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有關讀書的日記範文10篇

一天又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的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讀書的日記範文10篇

讀書的日記 篇1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智慧背囊》,這本書裏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也有很多感悟人生的哲理。

令我最難以忘懷的故事是《名家之作》,它講的是:有一位熱衷篆刻藝術的年輕人去拜訪一位篆刻界的大師,年輕人拿出一枚印章請求指點,大師說:"太差了。"年輕人冷冷地說:"但這是您五年前奪冠的作品。"大師笑了笑,拖出一個木箱,裏面都是印章,他隨手拿起一枚:"這是我在八年前的金獎作品。"青年仔細比較,也瞧出這枚印章在刀功上弱了幾分。大師又拿出一枚十年前的印章,更弱些;初次獲獎的作品,更差。年輕人一驚,恍然大悟。名家的大作並不是憑天賦一蹴而就的,也許根本沒有什麼天賦,而是在無數個日夜裏,不斷錘鍊所致。

這本書裏還蘊藏着許多道理,都是透過一些故事得到的。每當我看《智慧背囊》時,總會被它的故事吸引住,那時,我彷彿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故事的一幕幕畫面都在我的身邊,我就進去看他們說話、玩耍、工作,故事結束,好像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並學會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哲理。合上書後,腦海裏還浮現着當時的畫面,回味無窮。

對於我來說,《智慧背囊》並不是一本枯燥的書,而是一位有着許多故事的朋友,他教會我很多道理,使我的童年受益匪淺。

讀書的日記 篇2

在悲傷的日子裏,書籍可以如清風般拂去心頭的陰霾;在寂寞的日子裏,書籍可以如密友般驅走心中的孤寂;在失落的日子裏,書籍可以如陽光般溫暖受傷的心靈……讀書,可以把快樂一縷一縷地織進生活的錦衣,讓快樂溫暖人生的每一個晨昏。

如果你問一個作家他對生活的要求,他肯定會回答:有瓦遮頭、粗茶淡飯即可,只有一件是必須的——有一方靜土供他寫作,能與他心愛的書籍爲伴。這是因爲這世上最大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而讀書,是精神之樂的源泉。

對於這一點,我是有深刻體會的。

自從踏進了高中的大門,我便像闖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宿舍生活、繁瑣的人際關係、空前繁重的課業都讓我無所適從。每天手忙腳亂地應付做不完的事情,我的生活一片混亂;考試後,看着卷子上令人沮喪的數字,我心急如焚、心神大亂……經過一個多月神經的高度緊繃、心神的極度焦躁,我終於嚐到了徹夜失眠的滋味、食難下嚥的痛苦。彷徨之下向老師求助,他告訴我:多多讀書,放鬆心情。

於是,每天我的手上都多了一本書,或是散文,或是名著,或是哲理小記……而真正的快樂,亦由此向我走來,直至把我包圍,讓我全身心浸潤在陽光般博大的愉悅裏。

在每一刻空閒,小心翼翼地拿出心愛的書,輕輕地翻開書頁,迫不及待地一頭扎進書中的美妙世界,我如癡如醉。

讀沈從文先生的散文,我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了水墨氤氳的江南水鎮、古老恬美的山間小村,從他流暢而飽含深情的文字中,我認識了一位位真正的文學大家;讀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我迷醉於他充滿靈性的筆觸下生動的風景,被他生動描繪的一道道特色名菜引得垂涎三尺;讀徐志摩的詩,我深深折服於他滿腔柔美婉轉的情思,徹底被他對美的不倦追求打動……被這些才華橫溢的作家牽引着我的思緒,到遙遠的他方領略不一樣的美,在他們深情的筆觸中感受心靈的顫動,使我的精神接受他們高潔的心靈的洗禮,使我的心靈得到全然的放鬆、輕柔的撫慰,成爲了我最大的快樂。

走進悽美如歌的《紅樓夢》,爲黛玉的哀傷悽婉而落淚;翻開生動感人的《茶花女》,爲純潔悲哀的愛情而感嘆;走進風起雲涌的《戰國策》,爲古賢的高風亮節而讚歎……每一個泛着墨香的文字,每一次全心投入的閱讀,每一個與書中人心靈相通的時刻,都帶給我無比的快樂,讓我的思想不斷豐富,讓我逐漸走出了困頓,用自信的微笑迎接每一次挑戰。

翻開泛着濃濃墨香的書頁,細品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經典,直抵作者的靈魂,與書中人進行心靈的溝通,是讀書最大的快樂。讓我們靜靜享受讀書,傾出心中豐盈的快樂,灑滿我們的世界,照亮每一個晨昏!

