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感悟閱讀作文2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感悟閱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悟閱讀作文2篇

感悟閱讀作文1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那個女孩教會我愛。他們曾經出現在我的生命裏,然後又消失不見。可是,我不相信他們是天使。他們是世間最普通的男孩和女孩,所以我就一直這麼站在香樟樹下等着。他們總有一天會回來,回來找我,教會我更多的事。這句是對《夏至未至》主人公陸之昂內心的真實寫照。

在我們這個青春無限飛揚的年紀,一定要發生些難忘的事。我們會在焦急地奔跑中撞到一個穿着白襯衫的男孩,一直記得他清秀的模樣;我們會在某些重大變故之後逃避現實,期待着那個男孩的疏導;我們會在迷茫時隨意地在黑暗中走着,等待着那個女孩帶來光亮。

都說90後是個早熟感性的時代,我“隨波逐流”,愛看青春小說。衆人都愛喜劇,我卻偏喜悽美的結局。

第一次讀的小說便是《夏至未至》,是舍友借給我的。讀到深夜十二點也不肯放下。後來又偏愛古裝劇情,纏着母親買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想這也是我現在選修歷史的重要原因。

主人公傅小司就是在下樓時被立夏撞到的,書落了一地。傅小司永遠是個安靜的男生,與他隨時隨地在一起的還有那個永遠嬉皮笑臉的陸之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立夏才注意到新校園裏有兩個穿着白襯衫的乾淨酷爽的男孩。故事就這樣按照情節發展下去。我會因傅小司與立夏相戀而感受到朦朧愛情的美好,也會因爲程七七的打斷而憤憤不平。這不禁讓我想到在校園中的早戀行爲,而老師就像文中的“程七七”,打斷了一段段美好的.戀情。我們的青春雖可任意揮霍,但這樣總是違背大人的世界觀的。

流年未亡,夏日已盡。可那香樟似是不會枯黃的,它永遠在等待着誰。它就這樣站在黃昏中看着風把黃昏吹成了飛鳥,把過往吹成了回憶。而因爲幫傅小司而被抓進監獄的陸之昂釋放後就一直在樹下等待着。

我們終究也是要畢業的,大家會告別後頭也不回地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但當初在一起的喜怒哀樂都會永遠記得,畢竟曾經那麼用力地在一起過。

現在老師們很反對同學們讀青春小說,說是會浪費時間,荒廢學業。而我認爲青春小說也不是毫無價值的,有些小說則句句讓人驚歎。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夜華是天帝之孫,因下凡歷練忘卻記憶的九天玄女白淺救他一命,玄女一句玩笑二人結爲夫妻。古來神凡相戀都是沒有好結果的,玄女生下姜離(將要分離之意)便跳下誅仙台。她不知道,誅仙台誅的只是神仙的修行,凡人跳下誅仙台,卻是灰飛煙滅。我不禁糾緊了心,爲何玄女會如此傻,心不再是七上八下,而是一沉到底。閃電劈開了玄女的記憶和封印:你本是神女,無需修煉便是地位無上。陰差陽錯的她卻是與夜華早已定下婚約。夜華也不似之前那樣淡漠,失去一次懂得珍惜。而最後差點死去的夜華在她身後叫了聲“素素”,令人不禁淚流滿面。也許這是我見過的寫得最好的摻合着悲劇的美好結局了。

我也曾想過如果我是玄女,我會用心頭之血來維持師父的魂魄嗎?我會花幾千年光陰來等待一個未知的人嗎?若說龍葵等了哥哥一千年,紫萱等了長卿三生三世,我想我大概是不能的,由此更加佩服他們的矢志不渝。

世間的感情都是純潔的,有人一開始便視若珍寶,有人失去後才後悔,懂得珍惜,可當時愛人的心都是真實的。命運中有許多羈絆,但就算被命運的鐵蹄狠狠踐踏,也要頑強地長出自己的根芽。只因如果那個曾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你不願將就。

