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

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1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併爲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物質的量”時,如果對“物質的量、微粒數、摩爾質量等”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定義和概念的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爲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於創設化學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揮想象地空間。如果僅僅侷限與對化學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化學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爲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化學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採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着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後,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爲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爲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馬上就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資訊,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二、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範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一線教師非常重要。物理學是有着嚴密邏輯性的學科,首先不能講錯,推導流暢,過度自然。其次,語言(普通話)要規範簡練,表達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於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於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體系、重點。所以板書要佈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作爲一名新教師,開始時缺乏些粉筆字的經驗,沒有考慮到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特別是沒有考慮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書小、草、亂,以致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情緒。有的老師爲了強調某個感念或它的某個特徵,往往重複在一些字句下面加點、加圈、加波紋線,“五彩繽紛”,致使版面很不整潔,有損於美育教育,記得筆者的高中物理老師能信手在黑板上畫一個非常圓的圓,我們由此對他十分佩服。此外,板書難免有錯漏,我們寫好後要復看一遍,有錯的能及時修改,錯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隨便一抹,否則黑板就成了“花臉”。板書又快又好,應當是努力的目標。同時老師也要練就一些作圖的基本功,學會如畫直線,畫圓,畫各種姿勢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範。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瞭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範得當,避免在演示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種實驗的要領、操作規範。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爲實現教學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過程(活動)以及支援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假設進行的積極、持續、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性思考。回顧這兩年多來的的教學,經過教學反思,留自己之長,取他人之長,踢自己之短,擴大自己的專業和理論視野,促成自身專業化發展和個人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儘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

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爲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就是來“陪讀”的,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對後進生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學生的參與意識強,主體作用明顯,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透過演繹推理得到的。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充分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鍊,體現其學習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爲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爲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爲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爲“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如網絡、投影儀、錄音錄像、製作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複雜化學過程的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衝擊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化學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爲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兩者協調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廣泛地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採用。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化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學生如果對化學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化學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化學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2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爲資訊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而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爲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後應用於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於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於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中學教育體系中佔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學認爲化學知識較難掌握,成績提高慢。與其他科目相比較,化學確實有着較爲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清楚地強調這些特點,同時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化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學習化學“難在哪裏”;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這些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下面關於化學教學反思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說:“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麼,質地是什麼,有什麼缺陷等,然後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就像一位軍事家戰前觀察作戰地形一樣,我們瞭解學生的過去和現狀,才能知道把學生培養將來的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可以透過分卷調查法、觀察法、實驗對比法等,瞭解反思學生,使一切都瞭然於胸,才能找到適當的解決途徑。

如:學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種心理障礙叫“習得無助”,是指人在長期的持續緊張或失敗後,對自我喪失了信心,即便是解決困難的方法就在面前,或問題非常簡單,也不能透過自己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已經有些麻木和機械了,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於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初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後,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希望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作爲教師而言,這是我們課前反思的重點,我們的教學內容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僅憑熟悉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這就是爲什麼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領悟不同,當然最後的結果也不同。教材,歷來被作爲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爲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字,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爲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後反思”中作爲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爲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爲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三、對教學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理論依據,都有專家論證,可以說各有千秋,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反過來,無論選用何種模式,都是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教學內容的不同,學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解決,人常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句話有深刻的含義,它告訴我們不要被傳統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縛,在抓住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樣可以幫助學生開啓知識的大門,就象木偶劇的演員那樣,手中的成就這樣幾根,但透過他們可以做出成千上萬種的造型。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我可以毫無準備地與學生同步思維,共同審題,共同試探解題,共同得出正確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師有準備,學生無準備,而教師無論是知識還是能力都比學生強的基礎上,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無固定的模式,我們可以有多種的嘗試,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們應追求教學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學的多樣性、穩定性、靈活性與獨特性有機的結合和統一。

四、對課堂教學的反思

這裏包括兩方面:

1、教師要引導和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反思,幫助學生從原有知識模型的基礎上,反思新知識→提出問題→討論探究→解決新問題→建立新模型。透過教師提問,分段檢測測試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要相信學生,捨得放手,捨得留給學生時間,避免教師滔滔不絕的講。但要講究效率,把重點放在關鍵地方,及時調控,防止學生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讓教學處於最優狀態。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資訊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爲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透過反思,促使教師主動地將與教育教學行爲有關的因素納入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中來,慎重審視自己教育教學活動所依據的思想,並積極尋找新思維、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將逐漸發展成爲一個自覺而有效的反思者,從而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3

一、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做要求;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應在高中拓寬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數。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透過相關知織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要力求做到對今後學習化學有所幫助。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進入高中後,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採取啓發式,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1.爲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教學工作,教師應在通覽教材、大綱的同時,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搞一次摸底測驗,瞭解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和素質情況。對過渡階段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讓學生儘快克服心理障礙,鼓勵學生經常反思自己,改進學習方法,以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學習上“不適應”的情況。

2.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慾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一新生正處於不成熟

向逐步成熟的過渡階段。一個實驗、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激發起他們心中的熱情。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發揮實驗的優勢,使學生一開始就“迷”上化學,並將學習興趣轉化爲學習的動力。同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圖片、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着重要的聯繫,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度。

3.善用啓發式教學。不管採用什麼教學程序和方法,“啓發式”都是必要的。因爲它使教學過程成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培養良好的習慣,發展思維能力。高一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閱讀習慣,作業規範,實驗規範的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着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一年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生兩極分化。要透過耐心細緻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現相似,尋求規律,逐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爲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結合課本各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以上有關高一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爲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在聯繫。教師要做到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於課堂教學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標籤:高中化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