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心理作文

【熱門】心理作文彙總七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心理作文彙總七篇

心理作文 篇1

今天早上我在路邊排隊買小籠包,排在我前面的一名學生。他原本安安靜靜的排着隊,但是一下突然轉過,朝着馬路對面的某個人的名字喊話,我順着他喊話的方向看去,馬路對面是一個男生,應該是他的同學吧,但是貌似那位同事似乎沒有聽到她的呼喊,然後徑直的走着,慢慢消失在了馬路的盡頭。

但是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我對小男孩說了一句話,“沒關係,可能是距離太遠了,他沒有聽到。”他並沒有回答我,買了小籠包,就走了。當時我也不知道我爲什麼會這樣對他講那句話。後來我自己分析一下,可能是因爲我覺得這個男孩因爲他的同學沒有理他,會讓他覺得沮喪、失落,而我對他說那句話就是想安慰他。但是我可能並不只是是想安慰他,我真正想安慰的,或許是在我內心裏住着的像他一樣失落的小孩吧。因爲從小到大,我都特別害怕我跟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別人不理我,這樣會讓我覺得別人是故意不想理我的,是他們不喜歡我。但是當別人向我打招呼,我沒有迴應的時候,過了很久別人會問我爲什麼不理他。其實這個時候我會感到害怕和緊張,因爲我怕他誤會是我故意不理他的,所以會拼命的去解釋,到底是怎麼回事。

怕別人不理會我和怕別人誤會我故意不理他,這就是我心裏的按鈕。

在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我們很有可能會因爲對方的一件小事兒特別的生氣,怒氣沖天,小題大做,很有可能是因爲恰好別人按到了我們的心理按鈕。心理按鈕是我們成長過程中被設定在一個內心深處的一顆種子,別人說了某句話或者做了某件事情,好像就按了我們的心理按鈕,然後這顆種子就開始慢慢的發芽。

我有一個朋友,各方面條件都非常不錯,但他的身高卻不是很高,他在上學的時候就成因爲身高的問題,遇到了一些挫折,被同學嘲笑,被喜歡的女生拒絕,因此儘管事業上發展的很順利,但是他的身高問題卻一直是他的心理按鈕。如果別人說他個子矮,或者別人一不小心按到關於身高的這個心理按鈕時,他就會很容易生氣,難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還有我的一個親戚,她看到她的老公下班或者是週末休息在家坐在客廳裏一邊看電視一邊打瞌睡,就會特別生氣。原來她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失業,而且特別懶惰。之後不去找工作,整天都在家裏無所事事,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不做家務,有的時候還會罵她的母親,家裏的經濟來源基本上都是依靠母親,生活條件也不好,所以她的母親特別辛苦,因此她看到了老公躺在沙發上這個樣子的時候,就會想到她對父親的不滿和憤怒,她父親的行爲也就是她的心理按鈕。

所以我們都應該明白,很多時候令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對方的行爲,而是因爲我們自己的心理按鈕,我們的負面情緒和痛苦其實與別人無關,別人只不過是不經意間按到了這個按鈕。所以當我們憤怒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我們爲什麼會憤怒,不要因爲對方無意的行爲而去生氣。你鼓起勇氣去問別人,這樣你就會得到答案。心理按鈕也會被撤消,從而心理按鈕在我們心裏種下的的那顆負面種子就會枯死。直面自己的心理按鈕,就會發現,其實心裏按鈕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可怕,並不是一層不變的。

心理作文 篇2

偶爾轉街,看見一大羣人圍着一個叫賣的人,不知怎麼回事,便也急忙湊過去想看看究竟。哦,原來是賣水果的。過節,人們大包小包的買,問價格,和市場上差不多。本也想擠進去買點,可由於體力太差,終究沒買成。於是退出來,看見隔壁也在賣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便買了些。問:爲什麼那邊那麼多人?回答說:現在的人都是這樣,看見別人買,覺得可能便宜或更好,便跟過去買,別人不怕吃虧我也就不怕。另一人插話道:這就是典型的從衆心理。