讀書的日記 篇3

後來我順利畢業,這兩年學習的作用就一點點顯現了出來。和別人一起去應徵喜歡的工作時,hr只留下了我,因爲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學歷是什麼”;申請工作簽證的時候,很多朋友申請失敗無奈回國,移民官卻沒有刁難我,因爲我手裏拿着貨真價實的本地文憑;後來擁有自己的一份小生意,開始寫發票申報稅目,不必花錢去請會計,自己做起來也得心應手,那一刻就明白當年在大學畢業後再學點什麼的堅持,並不是別人說的“無用功”。

我觀察過身邊三十歲左右的朋友們,生活大多過得忙碌充實,卻很少有人堅持學習,一年也讀不完一本書,上學時用的英文完全忘光,愛寫字的習慣也不再堅持。這總是讓我感慨,中國年輕人放棄自己太早了,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爲什麼就不肯相信自己可以成爲一個更棒的人?

每當我聽到有人說,哎,我都快三十了,結婚了也生孩子了,生活現在也挺好挺穩定的,還學什麼習?”我都覺得特別惋惜,那麼年輕那麼有潛力的'一個人,怎麼可以這樣輕率地限定自己人生的擁有?怎麼能確定自己以後不需要跳槽不需要加薪?怎麼能確定以後不被公司派去接待外賓不出國旅行?而又怎麼確定你的孩子,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揚起臉天真地問你,“媽媽,你怎麼什麼都不會?”

這兩年搬家多次,見過很多國外的家庭主婦,我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她們除了做飯洗衣服照顧孩子,大多在生活裏留下屬於自己的一小段時間,用來提升自我。我認識的一個韓國主婦,孩子上小學後她報名讀護士課程,每晚哄孩子入睡後,自己在客廳裏啃課本寫作業,今年畢業的時候,她順利找到一份護士的工作,完成了從家庭主婦到高薪護士的人生轉變;另外一個朋友,生了孩子後就在家做全職家庭主婦,不甘心生活裏只有洗衣煮飯,於是跟着網上教程學習手作,雖然過程辛苦,常常要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才能構思創作,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的網店,也開始有顧客的頻頻光顧。

讀書的日記 篇4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讀一本好書,就像結交一位良師益友,能使我們的人生受益匪淺。

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書,《愛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等陪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在漸行漸長的學習中,我學會了慢慢辨別善與惡、美與醜。長大以後,我對讀書更加癡迷,吃飯時看,上廁所時看,晚上睡覺前也要看,爲此還鬧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呢!

記得有一次,五歲的小表妹嘟嘟到我家玩。媽媽因爲臨時有事,出門前囑咐我:“楊薏可,我有點事出去一下馬上回來,你陪嘟嘟一起玩,別讓她一個人呆着無聊。”此時的我正遨遊在書的海洋中,兩耳早已經不聞耳邊事了,媽媽說的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就這樣,我看我的,小表妹玩她自己的。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哐當”的一聲,緊接着“哇”的一聲大哭,再緊接着一陣咆哮:“楊薏可,你在幹什麼,不是叫你看好嘟嘟嗎?”眼前的一切,有點讓我緩不過神來,原來小表妹的腳被凳子砸到了,有事外出的媽媽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接着當然免不了對我“狂轟亂炸”的懲罰了。

還有一次,我英語單元測試考了一百分,媽媽爲了獎勵我,準備給我燉我最愛吃的甜蛋羹。媽媽“叮叮噹噹”地在碗裏攪拌着雞蛋,我的思緒呢,也伴隨着書裏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楊薏可,給我拿點糖。”“楊薏可,聽見了沒有啊?”……媽媽叫喚了好幾聲,“哦,馬上來了。”我在調味品存放盒裏快速拿來“糖”往碗裏倒。“夠了夠了,你倒那麼多,小心把牙齒都甜掉了。”“沒事,我可是很喜歡吃甜品的。”過了幾分鐘,美味的蛋羹終於出鍋了。當我舀了一大湯匙吃下去後,“呸……好鹹啊!”媽媽看了我的囧樣,嚐了一點後說:“你剛纔倒的是鹽吧?”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拿的時候把鹽當成糖了。

