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玉米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玉米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玉米作文10篇

家鄉的玉米作文1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鄖縣娃,父母都是從鄖縣山溝裏,透過高考走出大山的。如今我雖爲一個十堰城裏人,但家鄉的美,家鄉的玉米永遠在我心中。

春天,在田裏播上飽滿的玉米種,不出一個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經過細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華,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時,玉米金燦燦的,惹人喜愛。踏入玉米地,扳幾個挑中的胖娃娃放入揹簍中,雖然全身被玉米葉糙的有疼又癢,但心中涌出的快樂讓我忘記了難受。扳玉米有趣,吃玉米更有一番藝術。

烤玉米,應該是鄖縣最“土著”的食物了。烤玉米前,把玉米粒外面的一層纖維撕去,先不要仍,然後把土竈的火生起來,用火鉗把玉米夾入竈中,用竈中原有的炭灰蓋住,竈上開始做飯。過了十幾分鍾,用火鉗夾出竈中的玉米,擦去炭灰,用先前的纖維包住玉米,拿在手上便可以吃了。烤出來的玉米尖部最嫩的地方已被火烤焦了,可別扳掉它,這可是烤玉米的精華,一大口咬下去“烤焦”的玉米粒,輕輕的嚼幾下,玉米粒外面“烤焦”的皮裂開了,裏面最嫩最香的肉便暴露出來,濃香四溢,讓我收不住口了,加上包玉米的纖維的清香,沒有各種佐料的“干擾”,玉米最自然的香令人陶醉。這不禁讓人想到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在遇到困難時,不要被其強大的表面所迷惑,勇敢拼搏,成功的幸福就會光臨你。

冬天,當我坐在炭火邊取暖,欣賞冬天的鄉村美景時,總是有點饞,可身邊沒有零食!這時,可以取出一個小鍋,架在炭盆之上,把曬乾了的玉米粒倒在鍋中,然後蓋上鍋蓋,用手不住的搖動鍋,讓裏面的玉米粒均勻受熱,不一會兒便會聽到“啪啪啪”的聲音。揭開鍋蓋,金燦燦的玉米粒已成爲了一個個白白的爆米花,把這些爆米花倒入盤中,邊吃邊欣賞門外的風景,這是多麼的愜意呀!

我愛家鄉的玉米,它帶給了我快樂!

家鄉的玉米作文2

昨天回老家看望父母,因爲老家的南邊和西邊都是農田,爲了讓女兒感受一下農民的生活,便帶她到地裏看一看。

感覺小麥剛收割完不久,玉米苗已經長了很高了,春玉米都結出棒子了,乾旱的農田經過這場大雨的澆灌,正旺盛地生長着!

由於女兒從小在城裏長大,真的不認識很多植物,我告訴她這片地裏種的是花生,那片地種的是大豆,還教她辨認高粱和玉米苗,即使這樣,下次她也未必能認識,現在的孩子呀,真拿他們沒辦法!

家鄉的一草一木是如此可親,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因爲沒有電視,小夥伴們假期整天在地裏玩耍,不是捉蛐蛐,就是爬樹捉知了,即使小女孩,以前爬樹的本領也很高,現在就是使出全身力氣,看來我也爬不到樹上去了。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聽廣播和看大戲,雖然現在想來很可笑,但是我們當時的生活很有趣,比現在孩子的童年要快樂幸福的多!

看到農民們在地裏幹活,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過去,在地裏幫父母幹農活的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沒有收割機,我們就用鐮刀割,然後再裝到車子上,拉到場上壓麥子,一道道工序雖然簡單,但是很費力。在地裏鋤地,拔草的情景在記憶裏是那麼清晰。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幹上一年,也收入了不了幾個錢,整年要緊緊巴巴過日子,如今農民種地也現代化了,所以省出了大量時間可以去外邊掙錢,看來不相信科學不行啊!

站在曾經幹過活的地裏,想了很多很多。雖然過去的孩子吃苦,可是養成很多優良品質,正是這些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讓很多農村的孩子成功了!現在的孩子缺乏吃苦鍛鍊,所以纔會身在福中不知福,讓孩子感受下生活的艱辛,真的很有必要!

給孩子一些吃苦鍛鍊的機會,是做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負責。因爲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輩子,他們也要走很長的人生路,這條路上哪會一帆風順,學會吃苦就給他們克服困難多了一份資本。不要溺愛孩子,所有家長都應該醒一醒,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家鄉的玉米作文3

我是安徽小姑娘隨爸爸來象山石浦,就讀在石浦番頭小學,已經四年多了。

在石浦的幾年裏,每當玉米成熟時,爸爸都會買幾個玉米棒按老家的方法烤着。烤了十幾分鍾,就散發着濃濃的香氣。我聞到這股香氣,口水就止不住地往外流。烤熟之後,爸爸還是拿根竹籤,插在玉米底部,爲了防止我的手燙傷。然後把玉米棒遞給我品嚐。我一邊吃着一邊說:“這裏的玉米最香,也比不上家鄉的`玉米。”

老家有一塊一望無垠的玉米地,一棵棵玉米比我高多了。在老家時,我經常跟隨大人去玉米地玩耍,跟夥伴玩捉祕藏,跳格子,捉小蟲等。我在玉米地裏到處亂鑽,經常會迷失方向。心裏害怕我就會大聲哭泣。哭聲傳到媽媽那裏,她會立即順着哭聲來找。我一見到媽媽就撅起嘴巴破涕而笑。

