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範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該爲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範文

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望都縣幼教教研工作將按照市、縣教育局和教師研修中心的工作要求,發揮教研部門的“管理、研究、指導、服務”職能,緊緊圍繞提高保教質量這一基本任務,進一步規範各幼兒園教學與教研工作,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優化幼兒一日課程,促進我縣學前教育優質發展。

二、工作目標

1、繼續落實縣幼教各項常規制度,保障保教質量的穩步提升。

2、立足幼兒園教學實際,有效推進縣域內教學研究活動。

3、發揮骨幹教師帶動作用,助推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4、配合縣教育局及上級教育部門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評價,探索幼兒評價的方法,促進幼兒園保教常規管理精細化。

爲了落實《望都縣幼兒園一日活動雙常規》及《望都縣幼兒園教學工作要求》,透過研究調查,完善幼兒園保教工作督導細則內容,落實雙主題教學,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評價,並探索幼兒評價的方法,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能科學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

首先,統一教育教學計劃的填寫格式。

其次,規範區域教學活動,保證區域活動時間。

再次,完善主題環境創設方面的問題。

最後,規範幼兒園日常督查工作。

(依據《研修中心幼教教育教學常規評分細則》督促幼兒園日常保教常規工作,學期前佈置,學期中指導,學期末檢查。)

2、收集、整理、完善八德教育內容。

透過新八德主題教育活動,優化一日活動中各環節的行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規範、科學。並收集整理新八德教育活動的優秀案例,集結成冊,便於教師學習交流分享。

3、抓好課例研修,促進教師內涵發展

學習領會《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透過課例研修活動,加大對五大領域課程地研究,科學規範地實施新課程。

首先,學習課例研修

其次,學做課例研修

最後,整理研修成果,參加成果評選。

(整理各鄉上傳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抓典型案例,形成縣域內課例研修內容,將教學問題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以研促教,把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4、以評促教,引領教師發展

透過開展幼兒教師教學案例評比、幼兒園教學論文評比等活動,力求更好解決在主題活動中滲透五大領域這一課題。

5、抓實課題研究,引領教研深入發展。

(1)收集整理資料,準備市級課題《農村幼兒園早期閱讀研究與實踐》的結題工作。

(2)我縣有6個立項課題已經結題,我們將做好課題的管理和成果評審工作,並注重將課題研究經驗、成果(課件、教學案例、反思、論文等)以多種形式(講座、網絡、開放等)在縣內推廣,以求課題研究成效最大化。繼續後續課題的研究指導與結題工作。

6、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有效開展網絡教研。

利用望都縣學前教育中心網站,透過上傳幼兒教育動態和新聞,開闢教師成長專欄、交流教師原創的教案、論文和實踐反思,提供主題教學資源、優秀課視頻等,力求將這一資源打造成引領教師理論學習和研究研討的交流平臺。

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圍繞幼兒園的工作目標與要求,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指導,完善課程實施,不斷提高教師的課程執行力;規範日常管理,優化一日活動,全面關注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二、工作目標與措施

1、提高一日活動效益

(1)、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教師分年齡段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實施計劃,依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認真制定每週活動計劃,整體確立幼兒培養目標,有機滲透體、智、德、美多方面教育。以幼兒園課程文字爲依託,教研小組每週定時開展課程審議活動,結合園本教育資源和科研成果,及時調整充實課程內容。並充分挖掘本土本園資源,收集文字資料,再加以整理篩選,擴大地方課程含量,創造性地實施富有園本特質的課程,建構園本課程,使我園的課程具有鮮活的幼兒園個性,提高我園課程的適宜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要關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細節,以“實、活、勤、精、細”來規範教學行爲,在一日活動各環節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重視環境的教育內涵,讓幼兒與環境互動,讓環境見證幼兒的學習歷程;促使主題課程與遊戲活動的有效融合,在制定遊戲計劃、創設遊戲環境、投放遊戲材料、遊戲指導與遊戲後的反思調整等各個環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引導幼兒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材料、大膽友好的交往,促進幼兒社會化和個性的和諧發展。同時教師要及時做好區角活動、主題牆、創造性遊戲的記錄、反思,從而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2)、完善幼兒發展評價體系

教師要以科學的發展觀來評價幼兒,認真研究幼兒,用心觀察每個幼兒,及時做好觀察筆記,真實地記錄和科學的評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3)、構建園本文化課程實施體系

本學期我們要在選擇相關教材實施課程的基礎上,結合我園特色,確定各教研小組的研究專題,從生活活動、學習活動、遊戲活動上下功夫,聯繫日常教育教學具體事件和情景,採用多種教科研形式進行專題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在重視內涵發展的同時,加強對外溝通、交流與合作。認真實施開放活動、跟班學習活動,做到活動有計劃、針對性強,效果好,並積累好活動過程資料。

2、細化教學活動常規

(1)、認真執行教學管理制度

採取每月定期檢查和不定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在全面瞭解教師教學工作情況的同時,本學期以認真做好一日活動之活動準備爲切入點,認真分析與總結,重點檢查指導每一位教師在一日活動的戶外體育鍛煉、區域活動、遊戲活動和集體教學幾個環節,限期整改存在問題,從而規範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行爲,確保一日活動各環節的質量。每一位教師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認真寫好教育教學反思,透過反思不斷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認真執行一日活動管理制度

園領導以“推門聽課”爲主要督查形式,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每週看活動不少於2個,堅持每週彙總看活動情況,堅持每週進行集體點評,堅持深入班級分析保教質量。

