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縣進修附小教學工作總結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經歷,付出了汗水,也收穫了成果,來爲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縣進修附小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縣進修附小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期忙忙碌碌的過去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附小的教學工作告一段落。附小在這一學期,除了踏踏實實地繼承傳統,做好了各項工作的常規落實,還在備課、網絡教研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新的嘗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打造創新型管理團隊,實現教學高效化管理

本學期附小教學管理團隊正式形成,教務處z三位主任都是各學科的業務骨幹,她們自身業務素質精良,還都具有紮實能幹的工作作風,在他們的帶領下,附小已經形成了以教務處爲龍頭,18個教研組爲單位的整體教學教研工作網絡。一個學期,從校內的各項教研活動開展,到參與上級教研活動,每個人都各負其責,同時又在教務處的協調下,互成一個整體,每項工作都進行得有條不紊。特別是校內的教研活動,一個接着一個,三位主任都能創新性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讓我們看到了附小教學管理新生力量的可貴。

二、改革管理模式,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學校的教學常規工作無外乎備課、作業、理論學習、課堂教學研討和教學質量監測等工作。這個學期,我們繼續加強對這些常規工作的管理和監控,期望在這個管理的過程,能夠促進教師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帶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繼承與發揚的基礎上,爭取進行嘗試和創新。

1、備課

爲了改變長期以來備課缺少實效性,教學用書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現狀,本學期附小進行了集體備課和課時備課方式的改革。

集體備課的改革分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按學期初制定的集備計劃,每個教研組進行集體備課展示,現場進行單元集體備課內容展示及相關內容研討。各學科全體教師參與,對於展示年級集備情況進行觀摩和評析。讓每個老師對自己所任教的學科有更深更廣的瞭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是有不少老師並沒有真正動起來,這樣形式的集體備課依然發揮不了實效的作用。結合LDC活動經驗,於是附小進入了集備第二個階段:集備時間,每個教研組都進行本組內的集體備課,先研討再動筆勾畫出集備的網絡結構圖。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重點課時備課的大體流程都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表現出來,既保證了每位老師在集備時間內都有事可做,經過思考、交流後形成一個單元的知識網絡,爲真正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時備課在本學期附小也進行了新的嘗試。結合老師們教學用書利用率不高的現狀,我們將課時備課直接放到教學用書上進行,對每一課時的內容進行仔細研讀,勾畫出教學目標,標註出重難點,對教學過程的建議修改完善爲上課的基本程序,這樣爲老師準確把握教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但減少了老師們原來到處蒐集教案的無用功,還真正爲老師提供了研讀教學用書的機會,即使是強迫性研讀,終比一點不讀有效果。

爲了讓備課不流於形式,讓老師們有意識地真正去備課,附小還制定了備課考查制度,我們對每位老師的備課評估成績,80%來源於每學期兩次的備課考查,對老師們“備課本”上書寫出的教學設計只佔20%。本學期,我們組織了兩次很簡單的考查活動,從小小的一張卷子,簡單的四個項目,既考查了教研組內集體備課的成效,也考查出了老師們對已執教過的內容備課是否有實效。由於我們想了解這項工作的真實狀況,所以每次的考查都是在不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突然進行的,沒有給老師們增加任何的額外負擔,很多老師對此感覺很滿意。

2、作業

對學生的作業要求,附小首先注重的是學生書寫水平。在每個月的各科常規檢評中,書寫是重要的評估指標。除了這些,我們還在教學質量調查和考試中,把卷面分列入評估中,設定了5分卷面分,促使每位老師都能夠重視學生的書寫,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師學習

本學期,附小根據上級的精神,組織老師們學習了新課標,還組織了部分骨幹教師參與了各科教學策略的研究和討論,使每位老師都能夠在業務素質方面得到提高。除了這些,我們還充分利用LDC項目成果,組織老師們進行各種小策略學習和研究。我們編印了LDC項目成果《評價與獎勵》手冊,讓老師們對其中的案例和策略進行仔細研讀,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思考,最終形成一個適用自己班級孩子的策略。在不斷研究、思考中完善,提煉策略的過程就是老師們悄然成長的過程。我們不期望每位老師都能有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但我們注重的是讓那些願意成長的人能有機會學習,這也是“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要體現的基本理念。

4、課堂教學研討

本學期附小繼續堅持每人執教一節研討課制度。本學期的課堂研討計劃安排詳細,活動開展踏實,從教學能手、教幹到普通教師,每一節課都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和精心的準備,爲老師們的研討和交流提供了素材和載體。我們的評課和交流是對課堂教學研究的延伸,不僅利用紙筆的形式,更多的是放在網絡平臺上,讓老師們的思維能夠互相碰撞,從而引發深層思考,執教老師更能很便捷地閱讀到老師們的看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再進行反思,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我們借鑑了省教研室提供了評課精神,爲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亮點”“一個建議”的模式,給老師們的思考和發言提供了一個不成文的範例,從而避免了評課時只說套話、說不到實質的現象。

5、教學質量監測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面對琳琅滿目的活動,老師們都有點應接不暇,但是活動都應爲教學服務,確保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的職責所在。附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考查,不僅僅限於書本知識、語數外學科,這個學期組織了兩次科學實驗抽測、一次音體美技能抽測,語數外除了做好每個單元的檢測外,還集中組織了期中學情調研,在調研後,跟期末考試分析一樣,教務處幾位主任都對成績進行系統的分析,從優良率和平均分等項指標上對班級、學科進行診斷、把脈,幫助老師清楚自己任教學科的總體狀況,爲以後的教學找出努力的方向。

