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工作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爲核心,以學習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爲載體,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突出教學質量這一工作中心,切實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工作,教學質量的提高正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因此,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仍然是“加強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爲契機,以深入研究、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爲起點,以提高教學業務水平爲基礎,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爲重點,紮實工作,務求實效。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實施教學案一體化,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思想品德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加大推行教研力度,深入開展、教學反思、教育敘事研究寫作活動。

4、堅持“以課題推動課改,以課題提升課改”的工作思想,以教科研指導課程改革。

三、教研組工作目標、要求

本學期主要工作: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探討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深入調研,研究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運用教學案一體化組織教學;加強思想品德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組織教師探討思想品德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問題;開展對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益研究,引導教師開展“初中思想品德主題探究活動研究”的課題研究及思想品德教材“留白”部分的研究;組織思想品德課公開課、教學設計、教學論文等教研活動。

1、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準確把握和理解新課標。新教材,樹立新的課程觀。教材觀。知識觀和學生觀,爲搞好政治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繼續學習有關課程理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

3、從教師的不同需要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不斷更新本組教師的理論水平,準備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全員考試。

4、制定好學期工作計劃,平時經常對照檢查,期末寫好小結;切實加強思品教研組建設,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組織教師開展對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的討論,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研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加強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做好學習筆記;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上好一節課題觀摩交流課或示範課;寫好教學案例;撰寫一篇教育教學研究經驗論文;提前編寫好一週教學案並在組內交流研討。

7、教師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學習過程、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的環境。

8、教學案的編寫採用電子備課的形式,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體現師生合作交往、積極互動、教師角色的轉換,並寫好反思性教學後記。

9、加強集體備課和政治教學設計的研究。集體備課時,主備課人要針對教學設計內容,說明設計的依據。意圖和思路,重點闡釋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備課組成員要圍繞知識建構。能力發展,教法法學法等深入進行研討,充分發表見解,優化教學設計,形成集體備課教案,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案。每位備課組成員須在集體備課教案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學情,進行個性化的復備,形成自己的個案。

10、積極開展聽課活動,做好聽課記錄,在教研會上進行評課活動。新教師每週至少要聽2節課,老教師也要經常聽新教師的課,及時查找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改進課堂教學。

11、努力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四、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週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集體備課

第二週課題組分工、準備結題材料、集體備課

第三週思想品德研討課

第四周自主安排課程理論學習

第五週思想品德研討課、集體備課

第六週思想品德研討課、集體備課

第七週思想品德研討課、集體備課

第八—九周複習迎接期中考試、九年級準備專題複習材料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期中考試成績分析及教學研究

第十二———十三週集體備課、準備結題材料

第十四—十六週集體備課、本組教師理論學習

九年級準備模擬複習

第十七———十八週七、八年級複習迎接期終考試

第十九周教研組工作總結,上交個人總結或論文。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研工作繼續以新理念爲指導,以課堂爲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紮實開展教學理念轉化爲教學操作行爲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隨着品德與生活新課程的實施,對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品德與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教材,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把握和落實課程目標,探索綜合課程新天地

促進課程綜合化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亮點之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透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綜合課程的新天地。

1、教學內容的綜合性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爲基礎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方式的開放性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應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教學評價的靈活性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發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可以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目的,既要有學生的調查記錄、自我評價,又有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評價寄語,可以說是建立學生個人的小小資料檔案冊。五至六年級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會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思品、社會課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課堂教學的新路子。

(二)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衆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爲。校本教學研究作爲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應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爲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一、二年級都是年青教師負責執教,便於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要給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我校小學思品、社會骨幹教師隊伍。

(三)規範和優化教研製度,提高教研活動實效

根據市局要求,今後應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說課、研課、教課競賽等活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學習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主要活動安排

二月份:

各任課教師按備課組制定各年級的教學計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年級組互相聽評課。

三月份:

上好優質課,進行教學評析,寫好教學反思。

四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

2、三、四、五、六年級任課老師教學經驗交流。

五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寫好反思。

2、做好期末複習工作。

六月份:

