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研究院年終總結範文(精選6篇)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我們又將迎來了新的一年,回首這一年來所發生的一切,一定是有喜悅的同時也夾雜着惆悵,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經歷,是時候捋一捋這一年來的工作,好好做份總結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年終總結,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研究院年終總結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研究院年終總結範文(精選6篇)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1

一、年度工作完成情況

1.1概述

XX年度是我工作的第二個年頭,從XX年7月進入公司時的對一切感到好奇到今日能夠對測井事業有所簡介,可以說XX年對我來說是成長與挑戰並存的一年。毋庸置疑對於每一個人生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紮紮實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小隊工作學習了一段時間並且順利地透過了公司組織的轉正答辯之後,我選擇了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爲我進一步工作努力的沃土。XX年9月,我如願分配到了研究所核測井室,開始了新的工作里程。雖然現在工作時間不長,也沒能夠完完全全進入科研工作的節奏,但迄今爲止起步是好的,並且我相信會一直順利地進行下去。

1.2小隊工作完成情況

XX年初,我所在的四分公司c4072測井小隊繼續進行eilog-05的驗收和實驗工作。這套設備由於種種原因,已經連續驗收了近兩年的時間,在和廠家的配合之下,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儀器之間大組合和分串測量的試驗。主要問題集中在測井資料的達標問題上,由於沒有完整的關於本套設備的技術標準和施工指標,我們只能以5700的標準作爲其驗收標準。由於系統之間的差異,導致我們的資料始終沒有達到標準。

基於標準的不完善等問題,5月至6月間受技術質量部指派,我對eilog-05的相關技術指標進行了整理,並於6月中下旬完成了《eilog測井採集資料質量要求》和《eilog測井過程質量控制》兩個標準的起草工作,目前兩標準已經進入到討論和試行階段。

在整個小隊人員的通力合作下,大部分儀器的驗收工作已經結束。7月我隊還承擔了bp石油公司來我公司考察的接待任務,作爲國產儀器的代表向外賓展示了國產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能力。

1.3研究所工作完成情況

9月中,我被分配至研究所工作。當時正在舉辦大慶油田發現50週年的活動,我被安排進有集團各單位派人組成的演員隊伍,擔任伴舞。這樣一來使我沒能及時地來到研究所工作,知道10月纔算是真正的開始了新的工作。

來地球物理研究所之前,但我獲悉我被分配到這個單位的時候我透過認識的同事朋友對研究所的狀況進行了瞭解。對地球物理的基本情況有了基本的瞭解之後,結合我自己的興趣愛好,我決定進入核測井室進行碳氧比方面的研究。在自己主動要求之後,我如願進入了核測井室。

透過短暫的幾個月的時間,我已經對儀器原理、組織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盡一切可能的時間對電子學上的東西進行補習,充實相關知識。在一些工作中我已經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獨立簡單的實驗操作和記錄。

10月我開始了對脈衝中子孔隙度儀器進行調研工作,現在已經完成對儀器原理並且有了初步的儀器的設計思路。

二、技術水平成長

2.1eilog-05快速與成像測井平臺

由於我所在的測井小隊一直處於驗收儀器的狀態,所以上井工作的機會十分少,但是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儀修車間和模擬井上,對儀器自身的`原理和結構都學習長進了不少。至於測井裝備的操作能力,我僅用一口井的時間就完全學會了上井是需要的各種操作,從第二口井的工作開始我始終獨立進行從操作直到測井曲線後處理的工作。

小隊的師傅們都會偶爾抱怨驗收工作的漫長且沒完沒了,我卻覺得驗收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筆財富,透過這項工作我很快的進入了角色,在掌握操作技巧和對儀器的瞭解上我無疑可以說是進步最快的。

透過對《eilog測井採集資料質量要求》和《eilog測井過程質量控制》兩個標準的起草工作,我進一步深入瞭解了儀器的各類指標,並對標準化施工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在工作中我養成了筆不離手的習慣,時時刻刻記錄有用的資訊,每天一次的工作日報,讓我在積累中逐漸的總結經驗、認識,化感性認知爲理性認知,從定性到定量,最終在實習期滿的時候寫出了頗具價值的論文,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2.2各類c/o相關儀器

一進入碳氧比組,我就開始了對儀器原理的學習。在各位師傅和前輩的指導下,我開始學習《放射性測井原理》中的相關部分,很快我就對儀器的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從只是大概的指導碳氧比測井到清楚地瞭解了儀器的原理、結構、工作方式等,我認爲這是不小的進步。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2

自參加工作以來,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修養和職業道德提升,以人爲本,關愛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做一個科研型、學者型教師始終是我的夢想與追求。

