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心理作文

心理作文錦集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作文錦集10篇

心理作文 篇1

和所有正在經歷着考驗、煎熬的考生們一樣,三年前正在備戰的我也一樣曾走在成功與失敗的邊緣。在考研這個平衡木上跑馬拉松,技術、耐力固然重要,但是決定勝負最關鍵的還是心態。心急了就容易掉下來,懈怠了就會被落下。當考研的帷幕完美的落下,現在回想起那時的心態路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在考試的前期,中期和後期,我的心態用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糾結、緊張、坦然。

糾結

在開始準備考研和投入考研的前兩三個月中,內心是十分糾結的。因爲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對的,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完成這個重任,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讓我無法安心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績沒有絲毫進展。後來看到很多和自己情況差不多的同學都下定決心考研,而且父母對我的決定非常支援,我這才堅定了信心。

買了很多複習材料,每天堅持學習12個小時,經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隨着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我發現考研可能沒有我想的那樣堅不可摧。

緊張

在幾乎近半年的複習過程中,緊張的情緒一直沒有徹底放鬆過。現在作爲過來人,覺得當時的緊張是正常也是必要的。因爲必須要抓緊時間學習,鬆懈是考研的大敵。但是緊張不是焦慮,焦慮會導致複習思路混亂,嚴重的會影響身體健康。

當時我和我下鋪的同學都在備戰,但是她的好勝心太強,在大家都步入正軌時她因爲看不到自己的優勢而變得過度緊張。每天的作息時間徹底打亂,晚上只休息五六個小時,吃飯也是匆匆忙忙。所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因爲體力不支住進了醫院。而我不同,我的緊張是把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靈活的用上,比如和同學排隊買飯時會探討今天學的知識點,這相當於又複習了一遍。同時保證休息和放鬆的時間,我每個週末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去超市購物,算是減壓的一種方式。

坦然

臨考試的前一兩個月,我突然犯了腦袋空空的考試“高原綜合症”,頓時變的非常害怕,懷疑學的東西是不是真的一夜之間消失了。這個症狀在政治上表現比較明顯,爲了避免心情更加糟糕,兩三天的時間我選擇了放棄政治複習。

後來我發現這個方法確實不錯,過了這兩天再看政治,學的知識就都“飛”了。反而變的更加自信,心態也坦然了很多,而且這種坦然讓我在考場上更加沉着。如果學弟學妹也遇到了相似的狀況,不妨一試。

因爲考研是個耗體力、耗腦力又耗心力的拉鋸戰,所以保持心態的慢跑,不要讓心態“過山車”,學着調節心態的奔跑速度和節奏,等你踏出考場時,你就會發現,原來考研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場心理素質之戰。

心理作文 篇2

從衆心理是人的一種本性,是指人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就會以多數人的意見爲準則,然後做出判斷、形成印象以及欲付諸行動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衆心理就是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它包括兩大部分,思想上的從衆和行爲上的從衆。

作爲一個心理學概念,從衆效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是指個體在真實存在的或臆想的羣體壓力下,在思想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爲爲準則,從而在思想和行爲上努力做出的一種與之一致的認知和行爲。

但是,從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去服從某一個人、一個組織或一項政策,但就其產生的結果而言,從衆和服從一樣都是一種順從的行爲。當一個人與別人組成一個羣體時,他所做出的行爲就會和獨自一人時的行爲不一樣,因爲他所做出的行爲受到了一種羣體心理的感染,而非絕對獨立的思想意識在指導自身的行爲。事實上,一個人也很難在一個羣體中做出不受任何壓力的行爲。就從衆效應自身而言,它並無好壞之分,其產生的效果好壞要取決於從衆者心理及其具體場合下產生的從衆行爲,其結果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積極作用的從衆效應和消極作用的從衆效應。

