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小學生日記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24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2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數學日記(精選24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今天,我們乘坐飛機去溫哥華。昨晚我們在廣州,今天要乘坐南航的航班走,路途非常的漫長。

飛機是2點起飛,所以我們1:20開始登機。一聽說飛機要開13個小時,不禁有些不寒而慄,北京離溫哥華近一些,所以航班只用8個小時。從廣州到溫哥華,中間隔了一個太平洋,總路程大概是一萬公里,所以飛機一小時約飛路程750至800公里。

我們飛過了世界北半球的一條時差線,所以日子減少了一天,到溫哥華後又減少了8個小時。時差我還沒有倒過來,因爲我們到的時候是當地時間7月22日11:00左右,這一天似乎我們睜着眼睛呆了24小時。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於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老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裏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老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老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老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後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老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祕,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腳踏實地,要不然就可能會一步錯全盤皆錯!

感謝你閱讀三年級小學生數學日記(學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啊哈!我今天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負數。

和負數一起,還有一位兄弟叫正數,正數與負數雖是兄弟,可是他們倆卻總是水火難容,負數常常與正數唱反調,這不,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存入200元就是+200,而取出200元卻是-200。還有在看天氣預報時我又看見他們兄弟倆了。我們湖北的溫度是+8℃,可是哈,哈爾濱的氣溫卻在-8℃左右。唉!這可讓他們的好朋友“0”怎麼辦呀!

這“0”是我的老朋友了,平時,“0”總是被排除在外,可是有了正數與負數這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見到他倆總不和,正數脾氣大,是個小氣包。負數也死要面子,和睦的倆兄弟,反目成仇。“0”竟然成了中間人,沒有辦法的“0”也只有相同對待他們兄弟倆了!“0”離負數多遠,也離正數多遠。

最近啊!我和負數、正數交上朋友,他們倆可常到我家來串門,我的生活中,可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相信,一直遨遊在美麗又神奇的數學海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更多的朋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裏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於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狸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爲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小熊開水果店:小熊和狐狸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的當了。後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狸怎麼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狸這才恍然大悟,數學在生活中有這麼大的用處,以後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暑假時,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媽媽,我已經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我用捲尺測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該是5x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媽媽笑着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

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量了嗎?於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x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於52.78,那媽媽客廳的地磚應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媽媽:“媽媽,買53片就行了。”媽媽誇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

可是買單時,我卻看到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爲什麼要多買三片?”媽媽告訴我,因爲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學會了拼圖,我拼的有:小鴨、小兔、小魚、樹等。

我用小三角形當小鴨的頭,我用平行四邊形當小鴨的鼻子。用一個大三角形當小鴨的身體,用正方形當小鴨的腿,用大三角形當尾巴,用兩個小三角形當腳。我會拼許多不同的圖形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離放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正好我這兩天有空,咱們去北京轉轉吧。”於是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北京,到處都是人,有旳人在表演龍舞,慶祝奧運會。

有旳人還在賣一些福娃小飾品。我們哪裏熱鬧就往哪鑽,卻把找旅館旳事忘記了。轉眼間天就黑了,媽媽突然想起找旅館這件事。她對我說:“方正,你只顧着看熱鬧,還沒有找旅館住宿呢!”

我說:“哦,我也忘了,咱們快走吧!”但是我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適宜旳旅館。飄過一家商店,我們湊過去問商店旳服務員:“這附近是否有人少旳旅館呀?”服務員說:“哦,你們要找旅館。沿着這條建設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館,人挺少旳,我剛從哪裏飄過,但是,建設大街旳旅館很多,你們可不要找錯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館旳門牌號碼嗎?”

我着急地說。“我只明白和平旅館旳門牌號是一個兩位數,兩個數字旳和是6,這兩個數字旳積是這兩個數字相除所得旳商旳9倍。”我想了想,對阿姨說:“謝謝!”就拉着媽媽去找和平旅館了。你明白我是怎樣算出來旳嗎?首先我是想,兩個數字旳和是6旳數字有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來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貼合條件。然後再看2和4,2×4=8,4÷2=2,也不貼合條件。之後看3和3,3×3=9,3÷3=1,貼合條件。最後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貼合條件。答案只有3和3。門牌號碼當然就是33了。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館,在那裏度過了一個甜蜜旳夜晚。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這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道奧數題,上面是這樣寫的:此刻有一包七兩的種子和一包半兩的種子,在天平上稱(不用砝碼)只稱兩次就把種子分成4.5兩和3兩這兩份,怎樣分?