想想也是,當下人們有的上當受騙多了便害怕,願意往人多的地方跑,這樣就不怕受騙。因爲人多嘛,總有聰明的人識破而不至於上當。所以,眼下很多賣保健品的、淨水器的、藥酒的、豆漿機的……一大羣人圍着一個天花亂墜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忘記身外。這樣聚的人越來越多,有時還發點小禮物,一些老頭、老太太愛佔便宜,便都圍攏過來。再後來就是兜售一些看似好的東西。大叔、大媽已經聽進了,紛紛掏腰包去買。有的人本不想買,看見買的人多了,怕以後買不到了吃虧,於是便回家去拿錢小跑回來買一大堆回家。

總之,這種從衆心理不敢恭維,任何事物應該思考後才行動,別一味跟隨別人而動。

心理作文 篇3

客戶在消費時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常具有從衆心理,所以銷售員千萬不要讓客戶做“出頭鳥”,要讓客戶知道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買過。

說到從衆心理就不能不提到廣爲人知的“羊羣效應”。羊羣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它們在平時會盲目地左衝右撞,但是一旦有一隻頭羊發現草場而行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考慮旁邊有狼的可能性或不遠處是否有更好的草。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爲“羊羣效應”,簡單地說,就是頭羊往哪裏走,後面的羊就跟着往哪裏走。“羊羣效應”也可以稱之爲“羊羣心態”,也就是一種從衆心理。

其實,湊熱鬧和隨波逐流是人性的特點,在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人們要是看到別人成羣結隊、爭先恐後地搶購某種產品,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加入搶購者的行列。這些顧客並非真的需要這些東西,這種產品也未必物美價廉,主要就是由於人們有從衆的心理,看到別人購買,就會盲目地認爲這麼多人的選擇一定不會錯,所以也對產品產生了信賴感。

在銷售中,銷售員也可以利用人們的這種從衆心理來促成交易。比如,銷售員可以對客戶說“大家都買了這個東西”,或“隔壁和對面的太太都各買了一打”。事實上,“大家”是否真的都買了,是不可驗證的,也是不重要的,對客戶來說,我們只要講“大家”這兩個字,就可以激起他們的購買慾望。

日本“尿布大王”多川博就是利用從衆心理來開啟銷售市場的。

在多川博創業之初,他創辦的是一個生產銷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衛生帶、尿布等日用橡膠製品的'綜合性企業。但是由於公司泛泛經營,沒有特色,銷量很不穩定,曾一度面臨倒閉的困境。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多川博從一份人口普查表中發現,日本每年出生約250萬嬰兒,如果每個嬰兒用兩條尿布,一年就需要500萬條。於是,他們決定放棄尿布以外的產品,實行尿布專業化生產。

尿布生產出來了,而且是採用新科技、新材料,質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傳產品的優點,希望引起市場的轟動,但是在試賣之初,基本上無人問津,生意十分冷清,幾乎到了無法繼續經營的地步。多川博萬分焦急,經過苦思冥想,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讓自己的員工假扮成客戶,排成長隊來購買尿布。一時間,公司店面門庭若市,幾排長長的隊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這裏在賣什麼?”“什麼產品這麼暢銷,吸引這麼多人?”如此,也就營造了一種尿布旺銷的熱鬧氛圍,於是吸引了很多“從衆型”的買主。隨着產品不斷銷售,人們逐步認可了這種尿布,買的人越來越多。後來,多川博公司生產的尿布在世界各地都暢銷開來。

在銷售過程中,利用客戶的從衆心理來促成交易可以減輕客戶對風險的擔心,尤其是新客戶,大家都買了,我也買,可以增強客戶的信心。銷售人員利用此法促成訂單,往往較爲容易。但是,銷售人員在利用客戶的從衆心理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以保證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作文 篇4

暑假,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快樂的時期,但它對錶哥來說,無疑是“災難降臨”。因爲他將在暑假第一天出“城”留學,到蘭州親戚家去“學習”。而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表哥的“叛逆心理”。