人們爲什麼會出現從衆心理呢?這是因爲,在社會中生存的個體行爲與大衆趨向一致時,就會受到大衆的歡迎和認可,否則就會引發很多不利於自身的消極後果。有一個研究發現,當撿到錢包的人聽說曾經本國的某個人將撿到的錢包物歸原主後,自己會迫切希望將撿到的錢包交給失主。當他聽說曾經有個外國人將撿到的錢包歸還給失主後,自己歸還錢包的慾望並不大。這個案例說明的問題就是:二、同等羣體下的人們之間更容易產生從衆心理,因爲他們具有普遍的社會同一性,比如民族的同一性、種族中心主義,這會產生更大的效應。

其中得出的啓示就是:當你在說服對方時,可以積極地利用同等羣體下產生的從衆效應,有些從衆效應是我們生活的必須準則,有些則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對自身不利的境況。那麼,如何在能避免這些容易產生消極狀態的從衆效應呢?保持冷靜的心態、獨立的思考、自身的實踐就是一些比較可靠的方法。

而從衆效應會導致兩種消極的效應:羣體思維和責任擴散。當一羣志同道合的傢伙形成一個羣體效應時,他們會從羣體中學到更多積極的、有益的思想和行爲,但當他們組合起來也很容易形成一種極端的行爲,即羣體思維。這就會導致他們認爲這個羣體是沒有錯的,百分之百的無懈可擊,即使有人有異議,羣體性的震懾也會對其進行施壓使之遵從。

在羣體的工作中偷懶,而讓別人去更努力工作,致使最終形成一種去個性化。這種現象最極端的例子通常會發生在那些大規模、互不相識的人羣中。針對從衆心理所帶來的消極效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學教授伊渥·韋奇發現的韋奇定律——“假如你對某事產生了自己的看法,但另外的10個人和你的觀點相反,你就很難不對自己的觀點產生懷疑”最值得我們參考。

韋奇經常說:“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意志。”這似乎和偉大的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一脈相承,都是避免從衆效應的至理名。

心理作文 篇3

賀頓,聽起來像個哲學名詞,是她給自己另起的名字,這位女性,有着悲慘的身世,來到偌大的城市,艱難地扣着命運的大門,她沒有學歷、沒有資金、沒有資本,甚至連姿色都沒有。然而在生活的競技場,她是出色的角鬥士,流血不可避免,但抗爭令人敬佩。

畢淑敏,當過軍醫的女作家。她的文字是溫暖和寒冷並存,有時很抒情,猶如汩汩清流,有時很嚴苛,讓你忍不住尖叫一聲。但她的文采是我的理想,比如:“女人的智慧不一定都是圓融婉轉的,有時也是斬釘截鐵的。決絕逝去的感情猶如舊衣,色澤已褪,針腳已開,款式已是陳舊,所有的經緯,都已經稀薄。然而,你長久地穿過它,那裏遺有你的形狀,你的氣息,還有你的淚和汗。”

這樣的文字很乾脆也很樸素,她善用比喻,讓你猛然心動,“賀頓並沒有走遠,在旁處靜靜地注視着(他),猶如看荒野中一盞毫不知情的燈。”她用漂亮的文字渲染景緻,“窗外冬日雪霽,殘雪似銀,路旁凍水如墨,陽光傾斜着射進來,像清漆一樣透亮,彈得出聲響。”她也很率直,“我不是課堂上的教授,只是一個筆隨心走的小說家。感謝小說的遊戲規則,給予我寬鬆想象的權利和快樂。”

一窮二白的時候,夢想仍是閃閃發亮的。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其貌不揚是非常大的劣勢,然而賀頓有一副好嗓子以及堅韌不拔的雜草精神,她有計劃有理想有勇氣,敢於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爲事業傾盡心血。生活是不公平的,它讓有的人從出生開始就享受到了陽光、雨露,卻讓另一些人付出苦難的代價來承接不易的成果。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位長輩對一個臉頰掛着淚珠拒絕去自己分到的歷史班上課並失落地徘徊在辦公室門口的女孩用手指寫下:“學習是個人行爲。”從而消融了女孩的疑惑和倔強的場景。生命是一塊畫板,願你用至真至純的心去繪製一片藍圖,收集歡笑和淚水,健康真實地成長。你的成就在於你個人的努力,在於你怎麼看待自己。

