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集合9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集合9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原因

冬天來臨,家庭用電劇增,又到了用電高鋒期,電力緊張就時不時會停停電,有什麼辦法可以緩減用電緊張呢?於是,我對家庭用電情況進行了調查,想了解家庭用電浪費情況。

調查

我在小區內走訪了大部分家庭,調查了每月用電的度數和每家的人數、每月用電的費用,統計了每家節能燈、家電的總量,常用與不常用家電數量,夏天和冬天空調使用情況,並仔細詢問了家人的生活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小區內住戶都有節約用電的意識,部分家庭也有些節約用電的好辦法,但是很多家庭的節約用電卻找不到具體辦法。

在調查家庭內,以下家庭具有代表性:

高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91度,4人,每月付電費115元,有18盞燈,都爲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3臺,人均用電約48度;

羅叔叔家每月用電約85度,4人,每月付電費51元,有9盞燈,都爲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1臺,人均用電約21度;

蔣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05度,2人,每月付電費63元,有17盞燈,裏面13盞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7臺,人均用電約52度;

唐爺爺家每月用電約130度,5人,每月付電費78元,有20盞燈,都爲節能燈,其他家電共計12臺,人均用電約26度。

分析

爺爺奶奶輩源於生活節儉,能省就省,有節約用電的意識,但沒有認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僅僅是爲了少花幾個錢。

叔叔阿姨輩能理解節約用電的重要性,明白電是重要能源,但卻找不到節約用電的好辦法。

冬夏的用電明顯高於春秋二季,主要是冬夏耗電電器如空調、取暖器、電熱毯使用較多。

上述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中也突出了節約用電行爲上的巨大差異:

1、高爺爺家安的照明燈全是節能燈,並且有些電燈不常用。浪費電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家經常幾臺電視從早到晚一起開着,插頭長期在插座上。家裏有兩臺冰箱,都塞得滿滿當當。

2、羅叔叔家用電較少,家人喜歡集體活動,一起看電視;家電用後都把插頭從插座上取下來。

結論

小區居民都認爲應該節約用電,但沒有真正意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很多家庭都有節約用電的一些好辦法,但卻沒有被推廣和廣泛運用;現行電價執行分時段計價,不能真正促進大家節約用電;小區內家庭使用的家電耗電差別很大,低能耗家電使用率較低。

家庭用電浪費情況嚴重,主要原因有:

1、 電燈未全部使用節能燈,人走燈未滅。

2、 節能家電使用率不高,家電用後不取插頭。

3、 電視從早到晚不論有無人看都開着,而且聲音很大。

4、 夏天和冬天空調整晚開着。

5、 高熱食物直接進冰箱。

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和得出的結論,針對家庭用電浪費嚴重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1、透過報紙、雜誌、公益廣告等方式或途徑,宣傳節約用電,培養節約用電的意識。

2、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在中小學開展人人爭當節約用電宣傳員和監督員。

3、針對家庭用電浪費的主要行爲,製作節約用電小辦法傳單,組織義務宣傳員進入各生活小區,教會大家節約用電的具體辦法,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

4、執行階梯電價政策,使高浪費家庭支出電費更多,每月不超使用限額的家庭則次月獎勵,如免費使用2度電。

5、家庭購買低能耗家電則給予補貼,高能耗家電則無補貼。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內容摘要:中小學生假期安全問題,關係着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百姓家庭的幸福,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透過對影響中小學生假期人身安全三大安全隱患(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打鬥事故)的典型實例的調查研究,深入分析了事故發生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 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是社會發展的保障,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它既是人最基本的權利,也是人對家庭和社會最起碼的責任。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回報父母、建設家園、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等等,這一切沒有生命的安全保證,都無從談起。我們中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主人,身上肩負着時代賦予我們的艱鉅的使命和責任,愛護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就是對祖國的將來負責。然而,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中小學生因爲意外而過早地凋零,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對家庭和國家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爲此,我們將中小學生的安全假期問題作爲本次調研的主題,希望透過對具體意外事件的分析研究,進一步瞭解當前對中小學生的寒暑假期生命安全影響最大的問題,以及如果去避免和克服。

一、威脅中學生假期安全的幾大隱患

當前,威脅中小學生假期人身安全的隱患很多,我們透過走訪同齡人、學生家長,上網查詢資料,以及自身瞭解掌握的情況,根據危險發生的場所屬性,把影響我縣中小學生假期人身安全的幾大隱患一一列舉:

1、道路交通事故;

2、寒暑假期等階段性時期發生的因游泳滑冰溺水、因燃放煙花爆竹發生的事故;

3、上網聊天、打遊戲、看不健康書籍帶來的安全問題;

4、社會黃賭毒現象對中學生的不良影響;

5、社會不法分子對青少年的引誘、教唆、及侵害;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上述的安全隱患中,最讓老師和家長擔心的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交通事故對中小學生假期安全的一貫威脅,二是學生因游泳滑冰不慎造成的溺水事故,三是校園中的矛盾帶到假期同學之間打鬥引起的事故。前兩者主要是因爲對中學生的人身傷害最大,往往危及生命,第三方面主要是因爲它對中學生人身安全帶來的經常性和頻繁性。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決定重點圍繞這三大普遍關注的重點危險,作爲我們這次中小學生假期安全研究課題的重點內容開展調研。

二、具體案例調研及分析

1、交通事故是中學生人身安全的一貫威脅

今年正月十二的我縣馬鋪村7歲小孩被碾死交通事故案,讓很多家長心有餘悸,可以說在年關之交發生的這起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爲全面瞭解這起嚴重交通事故的前因後果,我們做了重點調研。