我是這樣算的:先把7兩的種子平均分成兩份,那麼每份是3.5兩,就已經稱一次了。再把一包半兩的種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後把一份3.5兩中取出0.5兩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又稱了一次,把天平上的兩個0.5放在一個3.5兩裏,就有了3兩和4.5兩。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麼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幹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着我們又到了電器區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後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的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幹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醜呢!三年級數學日記3

記得在我讀幼兒園時,我很喜歡邊爬樓梯邊數臺階數,我家當時住在六樓,每個樓層之間有18個臺階,每次離家跟回家我都要牽着媽媽的手數臺階數,每次數的結果都是90級,媽媽還老誇我聰明呢。

到讀小學時,我學了簡單的乘法後,不假思索地認爲我每次回家上六樓應該爬108級臺階纔對呀,因爲住在六樓,每層有18級臺階數,根據乘法原理,6×18=108(級)。可我實際上每次只需爬90級臺階就到家了,當時我心裏打了個大大的“?”號,不知何因。於是我帶着滿臉的疑惑問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聽後笑了笑,但什麼也沒解釋,他牽着我的手來到了一樓,笑着說:“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家住在一樓,需不需要爬18級臺階呢?如果住二樓、三樓我們需要爬多少級呢?你再爬爬,體會體會。”聽了爸爸的話,我帶着“?”又體驗了一番。結果是一樓不用爬,二樓需爬18級,而三樓只需爬36級,我又如此這般爬到了七樓,爬了108級。透過這些體驗,我恍然大悟,尋到了其中的規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0

這天天氣很冷,爸爸帶我們去吃肯德基,店裏人很多,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大位置,因爲我們有6個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還有我和琪琪姐姐。一會兒,我和爸爸端來二份全家桶,姐姐數了一下有24個雞腿,雞翅,問我怎樣分。我笑笑說:“這太簡單了,24÷6=4,每個4個唄。“爸爸問:一個全家桶119元,二個全家桶多少錢要用你們學過的簡便方法解決。”“這也難不到我們,119+119=(119+2)x2-2=238,一共要238元。“

吃完飯,媽媽給了我10元錢,讓我們去買水果,我和琪琪姐姐到了超市阿姨告訴我們,蘋果3.2元一斤,梨2.5元一斤。琪琪姐說;買2斤蘋果,留下的錢買梨,你算一下能買多少梨吧我小聲地算起來。

10(-3.2x2)÷2.5=(10-6.4)÷2.5=3.6÷2.5=1.44,很快我明白結果了,我們還能夠買1.44斤梨。

別看那麼簡單,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這小小的數字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1

今天我學會了10個10個的數。運動會到了,跳繩的有32人,跑步的有16人,打乒乓球的有26人。媽媽給我提了一個問題,就是一共有多少人蔘加比賽?我很快的說出一共有74人。媽媽又問跳繩的比跑步的多多少人?我說跳繩的比跑步的多18人。媽媽接着又問跳繩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我又說跳繩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58人。媽媽誇我的數學成績很好,我可開心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2

今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購物。

到了超市,媽媽允許我去挑選兩樣我喜歡的玩具,哇!架子上的玩具琳琅滿目,我都好喜歡呀!但是,我還是選擇了我自己最喜歡的兩樣玩具:一輛坦克和一個變形金剛,一輛坦克的價錢是42元,一個變形金剛的價錢是51元,媽媽給我了100元錢,然後,我拿給售貨員阿姨,阿姨問我應該找多少元?我想了一下,說:“100減42減51等於7元”。阿姨誇我真聰明!媽媽在一旁開心的笑了!