賀頓一無所有,她去推銷化妝品,在她敲門的時候,更期待沒有人應答,晚一點應答,也就晚一點尷尬。難得有人應答的時候多半是冷淡的回絕,甚至強行把她拽進屋裏。()逃跑驚魂未定,她不允許掉眼淚,因爲流淚也是需要資本的,她抿緊嘴脣,強忍淚水,又到另一幢樓“開戰”。

賀頓想做心理師,因爲很賺錢,這是初衷。然而在開辦心理診所和爲案主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賀頓瀕臨崩潰的邊緣,她隨時可能倒下,卻強迫自己堅持。故事的最後,賀頓繼續掙扎在殘酷的現實裏,只是她比以往更堅定、更智慧、更成熟。

品《女心理師》是一種刺激和潤澤,直指人性。它給了我指引,或許可以去研究一下心理學,或者可以做一個關於“人性”的主題研究,無論哪一種,都是催引人更好更強地把握自己的人生。當我綿薄無力的時候就要懂得積蓄力量和能量,一個人的成長和幸福感維繫着很多人的關注和期盼,萬物寂寥,乾坤清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心理作文 篇4

“愛”是當今社會人類共同呼籲的主題,它的意思是倡導我們做人要有愛心,對他人要關心和真誠。可是,真正做到這些的又有誰呢?

當今社會,人們注重的只是金錢與名利,而那些“愛”對他們來說何足掛齒呢?早已被置之度外。這樣的人可謂是密如繁星,數不勝數。仔細想想,這似乎又是“人之常情”。

有些人甚至認爲當今社會的人類雖然文化在飛速提高,但卻遠不及原始社會的的人類。雖然他們的知識水平遠遠不及當今社會的人類,甚至不及現在人類的九牛一毛或者可以說更少。但是他們卻擁有着當今人類最缺少的東西——愛。

想想看,如果人類只有知識和金錢而沒有感情,那還怎能稱之爲“人”呢?只能說他們是沒有感情的機器罷了,僅此而已。這是多麼可怕啊!

人類進步的越快,“愛”就越來越少。這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社會大衆的心聲。原始社會的人類如果看到他們的同伴有危險,他們會奮不顧身地去幫助遇難者。但當今社會的人類呢?就拿“小悅悅事件”來說,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試想想看,小悅悅還只是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啊!就連一個孩子他們都不願去救,更談何去幫助別人了。怎麼能說他們有“感情”呢?這是多麼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啊。從這件事中就足以看出他們人性的“冷漠”。其實,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並不難,只是缺伐那種心而已。他們的惻隱之心已經被他們所謂的名利所禁錮了。

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呼吸着同一片空氣,爲什麼就不能推開那扇被名利和金錢所禁錮的那扇“愛之門”呢?推開那扇們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看淡名利與金錢,學會愛別人、關心別人,“愛”會與我們同行。

心理作文 篇5

心理學,這個詞總讓人產生一種神祕感,也因此吸引我讀了《每天懂一點 好玩心理學》這本書,讀後還頗有收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能理解了。

人有一種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緒,即認爲自己有價值的一種感覺。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對我們說“你這個人沒有價值!”、“作爲人,你不合格!”等,就會傷害我們的自尊感情。當自尊感情受到傷害時,人就會憤怒,這是保護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種行爲。

