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推薦】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3篇

光陰如水,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爲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3篇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所教年級現狀分析:

一年級現在教學班二個,這些學生大部分接受了幼兒園教育,也接受了半年的小學教育,接觸一些簡單繪畫。但由於年齡較小,所以還處於兒童塗鴉期,大部分學生們的繪畫簡單稚拙,構圖單純。儘管這樣,每個學生對美術都抱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向老師學習繪畫知識,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這其中一些學生們由於資質較好,接受能力快,很快成爲班裏的美術尖子生。那些沒有受到學前教育的小同學,則美術能力較差,所以缺乏學好的信心,對學習美術的態度不夠端正,需要教師着重幫助教育。

二、教學目標

1、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造型、表現)

2、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設計、應用)

3、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欣賞、評述)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綜合、探索)

三、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1、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顏色。

2、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4、透過各種方式的實物拓印,產生肌理,獲得視覺和觸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透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進行簡單器皿和動物形象的造型。

6、用單色、彩色紙以及廢舊畫報、掛曆,採用折、剪、撕、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表現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1、以遊戲的方式,觀察或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並作簡單的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質媒材或人工硬質媒材,透過拼擺、粘接、堆積、組合等技法進行造型遊戲。

3、以遊戲的方式,用單色或彩色紙,採用折、剪、撕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爲主的練習。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1、走出教室,觀賞校園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賞自己和同學創作的美術作品。

3、瞭解、欣賞我國民間美術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點。

4、透過觀摩錄像、畫冊,對中外優秀的卡通藝術形象進行欣賞和討論。

5、到閱覽室翻閱畫冊,觀看學生美術作品,找出最喜愛的`一件作品,並說明理由。

6、欣賞木偶戲和皮影戲的人物造型,透過錄像或實地觀看木偶或皮影戲的表演片段。

7、欣賞中外畫家描繪兒童生活的美術作品。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1、利用各種材料特點,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的想象,創作出藝術作品,並發表自己的感受。

2、結合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進行美術創作,共同設計、佈置學生美術作業展覽或美化教室。

3、根據兒歌、童話設計和製作頭飾或面具等,並表演舞蹈、童話劇等。

4、用各種材料製作小型商品,並佈置成小小超市,模擬商品交易過程。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知識能力: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如果能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麼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美術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對美術課的喜愛。

二、教學目的任務:

1、 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 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三、教材重點、難點:

1、 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 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四、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五、主要措施:

1、 精心準備,做好課前工作。

2、 運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1周看,我們的畫

第2周走進大自然

第3周七彩生活

第4周新花布,新衣服

第5周圓圓的世界

第6周方方的物

第7周找找三角形

第8周拼拼搭搭

第9周太陽、月亮你們好!

第10周水墨遊戲

第11周玩泥巴

第12周秋天來了

第13周手印、指印變變變

第14周像什麼呢

第15周站起來站起來

第16周畫聲音

第17周難忘幼兒園

第18周卡通卡通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有的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問題,從上學期的教學效果看,課堂教學組織有一定的難度,除了每班的人數較多的因素外,就是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本期將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美術的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全冊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2)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3)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 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4)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 ,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透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用蠟筆或油畫棒的形式進行平塗作畫,描繪觀察、記憶、想象中的動植物,線條流暢,色彩均勻豐富,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傳授版畫的方法和步驟,並進行一系列練習;

3、用撕紙拼貼方法進行簡單畫面製作;

4、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二)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線條自然流暢,色彩鮮豔豐富,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養按步驟操作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

三、全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檢測與評價:

根據兒童年齡特徵,檢測方法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表現力,課堂的示範能力,紀律觀念,集體協作精神,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評價主要採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講評,家長評價的綜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