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外婆作文

高中作文:我的姥姥

姥姥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農村婦女,她和別的老太太一樣一頭白髮,小個頭,很精神,走路很快,總是將幸福留給我們。

高中作文:我的姥姥

曾經好多次想用言語記錄外婆的一言一行,都未能如願:

在外婆剛過世的幾天裏總想留住點什麼,不知怎的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只是在腦海中不停的回想着外婆的一言一行,回想着她那讓人釋懷的慈祥,回想着她那智慧的笑容;無論腦海中浮現多少曾經的美好,而我的筆下始終沒能留下隻言片語。

“媽,你在幹嘛呢?”

“上墳,今天你姥姥生日。”

這是去年秋天外婆走後的第一個生日,我和媽媽一次偶然的通話。按照鄉俗親人走後家人會給已故的親人過最後一個生日,俗稱:“冥壽”。

掛斷媽媽的電話不由自主的提起筆想留住點什麼,也只是寫下了:“姥姥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農村婦女,她和別的老太太一樣一頭白髮,小個頭,很精神,走路很快,總是將幸福留給我們。”也就是本文剛開始的一段文字,至此以後許久未能再提起筆來。

一直持續到2014年冬天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晚上,那天是父親離開的日子,已經五年了,我不由自主的回憶起過去的光景,想起了那時的外婆:那一幕幕的場景足以讓人窒息,時至今日我始終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但就是在這令人絕望的時空中,我永遠無法忘懷一個七十多歲的白髮人給她無助的外孫送來一個最深情的擁抱,沒有任何言語,有的只是眼角的淚水和堅毅的目光。那一刻的溫暖我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述說、記錄,只是靜靜地讓此情此景徜徉在情感的細流中,永遠傳遞。

在父親走後外婆時常教導我:“大喪三年運氣低,出門在外不要和別人發生爭執,凡事多謙讓,往開想。”

不懂事的我在和母親爭吵時,她總是不厭其煩的說教:“你媽脾氣不好,不要和她爭,躲着點。”那刻,我擡頭看外婆時她已是滿眼淚花,嘴裏還不停地念叨着:“捅了馬蜂窩了,捅了馬蜂窩了……”爲我正值壯年的父親惋惜,爲我年紀尚輕的`母親和她尚有稚嫩的外孫憂心。

在紀念外公一文中我也寫到我的外婆,她自幼失去雙親,和姐姐相依爲命,姐姐寄人籬下,她跟着外婆長大,可謂是飽經風霜,一生都在與艱苦的歲月作鬥爭,直至離世。

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即使臥病在牀,辭不達意之時,依舊思路清晰的詢問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狀況,心細到了極致,而且從來不失禮數:每當我回家看望她的時候,都會將女友家人的問候帶給她老人家,她也及時的做出迴應讓我代其問候女人的父母,還不停地詢問着未來外孫媳婦的一切。

我的女友不善言辭,比較內向,但卻和外婆格外的親切。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倆回老家一進門外婆拉着女友的手,我已經記不清當時她們說了些什麼,只記得倆人拉着手開懷大笑,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遺憾的是未能用照片留住這個幸福的瞬間,現在也只能和女友在聊天中回憶曾經的美好。

時間再回到2014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九日的那個夜晚,那晚我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回想着我的外婆。筆和紙都準備好了,因爲我想留住點什麼,哪怕是一絲絲的回憶,最終還是未能如願,後來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也未能在那張白紙上留下一點點墨跡,索性收拾了筆和紙。

自此後直到除夕,在南歸的列車上我又想起了外婆。

今年是外婆離開的第一個除夕,以往的除夕我都會去外婆家探望她。在她身體健康還住在村裏那個小院的時候,自打我記事起的每一個除夕都回去外婆家:小的時候是父親帶我一起去,後來父親走了,我就一個人去,再後來外婆就病倒了,之後外婆搬到了鎮上,除了外公、外婆去世時我也再沒有去過那個小院,也沒再去過那個村莊。

在去往那個村落的大路、小路是我這一生都不能忘記的,那些路記錄了我太多的幸福,我的童年多半都在這些路上。

在村落最南端的小院,就是外婆家,在我們去外婆家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家門口的槐樹,槐樹下的那段路永遠都是乾乾淨淨,就像是外公、外婆一生勤勞質樸的寫照。

20xx年的除夕,我依舊和母親嘮着家常,說的最多的還是我的外婆,也就是她的媽媽,也是她人生中第一個沒有媽媽的除夕。

農曆乙未年正月初九,終於提筆,在白白的紙張上留下了久違的墨跡。

謹以此文紀念我敬愛的姥姥,願您永得安詳!

標籤:高中 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