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閱讀與經典同行作文「優秀」

  導語:當我準備寫一篇閱讀與經典同行的徵文時,我在想,什麼是經典,怎麼同行,小編整理閱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歡迎閱讀。
 

閱讀與經典同行作文「優秀」

第一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當我準備寫一篇閱讀與經典同行的徵文時,我在想,什麼是經典,怎麼同行,很簡單,實際象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一直在與經典同行,因爲課標中的文章都很經典,都是教育工作者們根據代代人的教學實踐把依然流光溢彩的東西精選出來的,選入課本上的作品就像一個個精心打磨的鉤子,將人類的智慧環環相扣。我們看到,四書五經高度濃縮了儒家文化的精華,奠定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價值觀與文化血脈;我們看到煌煌《史記》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讓後人能夠觸摸歷史最真實的脈絡;我們也可以看到《寂靜的春天》是如何發人深省,如何喚起了人類對自然的重視,從感知上說經典象是黛玉爲寶玉柔腸百回落下的一行相思淚;經典是孔明運籌帷帳中的大智慧;是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的碩果;是梁山好漢們的俠肝義膽,是一盞經過熱水的浸透才能散發出最美的茶香的茶,是一罈經過時間的發酵令人傾倒的酒。

也正因爲經典是如此地沁人心脾,才使我們更加熱愛並融進之中,嚮往課本,愛不釋手,心馳神往地去品讀她們。

當然在標新立異的電腦時代,電子書是取代了紙質書,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書籍,可充斥網絡的讀物又有多少能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呢?有幾多能稱得上經典呢?每當我迷惑、彷徨時,好書她會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爲我排憂解難,增強我的勇氣和自信心;當我悲傷痛苦時,她能告訴我說,悲傷只是暫時的,只要勇於去開拓,便會發現快樂就在眼前;當我被別人誤解時,她會告訴我說,勇敢地去走你的路,他們會看到真實的你。這就是經典著作所在。只有讀其經典,鄙棄糟粕,纔算會讀書。

會讀書是一方面,還要多讀書,要常讀,也就是與之同行,我們從小就聽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彥語。我小的時候一有空,便讀起《格林童話》、《十萬個爲什麼》等讀物。讀了這些書,不僅提高了我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從中摘錄一些好詞佳句,等到寫作文時,就能得心應手,不會感到欲言無物、詞彙匱乏。透過大量閱讀還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記得很小的時候,腦子裏總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天上爲什麼會有月亮?魚爲什麼不能到陸地上來生活?等等。但當我上小學並愛上了讀書之後,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甚至有時候我還充當小朋友的小老師,每當這時候,我都會由衷地感到讀書的好處,更堅定我要多讀書,才能多長見識的信念。讀書實際還教會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古井》這篇文章,文中的古井就同偉大的母親一樣,無私地向人們奉獻甘甜的、清涼的泉水,養育一方村民,而對人們毫無所求。讀完這篇文章,體會到做人應該有博大的胸懷,也更應該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我時時踐行老師的職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讀書還能夠盪滌浮躁的塵埃污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創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嫺靜氛圍。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的高深、清高背後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讀世界經典名着《巴黎聖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醜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讀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以及古人流傳於世的名言警句,這些都能使我們擁有誠實捨棄虛僞,擁有充實捨棄空虛,擁有踏實捨棄浮躁。

現在,讀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開書本,一切的煩惱憂愁,都離我而去,在我的腦海中,只剩下那壯闊浩瀚的故事,一次次衝擊着我的心房,比如翻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我彷彿看見那多日無獵物的老漁夫,仍然無悔地選擇踏上那漁船,又一次踏上了旅途。這一次,他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他捕到了一條大馬哈魚,可血腥味吸引來了鯊魚,來與他爭搶獵物,他並未灰心,在狂風暴雨中與鯊魚戰鬥,終於帶着大馬哈魚的骨架上了岸,傲然說出:“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是的,人不能被打敗,無論前方的路怎樣,我都將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該來的總是會來,無法逃避時只能一戰,縱使毀滅亦無悔,再比如翻開莫泊桑的《羊脂球》,我看見了善於惡,妓女羊脂球和一羣法國貴族去逃難,貴族們沒有帶食物,羊脂球慷慨的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了他們,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普魯士軍官,說必須讓羊脂球陪他一晚上才肯放大家走。爲了大家,羊脂球只好含淚順從。第二天,他們又能出發了。這次,羊脂球沒有帶多少食物,可貴族們卻淡漠地看着她,辱罵她是一個無恥的妓女。看到這,我久久無言,一羣貴族竟不如一個妓女。我終於明白,善與惡並不在於職位大小,心中有愛,就已足夠。

其實,我說這麼多,就是要告訴我的親人、同事,我親愛的學生,現代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讀書的,關鍵要選什麼書去讀,親愛的同學們,先讀懂課本就行,衣着能賦予你外在的美,讀書能給你氣質的美,課標文章就是好衣服,好讀物。人不能事事靠直接經驗來感知世界,讀書獲得的間接經驗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瞭解世界,融入世界的進程。讀書能使人心靈得到淨化與昇華,能使人的心靈擺脫土俗得紛擾,飛昇到一個絢麗神奇的世界,只有在這個世界裏,你才能超越時間的限制,去感知、探求人類的一切。閱讀,與經典同行真的能夠讓我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兩極中保持寧靜與平衡。

第二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熟讀了許多經典詩文。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段話:“誠信,爲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吸引力!誠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誠信,比榮譽更有時效性!”

