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

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1

本學期,我校科學組緊緊圍繞市、區教研活動的安排,着重開展了以下活動:

一、認真備課、命題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備好課”。只有刻苦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同時“備好課”是教師的基本素養,也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所以科學組教師在去年集體備課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做好蘇教版五下教材的集體備課工作。

在這次集體備課中,我校科學組教師承擔了五下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裏的《折形狀》、《搭支架》兩課,並負責這一單元的備課情況的審覈工作。

科學組教師聚在一起,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備課。在試教多次後,各個教師提出意見,不斷對教案進行修改,及時反思,並對教材進行了改進。爲了更好地教學,在《折形狀》一課中,我們把課本中安排的對“基本形狀的認識”放置在課後的拓展。而在課前,加強學生折不同形狀紙筒的方法的教學。重點介紹了三角形、六邊形的紙筒。因爲這兩種紙筒的形狀比較難折,學生不容易摺好,折平整。還強調了折形狀的粘貼,以保證在“比較不同形狀紙筒的承受力”實驗的順利探究。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

我們科學組不僅認真集體備課,同時還認真審覈由南山小學袁小軍老師發來的《建橋樑》、《造房子》的備課稿,提出建議,反覆修改後,最終形成定稿,發送給區教委,圓滿完成了集體備課的任務。

在集體備課的同時,這次又新增了“命好題”——出一份科學試卷的活動。“命題”是爲了科學教師從整體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同時,也是一種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命題者,我側重考查科學哪些內容。這樣,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能更好地理解課本。

市教研室要求每個區在3-6年級中每個年級各出3份試卷。區教研室就採用分層的方法,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學校,要求每一所學校都要出一份科學試卷。我校科學組承擔的是四年級的科學試卷。科學組教師一起討論、商量,反覆斟酌,最終出了一份高水平的科學試卷。

同時,還審覈了新建小學、雨山中心小學每個老師發來的四年級試卷。在認真審覈,提出改進意見,兄弟學校的老師修改後,形成了3套四年級的模擬試卷。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前送至區教研室。

二、準備充分展示成功

5月13日,市級骨幹教師展示課在我校舉辦。我校科學組教師感到既高興又緊張。高興,是因爲市級教研活動能在我們這所城郊小學舉辦,實在是太好了,不出校門,近距離的學習,聆聽專家的精彩點評。緊張,是因爲擔心我校承辦不了,影響學校的聲譽。所以,學校領導很早就給我們科學組開會,讓科學組早做準備。學校爲這次承辦活動做了很多服務,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這樣就爲這次活動的舉辦成功打下了基礎。

在這次展示課中,我校科學組夏老師也上一節展示課。爲了這節展示課,科學組教師集體備課、磨課,提出修改意見,反覆修改教案,每一次試教後,夏老師都要寫出詳細的反思。同時,我們還請採石小學的劉書記進行網絡指導,最終在這次的骨幹教師展示課上獲得了成功。

這次市級教研活動的承辦成功,展示了我校的風采,也展示了我校科學組的成果。

三、努力工作碩果累累

在日常教學中,科學組教師努力工作,勤於反思,從教學反思、教學後記中積累素材,爲教學論文的撰寫提供了資料。

每上完新課後,科學組教師就及時寫上教學後記,反思課堂中的成功和不足,記下課堂裏發生的點滴。這些教學後記、教學反思,給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個美麗而深情的“回眸”,讓我們教師在向前走的同時,不忘回頭望望,不時檢查、反饋自己的教學,從中吸取精華,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我們要撰寫科學論文時,這些後記、反思就如浪花一樣在眼前翻騰,讓我們的思緒一瀉而下,再也不爲撰寫論文而發愁、苦悶了。可以說,這些反思、後記如晶亮的鑽石一樣,閃閃發亮,爲論文充實了實例,讓論文變得豐富而充實、靈動而輕盈……