什麼是“叛逆心理”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但據我的觀察與理解,“叛逆心理”就是跟大人們對着幹,我行我素式的。怪不得表哥老是和舅舅、舅媽吵架,鬧得天翻地覆。記得以前表哥對我說過,每個人在12歲至15歲這期間,都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記得當時我竟笑着說:“那你現在的心理就已經開始‘叛逆”了?時隔只一年,我遠遠沒有想到,“叛逆心理”的副作用會如此之大。

表哥被送走後,爸爸對我開玩笑說:“你不會也產生‘叛逆心理’了吧!”我說,不可能,“叛逆心理”這樣可怕,我纔不要呢!可現在隨着時間地推移,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我似乎也產生了那個“可怕”的“叛逆心理”。有時候,媽媽叫我今天去看爺爺奶奶,我就是要明天去,爸爸讓我去買老抽,我就喜歡買生抽。反正,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向西。每次看到他們生氣的樣子,心裏便會產生一絲快感。有時,我也覺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儘管曾經試圖改變,但不知爲什麼,總是無法管住自己,任其一次又一次地刺痛爸爸媽媽的心。我想:這應該就是表哥那個沒法抗拒的“叛逆心理”吧!

前兩天,姑姑來到我家。在和爸爸交談時,她好似開玩笑地說:“唉,現在的孩子長大以後可就不好管了,他們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哩!爸爸聽到後,會心地笑了。

心理作文 篇5

摘要:青少年犯罪問題作爲一個引起多方關注的社會現象和較爲複雜的法律現象,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是許多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學者等各界社會人士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關係到國家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有人甚至將青少年犯罪問題與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並列稱爲“世界三大公害”,成爲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本文擬從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特點和成因剖析出發,旨在積極探索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對策,努力促進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及和諧校園的構建。

關鍵詞: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和諧校園

前言

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有活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但同時也是抵禦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較差,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羣體。這樣一個人數衆多而又十分特殊的羣體,由於生理上、心理上的發育不成熟和社會經驗的欠缺,在其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因此,與成人相比,他們更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特殊的教育、保護和引導,更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一、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及特點透析。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

近幾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已成爲全球囑目的一個熱點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100名犯罪中就有45名是14-25歲的未成年人,這說明青少年犯罪已佔相當大的比例。青少年犯罪的人數不僅逐年上升,而且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泛。這不僅嚴重危害到社會治安秩序,還影響到整個國家、社會的和諧穩定大局,更影響到國家的未來。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

從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件分析可知,該類案件往往呈現出以下幾點特徵:

1、從犯罪類型看,主要以侵財型犯罪和人身傷害型犯罪爲主,特別是以搶劫、盜竊、故意傷害這三種犯罪爲主。

2、從犯罪形式看,兩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數逐步增多,團伙型犯罪現象突出。

3、從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殘忍,暴力成分明顯,犯罪手段也逐漸複雜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犯罪後果十分嚴重。

4、從犯罪年齡看,日益趨向低齡化,在受到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當中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人數逐漸增多。

5、從犯罪身份看,文化程度均不高,輟學少年人數居多,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均只有初中、小學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是文盲。

6、從地域範圍來看,青少年犯罪以本地人犯罪爲主,外來人口較少。

由上可知,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正朝着高發化、團伙化、惡性化、高科技化、低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積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已經刻不容緩。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剖析。

致使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誘因十分複雜,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筆者結合主客觀兩個方面來探究其違法犯罪的原因:

(一)、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生理及心理髮育尚不成熟,道德意志薄弱。

青少年階段是生理和心理髮展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是從不懂事到懂事的關鍵階段。身處在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均處於成長階段,辨別是非、區分良莠和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差,易衝動,好感情用事,道德意志薄弱,拒腐能力不強,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從而走向反面,直至淪入犯罪深淵。

2、容易受爭強好勝和情緒偏激的個性影響,逆反心理較強。

處於此階段的青少年往往好勝心強,易衝動,好感情用事,但自控能力卻較弱;隨着獨立意識的增強,往往樂於自我表現和自我評估,對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的需求增加,但對外界的感知和認識能力有限,容易受到錯誤是非觀的影響,易偏激,逆反心理增強。上述心理和個性的存在往往容易造成明知故犯的嚴重後果。