典型案例:今年2月11日10點20分,嵐古線嵐縣社科鄉葛鋪村地段,坡上村郭女士帶着七歲兒子打車去葛鋪村孃家走親戚,下車後郭女士只顧拿車上的東西,沒來得及照看隨行的七歲的兒子,結果孩子在橫穿馬路過程中被從東村方向駛來的河北牌照超速行駛的二拖三拉煤車碾壓身亡。一個年僅7歲的小生命就這樣悲慘的離開人世。

案例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因雙方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及家長疏忽對孩子教育而發生的惡性交通事故,是一起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假使這位的士司機將車停到馬路的右側且要求乘客從右側車門下車、這位郭女士及時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照看或者河北牌照大車司機在行駛到村莊時能減速慢行,也就是事故雙方若有一方遵守了交通規則,這起惡性交通事故就不會發生,起碼不會到如此嚴重的程度。

延伸思考:據交警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中小學生髮生交通事故主要以騎車學生爲主,發生事故的原因具體主要存在於以下幾方面:一是橫穿馬路,二是騎車猛拐,三是闖燈越線,四是騎車逆行,五是騎車帶人,六是自行車車閘車鈴無效等。其中又以橫穿馬路和騎車猛拐威脅最大。在騎車上下學時,有些同學無視交通警示燈,無視交通規則,橫穿馬路,有些同學因與同伴打鬧,或是跟人鬥氣,隨意穿行馬路,且本能認爲機動車不敢撞自己,絲毫不顧忌周圍速度極快的機

動車。這其中,男生的膽大違規行爲又多於女生、所以,如果我們能更多地注意自身安全問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特別是注意一些非常淺顯騎車原則,避免交通違法和相關安全隱患,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縣交警大隊特別提醒廣大中小學生:1、橫過道路時應左右看,騎車的應下車推行,從人行橫道透過2、隧道轉彎要在非機動車道騎行3、不要互相追逐,曲行,互相攀比車技、牽引4、不違法帶人5、不闖紅燈,違反交通標誌。

2、溺水事故成爲中小學生階段性時期的第一殺手 從全國各大媒體網站上了解到,溺水死亡事故已經成爲階段性(暑期)危害青少年生命安全的第一殺手。從年齡段來講,溺亡的多是小學4至6年級和初中的學生。從區域來講,農村的事故發生率又高於城市。

典型案例: 20xx年2月25日下午5點多,嵐縣普明鎮大賢村有3名兒童一起離家外出玩耍,晚上家人等的着急後,到處尋找一直未找到。26日早上8時在興盛養殖場魚塘發現2名兒童屍體後,縣、鎮、村三級迅速出動,成立事故處理組,並同時展開四項工作:一是馬上組織消防、公安、鎮村等相關部門幹部全力搜尋另外1名兒童,並於當日下午3點在興盛養殖場的魚塘找到另1名兒童的屍體。

案例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發生在寒假期間的,因缺乏安全意識,到河塘冰面滑冰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在這個案例中,如果三名小孩中的其中一名有安全意識的話,不會到那麼深的魚塘冰面滑冰玩耍;如果其家人有較強安全意識的話,村子附近有較深的魚塘、魚塘有有結冰且冰面並不牢靠就一定會管理自己的孩子不讓去這樣危險的區域玩耍。

延伸思考:據區公安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青少年溺水事故主要發生在寒暑期,因爲這一時期學校放假,大多數孩子無人看管,便造成了事故。造成大多數溺水事故的主觀原因是:中學生往往以大人自居,膽大敢於冒險,卻缺乏對危險的估計能力,且安全意識薄弱。客觀原因是:公共設施建設滯後,特別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基本沒有正規的市民游泳滑冰場所,農村學生只能到水庫、河塘、溪流等非正規游泳滑冰場所游泳,一旦發生危險極易造成事故;社會監管體系缺失,特別是長期以來,農村孩子去水庫、河塘、溪流等處戲水、游泳、冬天滑冰已司空見慣,沒有切實認識到其危險性。爲此建議:一是社會要加強對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的普及,增強其安全意識,經常教育,時常提醒;二是政府要加大文體公共設施的投入,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盡最大可能使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正規的游泳場所、滑冰場所;三是職能部門要定期對水庫、河塘、溪流等處進行排查,並在危險地段樹立起醒目的警示標誌,切實做好提醒工作;四是學校要將游泳訓練和自救知識教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課程中,努力使每位中學生都具備游泳的技能和自救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我是不是該寫我採訪的威海方正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鄒立慶的事蹟,寫他怎樣從一個下崗職工走向成功人士的過程。但是假期我所深入瞭解的另方面———關於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但是在我的心底強烈的呼喚着我,呼喚着我將他們付諸於筆端。

在經過認真思考總結之後,我認爲現在的學生之亂,管理之難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去探究。(在分析的同時,我會寫出學生的現象,所以我就不把學生現狀當做一個獨立的部分去寫,而是使之貫穿於原因之中。

一:外在因素

在這外在因素中,我覺得又分好多種,所以不防逐條來探討

1:思想教育不過關 學生,學生,學生其實也可算做是一種職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裏,學生在教室裏不僅要學到科學知識,作爲他今後求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而在這方面,學校開設的思想教育課也是這個目的。我們說初衷是好,但實際情況呢?讓我們聽聽其中一個學生的話我們哪開什麼思想教育課了,壓根就是花錢買廢紙,那好似只掛其名的課。

