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5篇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1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春節,這是一年最爲隆重的節日,爲了迎接春節,通常進入臘月人們就會爲春節做準備了。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5篇

臘月裏,我們這裏的人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灌香腸,只有這個時候灌的香腸,經過寒冬臘月的太陽曬過、風吹過,纔會有臘香。還有些人家會醃漬鹹肉、鹹魚等等。這個時候的商場、超市裏都會在醒 目的位置擺上豐富的年貨供大家選擇購買,有瓜子糖果,還有好多大禮包,媽媽通常會買些花生、瓜子、巧克力、牛肉乾,以及一些新鮮水果。

豐盛的年貨準備好了,接下來還要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到了除夕那天,大掃除也結束了,家裏就會貼上對聯、窗花,掛上紅紅的中國結,還有年年有“魚”、“五穀豐登”等,寓意着 好的來年。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就象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我們這裏的人家基本上都會準備春捲,有迎春喜慶的吉兆。年夜飯過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中央電視臺的春 節聯歡晚會。節目的類型很多,今年我最喜歡看魔術—年年有“魚”,我覺得太神奇了。當十二點的鐘聲響起來的時候,外面鞭炮聲四起,禮花綻放,大家熱熱鬧鬧的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個時候,媽媽 會爲每個人端上一碗湯圓,象徵着團團圓圓。當然,除夕夜我最高興的事還有壓歲錢,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會給。我會讓媽媽幫我儲存起來,在我需要買書本或是有其它用途的時候再拿出來。

正月初一起牀,媽媽早就爲我準備了新衣新褲。穿上嶄新的衣服,我就跟着爸爸媽媽他們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去了。正月裏,大家都這樣走親戚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會拿出準備好的年貨與大家一同分 享,熱鬧非常。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時候處處張燈結綵,大家會走上街頭、走進公園,賞燈遊園。過完元宵節,這個春節才真的算結束了,大家又恢復了往日正常的生活,我也要 開學了。

新的一年,新的學期,新的開始。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2

春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佳節,關於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

在我的家鄉山東,除夕夜可是最重要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地品嚐着年夜飯——餃子,因爲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着新的.一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則喜歡吃湯圓,象徵着一家人 團團圓圓。年夜飯後觀看隆重的春節聯歡晚會,則成了每年的慣例。大人小孩一起守歲,聽新年的鐘聲敲響,看各種煙花競相開放,別提那興奮勁了,哪裏還有睡意,在大人的再三吹促下才依依不捨地 去睡覺。

初一一大早,天不亮全家人都起來迎接新春。開門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一掛鞭炮,然後在院子裏“發紙”、“磕頭”、“祭拜”,祈福新的一年。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桿,意 味着新的一年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吃完餃子就開始拜年,首先給爺爺、奶奶、大爺、大娘拜年,她們會給我壓歲錢,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然後我們就出門到親戚鄰居家拜 年,看到村莊到處熱鬧非凡,炮竹聲聲,接連不斷。人們都穿着新衣服,個個喜氣洋洋。對我們孩子來說,新年更高興了:手上拿着氣球,帽子上還插着五顏六色的花,蹦蹦跳跳,與夥伴們追逐遊戲, 巴不得天天都過春節!

我愛家鄉的春節,它不但讓我長大了一歲,還能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3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全球華人都會過春節,無論他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他都會記得今天是春節,可以說春節時全球華人最開心的節日。

那一天,兒女們都要想盡辦法趕回家和父母團圓,一家人吃個團圓飯,吃過晚飯,八點左右還有非常好看、精彩的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一家人聚在一起,盡情享受着節日的快樂。

我家鄉的春節也是非常熱鬧的。春節那天,大街上張燈結綵,到處都是喜氣洋洋採購年貨的人們。家裏爸爸、媽媽一大早起牀就在打掃衛生、幹家務;爺爺、奶奶則在廚房裏忙這忙那,準備着豐盛的菜 餚,你看有雞、鴨、魚、蝦等等美味;我呢?嘿嘿!在那天除了吃就是玩,有心相幫大人們幹事,可總是越幫越忙,氣的爸爸把我轟到沙發上,指着茶几上一大堆吃的說“麻煩你看什麼好吃你就吃什麼 ,別再幫倒忙了!”唉,誰叫我是個聽話的孩子呢?好吧,那我就來對付這些好吃的食物嘍!

每家每戶吃團圓飯前還會先放鞭炮,好像是告訴別人:我們家開始吃年夜飯嘍!吃完團圓飯,我的小肚子都鼓起來了,爺爺、奶奶燒得菜實在是太好吃了!這時爺爺、奶奶坐在沙發上喝着茶等着看春晚 ,爸爸、媽媽則在忙着收拾廚房、切水果,奶奶突然想起了什麼,起身走進房間,出來時手上拿了個大大的紅包。“噢!奶奶給我壓歲錢嘍!”我興奮地叫起來。接着爺爺、爸爸、媽媽都會給我個大大 的紅包,“哈哈,發財了!”我可高興了!媽媽笑着說我是個小財迷,她說這些壓歲錢最主要是用於我的學習上,也可以用於我的興趣愛好上,比如我愛運動,就可以用於購買那些體育用具上。

窗外都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各式各樣絢麗的煙火照亮了夜空,有紅的、綠的、藍的、黃的······好像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孩子們圍着煙花盡情的歡跳。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4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 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五花八門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 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鞭炮聲,原來,這是大家爲了迎接新的一年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四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 親戚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 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爲他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 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家鄉的春節氛圍作文5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塊大年糕。”唱着喜氣洋洋的歌謠,有一個新年向我們走來。家鄉的春節雖不如老舍筆下北京春節那樣的隆重,但從臘月初八直到 正月初五,對於人們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他不但是人們勞動一年後歡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按着我們過的風俗,臘八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鹹米飯,即用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等八種原料煮成,粥稠味香,寓意來年五穀豐登。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春聯、年畫、飲料、糖果、鞭炮等,都要在這幾天內置辦齊全。

到了二十三,過小年,它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又稱“祭竈節”。以爲在二十三,人們都要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除此之外,人們還要放鞭炮,吃湯圓 。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必須要把家裏大掃除一遍,還要出油鍋,蒸棗花兒饃,理髮等。

大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一天,要把竈君請回來,還要貼春聯,年畫,門前。到了晚上,一家子聚在一起,一邊吃湯圓一邊說話。寓意爲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還要守歲,就是指一夜不能睡覺 ,因爲神仙姐姐在十二點要賜“福”,早睡就沒有福了。等待新年的鐘聲敲響,人們都拿去鞭炮往外趕,鞭炮聲一個接一個。

正月初一,家家都要換新衣。洗刷完畢後,首先要放開門炮;其次晚輩向長輩磕頭拜年,則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最好,人人都要吃餃子,只有一個餃子裏有錢,誰吃到誰就是有福的讓。以後這 幾天還有走親戚,串門,正月初一也不例外,因爲要走乾親……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紛紛回孃家。女兒回家通常是大包小包一提,什麼牛奶,雞蛋,蘋果……雖然禮拜多,但禮輕義重。

初五晚上也要放炮,因爲初五俗稱“破五”,諧音——破無。要放炮吧窮趕走,把富迎來。

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隔得的風俗不同,但中華民族的五十六朵花,心連心,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