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精選總結作文合集五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總結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總結作文合集五篇

總結作文 篇1

現在,我心裏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迷茫。整個一學期,整個初中生活的六分之一就這麼匆匆過去了。而我的收穫又是怎樣的?剛開學時的喜悅漸漸消失,而更多的是無窮的煩惱與忙碌。但是學習不是一個苦惱的過程,而是苦樂交織的。之所以是“苦樂交織”的,因爲一般都是先品嚐到學習的苦,然後再散發出學習的樂的清香。總體上來說,我對這一學期不是很滿意。下面來分別總結一下上、下兩半學期裏的事情。

下半學期:雖然期中考試考得是非常不理想,但是我還是無憂無慮的,天天玩電腦,上網,看電視,語文該背的沒背,該看的數學題沒看,造成知識沒有落實到位,最後在老師的督促下我才“進入狀態”,開始爲期末考試複習,在期末複習中我纔開始努力學習,語文比以前多背了些,數學的卷子我都自己認真地做了,並且掌握了要掌握的內容,不知期末考試能考怎樣,但肯定能比期中考試高出許多,不過有一些拿不準的題,但是還是祝福自己能取得好成績。

這一學期不僅學習出現了問題,紀律方面也出現了些問題,比如有過上自習課說話等等一系列問題,不過我會盡我最大努力改正這些不良習慣的,我也堅信我會化缺點爲優點,不再出現任何紀律問題。

我這一學期最大的收穫就是懂得了要努力學習才能換會好成績,正如“先品嚐到學習的苦,才能散發出學習的樂的清香”並且也適應了初中的新生活,我也會改正我上述所有的缺點。回首這短暫的一學期,感覺其實也蠻充裕的。現在回憶了這麼多,總結了這麼多,我也不再感到迷茫了,而過多的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讓我以嶄新的自我,更強的自我,去迎接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吧!

總結作文 篇2

今天,我們班進行了一次英語測試,想讓我們摸摸底,認識一下自己現今的水平,取長補短,迎接即將來臨的期中考試。

我本來信心滿滿,因爲我爲了迎接期中考試,早已做好了完全準備,認真學習、複習了好久,今天剛好測試一下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可當那密密麻麻的試題被投影出來時,我傻眼了,字太小,看不見啊!(雖然我坐在第三排,但由於眼睛高度高高度近視,還是看得模模糊糊)我如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隨着時間的推移,第一題結束了,此時,老師說:“看不見的到前面來!”

這句話如希望的曙光拯救了我,我趕緊“舉家遷移”,帶着一干家當來到前排,考試如火如荼的進行着,我也倍加認真。

終於,考試結束了,我經過一番考對,得出了此次我的成績——82分,這個成績雖然不高,我也很滿足了,因爲對於以前經常爲英語考試焦頭爛額,最終總是寥寥七十幾分的我說,已經是很大的一次進步了!不過,我不會就這樣一直止步於此,滿足於這個程度的,我的目標是——100分,用自己的實力獲取的滿分!

我一定會加油的,英語,不在話下!!!

總結作文 篇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見了貓”,還有不少學生對作文“敬而遠之”。學生長此下去,不僅影響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約了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着直接的關係。作爲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鉅與困難。那麼,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指導學生有效作文呢?

一、作文教學要精心地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解決學生“想寫”的問題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是的,學生如果對作文產生興趣,他們就會腳踏實地,孜孜以求。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

1、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因此作文教學要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迴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纔會變“要我寫”爲“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而我們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極力反對那種作文前“無所作爲”,而臨到“寫”時才嘮叨什麼命題、中心、選材、構思之類。

2、不要輕易規定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會形成兒童寫作能創造出他們眼中的繽紛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徵,創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3、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生活世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當做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那麼就會煥發出寫作的無窮動力。葉聖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學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吐真情故納新

