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縣農業產業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縣農業產業扶貧專項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縣農業產業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根據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轉發《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14個扶貧專項20xx年工作總結和考覈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根據農業產業扶貧專項考覈指標完成實際情況,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組織領導。作爲農業產業扶貧牽頭責任部門,爲了更好的做好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成立了20xx年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及科股室成員,有固定工作人員3名,負責農業產業扶貧日常工作;實行脫貧攻堅領導包片、股站室包鄉責任制,以正式檔案形式明確了責任領導、責任股室、責任人,全力有序推進專項工作。

(二)指導督導情況。到目前,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專題分析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會議4次,召集相關責任單位專題研究協商扶貧專項工作2次,主要領導下基層開展扶貧專題調研、檢查指導工作2次,下基層指導檢查扶貧專項工作6次,全年開展指導督導800餘人次。

二、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一)資金完成情況。20xx年農業產業扶貧專項透過優化項目,農業產業扶貧專項涉及2個項目,專項資金實施。計劃投入27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270萬元,其中縣級資金270萬元,到位率100%。到目前撥付資金245.4萬元,目前撥付完成率90.89%。年末能達到撥付完成率95%,財政資金平衡,按時錄入“六有”平臺。

(二)項目完成情況。全年計劃實施項目2個,完成項目2個,完成率100%。一是20xx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計劃投入資金185萬元。到目前完成長期穩定綠色防控科技示範基地5個,完成率100%;開展招募特聘農技員計劃5人完成率100%;一村一名農技員培訓提升任務16人培訓工作完成率100%;製作科技示範戶、農業科技示範基地標牌、訂購科技示範戶指導手冊、印製技術宣傳資料工作,支援到鄉村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補助1——10月已全面完成,完成率100%,目前撥付資金145.32萬元,退回財政20.68萬元,項目支付率89.7%。只剩下省州組織的開展5天以上農牧技術員業脫產業務培訓40名農技人員工作(川農大、中職校於12月上旬培訓結業,計劃資金11.35萬元),特聘農技員5人,每人每月工資1700元,剩下11月-20xx年7月共9個月工資7.65萬元。二是20xx年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高素質農民)項目,投入資金85萬元,已完成443名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5名(中職校於本月25日結業),退回財政3.02萬元,支付資金79.4萬元,項目支付率93.4%。只剩下省組織的開展職業經理人培訓2人任務(省農科院組織培訓計劃12月中旬完成)。其他涉及扶貧專項面上工作有序開展。

(三)開展培訓情況。深入開展“農技人員進園區”、“農業技術人員聯鄉駐村”活動,建立專家技術服務團隊1個,共7人,年服務49次;非貧困村科技巡迴小組一個,共4人,圍繞貧困村主導產業發展技術需求,開展巡迴服務8次;同時,邀請科技扶貧“萬里行”專家就我縣中藥材、特色小水果技術,中鋒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技術,現場進行了指導,受益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達1100人;QQ、微信、E農通、農技寶等發送技術資訊225條。全年培訓駐村農技員1次,48人次;全縣駐村農技員集中舉辦培訓班197次,培訓農民12153人次,培訓貧困戶6015人次;農技員走訪入戶指導2905次,一對一技術指導培訓5780人次。

(四)扶貧措施

1.專項扶貧措施。編制完成縣農業產業扶貧專項方案,按時報送相關材料,建立了以縣爲單位的扶貧專項到村工作臺賬,省州領導到我縣指導扶貧工作和系統業務培訓,全面落實問題整改,已經清零銷號。

2.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000畝,新建農機化生產道路10公里,新增農機動力0.02萬千瓦。配套基地建設,進一步改善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生產條件。

3.加強產業基地管理。圍繞已建水果基地、中藥材基地、乾果基地、糧食基地。技術指導糧油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片20xx畝;技術指導現代經作農業產業基地7050畝;新建農產品初加工設施3座;新建美麗休閒鄉村1個;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2個;鞏固現有水產養殖基地。

4.農業品牌建設。推出優質品牌農產品2個,鞏固優秀區域品牌,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達22個;在各類展示、展銷平臺積極推廣深度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推廣特色優質農產品10個。

5.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穩定已建科技示範基地,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基地5個,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200戶。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高素質農民450新建或改造農產品冷鏈物流和冷藏設施設備1處。

6.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新培育省級農民合作社1家,申報國家級合作社1家,培育家庭農場12個,鞏固和規範現有合作社,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更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明確發展定位,拓展產業扶貧