自尊感情高的人,對於別人的侮辱也可以寬容對待。正因爲自尊感情高,不管別人怎麼說自己,也不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因而不會生氣。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點不適當的評價,馬上就會發怒。自尊感情低的人無法尊敬自己,需要從別人的尊敬中間接地獲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別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無法尊敬自己,於是便發怒了。因此,如果平時能夠多冷靜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會動不動因爲一些瑣碎小事而生氣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際關係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要內容之一。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際關係的實際是人與人的利害關係。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便同樣會滿足你的需求。總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的人,是迷失於方向的人,只會把你原來的想法顛倒過來,只有給予、給予、再給予,那麼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歡。請保留此標記際關係的兩個基本的維度是:感情上的"親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會交換理論看來,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是一種經濟交易,人們試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並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從而確保交換結果是一個正的淨收益。交換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是"社會"性的,包括資訊、地位、情感、服務和物品等。不過當人們建立關係後,分歧就難免,衝突也就可能出現。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對他人的知覺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而我們也應該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得到啓示,對他人要有醫生的心腸,但不能有醫生的眼光。我們需要被別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積極的肯定與評價的一種精神需要。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於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勵而邁上了記成功之路,也有許多一時的誤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勵而重返正道。因此,我們要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從客觀上去看待別人。

透過看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可以學到和我們的交際心理學一脈相承的知識內容,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最後希望學好心理學,我想以後應該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

心理作文 篇6

這本書是我讀的理查德·懷斯曼的第二本書了。在第一本書中我就被他書中的種種實驗和他的研究所吸引,甚至可以說是深深地着迷。這位被稱爲心理學家中的`怪才,喜歡研究搞怪心理的心理學家,確實爲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在擴大我們眼界的同時,也破除了很多我們一直以來信以爲真其實卻是子虛烏有的看法。

這本書是作者和很多卓越心理學家研究成果的結晶。同作者一貫的風格一樣,這本書也是在大量的實驗數據中爲我們呈現各種觀點。任何1種結論都不是隨手捏來信口胡說,而是在做出了大量的實驗透過各種科學的研究所得出。當然,我認爲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並不在於僅僅只是用實驗說話的這種方式,還有這些實驗的研究領域。在這本書中,作者呈現給我們的都是一些同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經常聽說或者接觸的事情而展開的實驗調查。而更有趣的是,實驗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我們常常以爲的那樣。因爲接近性,因爲獨特性,所以更有趣味性。我們通常會對和自己相關聯的事情更感興趣,同時因爲相關所以也更容易理解,不至於因陌生而感到一頭霧水。讀了那麼多本書,也可以說讀了那麼多本好書,但是這本書卻是我讀的最感興趣,讀的最認真的一本,讀的最完整的一本。這本書裏讓人有些頭痛的便是裏面大量的實驗所提到的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人員等等。本來讀一本書能夠對裏面某些有用的觀點記憶下來,並且經過消化咀嚼成爲自己的知識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在看書的時候看見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家”的名字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然後消化殆盡,陌生的還是陌生的,這種滋味並不好受,所以,我在看書的時候還是用一邊看,一邊查閱資料,至少得弄明白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到底是誰。儘管這樣做會花費我大量的時間,或許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還沒有收穫的大,但看書不就是爲了瞭解更多和尋求心裏舒暢嗎。所以,這樣做似乎也是值得的。但是很遺憾的是,書中所提出的陌生的名字實在是太多了,沒能堅持到最後。

