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

近年來多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有擡頭上升趨勢。爲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加大“控輟保學”的力度,下面給大家分享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歡迎借鑑!

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

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1

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全力指導下,在全鄉幹部、綜合幫扶隊、村兩委的辛勤努力下,我鄉圓滿完成了上半年控輟保學工作的各項工作目標,實現了上學路上“一個不能少”的工作任務,充分保障了適齡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權利,現將有關工作報告如下:

一、領導重視,制度完善,落實到位

建章立制、常抓不懈,使控輟保學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我鄉制定詳細的控輟保學工作實施方案,建立鄉、村、組三級控輟網絡,層層簽定責任書,實行控輟目標管理責任制,並逐層落實,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獎懲辦法,鄉黨委、政府把此項工作列入一票否決工作,年終考覈排名末位的村。

一是上級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和物資不在納入考慮範圍;

二是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不再納入評先樹優範圍。同時建立控輟保學十制度,對控輟保學工作做到時時抓,保證控輟保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加大宣傳,營造控輟保學工作的良好氛圍

我們始終認爲,大力宣傳義務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和控輟保學政策,是減少失輟學學生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讓全體家長或監護人認識到孩子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是阻斷代際貧困的根本途徑,教育是讓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我們:

一是充分利用農民夜校、黨建月會、羣衆壩壩會等平臺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

二是充分利用固定標語、家支微信羣等方式宣傳義務教育政策,上半年共書寫固定牆體標語6幅,微信羣宣傳若干次;

三是結合走村入戶工作,組織村組幹部、綜合幫扶隊員入戶宣傳義務教育法律法規、“三免一補”政策等;四是針對部分認識不到位的家長,我們請轄區派出所配合開展義務教育普法教育培訓班,上半年累計開展5人次。

三、學業補償,有效化解超齡學生輟學工作

半年來,我鄉開展了2期學業補償集中培訓班,共計29人蔘加,每期補償時間20天,透過學業補償一是提高了超齡輟學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日常買賣計算能力、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能力,透過測試全部學員合格,我們發放了結業合格證;二是分類指導,有效化解了超齡學生輟學工作。

四、大力開展入戶勸返工作

半年來,我們一是對5名輟學學生家庭大力開展入戶勸返工作,分戶制定勸返復學方案,採取多種措施動員學生家長送孩子返校就讀,經過動員3名家長送孩子返校就讀,2名孩子家長承諾今年9月送孩子返校;二是對14名有輟學苗頭的學生家庭大力開展入戶宣傳動員工作,有效化解輟學苗頭,14名孩子全部在校就讀。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受地域和歷史的原因,家長的義務教育意識仍然很淡薄,這加大了我們工作的難度;

二是自發搬遷,全鄉一般以上的人口搬遷到鄉外居住,更有佔全鄉三分之一的人口搬遷到縣外居住,人口分散,這大大增加了我們摸清底數的難度,也極大地增加了我們的行政成本;

三是學校教育質量急需提高,很多學生輟學的原因都是厭學。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控輟保學工作是一項動態且充滿複雜性的民生工程,是脫貧攻堅戰的堅中堅、難中難、困中困,控輟保學工作任重而道遠,下半年我們將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把控輟保學工作常態化、系統化,工作方法再細化,工作措施再強化,工作基礎再深入,再次全面摸排適齡兒童少年就學情況,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一人,始終守住輟學率爲零這根“紅線”,切實掌握好適齡兒童少年的就學動態,嚴格做到底數清任務明,持續鞏固好控輟保學工作取得的成績。

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2

爲加大治理輟學工作力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進一步推進我鎮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興港鎮高度重視控輟保學工作,認真執行上級的有關檔案精神,始終堅持把“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作爲“控輟保學”工作的奮鬥目標,明確職責,強化領導,現將具體工作情況進行如下總結: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

“控輟保學”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鎮對“控輟保學”工作從沒有絲毫鬆勁的思想,全鎮幹部職工都積極工作,加強管理,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等檔案精神。同時堅持依法控輟、以防爲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控輟方針,認真落實“以質控輟、以德控輟、以資控輟”的具體措施,積極動員和組織社會、家庭、學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控輟保學工作,

二、統一思想,明確目標

我鎮切實提高鎮村兩級幹部的工作認識,明確制止輟學工作長抓不懈思想,進一步加大了管理工作力度,真正讓“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成爲控輟保學工作的目標。

三、措施得力,工作到位

爲切實提高學生的鞏固率,降低輟學率,我們主要從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共識。透過廣播、板報、傳單等宣傳《義務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向工作人員和家長廣泛宣傳,使控輟保學深入人心。

2.堅持正面教育,樹立良好思想觀念。鎮黨委、政府在控輟保學工作中:

一是要堅持正面宣傳教育,充分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思想,透過與家長、學生談心、開座談會等形式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意義,進一步樹立起“對學生輟學未採取必要措施是違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觀念。

二是引導轄區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召開座談會,使家長明白“不送孩子讀書是違法”的道理;

三是組織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使廣大少年兒童樹立起“不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的自我約束意識。

3.採取多種形式,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入學。我鎮多措並舉,採取多種形式,積極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入學。

一是牢牢把握精準扶貧政策機遇,透過多方協調、籌集資金,給予困難學生一定的幫助;