3、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三觀”嚴重扭曲變形。

如上所述,此階段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均不太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定型,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薄弱,極易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畸形的“三觀”,甚至自私自利、唯利是圖、唯我獨尊,部分青少年與家庭優越的同齡人盲目攀比,心理失衡,甚至產生不公和抱怨心理,這成爲違法犯罪的心理動因。

4、自尊心和虛榮心過強,抗挫折能力反而不強。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水平處在一個趨於成熟但又不夠完善、穩定的階段。盲目攀比、高消費、貪圖享受的虛榮心過強,但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卻不能冷靜思考,積極應對,反而採取錯誤甚至極端的方法處理。家長說不得、老師說不得、同學更是不能有一點歧視,否則,便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容易選擇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家庭教育不當,甚至教育缺失,不良家庭和畸形家庭的不利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大量的案件事實表明,家庭環境惡劣或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具體表現爲:

第一、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和縱容子女。一味地嬌慣,使孩子產生了“唯己”思想,變得自私自利,動輒不滿意便會不擇手段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家庭構成殘缺不全。父母離異或者過早去世,致使子女教育缺失,易受不良社會習氣的影響。

第三、家庭不和睦,不和諧。受家庭氛圍和不良習慣的影響及家長疏於教育等因素,導致子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第四、部分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態度苛刻,求全責備,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缺乏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使孩子的心理產生扭曲。

第五、父母沒有履行好法定監護義務,不關心子女,對子女只養不教,認爲“樹大自然直”,或者只顧埋頭創業、賺錢,而放棄了對子女的教育關心,放任自流更有甚者迫於生活壓力,讓孩子過早地輟學在家。

2、學校教育理念缺乏科學性,教育方式失當。

儘管我國早已確立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也有“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但不少學校還熱衷於應試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高升學率,放鬆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法制觀念等方面的教育,也未單獨設定法律課程,致使一些學生道德意識、法制觀念淡薄。同時,學校教育方式過於簡單,在具體教育中不能聯繫實際,忽視了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採取不正當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出現逃學現象。而學校與學生又缺少必要的溝通,對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缺少正確的心理疏導。另外,學生管理、校園管理不夠完善,解決輟學、失學問題力度不夠等因素,都極可能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

3、社會不良風氣和環境的侵蝕。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都是小環境,社會是大環境,文化市場不正確的導向也是重要因素。目前,社會環境“污染”較爲嚴重,社會不良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消費意識盲目膨脹,追求物質金錢的慾望和貪圖享樂的腐朽思想嚴重侵蝕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青少年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當前,經濟收入的差距拉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青少年嚮往金錢物質,使得一些青少年爲獲不義之財而瘋狂作案。同時,目前文化市場中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兇殺、封建迷信、淫穢色情以及其他有損人民羣衆身心健康的內容。各級電視傳媒大量引入港澳臺影視作品,其中不乏渲染暴力兇殺、淫穢色情的情節,這些受污染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壞的影響。而錄像廳、遊戲廳、迪廳、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的大量涌現,也在客觀上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之對策考量。

1、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養和素質,從根源上預防犯罪。

青少年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認知能力、辨別是非及區分良莠的能力和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不衝動,不感情用事,不爭強好勝,全面客觀地對待事物。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冷靜地思考,正確地分析,要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自私自利,不唯權唯錢是圖,不盲目攀比。同時,青少年也要自覺學習基本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的法制觀念,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一個知法、守法、懂法、護法的公民。

2、重視家教方式,以理性的方式正確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和行爲規範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成長,並對孩子的思想品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理性的教育和引導離不開以下幾點措施:

首先,父母應努力營造一個和睦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互尊互愛。和諧的家庭和適當的模範引導,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爲的產生。因此,每個家庭都必須從對子女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高度出發,維護家庭和睦,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構建“以家庭爲中心,問題解決爲導向”的青少年犯罪預防方案,大力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