還有一爲學生告訴我思想道德課 ,我們是一位老師講的,誰愛聽 那個 ,講的又沒意思,可以說,思想課是一種被閒置起來的課,他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甚至是連發揮作用的機會都沒有 ,結果當然是學生沒有得到他們應受到的教育,他們的思想沒有得到一種正確的導引,應當伴隨他的知識文化的增長的思想認識水平也就停步不前,這不得不令我們感到傷心

2,度的失誤 在大家齊聲喊教育體制不合理時,教育界推出了減負這張牌。而減負這張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我不知道大城市怎樣,但就農村來說,是弊端太多。

高中的學生因要過獨木橋而日夜拼搏,減負減負對他們來說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但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原來高中做的很好,老師很少佈置作業,而使我們免受題海戰術之苦),但是在小學,初中,學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減負貫徹的特別好,好的過了頭,按時放學,星期,放假,作業少少,學生閒的看電視,光顧遊戲廳,聚在一塊打撲克,麻將,(當然還有認真學習者)因爲他們實在無事可幹,他們才猛然有那麼多時間的情況下不能好好利用,使之浪費,可惜。

高中緊張,初中鬆弛,我們需要減負 但是我們更需要一個有度的減負 ,一個真正能使我們既不緊張又不那麼渙散的減負。

3,環境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這裏我主要想說的是社會環境中人的因素。 學生是一個受教育的羣體,也可以說是一個可塑造的羣體,那麼學生受他人的人影響就很大,說到教育他們的人,我門很容易想到家長和老師,比可否認,現在的家長有點溺愛孩子(這種現象很多)現在的老師有點怕學生(生怕惹禍上身)所以家長不嚴厲,老師也不嚴厲。

在家長方面是儘量滿足孩子的慾望與需求,而忽略他們的思想教育,而在老師方面是認識到教育學生的必要,但又怕說過頭或是一不小心打了孩子,家長要找上門,領導也要談話,乾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樣的結局是學生在犯了小錯之後,得不到本該受的批評與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以小積大。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但因爲其作用比較小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內因方面

外因固然重要,內因也同樣不容忽視,外在條件再怎麼好,如果學生本身就是認識不到,硬是不接受,那也等於零,學生思想的階梯是一步步向上積的,其實大部分罵人打架的孩子,也知道那樣做不對,那爲什麼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罵人,打架呢?

這裏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知錯不改。假期裏,我們臨近村的一個初中的學生竟使父親感到絕望,喝了農藥,這個男孩只是拿家裏的錢給學校裏小混混花,後來偷的數目越來越大,而家長親戚的說教全是無用之功,打罵他也不頂事,最後他偷走家裏存單,並在兩天內將之揮霍,父親也許是太 失望,於是喝藥,還好搶救急時,但心靈之痛是難以癒合的。我們就說這個小男孩。其實周圍的人都在開導他,他就置之不理,他就不改過,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錯誤,污穢的區域,而不去清除那思想的垃圾,什麼道理都懂。就是不幹,看來,內因實在是很重要的,它纔是關鍵。

當學生的思想意識到了錯誤,並且從內心真正改過的時候,外在因素就做了有用功,他的思想就飛躍到了一個高層次,不斷的向更健康的人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學生{應該說主要是不好的方面}的剖析,也以我一個學生的眼光來看學生不免有些偏差,但是想到這是我調查,思考,總結之後才寫出來的東西,我已經很滿足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創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社會風氣是時代的號召。作爲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校園文明,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正處於青春美好時期的大學生羣體,應該是一個國家營造文明風氣的榜樣。

爲了瞭解大學生對自己這個羣體文明程度的看法和認識,進一步瞭解大學生校園文明程度,我們設計了這份份調查問卷表,內容主要爲調查大學生對在現今大學校園裏經常能看到的各種不文明行爲的看法。題型爲單選題,共15道題目,採用不記名調查形式,共發放130份問卷,回收121份,回收率爲93.1%。調查人羣爲杭州濱江高教園區六所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採用抽樣調查方式。

透過整理調查數據後,得出以下結果(除第5題爲a、b兩個選項外,其餘均爲a、b、c三個選項,被選最多的選項用加粗標記):

1、你_____在教室吃早餐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2、你對在教室吃早餐行爲的看法______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

3、你______在上課時聽到手機鈴聲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4、你______在課桌上塗畫寫字 a會 b不會 c不確定

5、當你正在上課時,外面走過的人會______ a壓低聲音走過 b仍是大聲喧譁

6、你______看到佔位現象 a經常 b有,但不多 c沒有

7、你覺得在自修教室大聲討論、打電話的現象______ a經常發生 b有,不多 c沒有

8、你______看到下課後垃圾留在課桌裏的現象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9、熄燈後在宿舍內大聲說話吵鬧的現象______ a嚴重 b有,但不多 c沒有

10、你對運動時赤膊赤腳的現象怎麼看?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

11、你______從草坪上走過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2、你覺得在食堂買飯插隊現象______發生 a經常 b很少 c從不