由於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與默默無聞的耕耘,在讀書——思考——研究中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點滴成績,不但促進了自己業務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xx年被評爲章丘市優秀教師,xx年被評爲章丘市優秀校長。

一、以學習爲樂 持之以恆

我認爲教師要想提高業務,就要勤於學習博採衆家之長,關注細節善於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於是常年以讀書爲樂,堅持記筆記寫反思。近年來自己先後學習了《素質教育理論綱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走進學生思考的世界》,魏書生的民主與科學的管理思想,劉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論等。自己開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誌的形式堅持書寫所思所感所悟。在讀書中學有收穫,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幾年下來,自己養成了做事踏實、善於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二、發現就是進步 總結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循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與學、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德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對象。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招準問題的切入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一般老師工作就停留在了問題解決的層面上,而沒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總結,這就是庸師和優秀教師的最大區別。

我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爲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經常閱讀相關雜誌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瞭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

xx年本人撰寫的《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在《山東教育科研》上發表,《我們對提高教師素質的幾點認識與做法》在濟南市組織的小學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論小學中年級語文訓練的內容與方法》在“新世紀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xx年撰寫的《實踐人本思想注重名師培養》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xx年撰寫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實效》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以愛育人爲師之本》在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xx年撰寫的《運用電教手段促進教學創新創新》在濟南市組織的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尋找生活中的美》在濟南市中小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設計評比中獲二等獎;xx年撰寫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輕鬆愉快學數學》在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xx年撰寫的《小學作文教學指導初探》在全國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論文比賽中獲一等獎;xx年撰寫的《班主任要善養“三氣”》在內蒙古教育上發表,本人承擔的章丘市xx規劃課題“小學作文教學走向生活的研究”順利透過專家組鑑定結題。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3

本學期在區科研部的正確引領下,我校科研工作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思路,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爲突破口,堅持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充分發揮科研室的先導功能,積極加強教師培訓和小課題研究工作,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教育現象,有效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持續發展。

一、加強培訓、開展學習,努力營造科研氛圍。

1、採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理論學習。首先,要求教師定額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任務。透過學習,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真實問題。學校堅持每學期進行科研工作經驗交流,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交流的價值,校園內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氛圍。

2、注重反思 總結教學規律

當前,教師最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學與行動研究,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的性質。因此,我們鼓勵教師把自己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點點滴滴的做法積累下來,進行歸納、提煉,形成規律,即進行經驗總結。

二、開展多種活動、提升教師的理念。

1、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爲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構築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教案;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後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培養科研骨幹 提高科研能力

學校要發展,必須把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的素質作爲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戰略舉措,努力建設一支善教育、精教學、能科研的教師隊伍,使學校走上持續發展之路。在科研活動過程中,做到“點”、“面”結合。我們對每位教師的具體要求是有區別的:對於一般老師,重在抓好學習,組織聽取教科研講座,印發有關科研資料,使其掌握一些科研的方法,而後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要參加一個課題的研究,在科研骨幹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實踐;對於骨幹教師,則給任務,壓擔子,承擔主要課題或擔任課題組長,使之能成爲產生輻射效應的科研核心羣體。因此,我校科研骨幹隊伍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積極認真地開展課題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學期,我校進一步加強市級立項課題研究和管理工作,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定期召集課題組成員開展專題研討,總結階段成果,提高研究深度,在理論總結上力爭檔次,求提高;在實踐中開展實驗情況階段性總結,務求認真落實。我們透過開展校級課題研討彙報活動,檢視資料、方案總結、聽觀摩課、展示實驗成果等形式,加強對各級各類課題的管理工作。

本學期,我校的科研工作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引領下,在全體教師的積極努力配合下配合,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知道科研工作永無止境。我們將繼續加強教師的培訓學習,加深課題研究的深度,注重科研成果的積累,努力提高教師的課題研究能力,推動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4

一、積極開展重點課題研究,增強教育科研活力

如何增強教育科研的活力?以課題研究爲抓手,不僅有利於保證整個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計劃、有步驟、持續、穩定、深入地進行,而且易於把廣大教師組織起來,一起搞科研,增強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羣衆性,使教育科研充滿勃勃生機。爲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規,我不僅與本校教師互相溝通,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科研交流會,認真聽取教師的經驗總結,取長補短。我致力於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而不僅僅把精力放在“播種”與“收穫”上。課題在期初都必須有學期研究計劃,在期中有課題研究活動,在期末有學期研究小結。這樣,幾個研究課題都能在每學期有量的積累,從而爲最後質的飛躍即課題研究的結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吸取別人先進的科研經驗,大膽探索,積累經驗,提高科研能力。

教師學歷是教師文化素養、業務能力的一個標誌。爲了更好的進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本人積極參加進修。除此以外,我還繼續進行資訊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化進程。

