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旅遊作文

秋遊響水寺作文

重陽之際,聞響水寺紅葉遍山,秋景宜人。與友人驅車同遊,攝其美景,作文以記之。

秋遊響水寺作文

響水寺距丹東百二十餘里,因山寺之下有懸瀑十數丈,盛水之期,激流飛降,轟轟然若虎嘯龍吟,聲震羣山,故名之也。寺始建於唐末,重建於明萬曆年間,歷經兵火滄桑,香火鼎盛,千載不衰,惜乎毀於那場浩劫,至今未復。今之所謂響水寺者,乃其遺址方圓數裏之境。境中山溫水美,雅緻幽絕,更有奇鬆異石,奇詭多姿,飛瀑平湖,日照生煙。其景迥然於北國山水之浩然粗獷,頗有江南山水幽然靈秀之態。

驅車入境,有河流逡巡於羣山之間。時值深秋,水落石出,或如虎豹之形,仰首嘯天;或如龜蛇之狀,隱伏待動;又有如人形如牀榻者,不一而足,無不惟妙惟肖,令人歎爲觀止。水流依山,時緩時急,朝陽斜映,谷中流光溢彩,灩灩奪目。停車安步其間,如遊於大光明境中,喜不自勝。

山行四五里,有兩山如屏中開。其左者有一石壁高約百尺,下接流泉,上負青松,雖同質而黑白有間,似潑墨於巨幅之上,益增莽蒼之色,蓋因石上生苔之故;其右者紅楓遍佈,間有松柏之枝虯然而長青,梧桐葉黃而未凋,紅似火,青如黛,黃者耀然如金,如玉帶數環,各不混雜,依山而上,層層疊疊,如洛神凌波,長裙迤邐,雲蒸霞蔚,若佛光映照,蘊寶其中。

推屏而進,豁然開朗。行數裏,有一淺灘。涉水左行數百米,有九瀑九潭連綿而上者,九龍潭也,每三瀑三潭處一地,故又名三道湖。潭皆不以深廣見稱,其最巨者徑不逾丈。左右石壁高數丈,絕無攀援之所。極目上視,崖頂紅楓似火燎天,碧空一線。深流急湍瀉出乎石罅之間,陡然直下於清潭之上,萬珠如霰,神光離合,有虹現焉。紅葉倒影,潭水時而殷紅如血,時而清澈見底,有林蛙之屬棲於其間。溯流而上,林間草葉盡落,萬木蕭蕭。然每有疑乎無路之境,必有轉折,轉折之地常有紅楓映面,黃葉漫地,鳥鳴清脆,不由心曠神怡,樂而忘返。林中有幽靜之所,清流映帶,古鬆亭然,如若攜新茶,取泉烹之,對坐品茶而弈,誠爲人間樂事也。

九龍潭左行百餘米,山澗之中有一巨石如龜,其背闊十丈許,首尾宛然,搖首擺足,作遊弋之姿。石龜之下有一潭如鑑,深五尺餘,潭水青碧,時見白雲流於潭底,直疑乎另有天地。掬水適面,滌足潭中,其水寒沁心脾,令人心懷大暢,俗念盡消。

忽有薄霧起於谷中,浩浩然,綿綿然,似緩實急,頃刻衆峯籠於其間,隱現無定。薄日穿霧,返照羣峯,霧色漸染,微風拂動,紅黃交變,閃爍遊走,奇幻難言。俄而霧散,山景更明。

有言山中有楓葉谷,谷中楓葉遍佈,豔若桃花,惜乎無人知其所在。興盡而返,山中有鳥啄木,篤篤有聲,或急如羯鼓,如駿馬飛馳;或緩如鐘磬,深長悠遠,迴盪空谷之間,聞之若有禪機頓悟之感。

古之墨客,常以秋至而發悲音,吾以爲其未能見秋景如斯多幻耳。再,萬物逢秋而凋,然春至而復發,譬如人生禍福相依,否極必有泰來,悲之何益?

標籤:秋遊 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