像這樣,爲了能多讀書而發生在我身上的糗事還有一籮筐呢,但仍改變不了我對它的喜愛。因爲在我眼裏,讀書是一種樂趣,讀書是一種享受,它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讀書的日記 篇5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上朋友,我喜歡的書有漫話書、故事書、笑話書和腦筋急轉彎。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海的女兒》、《白雪公主》,我還喜歡講笑話,有機會的話我可以給大家露一手。

現在我想讓大家猜個腦筋急轉彎,小朋友你們能用一支藍色的鉛筆寫出紅字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啦!我還能寫出赤、橙、黃、綠好多顏色呢。

讀書的日記 篇6

讀書帶給了我很多,帶給了我智慧,帶給了我正義,帶給了我分辨善惡的能力……更給了我不少樂趣。

因爲我愛讀書,所以知識也較爲豐富。也正是這些書中的知識使我快樂。在小學畢業考試之前的緊張的複習階段,老師讓同學們都要能概括一個課外的三國故事。這對我來說是易如反掌,可對我的同桌來說,那就~~~~~~~(他根本不知道三國故事)這下便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我拉了一把正在冥思苦想的昊昊:“讓我來告訴你三國故事吧!”“什麼故事,你還知道兩個以上的故事?”他有些懷疑。“我給你講《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吧!在攻打城池的時候,關羽不幸墜馬中箭,衆將在焦急之時,華佗前來替關雲長治療……”之後昊昊立刻明白了,隨即完成了作業。我爲他的進步而快樂,是因爲我幫助了他,但只有我愛讀書,纔有能力幫助他。因此,我說:“讀書是快樂的,但不是因爲書中搞笑的情節,不是因爲它能使我得到享受,而是因爲我能用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

書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細細品味,或許會得到其他的樂趣。

正如巴甫連柯所說:“書籍使人們成爲宇宙的主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從古至今,偉大的、對國家甚至世界有所貢獻的人,我相信,他們一定也很愛看書,甚至如癡如醉。就連不少學生也是如此。記得在一本書上說一位學生很愛看書,連上廁所,吃飯的時間都不肯放過。一讀起書就是幾個小時。

書,你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讓我們從中得到不少快樂。

讀書的日記 篇7

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一定會用紅黃藍綠青靛紫繪出讀書的悲傷與快樂。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作曲家,我一定會用優美的旋律譜出讀書的憂傷與歡喜。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雕塑家,我一定會用手中的刻刀與石灰刻出讀書的孤獨與興奮。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箇中學生,我所擁有的只是一支筆、一張紙而已。

於是――

我只能用手中的拙筆寫出讀書時的淚與笑。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書籍的土壤中,成長着種種心情。

喜愛高爾基的《母親》。母親是一個高貴的角色。傳說上帝創造母親時,爲其製作了六雙手,靠剩飯與剩菜充飢的肚量。上帝說:“我無法到達各家各戶,因而我製造了母親。”因爲無法面對母親渴望的目光透露的太多無奈,我只好用淚將自我包裹。

欣賞曹禺的《雷雨》。從周家的際遇看到了中國逝去歲月的歷史悲哀。夢總有醒的時候,紙始終包不住火,雷雨交加時,我們看清了一切。因爲同情,我落淚了。

感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我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悲劇。莎翁所要表達的不僅是男女之間的纏綿悲壯,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感情的頌揚。因爲讀書,我多了一份遺憾,因而我落淚。

我很慶幸,今生擁有了淚水,因爲淚水凝聚了我的情與愛,同情與感動,悲愴與憤怒。而我所擁有的,離不開所帶來的。

但是,淚只是暫時的,笑纔是永恆。笑、淚,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遊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栓在一起。

喜愛《紅樓夢》裏或溫柔,或潑辣的女子,驚歎她們一眸一笑間吐露出的或是高貴或是媚俗的神色。有時,會對着鏡子模仿書中女子的舉手投足,試着更好的揣摩曹公賦予她們的性格。然後,看着鏡中自己滑稽的表演又哈哈大笑。

