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媽媽作文

母親的故事作文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母親的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母親的故事作文2篇

母親的故事作文1

母愛一向是人們所歌頌的重點對象,關於母愛的文章更是多不勝數。我沒有過人的文采,也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只能用我樸素的文筆刻畫出我心目中的媽媽。

關鍵詞一:特

媽媽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媽媽是由別人介紹和爸爸認識的。媽媽說當年會喜歡我爸爸,是因爲我爸爸很誠實很純樸。她經常跟我說,選老公最重要的是要選一個誠實的人,外貌、錢財的是其次。這在當今時尚社會裏,真是少有的見解。當年,爸爸去惠州當兵了,媽媽曾在休假的時候去找我的爸爸。她說她在上路前給爸爸發了個電報,然後孤身一人上路。她坐車去的,可是不識路,下錯了站。她沿着路邊走,遇到人就問,可那些人說的惠州話,她聽不懂。她憑着記憶走向坐車時經過的部隊。到了那部隊,她就問那是不是我爸爸的部隊,然而不是,她還要往回走。幸好爸爸收到了電報,等着媽媽,等了很久,擔心她不識路,找了幾個戰友幫忙找她。這樣媽媽才能安全到達爸爸的部隊。爸爸的戰友們無不讚媽媽勇敢,很少女人敢到這麼遠的地方,而且是孤身上路。這也算是媽媽不同於一般人地方。媽媽很注重培養我的獨立性,總是要求我能自己做的事要自己做,她很支援我做事件的發起人或領導人。媽媽的這些特點,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關鍵字二:胖

我媽媽是一個很普通的`婦女,她眼睛不算大,臉也不是漂亮的鵝蛋型,而是普通的圓形。但我總覺得她很好看,也許是別人都說我長得像她的緣故吧。她身材不像我許多同學的媽媽那樣瘦,應該說是胖。沒錯,她是胖的,160釐米的身高,竟有60多公斤的體重,能說不胖嗎?從我有記憶以來,胖,就是媽媽給我的最深印象。但其實媽媽以前可是名副其實的“骨感美人”呢。年青時不足40公斤。胖,是因爲懷了我哥哥和我以後,擔心我們會營養不足而拼命吃東西所導致的。每個女人都愛美,胖更是女人最怕之一。而媽媽愛哥哥和我更甚於美。

關鍵字三:海

我的名字不特別,是普通,就是隨街一抓也一大把的那一種。記得小學時,聽到某同學說他的名字是什麼什麼意思後,回到家,我也問了媽媽我名字的含義。從此,我不再對我的平凡名字有任何抱怨了。“'海',就是無邊無際,能海納百川。”這是媽媽告訴我的。那時,我剛好學到“海納百川”的意思,所以我明白媽媽的話——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包容之心。

媽媽給我取這個字爲名,並不是只圖個意思的,她還在實踐中教我“海”。

那是我初中的事了。爸爸到廣州治病,而媽媽因爲工作不能陪伴左右,於是請來我的大伯,也就是我爸爸的大哥來照顧他。有一天,我放學回家,見到媽媽在家,感到很意外,在這個時候媽媽應該在上班的。一問之下,原來是大伯被騙了,媽媽留給大伯的兩千塊都被騙走了。媽媽就是要到廣州去,弄清楚情況。事後,媽媽將這事詳細地告訴了我。

“那騙子騙你大伯說你爸爸患的病很嚴重,如果不及早醫治,會有生命危險。你也知道你大伯是農民,沒什麼文化。又加上他擔心你的爸爸,就急慌了。正好看到一個老婆婆來向那騙子買那什麼治病的東西,他就問那婆婆是什麼。那婆婆估計也是那騙子的同黨,她告訴你大伯,買了那人的湯料熬湯,能治百病。於是你大伯就傻傻地掏出一千八百塊,買了三包。”媽媽告訴我。

“那你怎麼處理這事啊?”我問。

“還能怎麼做,就囑咐他以後小心點,不要再犯唄。”

“那麼那些錢怎麼辦啊?要大伯賠嗎?”