我高興地拿着心愛的玩具回家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3

今天,數學第二單元獨立練習捲髮下來了。我一看分數蒙了,測試之前自認爲已將本單元的內容全部掌握,早上出門把易錯題也重新整理了,信心十足,肯定能拿高分。沒想到考砸了,居然扣了14分。對於本次練習重新做了下分析,深刻反省。

判斷題:4公頃<400000平方米。()針對不同單位比大小的時候,應該要換算成同一單位,然後大的則大。400000平方米=40公頃,4公頃<40公頃,所以這道判斷題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我卻做錯了。

解決問題

(一):修一條長25千米,寬40米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佔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因爲長和寬的單位不一樣,所以在計算之前得把單位換算成一樣的。25千米=25000米,再直接用長x寬直接算面積。25000x40=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1平方千米。但是我第一步換算單位的時候就錯了,導致這道題目全部錯誤。

(二):一個蔬菜種植基地長是600米,寬是300米,現在其中劃出一塊邊長200米的'正方形土地種植青菜。

(1)青菜種植面積多少平方米?200x200=40000平方米,我在計算時200x200=20000平方米,乘錯了。

(2)其餘種植面積是多少公頃?600x300-40000=140000平方米=14公頃。因爲我在前面的面積就算錯了,導致後面的也錯了。

我發現數學不像語文,英語一樣,錯了一個單詞或者詞語後,只是影響的是這個單詞或者詞語,最多就是這個句子。但是數學的話,哪怕是錯一個符號,也將影響着整道題目,甚至還會牽扯到和這個題目有關聯的題。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4

課本67頁有一道課外實踐題,要求用24釐米長的鐵絲圍成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寫出周長和麪積,並比較出哪種圖形的面積最大。周長嘛,當然都是24釐米啦。面積就要一個個去算了。長方形面積:24÷2=12(釐米)。12釐米可以拆成1釐米和11釐米,2釐米和10釐米,3釐米和9釐米……就取5釐米和7釐米好啦。5×7=35(平方釐米)。正方形面積:只能用24÷4=6(釐米),6×6=36(平方釐米),就算出面積了。圓形面積:好麻煩,用3.14×(24÷3.14÷2)?≈45.86(平方釐米)。最後比較一下:35平方釐米<36平方釐米<45.86平方釐米。圓形的面積最大。

正因爲用同樣的材料,圓形的面積最大,所以,圓形的東西被人們廣泛使用。

星期四時,我們考了一次試,我考的很不理想,大多數錯的是填空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的題,聽到這樣的成績 ,我很傷心,特想哭。家長肯定批我,一想到這,鼻子又一酸。

回到家,我喃喃地說:"這次考試成績考的不好。"本來還以爲會挨批呢,沒想到媽媽卻鼓勵了我。聽到媽媽的鼓勵,我一定期中考試考個好成績!

媽媽期中考試中我一定加油!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5

10月28日星期:二天氣:晴轉陰

現在學了分數除法,我已經收穫了不少知識,可是在我的作業本中,也常常出現一些錯誤,不信?你來瞧瞧!

“12除以4等於?”,這個題目早已司空見慣,可是我呢?卻偏偏寫成了“12除以4等於12乘四分之一等於3”。老師不僅給了我“良”,還給了我“舍易求難”的評價,羞得我想找一個地洞鑽進去。

瞧!我又一個錯了!最後的結果“4+2=8(小時)“,這個結果把老師嚇得可不輕,開玩笑似的說:”要不要將你送到一年級去,讓你學學4+2等於幾?”此時此刻,我覺得我的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了!當然,這只是在辦公室裏的對話。在教室時,老師給我留了一點兒面子,沒說出我的名字。

哦,天哪!爸爸又在喊我去訂正數學作業了,不然,我又得“挨批”了!拜拜!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6

昨天我們學習了買東西,老師說:“小明有50元錢,他可以買哪些東西?商店裏有文具類、玩具類,還有蔬菜類、水果類、飲料類。你們想買什麼?”大家都舉手,可老師只點了一個同學,同學都擠着買。那一個說他要買削筆刀9元錢,買彩筆5元錢,買書包32元,最後又說他不買別的了。老師說:“誰來幫他算一算他一共花了多少錢?”有一個同學舉手了,老師點了這個這位同學,那個同學就是我,我站起來說:“9元+5元+32元=46元”

