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外貌作文

描寫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導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導

描寫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導1

人物外貌不但指人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還指人的神情、姿態、聲音等。把人物的這些特點具體地寫下來,就是人物外貌描寫。學會觀察和描寫人物外貌是寫記敘文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基本功。因爲,作文不論是記事還是寫人,總離不開人物描寫。人物在文章裏一出現,就像演員出現在舞臺上一樣,首先映入觀衆眼簾的是外貌。

要寫好人物外貌,關鍵在於平時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徵,注意人物的身分,瞭解、熟悉他們的個性。還要留心他們的變化。具體來說:

第一,描寫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點,這樣,就不會出現“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寫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張冠李戴。

第三,描寫外貌要注意人物內心感情的變化。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年齡、經濟地位、職業、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必然會反映到人物的外表來。因此,寫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變,要透過人物外貌的描寫反映出人物的心內世界。

第四,描寫外貌,還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點。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對雙胞胎,儘管長相一樣,但性格和氣質是不盡相同的。描寫外貌的時候,就要注意“以形傳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點反映出來。

外貌描寫四法

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容貌、衣飾、神情、姿態等等進行描寫。透過人物的外貌描寫,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

一、白描式描寫。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華麗的詞藻,而以簡練單純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來。這種描寫方法的運用,可以給讀者一個簡單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寫藤野的“黑瘦”“八字須”“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衣着“模糊”,冬天穿舊外套。抓住特徵,幾筆勾勒,就活畫出了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二、漫畫式描寫。在人物描寫中需要強調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徵,可以採用誇張的手法。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人的外貌就是漫畫式描寫。如魯迅筆下的阿q:“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於何時的癩瘡疤。這雖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爲不足貴的,因爲他諱說‘癩’以及一切近於‘賴’的音,後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都諱了。”魯迅先生抓住阿q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徵——頭上的癩瘡疤,以詼諧的語言進行了誇張的描寫。爲讀者展現了一幅幽默的漫畫。

三、工筆式描寫。工筆描寫指對人物多用筆墨作細緻入微的刻畫。猶如電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寫或繪畫中的工筆肖像畫,人物的外貌特徵、服飾、穿戴以及細微的表情,都能讓讀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劉紹棠《榆錢飯》中:“丫姑野性,膽子比人的個兒還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辮子七纏八繞地盤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齒咬着辮梢兒,光着腳丫,雙手合抱比她的腰還粗的樹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樹梢,岔開腿騎在樹岔上。”這段文字用工筆細描法,把一個“野性”“膽大”飢不擇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出來。對人物的外貌作了細緻入微的描繪,使人過目難忘。

四、間接式描寫。就是作者不直接寫出人物的外貌特徵,而是透過寫周圍人物的反應來表現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雋永,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如《陌上桑》描繪羅敷出衆的美貌:“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着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行者”見到羅敷放下擔子摸着鬍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見到羅敷脫下帽子,只戴紗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羅敷鄰里的“耕者”、“鋤者”,他們該不是第一次見到羅敷吧,可也因觀看羅敷而常常停下活計導致貽誤了工時。這幾句,沒有一詞半句直接描繪羅敷的容貌。我們甚至無從知道羅敷是高還是矮,是苗條還是豐滿,可我們就是覺得她很美。間接描寫十分含蓄,平添了無窮的神韻和魅力。

側面描寫三法

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它是正面描寫的一種補充。側面描寫曲折含蓄,能喚起讀者的想像,豐富人物的'形象,達到以此顯彼的效果。常見的側面描寫有三法:

一、對有關環境的描寫。透過對環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寫的人物性格特點。例如《飛奪瀘定橋》一文透過天險、氣候惡劣、敵人囂張、索橋高懸等各個側面的描寫,突出飛奪瀘定橋的重重困難,而紅四團與敵人激戰兩個小時,就奪下瀘定橋,顯示了紅軍戰士智勇雙全,說明黨領導下的紅軍不畏艱險,所向無敵。

