程中,經歷按三角形角的特點可以把三角形分成銳角、鈍角和直角三角形,以及初步體會這三種三角形的區別與聯繫;按三角形的邊的特點,可以把三角形分成等腰、等邊和任意三角形,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在全班彙報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各類三角形的本質特點,從而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體現了“做中學”、“做中悟”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但解決了問題,對數學知識進行了再創造,而且透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以及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學生進行歸納、整理的數學思考,並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拓展運用中獲取數學經驗,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在拓展運用中,讓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等腰三角形,爲什麼?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點。對於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犯錯誤的地方: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能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我採取有趣的遊戲拓展運用,安排了根據露出的一個角猜一猜信封裏裝的是什麼三角形的遊戲。這個遊戲的重點放在只露出一個銳角來猜信封裏裝的是什麼三角形上,這個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可能是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這三種可能。透過這個遊戲的拓展運用,讓學生獲取解決問題的數學經驗,促進學生在運用中進行判斷、推理的數學思考。從而得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三角形分類》的教學中,我爲學生創設了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爲一個生動活潑、和諧發展的過程;給學生創設感興趣的、有個性的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才能激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給學生創設實踐運用的空間,讓學生真正親近數學,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得到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5

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爲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一個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我有幸去縣二小聽了“全縣小學數學優質課競賽活動”,現在我把聽課後的心得體會向老師們作一個彙報。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也不具備教學專家那樣的水平,還不能把競賽課的所有內容原封不動告訴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說得不好的地方,請諒解。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這次競賽課中的變化。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資訊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裏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說。老師們都知道,爲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爲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爲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爲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着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爲了節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緻的課件。一節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多講幾何知識,或講簡單數學認識。對於一些抽象代數知識是避之若騖。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有百分數的認識、有餘數的除法等。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是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變化的關係

這次聽課另外一個感受是:一走進教室,我們發現學生的課桌的擺放跟我們平常教室一樣,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個學生圍坐在一起,以前一見到這樣的大型公開課,爲了方便小組間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張課桌拼在一起。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爲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認爲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課改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把學生獨立思考說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於是在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任課教師把合作學習到了“隨手拈來”,“動轍合作”的地步,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這次競賽課上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係。就是需要討論的地方採取了同桌間互相討論。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一律強調學生獨立思考。不像以前一節課鬧哄哄地多次合作、討論。事實上,新課改所倡導的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並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靈活運用才能發揮最佳效果。我們不能因爲盲從合作學習而丟棄獨立思考,首先應該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獨立思考,他還有什麼創新呢?

(四)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後我簡單地說一說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爲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爲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後的感受。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後,也祝願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裏結出豐碩的果實。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6

本學期,學校組織舉行了各教研組公開課,人人出示了一節課,透過此次活動,“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得到了充分體現。經過兩週的聽課、評課,我們數學組認真進行了研討學習和總結,我們收穫頗多,感悟頗多,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進步,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現總結如下:

1、課堂形式有了很大轉變如:姜緒斌老師充分挖掘學生們的潛力,講練結合,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張小娜老師課重在引導孩子自主探究與學習,讓學生在嘗試中解決問題、自我矯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李勝老師課堂形式多樣,透過角色扮演,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的疲勞,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2、丁勝安老師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時間意識強,目標達成率高。葛春暉老師教學設計精,結構巧,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到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導作用。沙小方老師的課導語生動,點撥巧妙,設計有節奏感,環節層次分明,問題引人入勝。王振宇老師的課教材處理合理,根據教材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重新整合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之間的聯繫,使教學內容更合理,更適合學生的學習實際。

3、楊鵬老師的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我想到,學生不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潛力,只是平時缺乏伯樂,缺乏挖掘。"把課堂還給孩子",這決不能成爲一句空話。只要老師組織得當,引導得法,孩子之中的一些奇思妙想會令我們驚喜無比,心花怒放的。張月蘭老師基本功紮實,示範到位。給人印象十分深刻。

4、多媒體制作更加實用、美觀。讓人清晰易懂,一目瞭然。我講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透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鬆、快樂,老師點撥到位、教得輕鬆自如,學生得到更多的課本得不到的知識,從而把許多數學知識奧祕內化爲自己的知識。王發寶老師的多媒體與板書結合的知識結構梳理方法,讓人一目瞭然。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存在的問題或建議

1、課堂上要儘量擴大參與面,想方設法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媒體屏幕上的字型、顏色儘量醒目和突出。

3、課堂競賽方式更要突出效果和興趣兼併。

4、提出問題時,不要急於說出答案,留給學生思考、表達的時間。學生會回答問題時,可鼓勵其大聲、自信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5、有的課時間安排不合理,前鬆後緊;有的板書太亂;還有的講多練少等,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努力的方向

1、有強烈的學習自驅力

其實,僅有名師的帶動作用是遠遠不夠的,最爲關鍵的一點是一個人自身要有強烈的學習自驅力,只有個人強烈的學習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名師的經驗纔可能被批判地吸收。在此基礎上,纔可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才能儘快加入名師的行列。學,然後知不足。比如,葛春暉老師爲了講好學校的公開課,她反覆試講,不斷切磋,不僅在自己的班級試講,還在別的班級試講,並且邀請有經驗的老師爲她出謀劃策和點評,然後不斷地完善,力求使自己的課講的盡善盡美。她這種虛心學習的精神和積極探索的勁頭值得每一個老師學習。

2、對課堂的要求

教師做到"三少":少說,少記,少寫學生做到"三多":多說,多動,多查。

"多說"就是要儘量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多動"就是多讓學生表演、辯論,展示等,"多查"就是要讓學生養成查閱資料、工具書等的好習慣。

3、對於評課的要求:

評課時,我們不要只看教師的設計和講解,更要看學生參與了多少課堂活動。將評課的視角由評教師的講課轉移到評學生的活動上來。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真正做到精講,對於比較簡單的知識點老師可以一帶而過,在綜合探究環節可以用時多一些。課堂活動多一些,練習再多一點,落實要到位。還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適度的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

願我們每一個教師積極參與,勇於暴露自己的缺陷,在大家的幫助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最新數學組公開課活動總結7

爲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整體提升教師素質,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數學組於20xx年x月x日舉行了一次校內的數學公開課活動,由數學八年級組備課,我上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本次活動我樣的數學組全體教師都參加了,整個活動安排的有條不,活動中各位教師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團結協作,爲全校教師提供了展示、交流、學習的平臺。課後,還對這堂課的優點和缺點進行了點評,無論講課人還是聽課人從中都有很大收穫,現對教師授課情況總結如下。

一、課堂上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切實抓好了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結合起來了。

二、教學基本功與技能: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精神飽滿有激情。語言簡潔、流暢、準確、生動,富於啓發性。

2、板書字型工整,書寫規範,設計合理、簡要,有邏輯性。課件設計相當,有助教學實施、學生學習,操作熟練。

3、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駕馭教材能力強。

4、課堂教學組織有序,能靈活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變與調控能力強。

三、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能從知識、能力思維品質、思想教育等方面體現。知識目標有量化要求,並體現學科特點。

2、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準確,並能抓住關鍵,以簡取繁。

四、教學過程方法:

1、教學思路清晰,內容的安排組合、銜接過渡、詳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落實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樂於探究,思維活躍,會質疑、交流、合作,主動獲取知識。

3、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

4、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體現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穫,都有提高

總之,這一節課,能以新課標的理念爲指導,結合學生的知識經驗,創設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最大激發。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