13、你______看到校園內自行車亂停放 a經常 b很少 c從不

14、當你在路上要吐痰或要扔拉圾時,你會______ a直接亂吐 b包起來扔掉 c有垃圾筒吐在筒內,沒有拉圾筒就隨地吐

15.你對校園手機等物品失竊現象的看法______ a怪不得別人,只怪自己沒放好

b是小偷太猖狂了 c沒被偷過,無所謂

從上述統計結果來看,有九道題目(1、3、6、7、8、9、11、12、14題)反應情況比較好,有四道題目(4、5、13、15題)反應情況不容樂觀,對兩道題目(2、10題)大家覺得不無所謂。總的來說,大學生校園文明情況還較好,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第五題,在走過在上課的教室時的行爲直接影響到教室裏老師的上課情緒和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第13題,自行車亂放,既涉及到同學的遵守紀律的問題,又牽涉到學校車棚是否設定合理和車棚數量是否與學生自行車數配套的問題;第15題,大學生偷同學手機的事已經屢見不鮮,這個問題需要學校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偷手機的同學自身的道德品質和被偷同學自身的防範意識的提高。

當然,做的比較好的幾點,也是大部分同學做的好,仍然有小部分同學的行爲有待改進。

透過這次的問卷調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學生校園文明的真實情況。問卷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在我們身邊,都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如果人人都可以從自身做起,嚴以律己;如果學校能根據同學的.實際困難,設身處地地學生考慮;如果大學生校園文明能夠在點點滴滴中得到提升,那麼我們的“象牙塔”就會變得更美麗,更和諧,更純淨!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畢業生雙選會上,某單位的招聘臺前一下子擠來了個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職者,另外人都是“參謀”——求職者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對於類似現象,有社會學家指出,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大規模地步入社會,他們的就業體現出不同的特點,應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重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成爲一個龐大的社會羣體。由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心理較脆弱,承受職場挫折與失敗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初次步入職場時,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應聘:全家總動員

楊強是南寧某高校屆畢業生,是家中的獨苗。從今年月開始,爲了幫助楊強找工作,他的父親特地從江西趕到南寧,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下,準備打一場“就業持久戰”。對於這樣做的理由,楊強父親的解釋是“兒子還小,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單位,不懂如何辨別真僞”。

月下旬,廣西人才市場專門舉辦了一場南博人才交流會。筆者看到,楊強的父親邊看邊講,儼然一位解說員,每走到一個招聘單位前,他都要先對該單位的崗位、薪金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決定是否同意楊強投遞簡歷。當看到楊強遞過簡歷後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辭時,楊強的父親連忙“挺身而出”,協助兒子……

在今年廣西全區首屆人才交流會上,筆者看到這樣“動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開在房地產公司的招聘臺前同時排隊,而女兒卻悠閒地坐在後面一條長凳上無所事事,待快輪到遞送簡歷時,女兒纔有些不耐煩地將其父母替換下來,嘴裏還嘟噥着“真麻煩!”。

當筆者詢問“爲什麼不讓女兒自己排隊?”時,女孩的母親不以爲然:“女兒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畢業找工作還要飽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應當替她分擔。”

這樣的現象在招聘會場上並不鮮見。一家長對記者說,之所以要跟着孩子來招聘會,是因爲怕孩子“稀裏糊塗,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親自上陣“心裏會踏實許多”。對於要選擇哪一家單位,一般會全家人反覆推敲,他們討論的內容包括單位的工作地點、工作的穩定性、工資待遇及發展空間等等。

心態:對未來霧裏看花

那麼,獨生子女的就業心態如何呢?請看廣西大學學生會的一項調查:多名獨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對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普遍認爲用人單位對於工作經驗、學歷的要求過於苛刻,並且薪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設想;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找一個離家近、工作相對穩定的單位;在調查中,幾乎沒有獨生子女有自己獨立創業的想法。

調查顯示,獨生子女普遍不能準確客觀地爲自己定位,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以及職業能力並不瞭解,自我評價偏高。另外,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瞭解存在很大侷限性和片面性,把就業前景想象得過於美好或過於艱難,直接導致期望過高或畏縮不前。而且,他們比較注重經濟利益,擇業時往往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調查還反映出獨生子女就業的一些矛盾心理。許多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考慮所選單位是否適合,而是盲目攀比,還有的同學想找一份“比較好聽的工作”。不少獨生子女寄希望於父母長輩的社會關係,眼高手低,“這山望着那山高”。還有的獨生子女因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不紮實等種種原因,沒有信心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中我們發現,即將踏入社會的獨生子女普遍有一種危機感,他們認爲社會競爭太激烈,人際關係太複雜,自己難以適應。許多人選擇讀研或出國留學以爭取一個緩衝期,有的甚至不願意捲入激烈的競爭中,寧可選擇成爲一族。

針對獨生子女羣體的職業心態,廣西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說,作爲大學生的獨生子女,一直囿於校園生活,經歷簡單,沒有經受過挫折考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失落、悲觀、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於學生的就業指導,從資訊來源、聯繫工作、出面調節到心理輔導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細緻的工作,以便獨生子女在畢業找工作時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臨擇業就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有極大的心理壓力,表現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強的依賴性。

競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廣西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去年透過自己聯繫實習,最後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幹,他感覺公司員工熱情,氣氛活躍,工作中學有所用,很滿意現在的狀態。現在他正準備考託福,出國讀碩士,拿到學位再回國發展。

今年歲的小敏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年畢業的她雖然只有兩年的“工齡”,卻已經跳了兩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兩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點,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且和我的專業沒有一點聯繫,所以幹了一年,我就不幹了。剛開始工作時,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被上司批評一兩句,心裏會難受好幾天,還經常落淚。不過,現在已經完全適應和改變了。所以我覺得獨生子女的適應能力並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學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投簡歷謀得深圳某酒店財務部會計一職。在該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說:“工資不太高,主要是覺得自己沒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願是找份好工作,買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麼都快樂。”

