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我市林業情況的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市林業情況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市林業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援下,全市林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44.71萬畝,建設綠色長廊1000餘公里,實施生態公益林87萬餘畝。林業的發展爲全市生態環境的改善、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當前,和諧社會目標已經確立,新農村建設已逐步展開,林業如何按照“生態產業、綠色富民”的定位,爲全市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帶着這一問題,最近先後到五縣區開展了一些調研。

一、明實情:全市林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森林資源現狀。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7.3%。林業用地面積219萬畝,按地類劃分:有林地167萬畝,疏林地1.8萬畝,灌木林地4.2萬畝,未成林造林地17.7萬畝,苗圃地0.5萬畝,無林地27.8萬畝(其中宜林地16.6萬畝)。另外林網、四旁樹木折算面積70萬畝。按林種劃分:用材林87.4萬畝,防護林60.3萬畝,經濟林10.8萬畝,薪炭林2.4萬畝,特用林0.5萬畝,竹林5.6萬畝。

2、國有場圃與森林公園情況。全市現有國有林場10個,總經營面積16.3萬畝,在職職工人數633人,離退休職工人數334人。全市現有國有苗圃4家,職工總數227人,總經營面積2400畝。全市現有森林公園5家,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4家,省級森林公園1家,總經營面積10.3萬畝,20xx年森林旅遊收入537萬元。

3、林業產值。全市20xx年林業產業總產值7.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5.2億元,第二產業2.3億元,第三產業0.1億元。

從目前來看,我市林業存在的問題矛盾與可持續發展要求差距較大,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森林資源總量小。我市森林資源總量在全省屬於中等位次,但總體上偏小,人均森林面積僅0.36畝。森林覆蓋率低於全國近1個百分點,低於全省9個多百分點。在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需求不斷增長的雙重壓力下,森林資源面臨着保護與治理、開源與節流的雙重矛盾。

二是林業經濟效益差。我市的森林以中、幼林爲主,缺乏集約化經營,經濟效益低下,林業總產值佔GDP不足3%。有些經營者採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經營方式,“靠天長樹,自然成材”的做法較爲普遍,林地的直接經濟效益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國有場圃經濟效益大都較低,有的非常困難。

三是林火管理難度大。全市林區人口衆多,密度大,成分複雜,羣衆森林防火意識普遍較弱,野外用火點多且分散,火源管理難度非常大。森林防火交通車輛、撲火工具老化,故障率高,裝備水平難以適應森林防火的實際需要。

四是林木流轉不規範。林木流轉過程存在着隨意性,流轉程序還不夠成熟。林業經營機制不活,市場潛力得不到有效發揮,吸引社會資源能力弱,林業投融資渠道狹窄。此外,少數經營商在林木採伐與林地佔用上未履行報批手續。