老師這樣的日積月累,纔會有“厚積薄發”之時,結出了豐厚的碩果。

科學組的夏老師撰寫的《吸熱和散熱》教學案例、《巧模擬,巧解釋——例談《心臟和血液循環》的教學》分別發表在《科學課》雜誌的第一期和第五期。

圍繞“生命科學”的主題,科學組夏老師結合所上的有關“生命科學”的公開課《大腦》、《心臟和血液循環》、《動物怎樣繁殖後代》的教學反思,撰寫了《巧借“視頻”,運用“模型、模擬”,緊扣“閱讀”——讓“生命科學”之花綻放在小學科學課堂裏》。

在這次區高效課堂的驗收活動課中,我校科學夏老師驗收合格,順利成爲區第一批“高效課堂”的實踐者之一。

在參加區星級名師的.評選中,科學組夏老師又被評爲三星級名師。同時夏老師還積極參加市環保局開展全國“校園節能減排優秀案例”的活動,根據學校創建“市綠色學校”的過程,撰寫了《向山小學綠色學校在創建》的綜合案例。

結合區科技周的活動安排,科學組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科技活動,成立了科學社團,輔導學生開展科技活動。還組織學生設計科學環保小報,宣傳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

本學期的工作已接近尾聲,科學組要在這學期的基礎上更加努力,力爭開創一個更加嶄新的局面,讓我校科學工作再上一個臺階。讓這支“科學之花”絢爛的綻放。

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2

本學期,我們科學資訊教研組充分發揮新校區先進教學設備,以資訊技術爲依託,改革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素質,切實解決科學資訊教學中的新問題。現就我組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承擔、參加各類教學活動

1、承擔縣級科學學科教研活動開課任務。

20xx年12月14日溧水縣小學科學學科“探索宇宙”單元專題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我組汪志平和鄧樹清老師各上一節公開課,汪志平老師還做了有關課外探究方面的講座,受到聽課老師好評。

詳情見校園網報道:**

2、承擔縣級資訊學科教研活動開課任務。

20xx年11月2日溧水縣小學資訊學科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我組李輝老師作了題爲《Scratch在資訊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的講座,同時李輝老師執教了一節公開課《Scratch教學:迷宮探險》,蔣贇老師執教了一節公開課《主題活動:收集和表達資訊——我與青奧共成長》,受到聽課老師好評。

詳情見校園網報道:**

3、蔣贇老師的作品《剪切與粘貼圖形》在20xx年教學實踐和評優比賽中獲二等獎。

二、紮實開展課題研究

本學期,汪志平老師的市級個人課題《 課外探究活動中潛力型地成就者指導策略的研究》順利結題並獲獎,撰寫的教學論文《 小學生科學課外探究低效成因及應對策略》獲市二等獎。鄧樹清老師的教學論文《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科學能力的探索》獲縣二等獎,蔣贇老師的教學論文《讓資訊技術課“炫”出來——〈填充顏色〉的教學與思考》獲縣二等獎。

市級科技課題《溧水縣城酸雨狀況的調查》研究已結束,相關學生作品在市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結題材料已準備就緒。我組蔣贇、李輝老師積極參加了市級“十二五”規劃課題《小學資訊技術主題活動式校本教材開發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我組承擔的縣級“十二五”規劃課題《利用網絡平臺提高課外探究實效的研究》正在順利開展,12月中旬,“實小科學網”雛形初現。

溧水實小科學網: **

三、完成各項學生比賽任務

1、科技創新大賽

在我組老師和相關教研組老師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溧水縣第十七屆師生科技創新大賽活動規定的參賽任務,我組新校區三名科學專職教師輔導的學生作品全部獲獎。其中汪志平老師輔導的科學小論文《溧水縣城酸雨狀況的調查》獲市、縣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江蘇省第二十四屆科技創新大賽。