1、學期工作總結。

2、寫好教學回顧與反思。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3

教研活動是提高個人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爲了切實搞好本學期的品德教研,我制定瞭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關於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政策規定,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創新,在中心組的組織下,結合學科教學實際開展“行動研究”,在研究、學習、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不斷改進和創新學科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二、品德教研基本活動內容。

1、依據中心組要求制定個人活動計劃。

2、每學期相互聽、評課不少於2節。

3、在網絡工作室發佈一定數量的工作反思、案例等學習材料。

4、積極參與本學科相關學習培訓活動。

三、個人教研活動保障。

1、積極爭取領導對教研活動給予大力支援。爲活動提供必須的一切後勤保障。

2、發揮校內教研優勢,促進學科教學研究。

3、積極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全面瞭解學生,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四、主要活動安排。

月份教研活動安排

9月

1、參與交流中心組學期工作,制訂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2、參與學習研討整合教材資料及課程標準。

10月

進一步規範課堂教學,加強對教學的評析,寫好教學反思。

11月

1、參與教研組統一的聽評課活動,進行評析。

2、參與各年級任課老師進行的教學經驗交流。

12月

好期末複習工作。元月參與教研組交流,並完成個人總結。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1、以《思品與生活的課程標準》、《思品與社會的課程標準》爲指導,以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爲課程的核心,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爲基本教學理念,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學校工作佈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思品與社會》的工作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效率,特別強調《思品與社會》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爲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爲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範學生。能聯繫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幹力量:

抓好骨幹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爲教育教學改革的帶頭人。透過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資訊技術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資訊,並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爲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反思,向成爲反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後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反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反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並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並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反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並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資訊,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爲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於學生髮展。

(三)促教研:

1、常規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內容。

2、教研展示: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師專業培訓、教學評價研究、教學調研指導等教研工作,強調“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促進學科教學發展。

1)圍繞教育主題,開展教學研究,立足課堂,實踐反思,探索合課程教學若干模式,真正實現“以科研指導教學,促進新課程教學實效”的目的。

2)加強理論學習,促進專業成長。

知識結構的建構依賴於不斷地學習、汲取,要主動了解國內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學改革資訊,在實踐中探索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規律,做到在理論學習中增長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進發展。本學期重點透過繼續學習《如何提高思品課堂實效性》相關理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相關教學案例和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積累教學實踐經驗。共2頁,當前第1頁12

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以二期課改的新理念爲工作指導;以《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的貫徹落實爲工作重點,以區教研室的具體的教學爲工作內容。我組思品與社會學科教研計劃特定如下:

二、具體工作:

1、定期、定內容、定目標,按照區的教研計劃搞好教研組活動。

2、重視教育教學目的的慣性特徵,隨時研究《品德與社會》學科在小學課程中自然銜接的關鍵之處,把握基礎教育的內在聯繫,避免課堂教學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討範圍上,將教育的每一個觀點滲透與年齡特點的具體存在有機的進行整合,有的放矢的親切自如的讓學生接納所學的全部內容,並在心靈深處真正受到震撼,讓其行爲自然的規範到應該具有的層面上來。

3、抓新教材的理解與使用,以聚焦課堂教學保障課改的有效措施。

4、任課教師專課專用不出現挪作他用的現象。

5、任課教師備課要備學生,從關心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以品德教育爲核心,要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備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學生的社會經歷,進行體驗式教學。認真學習所教教材和相關教材,仔細揣摸教材與學生間的切入點,及時總結適於兒童年齡特徵的教學方法.

6、學期每位任課教師要求完成規範教案1篇;認真上好隨堂課,以便進一步提高我校思品與社會課的課堂教學。

三、加強學科的課題研究: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以兒童的生活邏輯爲依據開發的綜合性課程,存在大量的道德因素,蘊含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是小學階段兒童道德性發展的主要場域。本課程始終把兒童當作主角,創造性地運用課程標準“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以兒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現。從而,作爲學科教師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開展從“問題——課題——課程”的學科的研究:

1、《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研究》

2、《加強中小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

3、《滲透生命教育意識(着重進行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等教育)》、

4、《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研究(如:合作學習的研究、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目標意識的研究、發展性評價)》

5、《增強和宏揚民族精神的研究》

6、學科教學中加強兩綱教育的實施與做法的研究

7、學科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與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