其次,父母應明白家庭是青少年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樹立家庭教育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堂課。父母應加強學習,不斷充電,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家長們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動影響孩子,成爲孩子的良師益友。父母要有正確的成才觀、人才觀,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掌握正確的育孩常識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對有生理缺陷、曾犯過錯誤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給孩子留面子,多鼓勵以提高孩子的上進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會受到的不良影響,在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時,更要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

最後,家庭教育應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樹立聯合教育意識。父母要注重與子女多溝通,要轉變教育觀念,同時,應做到隨時與學校和老師保持交流,瞭解和掌握孩子的學習實際、生活現狀和心理想法,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和策略,交流教子經驗,提高家長的教子育子能力。

3、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踐行“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積極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重視素質教育,在全社會踐行“德育爲主”的教育理念和“依法治校”的治校理念,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具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學校應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現從片面注重智育到真正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轉變。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傳授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所謂“育人爲先”。

其次,學校要重視對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培養,倡導以預防爲主的教育理念,依法治校。衆多殘酷的事實與“血”的教訓充分證明,加強學校及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緩。學校應將法律課設爲必修課。教材內容應涵蓋基本的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與青少年相關的其他基礎性法律知識。同時,中學應配備專職法律教師,並聘請資深法律專家爲法制副校長。透過學習法律,讓廣大青少年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做到依法律己。

最後,學校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教育青少年正確認識事物的方法,教育青少年正確對待挫折,對不良心理及時發現、及時疏導。不輕視、不歧視犯錯誤的學生,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透過建立信任感達到教育目的。

4、發揮社會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中堅力量。

預防青少年犯罪,不僅是家庭、學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倡導全社會來關心和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

第二、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三、堅持不懈地抓好校園周圍環境的綜合治理,爲學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區環境,在學校附近嚴禁開設營業性舞廳、電子遊戲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第四、要加大打擊黃、賭、毒等社會毒惡現象,對危害社會的小羣體和小團伙要嚴防狠打,努力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方淨土。

5、進一步完善涉及青少年違法犯罪治理的司法制度,加強司法預防和司法矯治。

司法機關要廣泛宣傳,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教育爲主、懲罰爲輔”的原則,對犯罪的青少年在偵查、起訴、審判、改造等環節應特殊對待,着眼於教育和挽救,以達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同時,爲更好地實現對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預防與矯治,司法機關也應積極探索以下工作:

第一、探索建立獨立的審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審判庭即“少年庭”,並將其職能延伸到對已判青少年犯的跟蹤幫教工作中,這必將有助於青少年犯的改造工作。

第二、探索改革現行的青少年犯庭審方式,嘗試建立獨立的青少年審判程序。具體可分兩種形式:一種是設立青少年犯刑事審判教育庭。對那些實事清楚、證據確鑿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庭審重點不是對犯罪事實進行調查,而是組織社會力量進行教育幫教。另一種是設立獨立的青少年審判庭,在審理程序上可以弱化某個不必要的階段,而重點進入教育階段。在教育階段,可以讓犯罪人陳述犯罪後的悔罪心態、對犯罪原因的自我認識,法官和檢察官可以進一步對其犯罪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其認識犯罪的原因、犯罪的危害以及如何面對將來的改造等。

第三、探索建立青少年犯社會幫教制度、青少年犯社區矯治制度。社會幫教工作者負責對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青少年被告人進行庭前犯罪原因的調查,同時可以協同幫教法官、檢察官做好已判青少年犯的跟蹤幫教工作,建立幫教檔案,對青少年犯進行長期有效的跟蹤幫教工作,促進其徹底改過自新,避免重新犯罪。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校園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只有牢固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杜絕校園暴力,不斷推進法制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才能創建安全、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纔能有效的預防青少年學生的違法犯罪現象,才能積極構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及和諧校園!