擇業:揚長避短天地寬

很多家長對子女擇業不放心,但是有父母“親自把關”是不是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國凱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說,用人單位看重的是求職者的人品、學歷和經驗。獨生子女們連找工作都要父母親陪同,甚至幫忙查資料、填寫表格,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獨立能力。

對此,社會心理學專家認爲,獨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長環境和空間,可以說是社會的特殊羣體,在他們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需要大家的關注和引導。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生子女經過幾年大學集體生活的磨鍊,已經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際能力。但他們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創新精神相對弱些,需要用人單位的培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潛能。

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所以一般而言獨生子女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同時,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愛的陽光中成長,個性發展健全,多數獨生子女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可以說,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只要善於揚長避短,獨生子女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他們是有獨立見解的一代,他們是平等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很強的一代,也是市場經濟觀念很強的一代。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第一章引言

1.1選題介紹

認知理論概述認知的基本定義是知識的習得和運用,認知是一個機體內在的心理過程,是一個有方向有目的的習得過程,因而是可以由機體控制的⑴。知識的習得,在本文中主要是語言的習得,語言的習得由主體來控制,來華留學生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會涉及到個體對漢字的感覺知覺、釆取的學習方法、形成的視覺表象、大腦的思維過程、對習得語言記憶的深度,最終形成的知識結構等一系列內在操作過程。所以研究留學生的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也即漢語習得過程,是一個涉及到認知理論,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多門學科的複雜的過程。認知理論在認知心理學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認知理論泛指如何解釋認知過程,狹義認知理論僅指如何解釋對訊息處理的行爲。在現代心理學的主題中,認知理論主要偏重在學習、智力發展、情緒影響、心理治療等各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心理學中對學習問題堅持認知理論的有兩大學派,即格式塔學派和日內瓦學派。格式塔學派以德國的M?威特海默、K.考夫卡和荀勒爲代表,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譯音,指物體的“形式或形狀”,即物體的基本特徵。格式塔心理學又被稱爲“完形心理學,主張整體看問題,認爲人腦的運作和個體經驗以及個體行爲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但整體不等於其部件的總和。格式塔派關於學習的認知理論的核心,即感知所產生的動力會促進學習的發展。該學派認爲當個體在學習過程中面臨某個問題時,會產生心理上的波動,這會促使個體努力去找到新的方法,調整心態並達到新的心理平衡。個體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識問題,並對問題有了新的瞭解,產生領悟後最終實現了習得的目的。也就是說習得是一種領悟。

1.2當前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十幾年來,關於二語習得的研究已不再僅限於英語或其他小語種研究,漢語作爲第二語言學習者習得過程研究已經逐步發展起來,二語習得中的理論研究也逐漸以語言學爲主體轉移到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爲主體,當前認知心理理論和語言習得的研究的結合也F1益緊密,國內外對這一部分的研究也愈加重視。心理學中對學習問題堅持認知理論的有兩大學派,即格式塔學派和日內瓦學派。格式塔學派中,K.考夫卡的作品比較有代表性。1921年,考夫卡《心理的發展》一書出版,它對改變機械學習和提倡頓悟學習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是考夫卡的另一代表作,該書於1935年出版。這是一部集格式塔心理學之大成的著作。在20世紀30年代格式塔學派的知覺結構中,個體對知識的習得過程是一個從不平衡到平衡,從緊張到不緊張的過程,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對問題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認識,最終將問題解決。

第二章來華留學生二語習得認知特點和認知過程

2.1來華留學生的二語習得認知特點

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並且基本都是18週歲以上的成人,所以來華留學生的二語習得是成人的二語習得,這部分成人和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的二語習得者的學習經歷是不同的,他們具有自己本身的特點。首先,來華留學生多數只爲習得漢>吾而來,並不是爲了學習某項專項技術或專業領域知識而來,所以前來留學的學生都具有主動性,他們主動選擇來中國學習漢語,不受家人社會強迫或者利益驅使,絕大多數的留學生對學習漢語抱有很大的熱情,並能積極的投入到漢語環境中去,這種積極性爲來華留學生重新建立語言體系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另外來華的留學生急切的想適應漢if環境,這就不得不產生語言思維模式的轉變,所以學生學習漢語的時候,均表現的較刻苦努力。 k其次,來華留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爲工作需要來學習漢語的,這樣的學習和事業掛鉤,爲在職場上取得進步,就必須適應工作地的語言環境。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交換生,對於來中國交換這樣難得的機會,留學生更是倍加珍惜,所以留學生學習漢語的目的很明確並且也很懷有很迫切的學好漢語的心情,對於剛來到中國的留學生,爲了生活的需要,遠離母語環境以後,留學生不得不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的新的人文氛圍,爲了能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在當地生活的更好,留學生會產生迫切的與當地人交流的要求,而漢語是必需的交流工具,而爲了達到有效的交流,學習漢語的円常交流用語成爲留學生適應中國生活的第一步,留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系統的漢語知識,還要將其應用丁實際生活中,這樣有利於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鞏固。再次,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都是成人,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而且也都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強,並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掌握兩門外語,對一般的留學生來說,除了母語以外,大多數留學生英語水平都還不錯,在日常的交流中都可以使用流利的英語交流。所以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對於漢語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較強,並能很快是應用到實踐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因爲有語言環境,留學生可以攝取大量的漢語資訊,再加上豐富的漢語學習資料和網絡的運用,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透過對攝入資訊的重新加工處理、分析整合以後,將漢語知識體系和母語知識體系結合運用到生活中,使用原來所具有的語言體系去幫助漢語語g體系的建最後,來華留學生是處在中國這個二語習得的大環境下,能夠與本地學生或者居民互動,創造學習機會。比如,留學生在中國生活,需要購買生活用品和食品,對留學生來說,購買生活用品和食品的過程就是學習漢語的最好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留學生必須利用自己習得的漢語知識表達自己的欲求,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另外生活中學習中,有很多學校的規章制度需要留學生自己去了解,爲了能更好的表述自己的需求和明白學校的要求,留學生必須要經歷一個開口講漢語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留學生習得漢語的關鍵過程。來華成年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不僅表現出明確的學習動機、完善的思維能力、優秀的整合能力以及大量的知識儲備,加上留學生在中國的這個大環境中,使這一部分留學生與在本國學習漢語的學生相比而擁有更大的優勢。