寫作文時,學生常有“無米之炊”的煩惱。要讓他們“有米下鍋”,就要從平時入手,積極引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爲有源頭活水來。”有源頭纔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於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在親身經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的作文,學生就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就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又如:假期讓學生參加家裏收割麥子的勞動,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裏,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着實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孩子們突然長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的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說空話,說大話。

其次教師要賞識、尊重學生的習作,讓學生敢於說真話。在作文中出現了說真話,表真情的內容,哪怕表現出了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文字不規範的情況,教師都要指出表揚抒發真情實感的好苗頭,在肯定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改正。

三、教給學生作文方法,落實作文指導

一是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緻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慾望。

二是要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聖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緻推敲的優秀範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並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鑑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爲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三顧茅廬》一文時,文中的對劉備的動作、神態描寫部分,突出了劉備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品質,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描寫人物動作神態時,既要抓住主要特點去寫,還應從動作神態描寫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是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

四、重視作文的修改講評———解決“寫好”的問題

1、學生作文雖不是作家的創作,也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覆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

2、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機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總之,只要我們因地制宜,不斷豐富作文的教學形式,並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他們在平時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確實培養起他們自我評改的能力,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那麼在學生的眼裏作文將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見了作文也纔不會是“老鼠見了貓”,學生才能真正地快樂作文。

總結作文 篇4

對於中國教育,有人持支援態度,有人持批判態度,但不可否認的事,無論支援還是批判,高考大關仍是華夏萬千學子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

當我們升入高中之後,便預示着我們已經向高考邁出了第一步。所有人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學習,甚至一度廢寢忘食,那顆充滿知識的腦袋裏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

然而,當你埋頭於書山題海之時,可曾注意到,窗外的金菊,正在一點一點盛開,它那來自大自然的清香,蛇樣遊走,帶着初秋的清涼,帶着花蜜的甜膩。

我們爲了高考忽視了太多東西,青草從裏的蟲鳴,未來晴空上的飛鳥,楊柳枝葉的歲月枯榮,好像再也引不起我們一絲興趣。

別在掙扎了,如果你覺得累了,何不休息一下?戴着眼鏡的大眼睛,不只是爲了看清黑板上的字,更應該看清、看懂的,只是身邊的人和物。看,窗外的天氣正晴,陽光正好。

假使你在書桌前坐了太長時間,出去走走吧,就在那小區旁的林蔭小道上,鳥的叫聲,猶如細碎的光陰,在樹葉間跳躍,晶亮而清脆。枯枝敗葉之間,還殘留之幾片或青黃的樹葉,那些黃,像閃爍的眼睛,更像心,不肯撤離這瑟瑟的晚秋。如果你走累了,那就坐在青磚道上的小木椅上,停下思緒,靜看秋風吹起地上的落葉,看夕陽的最後一絲光輝消失在天際。

也許你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悠閒的時刻,承載難得的清淨和喜悅。

假使你已經忙碌了太長時間,出去走走吧,擠出一點時間,去大山上逛一圈。從山腳通向山頂的小路,滿眼的草枯葉黃,風吹,樹上的葉子便前赴後繼的紛紛飄落,落下着一場葉子雨,流金溢彩,美得驚心動魄。草兒都黃了,分成兩截,上面是深黃,下面是淺綠,錯落有致的鋪在上坡上。一路上泥土的清香,濃的、淡的、深的、淺的,纏纏繞繞。蟲兒爲秋的歸去致以舞蹈。你不用急於趕路,也沒有未完的作業催着,這會兒,你屬於你自己,一顆心完完全全的放下來,像那房檐上蹲着一隻發呆的小白貓。當此時,你在,樹在,落葉在,蟲鳥在,陽光在,世界在......