有時,僅僅是書中的情節就足以讓我笑上一會兒。看塞萬提斯的《堂吉歌德》時,堂吉歌德的際遇讓人啼笑非凡,但是笑完後又有一番額外的啓迪。

此時心境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笑浮現在懷中,而後,融化在夢境中看不清了。

文字所勾勒出的樂與悲是任何形式都無法代替的。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笑與淚中我學會了成長。

讀書的日記 篇8

我自始至終都覺得,有很多機會不是等你準備好纔出現的,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在人生中獲得成就,是因爲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已經是準備好了的狀態。就像蔡康永說過,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我特別喜歡聽到身邊有人和我說“週末報了個英文班”,“我正在考會計資格證”,“我學瑜伽呢”,每每聽到這些,就覺得自己身體裏的正面細胞都活躍起來了,也跟着躍躍欲試着什麼更好的挑戰。看着他們生活積極,態度認真,一點點進步着的優美姿態,就不禁感慨,這纔是鮮活的人生啊。也許十幾年後,我們都成了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能讓那時的我們拉開距離的,就是從現在開始不間斷的自我學習,無論是學一種語言,一種技能,甚至堅持讀書堅持寫字,或許都能讓我們的人生因此擁有更好的發展。而每當想到這裏,我的內心都會充滿動力,看着腳下的路,忍不住告訴自己,姑娘,人生路漫漫,請繼續加油吧。

讀書的日記 篇9

我有一個美麗又可愛的姐姐,她非常喜歡讀書,讀書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好似都是空氣,眼裏只有一本她愛看的書。

有一次,我在附近的公園裏玩,看見姐姐在那裏看書,我沒有立刻跑過去,而是觀察姐姐臉上的表情,她嘴角彎彎,面帶笑容。觀察完了,我就跑了過去,大聲叫道:“姐姐,姐姐。”我心裏想:“這姐姐,真是太迷戀讀書了吧!真是個書癡呀!”

姐姐真是個讀書迷啊!連我這個不太喜歡看書的人,也都被姐姐的愛看書的情況給感染了,我也要多看書,也讓自己在書的王國裏遨遊,也讓書沉浸在我的腦海中。

讀書的日記 篇10

書的感覺真好!剛買的如新朋,輕捧手中,摩挲平滑的封皮、吮吸清香的油墨、揣測她的內涵;舊書似故人,隨意攤開略顯疲沓泛黃的紙張,燈下共享清茶,即便午夜仍不忍割捨!短文是橄欖,隨意咀嚼;鉅製是碧海,先取一瓢飲!

好讀書之人幾乎無時不讀、無地不讀,甚至無書不讀,所謂“坐讀經史、臥讀小說、如廁也可閱雜耍”!他們容易讀得怡然自得,常常會忘食、忘事、忘己,也多容易物我兩忘,讀着讀着就會意會神合:或“漫卷詩書喜欲狂”或“下筆如有神”,有時甚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讀書高人則講究書不強讀,否則只能是損了讀書的心境。不想讀時就推開窗,或看冷月如水或閱殘陽似血或觀樹影搖曳……或從如煙往事裏感慨滄桑或從閒雲野鶴處參禪悟道或從無聲處汲取營養……

其實,只要讀者以“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境界,用心去體悟身邊的事物,去讀出那本無形、無字之書的精彩,一定會與讀有字之書有同樣的收穫!先賢也語“善讀書者,山水亦書、花鳥亦書也。”佛家度人:“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讀書人若能將有字書和無字書結合起來閱讀,那則是大大的享受了。

一則內容豐富,氣勢恢宏被評者謂爲連環對中的千古絕唱的“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峯,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當屬讀書人的極樂夢幻吧?

久了,讀書漸漸會成爲習慣成爲需要成爲渴求,人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宋代黃山谷說過“三日不讀書,自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面目雖然不一定可憎,言語無味倒很有可能,這不還遇到了洋知音:莎士比亞也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呀?朱永新教授也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回頭再一想那些嚴重營養不良者的黃面瘦體,倒確實有些面目可憎了!

標籤:讀書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