這本書共分爲六章。每章對應1個不同的心理學:時間心理學、欺騙心理學、靈異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幽默心理學和自私心理學。不管是哪一章節都充滿趣味,並且用各種各樣的實驗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答案。時間心理學作者給我們呈現的是你的生日到底隱含着怎樣的祕密。其實這一章關於的生日日期這個問題,說簡單點就是在說星座的問題,生日與性格的關係也就是星座與性格的關係。占星學家說的到底準不準,這個問題到現在也一直是爭議不斷的。對於我來說,我就是1個很相信星座的人。每次看關於星座的陳述與測試,我都覺得太準了,儘管身邊有人說那是假的,但我仍然深信不疑。對於這個頗具爭議的問題,作者和一些心理學家們展開了各種各樣的實驗。爲了驗證這個問題,艾森克和英國占星學家傑夫·梅奧聯手展開了一項調查。在這次實驗中有20xx多人被要求提供他們的出生日期並填寫艾森克人格調查表。然而調查的結果竟然與古老的占星學傳說完全吻合。這是不是就說明人的性格的確是和星座有關的呢?實驗並沒有結束。如果1個結論真的這麼容易就得出的話,他的可信度可想而知有多高。顯然,艾森克自己也對調查結果產生了懷疑,因爲他突然意識到參加調查的人事實上已經對占星學篤信不疑了。然後他又重新做了個實驗。這次的實驗對象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係。這一次,調查結果出現了顛覆性的變化,而且顯然與古老的占星學傳說毫無吻合之處。爲了進1步驗證生日和個性之間到底有沒有關聯,艾森克將調查對象從孩子轉到了成人,這一次,調查對象對占星學的瞭解程度深淺不一。

心理作文 篇7

星期四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一行九人來到學校的心理輔導室,以敞開我們的心靈。

剛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老師認真專心工作的辦公區和爲各位同學詢問情況的諮詢區。這間小屋被藤蔓層層環繞,就好像是在世外桃源,讓人的心情頓時十分開朗和清爽。頓時,所有一切的煩惱都被人們拋之腦後。緊接着映入眼簾的便是宣泄區,只見一個不倒翁靜靜地立在那裏,他的頭上帶着一個咧着嘴哈哈大笑的頭套,正笑嘻嘻地看着我們,好像在瞧不起似的說:“如果你們能把我打倒纔算是王者。”我們頓時十分豪氣地戴上拳套,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氣打他。可是不管用多麼大的力氣暴擊不倒翁,不倒翁還是能返回自己以前的位置。

這時我們都相互看了看,都哈哈大笑了起來。這時,我們看到了在牆上的字,“讓心靈沭浴陽光,讓快樂充滿胸膛。”這時,我又想起了以前不聽話,惹爸爸和媽媽生氣時的各種情景,這讓我覺得非常羞愧。再往過看便是塗鴉區,我們可以在這裏用畫筆來展現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旁邊的牆上放着清水三中歷屆校園藝術節的照片,照片上的高年級學生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無比震憾。轉過頭來又看到了放鬆區和遊戲區,放鬆區的書架上擺着各位心理專家寫的書籍,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而遊戲區則是各類身份的小玩偶,從身份卑微的農民到權高位重的皇上的玩偶,還有消防局、法院、各類名勝古蹟的建築物。這時我們又看到了牆上的字,“關注學生心理,塑造學生人格。”最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緩緩走出心理輔導室,這時我們又看到了在老師辦公區高處的字。“理解--真誠原則、發展--成長原則、啓發--自助原則、鼓勵--支援原則、保密--守信原則。”這可能就是老師最正常的守則吧!

心理健康是學生最重要的方面,我們也應該努力做到。

心理作文 篇8

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子女、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一些家長本身不願落後於別人,孩子想要什麼都儘量地滿足。而隨着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父母也能夠爲孩子提供了攀比的物質基礎。

如今,不管是在小學還是大學,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有的孩子比物質水平,如:看誰的衣服是名牌;看誰的鉛筆盒高檔;看誰帶的錢多,花錢大方等。有的則比家庭條件,如:比誰家的房子大、裝修檔次高、父母當的官大、錢多、車子好;家中生活用品高檔等。還有的比外表長相,比榮譽,比誰受老師的喜歡等。

