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介紹魯迅作文合集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魯迅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介紹魯迅作文合集3篇

介紹魯迅作文 篇1

當我們走近偉人時,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是那麼的渺小。

——題記

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們小荷文學社集體去參觀上海魯迅紀念館。那天是星期五,車很堵,原本計劃用一個小時到那,但實際時間遠遠不止這些。幸運的是我們終於在閉館前趕到了那。

走進魯迅紀念館,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巨大的魯迅雕像。它的表情是嚴肅的,卻又有那麼一點親切。我們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樓了。

“瞧,是《阿Q正傳》!”一陣歡快的叫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擡起頭,只見電視里正播放着《阿Q正傳》。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魯迅透過對貧苦、不覺悟的農民阿Q的描寫與刻畫,寫出了國人的靈魂。他揭露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和傳統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國國民性的特點。值得諷刺的是文中的那個阿Q,被別人打了還說是兒子打老子,這就是衆所皆知的阿Q精神勝利法,多麼可笑且又可悲啊!!

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關於三味書屋的介紹。三味書屋是清朝末年紹興城內的一個私塾,位於紹興魯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園”不遠。魯迅曾在文章裏稱它是“全城中最嚴厲的書塾。”;說塾師壽鏡吾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魯迅也是在三味書屋中打下紮實的文化基礎,養成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接着我們參觀了一個鐵屋子。開始我並不知道這鐵屋子是幹什麼用的,後來老師告訴我們:“魯迅先生把舊社會比喻成一個封閉的鐵屋子,把無知,愚蠢的人們比作在鐵屋子中熟睡的人,把正直的人比作鐵屋子中清醒的人。清醒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熟睡的人則是麻木不仁的,感覺不到死亡的逼近。如果把熟睡着的人叫醒,他們也會變得痛苦,但是同樣,他們也許能找到開啟鐵屋子的方法。”

告別了鐵屋子,我們繼續往前走。一路上我們看了不少有關於魯迅的東西,比如說魯迅的妻子許廣平,百草園等。

到了最後,我們突然看到了一個醒目的魯迅雕像,旁邊寫着魯迅1936年10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我們的心情一下子從輕鬆變得沉重了。是的,魯迅是一個跨世紀的偉大作家,他致力中外文化交流,竭力畫出國人的魂靈,是中國人的驕傲!他的死對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參觀魯迅紀念館的時間是短暫的,很快我們便走出了魯迅紀念館。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着依依不捨的表情。

仰望天空,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魯迅先生的樣子,他正在對着我們笑,笑得那麼的親切……

介紹魯迅作文 篇2

秋天,清涼碧透的風輕輕飄柔着翡翠般的樹葉片,“唰唰”美妙動聽的旋律,讓我思慮萬千,聯想飄蕩起伏。

突然回想起了魯迅,偉大的紅印——“民族魂”,今年竟是您誕辰130週年,您出生於秋季也病逝於秋季。

魯迅,您宛如秋天裏涼爽的一場雨,讓乾枯的大地徹底吸允甘甜的滷汁,喝個痛快,溼個痛快,終於掙脫炎熱的鐵鏈,自由自在支配自己而活。

魯迅,您的目光如秋天一樣深邃分明,映襯出當今世界黑暗的角角落落,毫無保留的揭露出放蕩的罪罪惡惡,那醜陋兇殘敗的身影被您銳利的筆尖所戳穿,消失得無影無蹤,世界逐漸變得安寧純潔。

魯迅,您深沉的思想如皎潔的月光閃閃發亮照向世界,一切都被展露在眼前,暗中的花花草草在矯健地跳着舞,唱着歌,急匆匆劃過黑暗的人羣,他們的汗珠,他們的疲憊一目瞭然,殷切地走向回溫暖的家的路。

魯迅,無數的秋天如走馬燈般流逝了,您離開我們已有整整130個年頭了,您冰冷的身體雖已沉入冷酷無聲的大地,但把豐碩的精神食糧無私給予了我們,這無價的寶藏對於稚嫩的我們雖還很生疏,但它經歷得住長遠時間的沖刷而不褪色,我堅信,這份閃耀將永恆發揚傳承下去!

秋天,魯迅,每回想起你們,我都會感觸一絲又一絲的暖流流淌在我全身,這是一股極強的動力,帶我飛馳在通向壯麗日出的源頭!

介紹魯迅作文 篇3

一張瘦削的臉龐,透露出剛毅與堅強;兩道銳利的目光,彷彿能刺透黑夜;一頭不屈的硬發,顯示與惡勢力的不調和。這形象與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隨着歲月的增長,逐漸由模糊變清晰,終於畫出了我心中的魯迅先生,

衆多的作家中,魯迅是突出的一個,野獸特殊的一個。雖然他沒有的累累鉅著,沒有冰心老人那清新、優美的詩一般的筆調,也沒有雨果那曲折動人的小說情節,但他以對人民的關愛,對舊社會的憎恨和他那堅強不屈的品質,受到了羣衆的擁護和愛戴,他以筆爲搶,以文字爲利劍,挑破漫漫長夜。他敢罵,罵那些奴顏婢膝,貌似中庸的僞君子;敢論,論國民的劣質根本;他敢吶喊,爲在土地上麻木生活着的閏土而吶喊。

魯迅關心愛護青少年,總是詢問侄女周曄一些問題,犯了錯卻以幽默的語言、委婉的語氣去批評;魯迅憎恨舊社會,即使在開玩笑時也不忘抨擊那壓迫人民的舊社會;魯迅同情貧苦人民,肯爲一個區區車伕去半跪治傷,送藥送紗布。最讓我崇敬的是他關心別人勝過自己,他不顧自己病重,反而讓女傭阿三多休息,不讓她乾重活。他的這種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品質不僅得到了當時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也得到了現代人的崇敬和欽佩。

雖然魯迅走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他甘願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甘願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他不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現實。

標籤:精華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