記得暑假裏的.一天,家裏只有我和媽媽兩人。我正在房間裏做作業,突然,媽媽走進來,對我說:“小高,咱們家裏的洗衣粉就快用完了,你幫我去樓下的便利商店買些回來吧!”說着,就將一張100元紙幣遞給我。我接過錢,便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來到大街上,太陽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這鬼天氣,可真熱啊!”我一邊走一邊抱怨着。不知不覺,我就來到了便利商店。我對店主說:“阿姨,請給我三包洗衣粉。”“小朋友,你真走運,洗衣粉今天有特價,三包只要80元,找回你20元。”我接過店主找回的錢,心裏樂滋滋地想:嘿!今天真幸運!我可以把找回的20元拿來買我夢寐以求的那套小說,可以盡情地看個夠了。可是,我又轉念一想:媽媽知道了怎麼辦?一天幾十個小時,她都在做家務呀!我猶豫了。不會的,小說與這些東西亂七八糟地放在一起,媽媽怎麼會知道呢?對,就這麼做!我就撒一次謊,沒關係的!

回到家裏,媽媽走過來,笑眯眯地對我說:“小高,你的辦事效率可真高啊!這麼快就回來了!”我沒吭聲。“東西買回來了嗎?”媽媽問我。我看着媽媽那飽經風霜的臉上那慈祥的笑容,我遲疑了一下,說:“我……買……買回來了,今天買的洗衣粉有……有特價,還剩下20元。”也不知什麼原因,這謊話剛到嘴就撒不成了。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撒謊,卻沒有撒成。實話既然說了,這20元錢必定要交回的。我慢吞吞地把錢遞給媽媽,媽媽接過錢,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兒子,你一向很誠實,辦事果斷,今天說話怎麼吞吞吐吐的,莫不是你想……孩子,難道你忘記了魯迅先生有關誠實的名句嗎?記住,誠實最可貴。誠實無價啊!”我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是啊!“誠信,爲人之本也!”這句名言使我一生受用!

第三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當屬四大名着第一,這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現在的這個文明、科學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品讀經典,瞭解中國古老的文明。

四大名着中,我最喜歡閱讀《西遊記》。最開始接觸《西遊記》,是在還未上學的時候。可以說,《西遊記》是我兒是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了。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愛看能騰雲駕霧的孫悟空,呆頭呆腦又有點小聰明的豬八戒,任勞任怨、誠實勤懇的沙僧……………………這部動畫片正符合了小孩子的奇思妙想。

再稍微大了一點,認得字多了,媽媽就在我生日那天買了一本帶有圖畫的《西遊記》故事書。幾乎在每天晚上我都閱讀一點,真可以說是愛不釋手。到現在,這部書的書皮都已經脫落了都沒捨得丟。

媽媽見我如此喜歡這本書,就在書店買了一本原着。拿到原着的我欣喜若狂,只在一個下午就將書讀完了。雖然書中有些字句我不太懂,有些困惑,但我依然很高興。陶淵明也曾在《五柳先生》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書只求讀懂、讀精,而不用只在於一字一句。

《西遊記》這本書充滿着童真童趣,可以說是天馬行空。但它符合小孩子的心理,每一次讀這本名着,我都會被深深地吸引,擁有一份不同的收穫,真是常讀常新。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多讀經典,才能將古人的學問深入瞭解,從而運用到言語、生活中去。讓我們多誦讀經典,品味文學名着吧!

第四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髓,它不僅給我美的享受,還給予我心智的啓迪,情操的陶冶。在我的成長之路上,古詩總是伴隨着我。

記得我四歲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帶圖畫的《唐詩五十首》。每天吃完晚飯,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坐在陽臺的護欄上,津津有味地聽媽媽給我讀詩、講詩,那時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六歲上小學了,從此每個學期我們都會學四首以上的古詩,在老師的傳授下,我不僅能將《春曉》、《村居》等古詩倒背如流,還能準確無誤地解釋其中的含義。經過這樣幾年的鍛鍊,培養了我對古詩濃厚的興趣。我更喜歡古詩了,吟頌古詩的同時彷彿回到了歷史悠久的古代,見到了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李白、賀知章、白居易、杜牧……《望天門山》、《絕句》、《題西林壁》,這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不僅使我領略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蘇軾的豪放,我還在那一讀、一誦、一寫之間,體會到了中華文字的奇妙和古詩的博大精深、包蘊萬千,從中領悟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飯桌上,看着堂妹將飯粒撒了一桌,我的腦海立即浮現出農民在烈日下揮汗如雨,辛勤耕作的情況,不禁脫口而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夜深人靜,看着月亮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暉,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吟誦起“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的佳句;每次春遊前,看着媽媽早早起牀,爲我精心泡製三明治的背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會縈繞在我的心頭,低吟淺唱,像一股涓涓細流在心裏靜靜地流淌。

假日,我漫步在田間的小道上,流連於迷人的風景區,攀行在巍峨的高山上,無時不讓我感受到詩的腳步!不是嗎?身處大自然,哪一處的情,哪一處的景,沒有詩的韻味?哪一處的山,哪一處的水,沒有詩的哲理?當我泛舟河源萬綠湖,欣賞美如畫卷的湖景時,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詩句;當我置身清遠天子山瀑布前,感受着水霧撲面而來時,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句會躍然眼前;當我面對亞龍灣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日出日落的美景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名會震撼着我的心靈,催我奮勇前進……

這就是古詩的魅力,這就是古詩的內涵,它意存高遠,能夠感化人,啓發人,教育人,有利於我們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古詩是我永恆的益友,我會緊緊地握着它的手,謹記它的教誨,默誦着“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向前。

標籤:閱讀 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