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媽媽日記對孩子的作用

躍躍1 歲多時經常生病,急壞了他的媽媽周映夏。爲了增強孩子抵抗力,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周女士從那時候起便開始給孩子寫《寶寶健康成長日記》,內容包括孩子每次生病的時間、症狀、服用藥物名稱、大概幾天好轉等等。現在躍躍已經4歲半了,周女士透過總結日記,基本能分清孩子平時感冒生病的原因,並且學會對症下"藥"。同時,也積累了不少和孩子健康教育有關的經驗。

媽媽日記對孩子的作用

經驗一:

故事巧妙應對孩子挑食

孩子愛挑食怎麼辦?和很多小孩一樣,躍躍也有挑食的毛病。但是周女士從來不強迫孩子,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木耳就是木頭的耳朵,他們長在樹上,聽大樹說悄悄話。吃過木耳的小朋友就能聽懂大樹和森林裏的動物們講悄悄話。木耳跑到肚子裏還能把腸子裏的灰帶走,讓寶寶長的又高又壯。”躍躍不愛吃木耳,周女士就用編故事的方式去引導。周女士說,一方面孩子覺得有趣,願意吃了;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

編故事也是有講究的。“寶寶也要吃青菜,才能像草原上的羊羊們一樣,長得又白又壯。”躍躍不愛吃青菜,周女士就把他喜歡的喜羊羊“請”出來,每次都非常有效。“給孩子編故事,關鍵是要抓住孩子的興趣愛好。”周女士說,孩子的'邏輯都很簡單,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很容易瞭解他們的習慣、愛好。

對付孩子挑食,周女士還有一個絕招。躍躍喜歡吃餃子,周女士抓住這一點,把孩子不愛的蘑菇、木耳等全部剁碎做成餃子餡,並加入不同的蔬菜。這樣一來,解決了孩子挑食的問題,還能根據孩子所需把不同蔬菜進行營養搭配。

經驗二:

寫日記關愛孩子健康

“3月22日,孩子因咽喉紅腫上火、發燒,在市博愛醫院就診……” 這是周女士爲孩子寫的《寶寶健康成長日記》中的一段,內容包括孩子每次生病的時間、病症、就診醫院、主治醫生以及使用的藥物、孩子吃藥後的反應等等。幾年下來,已經工工整整記錄了十幾頁。

“躍躍感冒基本上就是兩種,一種是上火導致發燒,另一種是出汗着涼。”經過多年的總結,周女士瞭解孩子大多數時候感冒的原因,並且透過對孩子生病症狀的觀察給孩子煲湯或者買藥。

“我們家每週三和週日煲兩次湯,但是不用藥材。”一年四季,周女士都會變着法子給孩子煲不同的湯。夏天煲清熱的、秋天煲養胃潤肺的……但是周女士堅持一個原則:絕不加藥材,越清淡越好。

每天晚飯後,周女士會盡量陪孩子散步、做運動。“散步時,我喜歡和別的家長搭訕。”周女士說,看到很健康的小孩,自己就會主動和對方家長聊天,互相交流養育孩子的經驗。覺得對自己孩子有用的方法,周女士都會認真記錄下來,也算是積累經驗。週末,周女士會帶着躍躍到公園或者遊樂場玩耍,讓孩子在玩中得到體質上的鍛鍊。

經驗三:

常聯繫老師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媽媽,我不要學珠心算了。”一直很喜歡學珠心算的躍躍突然提出不想學,並且不說原因。周女士的第一反應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驕傲”的心靈受到了打擊。孩子提出要求以後,周女士還是鼓勵他去上課,而自己則和老師進行溝通,詢問原因。

“原來是躍躍之前缺了一節課,那天中午老師把他一個人留下來補課。”周女士猜測,躍躍認爲別的小朋友能去吃飯,自己還要上課就是因爲自己笨,老師不喜歡自己,因此不願意再去學這門課。於是周女士和老師溝通,希望老師在接下來的課中給躍躍做適當的思想工作。周女士說,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裏,躍躍都沒有提出不學了,相反越來越有積極性。

“孩子的情緒反覆無常,脆弱的心靈需要家長多加關注和保護,細心觀察,及時引導。”在躍躍上幼兒園的近三年裏,周女士一旦發現孩子情緒有問題便及時和老師溝通,一起尋找解決方法。因此現在孩子長得健康活潑、陽光開朗。

標籤: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