也許你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安詳的時刻,沉澱平日裏那份焦慮與浮躁。

假使你已經爲你的學業奮筆疾書了一天,出去走走吧,就在那夜晚的小清河畔,星光正與波光交相輝映,夜色正在靜謐之中無限延長。清澈的河水撫摸過綠油油的水草,載着落葉,載着星光,載着夜的清涼與神祕奔向盡頭。偶爾幾隻船在河面試過,飄出或是爽朗的笑聲或是悠揚的歌聲,不打攪河畔的行人,不破壞秋夜的美。遠處的山似是爲青藍色的夜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如山水畫家蘸曲了最濃的墨汁在畫卷上抹出的痕跡,流暢不失壯美,優雅不失張揚。值此時,山河莊嚴,好風好水,日月安穩。

也許你需要的,正是這樣個靜謐的時刻,豐盈心裏的落寞與空曠。

假使你已經端着書本看了幾個月,出去走走吧,拿上相機,背上畫板,坐在車裏,對着車窗外的郊區放聲歌唱。穿行在田野間的小路,看遍田野的水稻爲你折腰,那飽滿圓潤的麥粒,一粒接一粒,一串接一串,一片連一片,映入眼簾後就成了接天連地的黃金,樸實的不含一絲雜質。駛過田野,穿過高低掩映的平房,停步在一片大果園,站定便能聞到空氣中香甜的味道,那香氣一絲一絲的滲進鼻孔,飄進心房,如一雙少女的纖手搔着你的心窩窩不讓你走進這片果樹林。果子的成熟是一個過程,這期間,它並不因人們的不知道而鬆懈一點點,它顧自己結果從淺黃,到金黃,慢慢從微紅,再到深紅,直到一樹一樹,都燃燒了起來,在秋意漸深的天空下,絢爛。

也許你不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樸實的時刻,安撫長期的不安和煩躁。

若說大自然是一個集合,那麼高考是屬於這個集合的。高考之外,還有太多太多的風景和事物。花草樹木在日月天地裏,一步一個印記,篤實穩妥,有條有紊,信念堅定,又自在淡然。人在花草樹木面前傾倒也不爲過。

若說大自然是一本書,那麼高考只是這本書裏的兩個字。除去高考,照舊春去秋來,歲歲枯榮,大自然這本書,那一頁都是生動的,內容豐富多彩的。這一頁翻過去,又有嶄新的一頁開始了。

我們讀的完成千上萬的書本,卻始終讀不透大自然。睏倦的少年啊,停下手中的筆,去外面走走,讀一讀自然這本教科書,於時,夕陽正落陽光的影子一點一點傾斜,霧罩下來,星星們開始亮了,清風吹來歸鳥的聲音,落葉的味道,寂寥而溫暖高考之外,其實那麼美。

總結作文 篇5

從小開始,媽媽忙個不停,目的都是想讓我頭腦轉得快些。

有一次,我真的發揮出來了。那天,我總是眼眉跳,早猜到會有事發生,不出我所料,到了晚上終於有事發生了。我剛睡着,就被一聲巨響驚醒了,先開啟門,把頭伸出去,再開啟燈,一隻老鼠正慌忙地逃跑。我又把燈關了,正式開展我的捕老鼠活動,我開着小燈,拿來老鼠籠,然後走進廚房,開啟冰箱,從裏面拿來一條香腸,放在老鼠籠裏,就立刻跑到一邊,觀看着。一隻老鼠出來了,不知怎的雙跑走了,我想可能是這個辦法不行,我走進雜物房,找來明天就打算扔掉的廢塑料蓋,然後用一樣繩子連接好一根棒子,用那條棒子撐着,把香腸放進去,這可是原始捕捉老鼠的方法。

我跑到剛纔的地方埋伏着,等了好久,終於有老鼠來了,它走了出來,剛聞着香腸的時候,我一拉,把它蓋住了,我馬上跑過去,因爲怕老鼠會出來,而且塑料蓋太輕了,我用旁邊的一張小椅子先壓在上面,再叫媽媽,媽媽一聽抓到老鼠,就對我說:“真醒目,那隻老鼠這麼容易就給你抓到了。”

那次,我真厲害,平常媽媽都這麼難才抓到的老鼠,我用原始的方法就把它抓住了。這次,我真聰明,能抓到一隻壞老鼠。

標籤:精選 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