二、嚴格抓好課堂教學研究,夯實教育科研基礎

課堂教學是教育科研的主陣地,我將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活動,形成重視課堂,研究課堂的熱潮。

三、認真學習“標準”,找準“標準”

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做到心中有標準,心中有學生,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透過學校教育網站,拓展教育空間,拓展資訊渠道,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5

一、注重理論學習,增強科研意識,創新教育理念。

1、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長流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迅速的年代。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我潛心鑽研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苦練基本功;爲更好地適應工作,訂閱了大量的相關書籍資料;從網上認真學習、吸納別人的有效經驗,還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活動。

因爲我明白:今天的學習就是爲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幹到老,學到老,纔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端。要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本領;要想提高學生素質,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我力爭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

2、“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職業須永遠保持“學高”這一範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多年來,我從教育教學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目前,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全國全面推開,我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已的教學風格。

課堂教學中,我把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學生中開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數學規律的理解與探究以及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會學習。

二、重視教育科研,積極投身實踐,做好平時工作。

作爲一名教師,只重視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這顯然是不合格的。幾年來,我堅持在苦練基本功,積極掌握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年輕老師和我一起鑽研教學業務,共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做名副其實的`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我的具體做法是:

1.教研活動制度化,平時教研經常化。

我們組根據學校的教科研製度專門制訂了本組的制度和計劃。要求全組教師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探索教學規律,嚴格遵循教學原則,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先進教學經驗,踊躍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堅持有計劃的學習進修,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爲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作出貢獻。

鼓勵本組教師勇於改革,根據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時掌握教改資訊,從實際出發,確定教改實驗、教學研究課題,大膽實踐創新,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每學期完成一篇。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每學期每位教師要上彙報課,優秀教師要上公開課和優質課。聽課要作記錄,聽後要及時商討、交流,形成書面的記錄。

2.集體備課重創新,校本研修有專題。

按照學校的工作安排,我們組堅持每週二兩個小時的集體備課制度,要求教師在此之前進行初備,集體備課時各抒已見,變“一言堂”爲“羣言堂”,備出了精華,創新了方法,交流了好的經驗及教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年度,我們組把“如何上好初中數學複習課”作爲校本研修主題,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研修,基本形成了數學複習課的教學思路和組織模式。今年12月份,市教研室在我校舉行的複習課研討會上,我們組的教師作了觀摩示範課,並就複習課的組織與設計進行了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主持課題實驗,紮實開展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透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組成員受益非淺。

首先,教師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提升。透過自我學習、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專業引領,課題組教師理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師變得有思想、有個性,教學工作不再是重複昨天的故事。大多數教師都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使教師逐步向學者型、專家型轉化。

其二,教育科研的氛圍進一步形成。由於學校重視,措施得力,組內落實到位,教師由不自覺逐步走向自覺,參與熱情不斷高漲。其三,課堂教學煥發了活力。透過教育科研,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師生互動、合作探究明顯增加。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師生關係和諧,課堂氣氛活躍,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研究院年終總結 篇6

20xx年,在教育部和中國政法大學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在法學實務界和理論界同仁的熱誠支援和精誠合作下,在全體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辛苦工作和不懈努力下,法治政府研究院的科學研究、學術團隊建設、學術交流、教學和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及資訊化建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和新業績。

一、科學研究

20xx年,我院研究人員共發表76篇論文。其中,發表權威期刊1篇,《新華文摘》轉載馬懷德教授的《<刑事賠償解釋>對刑事賠償範圍的影響》;發表核心期刊19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若干重要問題》、《現代大學制度與高校資訊公開的三維透視》、《從法治政府評估報告看行政執法的改進》、《論區域規劃主體間的協作機制——以博弈分析爲視角》、《私人審查的界限——論網絡交易平臺對用戶內容的行政責任》、《財產申報、隱私權與利益平衡》等刊發於《國家行政學院學報》、《中國高等教育》、《清華法學》、《行政法學研究》等雜誌。

《法治政府建設階段性評估情況》、《修改行政監察法、構建國家監察體系的建議》、《修改<行政監察法>完善國家監察體制》、《法治政府建設的短板和推進路徑》、《推進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的三點建議》等12篇研究報告發表於《中國法學會要報》、《教育部簡報(高校智庫專刊)》、《北京社科基金成果要報》。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行政訴訟》、《如何補齊法治政府建設短板法治政府建設,護航小康社會》、《行政法學:關注法治實踐迴應現實問題》等17篇研究成果刊發於《學習時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等重要報紙。