兒童的這種攀比心理如果伴隨着成長滋生下去,便會引發孩子的自卑感、虛榮心等多種不良心理出現,既給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又會影響學習。對於幼兒和中小學生的不良攀比行爲,家長和教師要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糾正,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孩子減輕心理負擔,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理性的分析生活,人們就會發現,其實終其一生,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沒有偏袒。人生是一個由起點到終點,短暫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所擁有和承受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是一樣的、相等的。這既是自然賦予生命的規律,也是生活賦予人生的規律,只不過每個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這不同的方式,便演繹出不同的人生。於是,有的人先苦後甜,有的人先甜後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順平和無驚無險;有的人家庭不和,但官運亨通,有的人夫妻恩愛,可事業受挫,有的人財路興旺,但人氣不盛;有的人俊美嬌豔,卻纔疏德虧;有的人智慧超羣,可相貌不恭。正如古人所說:“佳人而美姿容,才子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人間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這猶如自然界中梅遜雪白,雪輸梅香,長青之樹無花,豔麗之花無果。

人不能總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一個心理健全的人,偶爾感到不愉快、不舒暢,對一些過去的事惋惜和悲傷,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總的態度都應該是積極的,想得開,放得下,朝前看,從而才能從瑣事的糾纏中超脫出來。如果對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拿來和別人做個比較,既無必要,又敗壞了生活的詩意。

心理作文 篇9

天已經微矇矇亮了,有的人已經晨起鍛鍊,開啓自律的一天。有的人可能披着星辰,剛要回家休息。

舍友回來的很晚,晚到我擔心他的睡眠時間會不夠,因爲今天有一場比較重要的會面。

這是早幾天之前就約定好的,我不知道他是不知道,還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覺得不是很重要,亦或者是真的是太忙碌了,無暇顧及其他。

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可笑,我們往往總是在找藉口,當事情還沒有到跟前的時候,總會說自己是多麼地看重,多麼地在意,應該爲其多付出些關注與努力。

可是當真正地把規則擺在那,把事情提到檔口,又總是會給各種理由地拖延,去搪塞。

這也許就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一點小小的品質吧,雖然不能說是絕對,但或多或少是有那麼一絲絲的影響的。

我沒有給予太過地情緒去責備或者惱怒。

因爲我知道,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尺,重要不重要,不是與你的幾句辯論就一下子萌生出來的,有些意識是根深蒂固的。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能改變的只是自己,這是一句被說到陳詞濫調的雞湯話,可我越來越覺得它的實用。

所以,我們不能感同別人的身受,也就沒道理去要求別人對你有同理心。

心理作文 篇10

“這節心理課,我們來玩心理遊戲!”谷老師話一出大家齊聲歡呼“耶__”,頓時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遊戲的題目叫‘蛇戰’,遊戲規則:全班分成四隊,後一人抱住前一人,按照這樣的規律,大家抱成一條‘蛇’。”谷老師邊說邊示範,“你這條蛇的蛇頭要是報住另一條蛇的蛇尾,那麼另一條蛇就被淘汰了;如果你這條蛇蛇身斷了,你們這條蛇就淘汰了。我們看哪條蛇堅持到最後!”

四條“蛇”很快涌到操場上。蛇戰開始了。我們纔剛出發,就立刻聽到同學們嘆氣聲。我腦中一顫,才知道我們被第二條蛇抓住了,可惡的蛇頭黃鑄衍抓住了我們的蛇尾。我們心裏真後悔:怎麼一開始就被抓住了呢?嗨,不該只顧攻擊不顧防啊!

我們經過一番討論,開始了第二次蛇族大戰。這一次,攻擊我們的不是男生,而是另一隊女生。兩隊的蛇頭互相望着,好像要打架似的。我的心裏真緊張。沒想到我們的蛇頭蔡崟崟向前一撲,深深地驚嚇那條蛇的蛇身胡芳綺,有同學鬆了手,他們就迅速被淘汰了。我心裏暗暗高興:失敗來得快,成功來得也快呀!忽然男生把蛇頭一甩,朝我們進行攻擊,我們迅速捲成“蛇皮卷”,將蛇尾包在中心,讓男生找不到蛇尾,哈哈。

玩完後,我們總結出很多經驗,其中一條:團結和智慧是成功的保障呀!只有大家團結一心,多動腦子,成功就容易得到!

標籤: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