2.2來華留學生的二語習得認知過程

任何語言的習得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母語的習得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完成的,而二語習得的過程是在有目的的短期的強化和長期的運用中完成的,二語習得的過程要比母語的習得更艱難,並且大多的二語習得是有目的性的習得,個體的心理因素在二語習得中佔很大的比重,因爲個體的行爲目的性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會對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不論是母語還是二語習得都是建立在個體的能動基礎上,這個能動的過程都具有自己的模式,個體之間情況不同,模式也就不同,由於第二語言習得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起初人類在研究過程中,更多的偏重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而忽視了心理語言學的作用,但是隨着研究的方法的改進和語言領域的多樣化,個體資訊處理和認知能力研究幵始被當代認知心理學所重視並逐漸發展起來,語言與人類的大腦活動和心理活動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實際上,對語言的研究是一個心理問題,因爲語言是人類大腦的產物,而心理學是關於大腦的科學。

結論

本文主要從認知科學領域入手,根據心理學中認知理論的理論原理來分析來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認知理論過程。過去關於二語習得的認知心理分析主要從個體兒童時期爲研究起點,尤其是關於兒童二語語言能力的習得發展方面,已經有很多中外學者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因爲在語言學二語習得理論中,年齡和語言習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選擇從兒童時期爲起點能更好的研究二語習得的整個過程和習得的結果。而本文選擇來華留學生爲起點進行二語習得認知過程的研究,主要是因爲來華留學生都是成人,成人的二語習得和兒童時期的二語習得心理機制有很大的不同,在漢語的學習過程中,所採用的學習方法和生活環境也都不同。過去在關於兒童時期二語習得的學習研究是在非目標語的環境中進行的,而本文中涉及的所有來華留學生都是在漢語環境的大範圍下進行語言習得的,所以和歷史上關於二語習得的研究有很大不同。對在目標語環境中生活的成人的二語習得認知過程進行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吳潛龍,從語言與思維的關係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幾個問題[J],《外語教學》,20xx (1)

[2]吳潛龍,關於第二語言習得過程的認知心理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xx(7)

[3]彭青華,師源性心理因素對外語學習者語言焦慮的影響[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xx (6)

[4]曾加勁,對外漢語情景探究策略研究----基於來華成年留學生的認知特點[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xx (6)

[5][美]羅伯特.L.索爾索,《認知心理學》[M],黃希庭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

[6]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7]王建勤,漢語作爲第二語言學習者習得過程研究評述[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 (3)

[8]季偉,第二語言詞彙習得的認知理論述評[J],《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 (3)

[9]王魁京,第二語言習得內在過程的認識與作爲外語的漢語教學理論問題的思考[J],北京師範大學

[10]錢旭菁,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時的焦慮[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 (2)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概況

1、引言:由於在校的大學生具有年輕、時尚、關注潮流的動向、對新鮮的食物的好奇心較大,並容易接受,對智能手機具有一定的消費潛力,但對價格十分的敏感,因此,透過這次的調查,可以掌握在本校的大學生羣體對智能手機的瞭解程度和需求狀況,以及目前各種系統的智能手機在本校學生中的普及程度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活動主要主要運用了三種調查方法:調查問卷法,我們小組的成員分散到校園的各個人員流動較大的地方(例如:食堂門口,教學樓門口,圖書館門口等)去發放問卷;網上調查,運用網上QQ投票的方法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數據收集;訪談法:選擇不同類型的人進行訪談記錄。

3、調查結果

我們對回收回來的問卷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得出瞭如下的結果:

(1)調查問卷中,使用智能手機人數佔到80%;網上調查顯示:使用智能手機佔84%。

(2)調查問卷中,使用國產智能手機人數佔到佔總數的75%;網上調查:使用國產智能手機人數佔總數的70%。

(3)大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時間段:中午休息期間、課間休息、晚上睡覺之前,尤其晚上睡覺之前所用時間佔絕大部分。

(4)調查問卷顯示:智能機價位分佈:1000元以下佔35%,1000~20xx元佔50%, 20xx元以上佔15%。網上調查顯示:1000元以下佔37%,1000~20xx元佔52%, 20xx元 以上佔11%。

(5)透過訪談了解到大部分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功能:社交,看視頻,聽音樂,瀏覽網頁新聞,玩遊戲、手機轉賬,手機購物等等。

(6)儘管當今手機已經進入了觸屏時代,但仍然有不少的人選擇鍵盤的手機。

二、結論與建議

1、調查結果分析

(1)智能手機已經普遍存在於大學生中,儘管如此,在大一的新生中,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數還較少,因此,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羣中,還有着大量的需求空間。