同學們都爲我鼓掌!我好開心。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7

今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買旅遊的東西。我先去買數學日記本,我看了價錢是1.2元,剛好是我們前天學的小數。但是打在票上的卻是1.20元,如果把未尾的0去掉還是一樣的,就象這樣:1.2=1.20。這個剛好是我們今天學的。我去買旅遊的東西也會有小數的。如:薯片6.5元、牛奶味餅乾1.3元、美好時光海苔7.9元。

今天,我看見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了小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我們數學課舉行了寫數字比賽。開始我特別緊張,害怕到下課鈴響時寫不完,我心裏就想:“不要怕,要努力”,老師在寫字之前提醒大家在寫字時要做到“三個一”,我做到了。

在寫的過程中我給自己說:“不緊張,就像平時做作業一樣,”我寫完了發現下課鈴還沒響,我高興極了!在下午上課時,我得到了一張大大的喜報,上面寫的是我在數字書寫比賽中獲得“小小書法家”稱號,我拿到喜報興奮極了!我以後一定會更加努力!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9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因爲明天我們一起去旅行。

我們買了玩具總動員球蛋一個6元、品客薯片一筒9元8角、阿波羅雪糕一盒13元8角、海鮮風味杯麪三杯單價5元、XO醬海鮮風味三杯單價5元、五香牛肉風味三杯單價5元、維達捲紙二條單價30元8角、潔柔捲紙二條單價27元8角、清風捲紙二條單價17元8角、餃子一袋30元8角。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0

這天晚上我去學跳舞,因爲沒有帶水。所以,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明白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但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就應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留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誇我真棒!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1

一天下午,我遇到了一道數學題,題目是這樣的:在一個山清水秀的村子裏,有三個好朋友:小明、小剛、和小強,他們常常在一齊打魚。一次,他們忙了半天,打了一堆魚,但實在太累了,大家就坐在河邊休息,不一會兒都睡着了。小明想起家裏有事,就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不一會兒,小剛也醒了,要回家,他也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太陽就快下山了,小強才醒過來,他想:小剛和小明去哪兒了這麼晚了,我還得回家,於是,他把魚分成三份,拿一份走了。最後,桶裏還留下8條魚。

第二天,他們又一齊在河邊打魚,才明白昨日分的魚不合理,小明立刻把桶裏留下的8條魚給小剛3條,小強5條。小朋友,你能算出他們一共打了多少條魚嗎

開始,我並不明白這條題目是什麼意思,但之後,讀了兩三遍後,我最後明白了題意,並開始解題。

由於最後留下的8條魚是小明分的三份中的兩份,所以他拿走的是8÷2=4條,那麼小剛拿走分的一份後留下的魚是8÷2×3=12條,這是佔小剛分的三份中的兩份,所以小剛拿走的是(8÷2×3)÷2=6條,同樣可知小明拿走的是[(8÷2×3)÷2×3]÷2=9條。所以,打的魚一共是[(8÷2×3)÷2×3]÷2×3=27條。

因爲我做思考題時,腦筋不太靈活,因此,對答案也不太肯定。所以,我立刻拿去給聰明的爸爸檢查,爸爸檢查後,讚歎道:“我們家的欣欣變聰明瞭!”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2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後,她終於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爲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300字二: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87字)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爲:(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爲:甲樹16只,乙樹14只。透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3

我喜歡集郵,也喜歡郵票。這天,我就從一套郵票中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我有一套1978年的郵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當時,這一套郵票值5×8=40(分)=4角,只但是4角而已。轉眼間,36年過去了,這套郵票也值錢了。此刻,這套郵票要360元才能買到。是當年的900倍。平均每年漲了900除以36等於15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郵票價值是上年的兩倍來算,要是把我們家的郵票都賣出去,可就發大財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4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叔叔正在操場上數木頭,木頭正好堆成一個梯形,看到我們來,叔叔說:“你們來的正好,快幫我數數木頭吧!我都數暈了。”

我仔細看着,發現這木頭堆有個規律,下面的一排總比上面的一排多一根!這一下好辦了,把最上面的一排的根數加最下面的根數,再將所得的得數乘木頭的總排數,最後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頭的總根數,當我把得數說出來的時叔叔和爸爸都滿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