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描寫春節的六年級日記

篇一:春節習俗

描寫春節的六年級日記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

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篇二:春節的味道

春節要到了,新年要到了。

春節是什麼味的呢?鹹的。當看到新聞中那些身在他鄉的人們給家鄉的父老鄉親打電話時落下的淚水時,我感受到,春節的味道,像思鄉的眼淚,是鹹的。春節的味道是什麼呢?甜的。在天空五彩繽紛煙花的映襯下,老人滿足的笑容中,孩子們俏皮地捂着耳朵等待鞭炮在耳邊炸響的動作裏,我感受到,春節像醇醇的美酒,是甜的。

我想,我懂了。春節在每個人的口中的味道是不一樣的,關鍵在於,你是懷着怎樣一顆心和一種態度,去品嚐這個充滿了爆竹聲的紅色的春節。

篇三: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可熱鬧了!

過臘八,也就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了熱鬧了,大人們一天從早忙到晚“買菜,做飯。”小孩也就是玩

除夕晚,家家燈火通宵,放鞭炮。也very熱鬧。晚上,去和小夥伴打燈泡,也爆破了一片玻璃,最好玩的是打狗,一個大狗在門口用鏈子拴着,我們用槍打他,只打死它爲止。

大年初一早,家家戶戶放起了鞭炮源源不絕的鞭炮聲驚天動地泣鬼神。

新年真熱鬧,我盼着下一個新年的到來。

篇四:我眼中的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在每個人的眼裏,都有着不一樣的春節,當然,我也是如此。我眼中的春節,也有着它不一樣的風俗。

在裏大年三十的前幾天,在外打工的人們就準備帶着一家人回去,與遠在家鄉的親人團聚。大包小包的拎上火車,大巴車等交通工具。無論家有多遠,無論在火車上站或坐多少小時,只要能回家,那在一年中的盼望與思念的心情,都在進家門的時候融化了。除了在趕回家的人焦急,在那些已經到家的人們也很焦急。因爲要準備年貨,和過年必須品。否則,在春節假期,都沒有東西來招待客人。而年貨,在將要過年時,都成了稀缺品,瓜子,杏仁,松子,花生等,平時都沒人買的東西,在要年貨的那幾天,都是在搶。你能搶到,那你真幸運;若你搶不到,只能到別處繼續去搶。在菜場裏更是如此,一個不值錢的菜,在那幾天都能夠賣到8元9元的“天價”。所以,在我眼中的春節是忙碌與興奮的。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出來拜年。“新年好,新年好。”到處都有着這樣的聲音,大人們對老一輩的只是拱手做輯,我們這些孩子,就要對老人們磕頭,說吉祥話“婆婆,我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只要這些說的,做的你都做完了,老人們都會慈祥的笑着,從口袋掏出一個紅包出來給我們。若是一百的就要給媽媽,若是十塊十塊的,就自己存着,買一些學習用品。中午,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食物,這都是大家存了一年的獨特風味。做客人的也毫不客氣,都在狼吞虎嚥的大吃大喝,整個飯廳裏瀰漫着食物的味道與溫馨,思念的味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在過去的一年中,幾乎見不着的,都在過年這個時候閤家歡樂。所以,我眼中的春節,是熱鬧,喜慶的。

吃完午飯,大人們都坐在飯桌邊聊着這過去一年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兒;而我們,用剛拿的壓歲錢,去小店買一些擦炮,小煙花等可以娛樂的小玩意兒,當然,還有一件必需品,那就是打火機。不要認爲你可以從長輩哪裏要到,本來個人花了20元煙花錢,在去要打火機,這不是來找打嗎?向這些煙花之類的`,都是我們超過10歲孩子自己的約定:每年買的小煙花爆竹,都是要帶着弟弟妹妹們玩的,並不能讓家人知道。不然的話,明年或下一次到他家是就不給他帶零食吃。那些沒超過10歲的孩子們被我們幾個唬的一愣一愣的,都沒敢告訴家人。我們買了打火機後,還把無趣的擦炮玩出了新花樣,那些被我們炸出來的雞鴨,看到我們臉上得意的笑容,都嚇的落荒而逃。所以,我眼中的春節是淘氣,開心的。

在除夕,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是必定的,可到現在,在春晚播出的前幾天,報紙網絡上,大肆的傳播着有幾個當紅明星的節目被刪掉了。於是,那些明星的粉絲們都在各大貼吧說自己不會看春晚,還說導演的腦子被驢踢了等不文明的話。仔細想想,春晚只是一個讓全國人民坐在一起大團圓的電視平臺,目的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讓21世紀的我們銘記老祖宗留下的規矩,爲什麼要因爲幾個當紅的明星不在,而不去看呢?在這一次的春晚過後,網絡上也沒有什麼誰參加過春晚後一夜爆紅的人了。爲什麼?因爲,不僅是那些明星的粉絲沒有看,許多人也都沒有看完,春晚的節目有些老套,無味。現代人們看的喜劇片,相聲都不缺,幹什麼非要在春晚上看呢?所以,我眼中的春節,是平淡,無味的。

春節,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希望人們可以新年快樂,工作順利!

篇五:春節聯歡晚會

從今天開始爸爸媽媽放假的日子。在下午,爸爸媽媽從廠裏領取了7200元錢。

一個下午,我們全家都在逛街。就在吃晚飯的時候,突然打來了一通電話,“喂,嫂子啊,什麼看戲,在哪看啊,哦,我在這附近吃晚飯馬上就來了。”之後,我們吃完飯了,就立刻跑到了看戲的亭子裏去,大媽拿着門票帶我們進去。

過了一會兒,我們找到了位子坐下去,看着正播放視頻的屏幕後來,燈“啪”的一聲關了,又不知不覺得亮了起來,從舞臺上走來了兩位主持人一男一女。講完了以後,臺上站滿好多人,她們跟前都擺放着大鼓然後,音樂響起“啪,啪,啪…”簡直就是演唱會一樣後來又有唱歌,跳舞,跆拳道等等豐富多彩。我最喜歡兩個節目,一個是舞蹈,這是由好多小姐姐表演的。她們個個都超級可愛,超級漂亮。她們一搖,震驚全場。另一個節目是小品,這個小品看了,但是我連他們說什麼都不知道,語言太深奧,聽不懂。但是我透過動作知道了大人還是少喝酒。

表演結束了,在座的男女老少都紛紛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