(2) 由於大學生羣體雖然具有一定的購買力,但對價格的敏感度仍然很高,在擁有智能手機的學生羣體中,使用國產智能手機佔據了絕大多數,主要原因歸於國產手機的低價位,國人也容易操作。

(3)透過調查發現,大學生羣體在使用手機時的常用用途仍然是打電話、發短信等基本社交功能,上網聽音樂,看電影,看電子書,瀏覽網頁新聞等已經成爲主要的娛樂方式,同時手機轉賬、手機淘寶、手機銀行的便利性也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4)雖然現在的手機市場以觸屏爲主流,但在大學生羣體中,不乏有許多人仍然在使用鍵盤的手機。據調查,發現其不選擇觸屏手機的原因有多種:屏幕易壞、費電、屏幕靈敏低、不習慣觸屏的輸入方式等其他原因。

2、小組建議

從商家角度出發:

(1)智能手機的商家應該在大學校園開學之際,大力宣傳自己的產品品牌,因爲據數據顯示,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生羣體中,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商家應抓住機遇,擴大宣傳,提升人氣。

(2)雖然現在的學生在電話用途上以打電話、發短信爲主要用途,但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進步以及年輕人愛玩的心態,手機的娛樂方面的功能將越來越被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羣體所關注。各大智能手機商家應抓住這一特點,大力發展和宣傳這方面的功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的目光。

(3)而在定價方面,由於大學生羣體的特殊性,結合調查數據,手機商家若想吸引更多的大學生的關注,需在定價時以5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xx元這三個價格區間爲主。

(4)結合數據,瞭解了部分大學生排斥觸屏手機的原因,手機商家若想爭取這部分的客戶,需要根據他們提出的這幾點不使用觸屏手機的原因,對觸屏手機進行改進,讓手機更省電,屏幕更結實,屏幕靈敏度更高,並貼合觸屏手機的輸入方式,使觸屏的輸入方式更加人性化,使鍵盤手機的用戶漸漸喜歡上觸屏手

機的輸入方式。

從大學生自身角度出發:

(1)選擇合適自己的手機,合理定位手機價格,切勿攀比跟風。

(2)合理使用手機,適當娛樂,避免過度沉湎於手機上網,手機遊戲,發揮其獨特的方便快捷功能,更多地用來學習知識,增強才幹。

三、總結

分析認爲,當前在智能手機中安卓系統手機在校園裏的發展前景十分的樂觀,並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將不斷的充斥這個市場,但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手機性能、品質等。總體來說,安卓系統的物美價廉迎合了中國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因而在中國大學生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的廣闊。

當然,現實社會中,魚龍混雜,高低不同的文化趣味比比皆是,尤其作爲求知慾望較強的大學生來講,如果各種良莠不齊的知識,甚至是低俗文化一概並取的話,勢必會影響當今大學生應有的人才素質。而智能手機作爲一種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作爲當今大學生接受資訊的主要媒介之一,只有打造健康合理的資訊媒介平臺,才能培養大學生健康使用智能手機的良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概況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消費現狀

調查

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項目:1、明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狀況

2、明確大學生用於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狀況

3、明確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消費狀況

4、明確大學生用於娛樂方面的消費狀況

調查範圍:在校大學生

問卷以及調查情況

本次問卷發放37份,有效問卷37份。問卷內容包括消費結構和消費理念兩大部分,問題大致包括:月消費額及伙食費用、通訊及網絡費用、戀愛支出、文娛方面、儲蓄方面、購物態度和理念以及消費的自我滿意度。

大學生的消費狀況調查結果

1、月生活費數量

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22人選擇了500-1000,結合現行物價水平,總體消費還算合理。雖然個別消費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費跟其他因素的影響。

2、月生活費來源

調查數據顯示,33人選擇父母給予。這表明,大學生月生活費來源於父母給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學生有較強的經濟自立的思想意識,但在具體消費來源上卻出現了極大的傾向性——父母,要實現大學生經濟上的獨立,除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樹立經濟自立的意識,關鍵在於還要社會上的給予更多的機會與支援。而且,學校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大學生在思想和經歷上共同成長。

3、月生活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生活費狀況是剛好用完。由此可知,學生消費基本趨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學任然出現不夠花的情況,說明個別同學的消費還存在不合理消費現象。

4、月生活費不夠用採取的措施

統計結果表明,當學生生活費不夠的情況下主要採取向同學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職。

5、生活費主要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要消費用於飲食和通訊方面,但在娛樂、服裝方面也佔了較大的比例,而用於學習方面的卻很低,這值得我們深思。

6、月伙食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伙食費的狀況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這兩個區間,證明大學生在用於生活方面的支出佔了月生活費的大部分。

7、月購衣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每月用於服裝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學在服裝方面的支出過高在三百元以上,這需要適當的調整。

8、每月學習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 大學生平均每月用於學習方面的支出過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見,學生應適當增加在學習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日常生活用品消費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間,這在每月消費支出中是較爲正常的。

10、每月上網的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的上網費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這部分同學上網時間較爲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學的上網費用在200元以上,這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11、每月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64.4%的同學每月話費支出在30—60元之間,對於依靠手機與家人、朋友等進行聯繫的大學生來說算合理。

12、每月交際花費狀況(包括戀愛消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於交際的花費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內,也有部分同學每月交際活動較多支出在兩百元以上。

