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工作總結

學期我堅持以《課程標準》爲指南,根據《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特點,緊緊抓住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引導和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下功夫、構建生活課堂、規範學生行爲習慣,抓好養成教育。二是突出課改重點,深化教研內涵、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學行爲,提升教研品位。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工作總結

一、認真學習,理論聯繫實際,掌握教材實質。

這學期,我認真《品德與社會》教材培訓材料,進一步用理論充實自己的頭腦,具體的課例帶來了更感性的認識,從而更能把握住教材的實質,在此基礎上制定好《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並認真實施。

二、利用集體備課,體現課程理念。

自參加課程改革以來,接觸了大量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對教育教學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而,理論如果不變成教學實踐,再先進也是沒用的。

爲了把理論轉化爲教學實踐,本學期我把握教材的性質,尋找更符合學生的切入點,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提高學生的自豪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對教材精心策劃、反覆推敲,將教學思想、教學設計在教研組內交流。課後,結合教學反思,和其它教師意見,在教研組內進行評點,分析。

三、規範學生的品德行爲,用校園文化薰陶學生。

一學期以來,我們大力加強良好的行爲規範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幫助學生養成文明、守紀的良好習慣。從小、從近、從實、從細抓好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養成教育,並結合校園文化重建,把新《守則》、《規範》上牆,並設定一些富有教育內涵、學生易於接受的固定宣傳標語,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實踐,更好地推進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讓兒童的品德在生活裏萌芽,讓兒童的生活在笑聲中飛揚。

標籤:品德 教學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