學校科技創新大賽佈置會議:**

南京市第十八屆科技創新大賽我校師生獲獎情況:**

溧水縣第十七屆中小學師生科技創新大賽我校師生獲獎情況:**

2、金鑰匙科技競賽

根據縣普教科關於組織全縣中小學生20xx年金鑰匙科技競賽活動的通知要求,我校於9月13日進行了校級選拔賽,段皓天等28名同學獲獎。許安傑等七名同學在隨後進行的溧水縣金鑰匙科技競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我組三位專職科學教師在此項活動中分工協作,出卷、監考、閱卷、輔導,及時有效地完成了這項活動。

校內選拔賽學生獲獎名單:**

縣級我校學生獲獎情況:**

3、市網絡文明夏令營活動

暑期資訊學科老師組織學生參加了南京市網絡文明夏令營活動,我校被評爲優秀組織單位,蔣贇老師輔導的學生在活動中獲獎。

縣級我校學生獲獎情況:**

4、少兒NIT考級

本學期共有102名學生報名參加了今年的少兒NIT考級,資訊學科四位專職教師分三個模組(操作基礎、網絡應用、動畫製作)對學生進行輔導,12月份報名學生順利地參加了考級,成績暫未公佈。

此外,由於上一學年資訊學科教師輔導的學生在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中表現優異,本學期學校還獲得縣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優勝單位,蔣贇老師在活動中被評爲“優秀指導教師”。

20xx.1.9

學年第一學期科學教研組總結3

一學期即將過去,我們科學(常識)教研組立足崗位,團結協作,順利而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教研組以“新課程,新理念、老教材,新理念”爲主題,紮實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各位老師的配合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將這一學期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教師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起步階段,我校科學(常識)教師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新的課堂教學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教學方法也在逐漸豐富。許多老師都在積極的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其中也包括一些中老年教師。但是,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是因爲陳舊的課堂教學價值觀對課堂教學的影響,雖然新的方法在嘗試着用,但是在這些新的方法的使用過程中總是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有時甚至只停留於形式的改變而並未真正涉及本質。所以,教研組組織科學教師進行了兩次新課程理念的學。透過學習,教師教學觀念正向着積極的方向轉變,課堂教學價值觀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打下了理論基礎。

二、教研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開始我校實行了全新的“三級教研”活動,其中的“一級教研”是我們教研組的主要工作。本學期我們組開展了一次由全鎮科學老師參加的一級教研活動。由嶽建霖老師執教三年級的課文《手》。本次活動先由執教教師與常識專職教師共同商討設計思路,並且得到了費嶺峯校長的指導,在活動之前進行了試教,經過商討修改,最後完成了教研活動,組織了全鎮科學教師聽課、評課。

教師的“自由交流課”教研活動也得到了切實開展,由常識專職教師王明生執教的《滑輪》一課在教學之前教師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滲透新課程理念,開展探究活動,教學之後教師進行了及時的總結,寫出了說課案,並且與教科室教科員周曉明、科學教學組長進行了探討,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教研活動。

三、科研活動開展。

爲使新課程標準更好地實施,我課題組成立了課題組開展科研活動。課題《小學科學(常識)實踐性作業的探索與研究》被立爲校級研究課題,由教研組張擔任課題組長,組織科學、常識骨幹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已進行到中期,課題組進行了及時的課題階段性小結,課題組成員完成教學案例2份、教學案例分析1份、說課案2份、研究論文1篇,並已收集了部分的學生作品,爲下學期課題結題做好的充分的準備。

本學期教研組還聯繫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在堅持自願的原則上,課題組所屬的研究班級共有25人訂閱《小哥白尼》雜誌,並擬在明年組織這些同學參加由《小哥白尼》雜誌主辦的科學實踐觀察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四、存在的不足。本學期的教研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主要問題是:1、課題組學期教研活動太少,教師之間得不到充分的交流與學習機會。2、《科學》新課程任教教師都兼任主課,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對教材的鑽研、備課等不夠重視。

以後我們的教研活動將盡量改變以上的不足,使教研活動發揮他真正的作用,以教研促教學。

  科學(常識)教研組

  嶽建霖執筆

  20xx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