二、對有關人物的描寫。這是對與主要人物有聯繫的其他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心理等進行描寫,以襯托主要人物的品質。例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並沒有正面描寫邱少雲在烈火中的情景,而是透過“我”的心裏活動側面烘托,寫“我”首先想只要他跳起來就可以把火撲滅,或者“我”跳過去也能救出戰友,但這樣就會被敵人發現。接着寫“我”擔心邱少雲會突然跳起來或叫起來,以及“我”不忍朝他看又忍不住看,盼望出現奇蹟的矛盾心理,從側面表現了邱少云爲了戰鬥勝利,勇於自我犧牲的頑強毅力和崇高精神。

三、對他人言論的描寫。透過別人識別能力和議論評價來描寫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質和事情的意義。例如《小英雄雨來》一文中寫道:“蘆花村裏的人聽到河沿上響了幾槍。老人們含着淚,說:‘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蘆花村的孩子們,雨來的好朋友鐵頭和三鑽兒幾個人聽到槍聲都嗚嗚地哭了。”這些話寫村裏人誤以爲雨來被鬼子打死了,人們對他議論和評價。這側面描寫謳歌了小英雄雨來的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勇對敵鬥爭的高貴品質。

描寫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導2

繪形繪聲畫靈魂

——如何描寫人物外貌

人物的外貌描寫是文學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情等的描寫。外貌寫得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畫。精彩的外貌描寫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感情,加深讀者的印象。下面結合魯迅小說《祝福》,談談如何寫人物外貌。

一、揭示靈魂畫眼睛

眼睛是人的心靈的窗戶,它最能傳達人物的內心祕密。魯迅曾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中14次寫到樣林嫂的眼睛,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變化。第一次寫祥林嫂到魯四老爺家時,她的眼睛是“順着”看人;第二次到魯家時,“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當知道周圍的人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時,她總是“瞪着眼睛,不說一句話”;她在去世前,“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作者透過對祥林嫂眼睛變化的描寫,將吃人的封建禮教強加在她身上的苦難,深刻而形象地反映了出來。需要指出的是,魯迅先生的"畫眼睛",是比喻的說法,並不意味着描寫人物外貌非得畫眼睛不可,而是要細緻、精確地描繪人物外貌最富特徵的部分。

二、透析個性繪肖像

在《祝福》中,作者抓住祥林嫂一生中三次具有代表性的外貌,透出她經濟上受盡剝削,政治上備受壓迫,精神上慘遭摧殘,直至最後淪爲乞丐,凍餓致死的人生經歷。

第一次是她來魯鎮做工的時候,“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不開一句口。”此時,她爲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年輕、健壯、能幹,在魯家暫時安了身。雖遭遇不幸,但“口角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是祥林嫂被賣改嫁之後,不僅死了丈夫,而且失去了兒子,再一次來到魯鎮,外貌有了很大變化,“她仍然頭上扎着百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穿孝和頭飾依舊,可臉色和眼光今非昔比,祥林嫂經受的打擊接踵而來,即使抗爭也還是回到了不幸的起點。

第三次是祥林嫂捐了門檻之後,仍被當作不乾淨的女人而遭到歧視,她精神崩潰,外貌發生巨大變化:“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了;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個活物。”這是祥林嫂死前的最後一次外貌描寫,蒼老、頭髮花白、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她的肉體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

三、顯示變化寫動態

把人物外貌放在一個動態環境去描寫,可以凸顯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變化過程。《祝福》寫了祥林嫂外貌的三次變化:第一次寫她臉色表黃,說明生活的艱辛;紅潤表示青春的活力;順着眼意味着善良、安分和溫順。第二次寫她兩頰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帶些淚痕,說明她人生遭受了慘重打擊。第三次,寫她間或一輪的眼珠,說明她精神完全麻木。透過作者動態的外貌刻畫,我們看到了祥林嫂坎坷的人生經歷和不幸遭遇。

對人物外貌的描寫,抓住特徵是關鍵,體現個性是目的,揭示主題是歸宿。倘若能讓讀者知人知面知其心,描寫就算成功了。

標籤:描寫 指導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