閱讀教會了我許多,以後還會繼續教會我更多。

感悟閱讀作文2

我家房子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臥室旁一間狹長而明亮的書房,這便是我的蝸居。書房裏有五個大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塗上清漆的實木做成的書架,充滿着樹木的自然氣息。買書是一種樂趣,而看書更是一種樂趣。

我喜歡看書。在我的閒暇時間,我翻閱着自己所珍愛的書葉,開始一次次令人振奮的文化之旅。每一排文字,每一行詩句,在我冥想的溪流中流淌,給我的旅途留下深深的印跡。

每一天的清晨都清新怡人,令我頭腦清醒,這是令我思考人生,生怕虛度光陰的時刻。我把無數的清晨獻給了書籍,並樂此不疲。在我的生活中,閱讀成了富有詩意的樂事。一位哲人說過,“你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也許在別處就可以找到。”我覺得這話不錯,因爲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體驗。一縷陽光透過窗戶在書葉上移行,能令我興奮不已,我甚至認爲自己是在梭羅那瓦爾登式的小屋裏,苦磨心智。

蝸居在書房裏,我撫摩着散發出人生智慧的書葉,咀嚼着精緻的文字,就像觀察樹木抽芽,凝視它們的葉片像一團綠霧舒展一樣,我倍感欣喜。如果功課繁忙,我則在晚上就寢前進行閱讀,半個小時就能極大地滿足我的渴求,每晚如此。家門前的河畔上,夜裏偶爾路過的行人,望着窗戶透出的亮光,也許會以爲是黎明前的晨星,那樣的遙遠,琢磨不定。

時間緩緩向前推移,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只是短短兩年的時光。一個春日的清晨,我和窗邊的一盆蘭花同時甦醒,一如往常翻閱着書卷。忽然我的頭腦裏響起細微的聲音,輕柔得像音樂。我仔細聆聽,生怕有什麼東西會滲入我的思想。過去我曾體驗過,一個可怕的神話傳說,不經意溜進我的頭腦,使我精疲力竭,難以入眠,後來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擺脫。我呼吸着蘭花散發出的淡淡的香氣,但仍不知那樂音的來源。我閉目沉思,突然感覺出那是來自書籍的聲音,是心靈的共同語言。我嘗試着聆聽,和它們進行優雅而無聲的交談。

除了閱讀和寫作,我幾乎沒有別的消遣。就像音樂與美酒讓希臘沉醉一樣,我沉浸於書籍史詩般的壯闊中。開啟窗戶,狹長的書房溢滿清新的空氣,我如癡如醉地啃食人間的精神食糧。簡樸的生活使我可以輕易得到快樂:一間遮陽避暑的屋子,幾本書,比華而不實,具有精心雕繪的藝術風格的高大建築,更能令明智的屋主賞心悅目。歷史所留給後人的,深邃的智慧總比羅馬雄偉的廢墟多。

有時,我也到街上散步,常去的是書店和圖書館。我感覺到,現在想得到一本有價值的書越發困難了。不得不承認,儘管市面上的書籍種類浩繁,年輕作者的觀點大膽獨特,深受讀者的關注,可思想和藝術價值並不高。停留在趣味上的閱讀是膚淺的,真希望能常見到像《文字生涯》這樣富有啓發的書。

書房裏的書架底格,儲存着父親的讀書筆記,寫得滿滿的幾本黑皮本,吸引了我的注意。本子上大多寫着父親的讀書感受,和一些從書裏摘錄的句子。從這些本子裏,我瞭解到了許多我喜愛的作家。

在浩瀚的文化旅途中跋涉,我幻想到達了湖泊,森林和廣袤的平原。在豐饒的土地上,人們向下挖掘,或尋找到一股清泉,一道礦脈,或幸運地發現一片新的精神領域。一串歡笑,一聲嘆息,無不來自心靈深處;幾許欣喜,多少愁思,靜靜地從筆尖淌出,躍然紙上。

沿着書中前人開闢的路徑,什麼時候,我希望自己的書也能擺放在書架上,傳播出持久的樂音,在人們的思想上燃起一團團明豔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