(3)、認真執行教研活動管理制度,深化園本教研

結合園級教研課題的研究,認真實施本組研究專題。本學期將以禮儀教育、遊戲活動爲突破口,讓老師們在具體的案例和問題中,有針對性的學習研討,研究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教研組組織的活動要緊扣研究專題,每次活動要有明確的的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詳細的記錄。還要組織好理論學習、外出參觀學習心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動,注重理論的'提煉和經驗的積累,注重過程管理和全園參與,注重對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錄、教育故事、教育隨筆、教育論文、教育素材等過程性研究成果的記錄與收集。

3、整合優質資源,推進家園、社區合作共育

發揮家長委員會委員的功能。以主持家長活動來園授課等形式挖掘家庭教育資源,調動家委會委員參與幼兒園管理和參與幼兒園活動的主動性。開展“家長志願者”活動,由家長自願報名,在老師指導下根據職業、閱歷和專長等不同特點參與班級課程活動的組織。利用社區及周邊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以幼兒園社區教育資源基地爲園外教育陣地,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爭取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與支援。

三、具體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調整各類工作計劃。

2、韻律活動的編排。

3、組織好園本培訓和教研活動(貫穿全學期)。

4、認真創設環境,精心組織好遊戲和區角活動。

3月:

1、檢查各項工作計劃。

2、結合三八婦女節進行愛媽媽,愛奶奶等主題教育活動。

3、遊戲活動設計評比。

4、幼兒韻律活動評比。

4月:

1、開展中大班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2、教學工作檢查。

3、幼兒常規活動檢查。

4、教研組教研活動交流。

5月:

1、教學工作檢查。

2、骨幹教師展示活動。

3、各班迎“六一”活動。

4、教師公開課評比。

5、新教師亮相課。

6、教師“我的成長感悟”專題交流會。

6月:

1、園慶十週年活動。

2、青年教師工作考覈。

3、做好本學期幼兒發展情況的測試和評價。

4、教師做好學期結束工作總結。

幼教教研活動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園將繼續以《指南》爲依據,以課程化項目建設爲抓手,根據區學前教研工作計劃和幼兒園園務工作計劃,以先進的爲指導,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爲目的,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真實有效的開展課程建設活動,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凸現幼兒園教學、科研特色,從而全面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二、主要工作

1、加強園本培訓,提高保教隊伍整體素質。

(1)組織教師認真研讀《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針對3—6歲學習發展的指南要求,構建適宜幼兒發展的幼兒園課程。

(2)爲教師提供外出觀摩和理論學習的機會,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區、片的各級教研活動,要求教師認真聽課,汲取他人的先進,瞭解新的教育策略、手段、方法,透過同伴互助、交流切磋讓教師們在學習活動中得到進步和成長。

(3)鼓勵教師多閱讀有關幼教專業方面的書籍,經常上專業教育網站查閱有關幼教方面的教育資訊,不斷獲得新的教育資訊。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

(4)繼續做好新老教師的結對工作,實施師徒結對的培養計劃,結隊的骨幹教師要利用業餘時間幫帶,使新教師儘快適應幼兒園的各項工作,迅速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5)充分發揮教學骨幹的作用,提供展示平臺,給予亮相的機會,透過上示範課,帶領廣大教師努力學習、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推進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2、加強常規管理,提升活動質量。

(1)合理使用好滲透式領域課程,樹立一日活動皆課程的意識,學期初全面規劃學期的主題計劃,每個主題從目標出發計劃相應的學習活動、遊戲活動、家長工作、環境創設等,讓課程的總目標層層落實到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

(2)加強課程審議:圍繞滲透式課程,健全年級組課程審議和班級審議,組織教師對教材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對教學活動中的經驗進行分享,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3)繼續加強隨堂聽課:在深入一線工作之餘,園長和教研組長着重對青年教師進行預約、推門聽課,瞭解班級各方面的情況,對教師教學組織安排等環節的合理性進行及時反饋、交流,商討可行的改進措施,完善班級教育教學的管理。

3、加強專業研究,爲教師成長提供舞臺。

(1)加強教研工作管理,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業務學習,保證教研活動時間,並定期督促、分析、調整、增強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2)繼續開展一系列的園本教研活動,解決在教學活動中的困惑。共同討論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教師尋找相關的經驗文章或理論,進行集體學習、研討。有計劃地進行教學觀摩研討、評比活動。

(3)本學期將配合區學前科組織開展以《指南》爲指導,探究科學實施幼兒評價的一系列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活動。

(4)開展課程遊戲化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展示,將課程遊戲化的精神貫徹落實到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全員參與,各教師針對課堂中有關問題一起研討,並從中尋求最佳教育途徑,執教老師要寫好。

4、加強幼兒常規習慣的訓練,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立足習慣養成,重視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習慣,每週教師明確品德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點,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的習慣,注重禮貌教育,利用各種,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教育,透過多種途徑在一日活動中滲透,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真正落入到實處。

(2)豐富幼兒戶外活動。堅持每天的晨間戶外遊戲的鍛鍊,體育器材和遊戲內容做到常換常新,幼兒感,能積極參與。

(3)創設豐富的區域遊戲活動的環境,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重視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每位老師要充分利用教室、寢室、走廊等幼兒園現有的場地,保證區域遊戲活動的空間。科學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保證區域遊戲活動的時間。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綜合性。加強遊戲活動的指導,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增長知識和經驗,獲得各種能力的發展。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區教育局督導組的檢查。

5、加強課題研究,不斷完善課題實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