“能要大伯賠嗎?這次發生這種事,最不好受的就是你大伯他了,如果還要怪責他,那他肯定會比死更難受,我們做人要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啊。”

經過這件事,我更加喜歡我的名字了。媽媽,我也要學你那樣“海”。

母親的故事作文2

中醫是傳統醫學的瑰寶,從《黃帝內經》開始,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李時珍《本草綱目》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著名聖典。幾千年來,一直爲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我童年時,母親身體不好。經常待在家裏陪她,閒暇時最喜歡看醫學書。裏面有圖片,尤其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有孫思邈的《千金方》。

聽母親講,她四歲時得了白喉,幾乎喝水都很困難。家裏來了一位民間的郎中,他把一種藥輕輕從鼻孔吹入,隔一段時間吹一次,大約三次。他告訴外婆,如果天亮醒來,就沒事了。外婆緊張的一宿未眠,天亮了,母親真的好了!

回想起在九十年代,村裏有一位村民,販賣紅薯。擔心車裏的貨物,就整宿未眠,熬了三天三夜。加上村裏有人家辦喜事,他又喝了白酒。結果得了急性白喉,當時也是喝水都咽不下去。送到當地醫院,可惜迴天乏力,還是走了。假如那位郎中在世,或者他的祕方流傳下來,或者又是另外的結局。

母親二十多歲時,患上了肺結核。在縣城醫院住院,似乎越來越加重。父親的學生悄悄和他說“中西醫結合,療效好。”父親就暗自找的中醫院,給配的中藥。在外邊想法熬好,趁醫院不注意,悄悄服用。過了幾天,奇蹟發生了,母親的病痊癒了!

我是母親四十多歲纔有的孩子,那時剛四歲,母親患上了很嚴重的疾病。在省城醫院住院,寫信讓爸爸把我帶去。等我結婚成家後,才明白母親的病有多危險。據醫生講:“做手術十個裏面有九個,都不會超過一年的生存期。”父母商量後,決定去中醫研究所,那兒的專家告訴父母,先給配上半年的中藥,感覺有效果,再繼續配。讓他們一定要有信心,回到老家後,父親不辭辛苦的熬藥,按時讓母親服用。

半年後再去西安複查,又配了半年的中藥。一年滿了,父母去了當初就醫的醫院,經過檢查,隱患解除。母親痊癒了!醫生都連稱奇蹟,是愛和中醫給了母親新生!

在我十多歲時,母親患上類風溼關節炎。疼痛難忍,連手都不能伸縮自如。去西安求醫問藥時,接待她的醫生就是患者,左手寫字,拄着柺杖。醫生笑着說:“看我的情況,就明白沒有什麼特效藥,保守治療。”,在西安接受一種進口藥,每針十元錢。聽母親講,打一針包三天。打了好幾次後,注意到其實是激素藥,就不敢再打了。

回來後也是千方百計的尋醫問藥,爲了母親的病,父親也是蠻辛苦的。親自跑到山溝溝裏,砍桑樹根。每天早晚各一次,點燃桑樹根。用它的煙燻肩膀的兩側。藥膏也是貼了無數,效果甚微。

有一天,母親的表弟從外地回來了。他問清楚病情後,對母親講:“目前在銅川製藥廠,可以試着配幾樣中藥針劑。”不久就寄來了十盒針劑,主要成分”丁公藤。”母親打了三盒,效果顯著。可以下炕了,閒不住的她又開始忙乎家務活。剩下的七盒給了病友,她的效果沒有那麼顯著。母親重新拿起繡花針爲她的寶貝女兒,準備嫁妝。

後來舅舅拜年時,母親特意問起了配方。舅舅講他沒有刻意記住,當時就是在那兒實習,憑感覺配的。他也不知道,效果會如此之好。舅舅不是學醫的,他是化工專業,半年後就調回了省城高校。

父親砍的桑樹根,堆成了一座小山。整整燒了兩年才燒完。家裏爲母親準備的膏藥,以及買的成品藥,他們都無償給了周圍的病友。

母親的一生,身體一直不太好。是中醫伴隨她闖了一關又一關,可惜的是每次的配方,都沒有留下。爸爸從一位中醫那兒,得到治療腹瀉的偏方,記憶猶新“香附子,醋香附子,冬楂,焦冬楂”克數記不準了。感覺劑量不大,有一個大蘋果那麼多。白痢放紅糖。紅痢放白糖,混合痢疾放紅白糖。老少皆宜,治好了好多鄉親的腹瀉。價格特別便宜,記得九十年代是六角錢一副藥。

曾經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在醫院治療無效後,父親看望的時候,就說了這個偏方。家裏人抱着試試看的態度,結果他緩了過來,又可以談笑風生了。

因爲味道本身甜,孩子小時候,在奶瓶裏喝的津津有味。感謝中醫,感謝父親的精心照顧,讓我擁有了母親多年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