心理作文 篇6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揹着書包,走在去校園的路上,輕輕地哼着我編的小曲兒。

我哼着曲,不知不覺走到了校門前,校門前很是寬敞,向外呈現一個大大的“V”字形,靠街的地方有兩個大圓壇,位於位於圓壇中間都有一顆大樹,周邊是花。再往前走幾步就進了校園。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校門兩邊住荔枝兩頭熊偉的實施隱約透支一股霸氣,再往前走幾步,就進了校園,一眼望去,首先是操場,操場外圍是一個大約長達200米的橢圓形的跑道。跑道里面鋪滿草坪,位於橢圓形的兩端有兩個球門。這裏可以踢足球地面的草坪可以防止大家踢足球時摔傷。而位於操場的左邊有一個沙池,上面有許多運動項目,不亞於公園裏的,仔細比較起來還更甚公園裏的。在沙池前面,也有一個橢圓形的籃球場地,倆端立有倆個藍框,在這裏,大家可以愉快地打籃球。在操場和籃球場前面有很大一片空地,在前面就是旗臺,每週一的時候,全校學生都會集合在旗臺前面的空地上,看着旗手升國旗。再前面就是我們的教學樓了,教學樓呈現一個大大的“凹”字形,中間是一個生物園,而教學樓總共有四樓,第一樓是一二三年級的小學生們教室,還有一個教室辦公室,體育器材室和醫務室。第二樓是四五年級的教室,還有教師辦公室,業餘室和音樂室,第三樓是六七年級的教室,以及教室辦公室,電腦室和地理室,還有一個校長室。再然後就是第四樓,第四樓是8、9年級的教室,教師辦公室,物理室和化學室,而且每樓都有男女廁所,堪稱完美的學校。

這就是我的校園。

心理作文 篇7

今天老師講了心理作用,心理作用也帶來一些問題。也會帶來一些負擔。甚至導致死亡!下面這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個小山村裏,帶了一個旅遊團,他們觀光時,有人從路邊採摘了一大串的蘑菇,在一般人看來,蘑菇可以算得上一種非常奇特的食物,既含着天底下最鮮美的味道,又隱藏着天底下最可怕的毒素。這種蘑菇到底有沒有毒呢?團員們議論紛紛,但都沒有得出一個具體的答案。最後只有求教於村中的農民,畢竟他們從小生活在這裏,最熟悉這些蘑菇的品性。有一位山民看了一會,點頭說道:“這是龍肝菌,味道很好,可以吃的。”

但大家還是不放心,於是在煮好之後,就特意找來一隻狗,將幾塊蘑菇先餵給狗吃,如果有毒的話,狗肯定會先倒下的。這種蘑菇的味道果然鮮美,這隻山狗嗅了一下,便大口吃了起來,過了大約10分鐘後,依然活蹦亂跳。嗯,這種蘑菇肯定沒有毒!於是,大家非常開心地吃了起來。果然,那位山民說得不錯,這種龍肝菌的味道鮮美可口,確實是蘑菇中的上品。正當大家菜足飯飽,還在回味蘑菇的香味時,突然間一位山民走了過來,大聲對着衆人說道:“那隻狗死了。”頓時間,衆人猛然一驚,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原來這種蘑菇的毒素效果比較遲緩,在開始時並不發作,而等到一定時候,纔會突然毒發身亡。但這裏地處山野,又沒有醫院能夠就近治療,看樣子,大家都要死在這裏了。

許多人開始哭泣起來,尤其是那個動手摘蘑菇的人,更成爲衆矢之的,但沒有等上幾分鐘,有人開始口吐白沫地癱倒在地,而更多的人,則覺得身體血液流動開始放緩,各種頭暈目眩的中毒症狀也不斷出現。這時有一個小孩,怯生生地問那位在旁邊疑惑不解的山民:“那隻狗究竟是怎麼死的?”那位山民隨口答道:“哦,剛纔與野豬打架,被撞死的。”原來如此!蘑菇並沒有毒!清醒過來的團員們,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並開始爲剛纔的失態感到異常尷尬。至於種種頭暈目眩,身重無力的“中毒”症狀,也都奇蹟般消失了。

恐懼心理是有很大負作用的,會損害人們的心靈,甚至肉體。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開開心地過每一天。

標籤:彙總 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