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心理作文

【推薦】寫心理的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心理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寫心理的作文3篇

寫心理的作文 篇1

試前的心理壓力其實是考試焦慮的表現,心理學研究證明,絕大多數考生在臨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或焦慮,這屬於正常現象。適度的焦慮可以維持考生的興奮度,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注意力和反應速度等,是很有好處的。

但是如果考試焦慮過於嚴重,則會影響到複習過程,並且影響到考試發揮。因此,考生需要對考試焦慮進行識別,並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心理諮詢員和醫生的幫助。考試焦慮在生理上的表現主要有:心率加快、呼吸加劇、腸胃不適、多汗、尿頻、頭痛、失眠、頭腦一片混亂或空白等。在心理上則表現爲很多擔心,例如:擔心考試時自己有一大堆題目不會寫,擔心以前念過的書想不起來,擔心考壞了被父母責罵……

如果只是有些擔心,但是以上的症狀不明顯的話,可以自己學習一些心理調試的方法來緩解焦慮的程度,比如在覺得擔心和焦慮的時候做深呼吸:深深地吸進一口氣,再慢慢地呼出來。或者緊緊地握住拳頭,再慢慢地放開。或者多對自己說一些積極的話,比如“我一定行”、“我複習得很好,一定沒問題”等。

寫心理的作文 篇2

今天是散學禮。同學們都焦急地等待老師分發自己的成績冊。有的人想:我一定考得很好,父母一定會誇獎我;有的人卻很自卑,考得馬馬虎虎,回家不知如何面對父母。我卻很驕傲地想:考試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怎麼會難倒我呢?

當、當、當的鈴聲響了,同學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教室門前。老師還沒來,同學們有些不耐煩了。有人說老師來了,大家的心都蹦蹦地跳,隨着老師穩重的腳步聲到來,我的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師走上了講臺開始發成績冊,老師讀到了我的名字時,我得意洋洋地走上去領成績冊。回到座位,我還沒有翻開成績冊,只是在想向父母提什麼要求或獎勵……翻開那輕巧的成績冊時,卻讓我大吃一驚,語文89.5分,數學86分,英語,英語太可怕了,才76分!成績冊不再像剛纔那般輕巧,漸漸變得沉重起來,剛纔那些想法,一掃而空,而想到的.卻是如何面對父母。在回家的路上,我的頭像泰山壓頂那般沉重,被壓得低低的。

回到家門口,聽到父母在談論我的成績時,我十分慚愧,站在門前默默地哭起來。

當父母發現我時,我一直站在門前哭,不知道該逃避現實還是勇敢面對。不知道爲什麼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在腦海裏徘徊,我想這句話已經不適合了,因爲我已經失敗了很多次了。但想到許多偉人都經歷了許多失敗才能成功時,我勇敢地走進了家。回到家,父母知道了我的成績後,不但沒有責罵我或批評我,而且還鼓勵我下次努力,又幫我找出失敗原因,想想有什麼辦法來改正,吸取這次失敗的經驗等許多問題。當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聚時,當和別人談起學業成績時,當和對你有所重望長輩們談心時,那股慚愧之心油然而生,讓我感到無比的羞恥,我想這就是失敗的代價。

我真希望時間快點過去,讓新的學期快點地到來,給我一個戴罪立功,將功補過的機會。這樣,我才能從慚愧中得到解脫,從失敗中走向成功。

寫心理的作文 篇3

記得那是我六歲的那年,那時候,我還在鄉下,好不容易媽媽帶我外出旅遊,我真的高興得不得了。因爲這是我第一次旅遊。

首先,媽媽先帶我去了超級市場。對於城市裏的東西和新奇,對於眼前這個從未看見過這樣大的超級市場,心中百感交集。一會兒又是興奮,又是緊張,總而言之,心中高興到了極點。因爲媽媽知道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大的購物商場,害怕我會到處跑來跑去,亂碰那昂貴的商品,所以再三叮囑我:“對那些商品要格外小心,只能眼看手勿動!”可我對老媽說的這番話真是左耳進,右耳出,只是不停地說:“知道了,知道了。”於是,我就連忙把媽媽拉進商場裏去了。“哇,這些商品真多啊!”我看得眼花繚亂。突然,一個籃球引起了我的注意,“啊,不是吧,一個籃球要588元?算了,買不起摸摸也好!“於是我就拍了幾下。

這時,我的耳邊又響起了媽媽的嘮叨:“眼看手勿動!”可是我根本不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總是憑着“不買摸摸也好”這個念頭到處亂碰。接着,我的視線轉移到了一個精緻的小花瓶上,剛想上前去摸一摸,但不知怎的,花瓶無緣無故地掉在地上。

媽媽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隨着“碰”的一聲,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到我身上,緊接着所有的人都七嘴八舌的批評着我。“我沒有,我沒碰,時它自己掉下來的!”我受盡了無限的委屈。雖然媽媽相信我是無辜的,但是面對這麼多人的指責,我有口 難辯,黃河水也洗不清呀!就這樣,我便背上了一個碰爛花瓶的罪名,白白賠償了三百多塊錢。

雖然這次我是無辜的,但卻永遠啓迪了我。讓我真正領略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的含義。不過,這也好,用三百多塊錢買來一個教訓。下不爲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