我院研究人員積極從事科研項目的申報和研究工作,新立項科研項目34項。其中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政府規範生命科學研究活動的行政法治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學基金管理行政許可制度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共享經濟的法律規制與保障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北京市公衆參與行政決策活動的法律規範”、中國法學會委託項目“行政複議法研究”、世界衛生組織委託項目“菸草控制及立法”、國家鐵路局委託項目“國家鐵路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及監管手段拓展研究”、哈爾濱市法制辦委託項目“哈爾濱市法治政府建設行動方案及考覈評價體系研究項目”、西城區委委託項目“西城區法治政府評估項目”等。

我院研究人員編著的《法治政府》、《紮緊黨紀的制度籠子——<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釋義》、《政府資訊公開:國際視野與中國發展》、《反壟斷行政執法中的程序權利——中歐比較研究》、《全球化、法與國家(原著第二版))》、《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xx)》等9部著作,爲傳遞行政法學理論知識、繁榮法學教育和指導行政法學實務工作提供了具有重要價值的資料。

二、學術團隊建設

我院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鼓勵並按計劃安排研究人員到國外進修學習。20xx年上半年,林華老師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深入進行科研和學術交流,完成《公衆參與法律問題的行政法研究》等學術成果的同時承擔“《職務發明條例》相關問題研究”、“行政複議、行政應訴案例選編”等課題研究,並於20xx年9月1日起被聘任爲副教授。經過不斷補充新生力量和提升我院團隊成員素質,我院已經建立起一支以青年學術骨幹爲主體的創新研究梯隊。

三、學術交流

我院高度重視加強與國際國內的科研院所和實務部門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20xx年,我院主辦21次學術會議。國際會議有:“中法行政法高峯論壇”、“國際控煙和立法高峯論壇”、“行政複議國際研討會”、“中法行政合同國際研討會”、“行政規制與行政許可國際研討會”。國內會議有:“行政複議法修改研討會”、“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立法後評估研討會”、“《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xx)》發佈會暨法治政府高峯論壇”、“第四屆‘中國法治政府獎’終評評審暨頒獎典禮”、“北京市食品藥品法治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首期食品藥品法治論壇”等。

這些學術會議的議題涉及法治政府建設與評估、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審判體制改革及《行政複議法》的修改等行政法學理論研究和行政法治實踐中的諸多前沿問題以及熱點和難點問題,爲行政法實務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建議和意見

以“法治政府論壇”爲平臺,我院誠邀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以及工作經驗豐富的實務部門人士,結合當前我國時政熱點和學術難點問題,舉辦了7場學術講座,主題分別是:“共享經濟中的法律問題”、“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一週年的回顧與展望”、“平臺治理與平臺責任”、“行政訴訟中的憲法問題——法國經驗”、“意大利的行政法院與司法審查”、“國家監察委員會呼之欲出”及“檢察公益訴訟的實踐與反思”。這些講座,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行政法實務部門工作者就行政法領域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開展研討,爲在校師生等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加強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應邀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方面,我院研究人員赴瑞士參加 “Globalisation and National Law: an unequal relationship or “a fine balance”?”研討會、赴日本參加“Le mort et la biomédecine”研討會、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參加“Social Justice and Ethics Committees in Health Care: Core to our Mission or None”研討會等。應邀參加國內學術研討會方面,我院研究人員參加了“貫徹實施國家安全法座談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立法研討會”、“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案件有關問題研討會”、“20xx年度‘中國法治政府高端論壇’”等共計40多個,近80人次。

四、教學及人才培養

20xx年,我院研究人員嚴謹科學培養行政法學人才,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學院以及中歐法學院等院所的學生教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比較行政法學》、《行政法案例研習》等課程(含雙語教學課程),教導學生打下紮實的行政法學基礎,提高其應用法學知識的能力;輔導學生寫作畢業論文、競賽論文以及指導其從事科研創新等,着力培養其濃厚的法學興趣和創新能力;積極支援和指導學生參加赴美、赴英、赴臺等地的學術交流活動、拓展其學術視野。

五、社會服務

我院研究人員積極參加各種形式法治講座及培訓活動,宣講依法行政理念和精神。主要有:哈爾濱市政府組織的“哈爾濱市政府常務會法制講座”、廣州市市政府組織的“廣州市市政府全體會議學法活動”、洛陽市政府組織的“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xx—2020年)>的重點和難點講座”、國土資源部黨組中心組組織的“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講座”等。

我院研究人員參與《行政複議法》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修訂草案)》修改,參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的修訂和完善,爲相關立法立規工作積極貢獻力量。

20xx年,研究院承辦的法制培訓共13次,主要有:20xx年北京市教委教育行政執法培訓班、成都市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貴陽市法制幹部專題培訓班、臨淄區政府資訊公開專題培訓班、中小學法治教育名師工程第一期、廊坊市法制幹部專題培訓班、中山市法制幹部法治專題培訓班、首都食藥監管法治專題培訓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