13、生活費有盈餘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財商也比較高,會把節餘的錢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分析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消費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5.4%的同學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59.5%的同學月消費在500--1000元之間,有29.8%的同學月消費在1000--1500元之間,有5.4%的同學有1500元以上高消費。 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現在高校校園裏,不乏這樣的“新新人類”,他們身上穿着阿迪達斯,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着新款手機,出入進階的娛樂場所,高消費學生,他們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和依靠助學金。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勉強維持學業,只有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較自由、瀟灑,纔可以衣、食、遊無憂。一般來講,農村學生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兩個集合的交集較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及城鎮生源與農村生源在消費上的差異,更多地體現爲經濟狀況良好的生源與經濟狀況困難的生源的消費差異。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一差距會逐漸縮小,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

儲蓄觀念淡薄

透過調查及口頭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一部分同學每月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錢度日,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發現,同學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 他們爲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爲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他們爲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爲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 同時還指出有時爲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爲,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衆行爲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人情交際消費愈演愈烈

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大學生人情消費有蔓延之勢。同學過生日、入黨提幹、比賽獲獎、評上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視爲不夠人情。請客者檔次越高,被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有“人性消費”,每月的人情消費超過了100元。人情“包袱”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建議和意見

總的來講,追求實用、理性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費的存在。但是大學生消費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如果對這些非理性消費行爲不能及時引導扭轉,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還影響家庭的經濟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甚至影響社會的未來及持續發展。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時間,不僅要學生自身,社會、學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數學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礎,需要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爲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往往可以受益終生。要避免學生因花錢無度陷入“金融危機”。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透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個體差異大,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可透過心理諮詢、課外溝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學生膨脹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費。

3、加強“新消費理念”的引導和教育、在大學校園形成良好“新消費”氛圍。面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及消費教育的誤區,作爲學校,應該主動地加入到倡導、宣傳、教育“新消費運動”的隊伍中來,重視對學生進行“新消費理念”的培養及教育,加強對大學生“新消費理念”的指導力度。將“新消費教育”作爲一項科普知識納入學校基礎教育、素質教育中,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建立完整的消費教育網絡和教育體系,透過開展“新消費運動”講座、“新消費運動”知識競賽、建立“新消費”社團、“新消費”社會實踐等方式,向大學生倡導“健康、節約、環保、責任”的新型消費理念,倡導合理、適度的消費行爲和消費模式。讓當代的天之驕子們接受一場“新消費運動”的洗禮,以扭轉大學生消費中錯誤的價值觀和消費方式,使他們作爲消費者,在消費行爲中能夠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責任感,學會科學消費、理性消費。

4、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爲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

5、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主要內容: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爲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爲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爲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爲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 心理 方法 行爲

核心提示

20xx年5月8日至15日,本人透過對雲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學的全日制在讀本、專科學生進行調查和收集數據,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讀了目前大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其中本科類院校學生30人,專科類院校學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約爲1∶1。

調查結果一

吃飯穿衣花錢最多

相關數據: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食物支出佔41%,衣物支出佔13.1%

調查和數據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籍雜費、考證費、電腦等),休閒娛樂消費(休閒、健身、旅遊、娛樂等)以及人際交往消費(人情往來、戀愛)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學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兩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佔41%,衣物支出佔13.1%。其他方面,休閒娛樂佔6.1%,與學習相關的各方面支出佔4.3%。儘管食物支出仍是當前在校大學生的主要支出之一—

—約47.7%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四成,約24.1%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們走出校園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費用也在與日俱增,麥當勞、肯德基以及一些價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爲當前大學生尤其是校園情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根據結果分析,作爲大學生,作爲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方面,女生的消費水平要高於男生,在被調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擁有價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裝。調查結果二

戀愛花費每月百元

相關語錄: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

如今,“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已成爲不少校園愛情男主角的忠實信條。“儘管我們倆出去玩都十分節省,每個月還是要花費100多元錢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說,他和女朋友都是農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學,儘管經濟不寬裕,但兩人要是出去玩,買個糖葫蘆、冰淇淋還是經常的。

“其實,有很多大學生都在談戀愛,只不過有的人不願意承認而已。”另一大學生說,有些學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擔心萬一走不到一起,會遭到同學笑話或非議。據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不到兩成(19%)的學生承認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約有200元。據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是由“家裏特別提供”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更多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

調查結果三

聚會聚餐最高數千

相關語錄:同學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

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要不人家會說你不夠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費因爲其形式多樣和不確定性而相對難以統計。據統計結果顯示,近六成大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聚會聚餐中每年要花費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學生這類花費在800元左右,更有極少數人每年要花費上千元甚至數千元。

消費態度

過半學生願意打工

相關數據:當生活費透支時,有61%的同學願意節約開支或自己打工賺取“我來上學就已經花費了很多錢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錢呢。”某一大學生說,自己家是農村的,經濟條件本來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學花錢,家裏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說啥也不願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訴我,自己經濟上的“額外”收入,都是她平時做兼職掙的。“我寧願去打工,也不願意再向家裏要錢。”另一大學生說,有時候,一不小心,生活費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學或親戚借點,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掙點錢補“窟窿”。調查中,我瞭解到,像這樣的大學生佔很大比例,調查數據也表明,35.2%的學生存在生活費超支的現象,甚至一學期的生活費在兩三個月花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在個人理財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是較爲衝動和盲目的。而當生活費透支時,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學願意張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學願意借同學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學更願意節約開支或自己打工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