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童年的日記600字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日記6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日記600字

童年的日記600字1

這一秒我總在想着:摩天輪的每個格子都裝滿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輪之際,是否也能感到些許的快樂?那麼,爲何幸福離我如此遙遠?“既然想要快樂,爲什麼只是仰望摩天輪,而不去親身體驗一番?只有真正體驗過,纔會感悟幸福與快樂…”

的確,快樂的人是會演奏快樂的。演奏快樂,就是留住快樂。流星瞬間的消逝,曇花一現後的凋零,蒲公英隨風飄零…這些轉瞬即逝的美好,總會帶給我們瞬間的幸福與快樂。快樂的人知道將快樂延續:流星消逝,還有寧靜美好的星空;曇花凋零,還有來年綻放的期許;蒲公英飄走了,還有隨風飛舞的絢爛…即使人生路上,事業、前途、家庭都如泡沫一樣破滅了也不必悲觀。我也想試圖留住這些快樂,學會將快樂延續。那麼,快樂的天使真的會降臨在我身上嗎?

演奏快樂,就是尋找快樂。童年的她們是多麼的天真燦爛:一個硬幣能讓她們玩出許多花樣;一張紙能讓她們折出各式各樣的圖案…那時她們有什麼憂鬱?有什麼煩惱?可我卻是沉浸於別人快樂的夢幻裏。萬世滄桑,悲歡歲月,痛苦難免,可是,懂得尋找快樂的人,快樂的旋律總會在她的心頭回響。寧願相信,仰起頭,就有藍天!也不相信,雨過還是黯淡無好!我還是在仰望摩天輪,期盼些許的快樂!我想親自去坐一下。獨自轉動的摩天輪,希望能帶我領略別人所想不到的快樂,很想拿起樂器,從現在起,用心靈去演奏快樂。相信自己能演奏出無比精神的樂章!

相信,快樂的樂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可我真的可以演奏快樂嗎?

童年的日記600字2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着菊花酒、二鍋頭,吃着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着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爲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童年的日記600字3

在我金色的童年時期,留下了許多往事的回憶,就像那天上的繁星一樣,數也數不清。其中有一顆最閃亮的繁星,那就是我學會炒沙茶牛肉的.那件事了。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那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到了中午,我的肚子在演“空城記”了。我記得冰箱裏還剩一些牛肉,廚房裏也有大米,我決定親手下廚。可對於我這“小公主”來講,簡直比登天還難。可我相信: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我本來就會煮飯,不一會就把米引上絕路——電飯鍋。而炒牛肉呢?我可是一竅不通啊!沒辦法,我只好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請教了媽媽。

我先把牛肉切片,然後用少許的食用油、鬆肉粉、沙茶、味精、醬油等調料均勻攪拌,醃製10分鐘後,便開爐熱鍋。接後,我把食用油倒下鍋時,下得太少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我用熱火爆炒時才發現油少了,結果牛肉炒糊了。我只好再炒一盤。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把油倒多一點,這才安心。可我在炒肉時,不小心燙到了,手起了一個大泡。這次,我開始打退堂鼓了。可我又想,有志者,事竟成。況且我不能浪費牛肉和煤氣啊,便繼續炒肉。最後,終於肉炒好了。我嚐了一下,真好吃,我成功了!

從那以後,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次經歷。尤其是媽媽後來對我說的一句話:“看花容易,繡花難。只有虛心學習,才能成功。”

童年的日記600字4

望着窗前的那些戲耍的孩子們,我、看到了我的影子。今天是元旦,也是假日,我早早做完了作業,卻坐在窗前望着那些無憂無慮的“天使”們。如今8年級的我,再也不可能像他們似的快樂玩耍……

還記得6年級的時候,一樣的元旦,天上下着小雪,邃長的街道里,時不時會傳來孩子們嘻戲的聲音。瞧!那個穿着大棉襖,帶着手套的是我們的班長,個子最高的那個是我們的文體委員,長的黝黑黝黑的是我的哥哥,當然,剩下的一個就是我了。我們這是像南山出發,南山是我們經常去的地方,通往南山的是一個一眼望不到頂的“天梯”,上面原來有一個石頭房子,後來年久失修,塌了。那裏就成了我們的“天堂”。這不,我們一路說說笑笑,不一會就到了山頂,在那裏,我們玩的很開心,打雪仗(連着下了幾天雪,是積雪),埋雪坑(我們創造的遊戲,猜拳,誰輸了,就轉過身,閉眼,然後我們挖坑,埋上雪,讓他走),捉迷藏。

在這裏,我們想玩到幾點就玩到幾點,因爲這裏太高了,家長們即使知道我們在這裏,也懶得來找。等我們瘋夠了,就躺在天台上休息一會兒,哈,天台上鋪墊了一層軟綿綿的雪,在上面一點也不比“席夢思”差,我們在上面說着內心深處的心裏話,張開嘴接天上的小雪,啊,那是夢的味道……

捏捏自己的臉,又變成了“成熟”的8年級少年,早已脫離了金色的童年時代。啊,是誰奪走了我的童年,我那夢幻搬的童年。

標籤: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