圍繞糧油、特色果業、道地藥業、藏香(生)豬、犛牛(禽蜂)、酒水業6大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構建全縣“6+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強化“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三大重點,提升農業種養殖、農產品加工水平,培育“”區域公共品牌,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遊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遊企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發展休閒農業,培育鄉村旅遊商品。按照“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扶持市場認可、有發展潛力的特色農產品。

穩定農牧業生產促增收。20xx年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1032噸,較20xx年增加555噸,增長6.3%。截止20xx年,發展優質特色水果13666畝、產量達5858噸;蔬菜10452畝、15362.97噸;中藥材14522畝、產量3055.41噸。在穩定生豬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藏香豬、中蜂等優勢畜牧產業,開展養殖保險等工作,20xx年,兌現能繁母豬養殖補助資金43.56萬元,完成生豬入保515頭,犛牛入保1603頭,能繁母豬入保126頭。全年預計出欄豬30500頭,出欄牛18915頭、羊7616頭、家禽58087只(羽)、兔6121只,肉類總產量4611噸、禽蛋產量64噸、牛奶產量1123噸、蜂蜜年產量72噸。20xx年預計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690元,比20xx年增長10.1%。使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519戶,貧困人口5638人穩定脫貧。

(二)特色亮點

一是堅持政策惠農。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力度,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着實讓農民從中得到了許多看得見、算得清、摸得着的實惠,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二是堅持項目強農。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支援,透過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今年完成450名培育任務,是歷年來培育數的總和,同時開展三州三區人才、科技扶貧萬里行等工作培養造就了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敢於創新的新型農民,農牧業科技貢獻率逐年上升,有力地促進了我縣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

(三)創新工作

爲大力促進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之路,並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促進農產品安全生產。透過集中連片在縣州級園區雙河鎮和創建縣級園區的保華鄉、白河鄉、黑河鎮、永和鄉、郭元鄉科學佈局點位,集中連片安裝了350盞太陽能殺蟲燈,綠色防控面積可達13200餘畝,構建起了一張“綠色防控網”。有效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農殘,節省人力物力,將有效遏制害蟲基數增長,保障農作物的生長安全,爲園區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打基礎。

四、存在問題

(一)村級集體資源整合能力弱

由於我縣特殊的地理區域條件和歷史原因,我縣部分農業產業經濟模式單一,規模小,主導產業優勢不明顯。

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措施辦法:逐步探索利用村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公益項目、固定資產,透過依法合理開發、發包或租賃、合作入股等方式,形成集體經濟項目,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二)農產品附加值低,帶動能力不足

由於產業發展缺少致富帶頭人,各類農民專合社發展水平較低,作用發揮有限。目前農民專合組織多數結構比較鬆散,產品單一,未能真正發揮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作用;因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科技人員和農牧民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未充分調動起來;由於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業序列人員(農技、農經、畜牧、獸醫)人員編制劃鄉鎮,目前鄉鎮農業序列名人員業務水平較低,農經管理專業人員緊缺,對村農業經濟持續發展極爲不利。

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措施辦法:一是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創辦農產品加工實體,在政策和資金上進行支援;完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深加工、安全監測、包裝等環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二是塑造地方品牌,以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爲載體,以的自然生態名片做支撐,推廣好“淨土”、“陽光九寨”品牌,註冊各項企業商標和產品商標,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產品價值,實現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深入推進農村商務資訊服務,支援經營主體有序組織線上、線下銷售,引進農產品銷售公司或援建幫扶單位透過1+N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產銷一體化經營。四是要求鄉鎮政府加強農經專職人員管理,提高業務人員辦事水平和辦事能力。

五、意見建議

下一步根據各鄉鎮發展特色產業目標,圍繞糧油、特色果業、道地藥業、藏香(生)豬、犛牛(禽蜂)、酒水業6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鏈條,以現代農業園區和產品品牌創建爲支撐,構建全縣“6+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農業產業扶貧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性扶貧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共同參與。一是多方聯動,多措並舉。產業扶貧需要政府給政策,法治給保證,金融給支援,企業當先鋒。要積極引導各方面力量來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圍繞解決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做好資金扶貧、技術扶貧、幫帶扶貧,系統地推進農業產業扶貧。二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由於貧困村所處地理位置,貧困戶經驗能力不同,人力、物力資源有差異,在安排產業扶貧時,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有針性的實施產業扶貧。三是受益精準,保障精準。要找準特色產業爲脫貧增收關鍵,將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銜接起來,透過股份制、合作制,土地託管,訂單幫扶等多種形式,建立貧困戶與產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人口分享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