五是林業產業化進程較慢。林業內部的一二三產業不能協調發展,一產林木生產比重大,二、三產業林產品加工服務比重較小。產業基礎薄弱,由於林產品加工企業多而散,小而全,沒能形成特色產業或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少,牽動力小。林業科技含量低,我市木材及其它林產品以銷售原材料爲主,精深加工很少,產品轉化能力弱,資源消耗量大,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六是林業服務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四難”:森林資產評估難。在林地、林權流轉方面缺乏權威的森林資產評估和轉讓中介機構,使流轉基本上處於無序狀態,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相關資訊傳遞難。實際工作中缺少爲投資者瞭解和掌握林業政策、市場資訊的平臺。林業實用技術與投資者銜接難。林業開發者多以高投入、高產出爲經營理念,傳統的粗放式、經驗式的技術服務已很難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合法權益維護難。一些地方還存在着“山綠了,眼紅了”的現象,承包造林合同得不到充分落實,非公有制林業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二、求對策:加快我市林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1、統籌三大效益,主攻兩大體系建設。林業既是承擔生產物質產品、文化產品、生態產品三大產品,又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門。林業的兩大屬性、三大效益,需要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協調好,關鍵要建設好林業兩大體系。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是林業建設的一鳥兩翼,缺了哪一個,林業都飛不高、飛不遠,都是殘缺不全的林業,都是“小林業”。當前,一是從我市林業發展自然經濟條件和現狀出發,按照生態規律進行林業生產,建立一個多功能、高效益、結構完整、功能完備、點線面相結合的林業生態體系。二是加強引導和宏觀調控,優化森林資源配置和林業產業結構,逐步建立起佈局合理、類型多樣、資源節約、效益良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2、把握三大抓手,拓展林業發展空間。一是以新農村建設爲抓手,深化林業發展內涵。我市林業用地面積佔國土面積15.8%,相當於耕地面積的一半,充分利用好山地和森林資源,對於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必須大力發展林業,必須加速村莊、“四旁”、丘陵崗地、隙地綠化及農田林網建設。必須加快林業跡地的更新造林步伐,建立造林、採伐、更新造林的良性循環機制,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按照我市新農村建設規劃,到20xx年,全市村莊綠化覆蓋率要達到45%以上,集鎮綠化覆蓋率達到25%以上,實現“村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的目標,林業部門任重而道遠。二是以重大項目爲抓手,提高林業建設成效。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一是要儘快建立和完善項目編報制度和項目庫的儲備工作。二是加大跑省跑部的力度,爭取更多的林業項目落戶我市。三是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吸引社會和企業投資林業項目。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重點實施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重點公益林工程,綠色長廊工程及農田林網建設項目,速生豐產林建設項目等十個方面重點項目。三是以新型產業爲抓手,延伸林業產業鏈條。一是要加強林工企業的`發展。按照“工業強市”的戰略部署,重點建設以楊樹、松類、櫟類、竹類等爲主的、週期短、高密度的工業原料林和速生豐產林。二是積極發展苗木花卉業。按照“東向發展”的戰略要求,以國有和私營苗圃爲龍頭,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設,爭取5年內苗木花卉業產值翻一番。三是加快森林旅遊觀光業發展。呼應我市濱湖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組建森林旅遊協會,加強宣傳,優化服務,發展觀光林業、休憩林業,構建森林旅遊業發展平臺。在全市現有5個森林公園的基礎上,爭取使一批林場成爲新的森林公園。四是建立能源林基地。適應我國能源緊張的新形勢,依託國風集團等企業,結合我市自然地理條件,逐步建立黃連木等樹木的能源林基地。

3、推進三項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一是實行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將林業區分爲公益林業和商品林業兩大類,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政策措施。深化國有林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權責利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森林資源管理體制。二是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林地、林木“三權”政策,穩定所有權,放活使用權和經營權,調動民營資本投入非公有制林業的積極性。加快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林業產權制度,確保實現“山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目標。三是推行林木採伐制度改革。對公益林、商品林分別實行不同的採伐政策,管住一塊,放活一塊。放寬對商品林採伐的限制,實行採伐限額單列,打破制約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瓶頸。

4、建立三項機制,完善林業市場體系。一是森林資產評估機制。以縣級以上林業部門爲依託,建立專門的森林資產評估機構。在此基礎上,規定今後所有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流轉必須經森林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後方可進行。二是林權流轉機制。鼓勵和引導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透過拍賣、租賃、承包等形式規範、有序地流轉。三是融投資機制。協調銀行、財政等部門對非公有制林業融投資問題進行研究,制定相應的辦法,允許以山林權證抵押貸款,解決非公有制林業融資貸款難的問題。

5、構建三大網絡,夯實林業發展基礎。一是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加強林業科技工作,充實林業技術力量,加強林業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加強市、縣、鄉三級林業科技隊伍建設。二是建立森林防火網絡。始終繃緊森林防火這根弦不放鬆,逐步建立起反應迅速、處置果斷、報告及時、資訊暢通的森林防火網絡。三是建立森林資源監測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網絡。推進林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逐步建立一支文明、嚴格、公正、高效的林業執法隊伍,提高森林資源監測和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