三、構建新型網絡平臺,實現實用高效的網絡教研

附小一直想尋求一個能夠把大家參與的活動材料彙集在一起,大家能夠共同經營,便於老師們之間相互閱讀和交流的平臺。這學期選用的“羣博客”實現了我們的願望,以組爲單位所有的材料都彙集到一起,我們的博客羣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立體的面,多個小平臺已經組成我們學校的教研系統,從而形成了我們的網絡教研風景線。

1、建設附小總教研平臺

這個羣博客是由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組成。主要是教務處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情況,不僅包括每個學科的網絡評課、即時研討話題,還包括各種活動的材料,各種活動的小結材料,各學科主任的每週一得和外出學習體會等內容。從這個平臺上,可以看到附小所有教研活動足跡,每項內容都會被放置在特定的日誌分類中,清晰、明瞭。從這個平臺上,檢視各項資料只要點擊對應的分類,就可以找到相關材料,儼然就是我們教務處的電子“檔案櫥”。

2、建設每個學科教研組的教研平臺

每個學科組都設立自己的一個羣博客。成員由每個組員組成。同一教研組人員共同經營自己教研組的這個羣博客。爲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設定一個“教研檔案櫥”。從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位成員上傳的教學反思、集體備課、研討課、學習體會等材料。這樣一個組的匯聚到一起,老師之間特別是同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就變得格外簡單,容易操作。目前我們擁有6個年級語文、數學、綜合科羣博客一共18個,已經啓動並開始操作的已有16個。

3、羣博客平臺的'管理

附小羣博客平臺管理網絡圖、20xx年06月16日—進修附小教學研究—進修附小教學研究

4、羣博客執行的保障

爲了讓羣博客的執行得到保障,我們特制定了《附小教研組羣博客管理制度》,其中對羣博客的內容、要求、評估獎勵等方面制定了明確具體的制度。由教務處組織,各級管理網絡定期對羣博客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保障了網絡教研活動的順利進行。

目前,我們的羣博客使用基本實現了電子檔案櫥、交流評論發言平臺和大小集體共同打造同一平臺的目的。因爲是首次使用,一切都是在摸索,讓老師們接受和自覺使用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問題也有待於我們下一步工作繼續完善。

除了羣博客,我們的QQ羣也已開始執行,本學期更多的是發送即時消息,傳達即時通知的功能;我們的移動飛信功能也在探索中,這個學期也纔多用於發送通知,對於傳遞先進理念,發送教研資訊方面功能還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我們爭取在下一步把移動飛信變成老師們進行學習的“快餐”方式。

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1、寫字

每週一、三、五下午課外活動時間爲學生練字時間。每個下午半小時,由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和訓練,每週上交兩次練字作業。每學期舉行兩次寫字抽測、兩次寫字比賽,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榮譽證書,對總體成績提出的班級語文老師頒發指導教師獎。每個年級組在學期結束時都形成了一套訓練“教材”,爲以後的訓練留下寶貴的資料。

2、古詩文誦讀

語文老師在學期初就制定出明確的誦讀計劃,按計劃指導學生進行古詩文誦讀。進行了一次古詩文誦讀比賽。

3、英語書法及口語抽測

爲了提高學生英語書法的整體水平,每週英語老師要對任教班級學生進行一次書法指導和練習,時間放在英語課前10分鐘。每週上交一次書法練習作業。

爲了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學校進行了一次口語水平抽測,一次英語口語競賽。

4、附小“數學之星”競賽

教務處制定了每月活動主題,組織數學老師與每週二、四下午對學生進行輔導和訓練。每學期舉行一次數學之星競賽,透過活動促進優秀學生在數學能力方面有更大的發展。

5、小發明小製作論文評比活動

根據市縣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評比活動,積極倡導每位同學都參加,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個學期的小發明小製作和小論文評比,學生參與的比較積極,作品質量有比較高的,但是質量不高的作品也還有一大批,期待着我們下一步用跟更科學的方法引領教師,積極組織,爭取使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五、辛勤耕耘踏實工作,享受成功收穫快樂

附小的教幹都身兼一門主課,課時量不比同年級任課教師少,但是我們在做好自己“教師”本職工作外,額外負擔的學校教學管理工作還做得井井有條,那麼多的活動在她們的組織下有序順利地進行,首先從精神上對老師們來說,是無法挑剔的。從他們開始,教研組長是本年級組教研活動的組織者,他們不僅承擔着本組的各種活動組織任務,同時還擔負着爲學校整體的教研活動謀劃的任務。因爲有了這樣一支願做事、肯努力的教研團隊,附小的教學教研工作一直是踏實的,取得的教研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本學期附小在參加縣教研室各項活動中也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中高萍萍老師作爲市級講課比賽候選人進行了二輪PK;楊靜和張峯峯老師在縣語文講課比賽中成績突出,都進入了市級選手候選人之列,同時參與了語文課堂教學二輪PK;王潔和劉梅老師都作爲數學學科候選人蔘與了縣教研室的第二輪PK,現在劉梅老師又作爲候選人準備參與三輪PK;綜合實踐活動講課比賽中,尹珊珊老師的課堂教學表現獲得了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吳豔珍老師代表我縣參加了市體育講課比賽;品生案例論文評選中,附小有兩篇文章同時被推到市教研室參評。

回首一個學期的工作,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同時也感到很充實、很快樂。這些成績的取得還得感謝縣教研室和學校各位領導的指導、支援和關注,同時也凝聚了附小各個學科整個團隊的心血。在無數次面對面的研討、交流中每一位參與的老師都得到了鍛鍊和成長,團隊的整體研究水平也在不斷得到提高。期待着在不久的明天,附小能夠培養造就出更多的教學能手、名師,讓他們不僅成爲附小的教學骨幹,更多的能夠走向全縣乃至全市。教師成長了,教學工作才能做的更好,教育質量才能更高,附小的明天也就更加美好。

標籤:附小 教學 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