二是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寄宿學生,除免收一切費用外還享受每學期生活費補助,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在校生當中,中小學生全部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免學費、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三是積極落實“春蕾計劃”、“雨露計劃”。20xx年,我鎮實施“春蕾計劃”活動扶持“春蕾”女童6人。20xx年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涉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共360人,教育資助統計到共158人,保障沒有一名貧困學生因經濟原因輟學。20xx年春季“雨露計劃”補助28人4.2萬元。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在抓好控輟保學的工作中,我鎮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的鞏固率達到了有效的提高,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面對這些成績,我鎮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同時,也深深地體會到今後責任的重大。下一步,我鎮將一如既往,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大膽嘗試,帶領全鎮幹部職工共同譜寫更加輝煌的明天,共同提高我鎮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防輟保學的工作總結3

一、基本情況

海鹽縣轄9個鎮(街道),義務教育段現有中小學34所,其中小學21所,初中13所,共有36156人。根據《關於在我省中小學學籍系統中做好“控輟保學工作臺賬管理”的通知》要求,我縣對學籍系統中“待處理”的67名“疑似輟學學生名單”逐一按學校進行歸類,共計涉及學校26所。學籍系統管理人員統一製作了《疑似輟學或輟學人員資訊覈查表》,於7月18日將各校需覈查學生名單及覈查表發放至學校學籍管理員,由學校學籍管理人員對本校負責覈查的學生資訊進行覈查。截止11月10日,我縣“疑似輟學學生”人員已全部覈銷,經全面排查,到目前爲止,小學輟學率爲0%,初中輟學率爲0%,目前我縣無輟學學生。

依法保證每一位適齡少年兒童接受完整、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全面提升因貧因病人口受教育水平,以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低保家庭、單親家庭、農村特困救助供養人員爲重點,保障貧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學,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或因厭學而失學。

(一)強化組織領導,實施管理控輟

1.加強組織領導。爲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縣教育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局科室和各鎮(街道)相關科室負責人爲成員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也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並指定專人負責,及時將組織機構報縣教育局辦公室,確保控輟保學工作資訊暢通。

2.完善行政督促復學機制。各校全面掌握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情況,加強宣傳教育,督促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依法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並完成義務教育。落實家長責任,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依法送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的,由當地鎮(街道)或者縣教育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儘早復學;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加大宣傳力度,實施依法控輟

加大教育法律宣傳力度。各校透過多種方式,主動向家長和社會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廣泛宣傳控輟保學的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三)強化學籍管理,建立監測控輟

各校嚴格學生考勤制度,加強學生管理。發現學生無故未到校的,班主任或其他老師及時與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進行溝通,立即勸返復學。對學生二天未到校又未履行請假手續的,及時書面報告教育局,農村學校同時報告鎮(街道),並採取有效措施勸返學生復學。嚴格學生學籍管理制度,及時爲學生建立電子學籍,對學生異動情況及時登記造冊,詳細覈實和記錄備案,做到情況清楚,手續完備,操作規範,過程性資料儲存完整詳實。學校安排專人負責並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格規範學生的轉學、休學、復學等程序。

(四)完善資助體系,落實扶貧控輟

各校落實好免補資助政策。認真落實義務教育“零收費”,進一步完善落實“兩免一補”和“農村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政策。各校在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的指導下建立以學籍爲基礎的學生資助管理系統,資助中心與扶貧辦做好貧困家庭資訊對接工作,與民政部門的農村留守兒童少年數據和殘聯的殘疾兒童少年數據實現共享,認真落實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做到精準資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據統計,20xx年度享受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免費提供午餐學生達1187人次,資助金額達60.44萬元,人均補助不低於1000元/生·年,實現了“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和“免費供餐”的目標。

(五)創新關愛模式,促進情感控輟

1.關注弱勢家庭學生。將單親、貧困、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服刑人員家庭學生及農村留守兒童少年和有不良行爲習慣學生作爲控輟重點,隨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適時加強心理疏導,創新關愛活動模式,廣泛開展結對幫扶和家訪工作,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避免因喪失學習動力而輟學。20xx年,我縣共有留守兒童14人,在我縣就讀14人,學校與留守兒童結對14人,結對率100%。

2.關愛殘疾兒童少年。要落實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強化條件保障,滿足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需求,要針對殘疾類型和程度,對適齡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實施“一人一案”,透過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等方式實施義務教育,並納入學籍管理,逐個解決其受教育問題,努力提高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20xx年,義務教育段共有殘疾兒童96人,其中隨班就讀48人,特殊教育學校40人,送教上門8人,入學率100%。

3.關心隨遷子女。認真落實好有關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依法保障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20xx年,義務教育段共吸納新居民子女共14405人,其中符合入讀公辦學校條件人數爲13975人,符合公辦學校標準的學生吸納率爲100%;民辦吸納430人。

(六)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實施質量控輟

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全面提高全縣各校管理水平,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課程,科學合理安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體育鍛煉時間、在校活動內容和家庭作業,健全學生體育鍛煉制度,積極開展體藝2+1活動、大課間活動和課外文體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落到實處。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作用,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極開展啓發式、參與式教學,充分運用資訊化手段,利用在線課堂等資訊技術,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吸引力,讓孩子們從小願意上學,杜絕學生因厭學而輟學。

(七)加強督導檢查,實施考覈控輟

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將控輟保學作爲督導的重要內容,每次進校督導必須檢查控輟保學工作,隨時掌握學校控輟保學情況,每學期開學初進行控輟保學專項督導。教育局、督導室明確對控輟保學工作開展不力的學校,按有關規定對校長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

三、今後工作方向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實施義務教育的良好環境。關注重點人羣(留守兒童、學困生、貧困生、殘疾兒童等),實行全方位管理,鞏固控輟成果。

標籤:防輟 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