玉米豐收的時候就更好玩了。我們除每天都能吃到烤得香噴噴的玉米外,玉米鬚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首先把須從玉米上拔下來,洗淨曬上幾天太陽,便可以玩了。玩什麼呢?先把玉米鬚打個結,再把須像梳頭髮似的疏順,編成一條條小辮子,然後把辮子編成一個個精美的圖案,有胖胖娃娃的臉,有小貓的頭,還有金黃的假髮等,最後掛在家裏的牆上當裝飾品。我們家鄉的每個小女孩都有幾件這樣的藝術品,有空都互相欣賞爲此自豪。男孩子呢就沒這種雅興,而是把玉米鬚紮成團,弄成一個球,拿棍子在地上撥來撥塵土飛揚,像在玩激烈的曲棍球比賽似的。他們整天玩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也不覺得累。有時我們女生在邊上給他們加油打氣。大家樂此不疲。

現在我離故鄉已有五年了,雖然我在象山石浦也認識了許多同學,但是我這個小遊子會時常想起在故鄉時的情景。

家鄉的玉米作文4

我的家鄉盛產玉米。只要你在放暑假的時候來我的家鄉做客,就會看到瘦高的玉米杆挺着自己那高大的身體在向你微笑。一排排玉米穗兒在風中搖擺,像一個快樂的舞蹈員在風中跳舞,那一茬茬的玉米伸出還未成熟的玉米棒子,像在自豪的說:“歡迎你來到我們這裏做客,我可是這裏的特產呢!”

玉米的成熟過程是非常艱辛的,當它還是小小的玉米苗時就會有雜草來給它搶營養。這一天,幾個雜草把嬌弱的玉米苗圍在中間,氣勢洶洶的對它們說:“快把營養交出來!”正在這時,農民伯伯帶着他的幫手除草劑先生來啦。除草劑先生跟着農民伯伯站在田地裏噴灑着肚子裏的藥水,不一會兒氣勢洶洶的雜草就變得奄奄一息了。誰知道玉米苗剛剛從雜草的手中逃出來,就又遇到了既貪吃又貪心的大肥蟲——胖胖,就在它要向小小的玉米苗伸出邪惡的爪子時,勤勞的農名伯伯看到了,於是農名伯伯又一次向玉米苗伸出了援手。當然在玉米苗長大後它是不會忘記在成長時一次又一次幫助他的農名伯伯,他們爲農民伯伯獻上了香甜的玉米棒!

秋天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和播種的忙碌,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今年的玉米收成特別的好,快瞧!玉米粒多麼的團結呀!他們像一個數世同堂的大家族,兄弟姐妹們緊緊地依偎在一起。在玉米的成熟過程中,玉米粒們在一起一天一天的長大,也彼此見證了夥伴們的成長故事。他們做事的團結,不正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體現嗎?這種可貴的團體意識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因一些小事而與鄰居、好友、同學、親人、甚至不相干的人發生矛盾。但只要我們可以做到團結友愛這一點,就會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就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嗎?

這就是我家鄉的玉米,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玉米。

家鄉的玉米作文5

我的家鄉在廣東,那裏如詩如畫,漂亮極了。而在廣東的某一個小鎮上,那裏種着許許多多的甜玉米,當你來到這裏時,也會對它長生愛慕之心。

春天,農民伯伯在黑土上播下了玉米種子。爲了讓玉米長得更大、更壯實,農民伯伯又是上畜糞,又是施肥……在下透幾場春雨後,,玉米苗想新生的“筍尖”,頑強地鑽出地面,它吮吸着雨露,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不久,“筍尖”漸漸長高,抽出了長而寬的嫩葉。輕風吹來,它那柔軟、秀美的長葉隨風搖擺,彷彿在向我們招手,在向過往的人們點頭致敬。站在高坡上放眼望去,玉米翻涌着綠浪撲向天邊。

夏天,玉米都長高了,就像整齊的方隊,橫豎成行。棵棵玉米,亭亭玉立、清秀挺拔。微風拂過綠葉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甚是喜人。進入六月末,七月初,玉米來勢抽穗揚花了。玉米的雄花長在頂尖,花不美不豔,其味卻能隨風漂散,瀰漫空中,清香沁人,使人神清志爽;雌花長在腰間,纖細如絲,每穗約有幾百條絲下垂,宛如一把頭髮,白色如玉,粉色似霞,樣子甚爲奇特。花期約20天,花期之後,花絲漸漸枯萎,籽粒卻在層層綠衣的襁褓中偷偷長大、鼓滿,形成珍珠般的玉米粒,這時,人們把它叫做青苞米,青苞米已經能吃了。當你啃着剛出鍋的玉米棒子時,你會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所吸引,吃了這穗還想吃那穗。

秋天,玉米粒子由綠逐漸變黃,這時,玉米已經成熟了。每根玉米大約有30釐米長,像一支金燦燦的棒子,有的直挺挺地伸出來把金色的希望顯示給人們看;有的倒掛下來,向人們顯示着它的成熟和沉重。這時,農民伯伯都在地裏忙着收玉米,有的割,有的扒,有的用車往家拉。望着農民伯伯那充滿豐收喜悅的張張笑臉,你會感到他們收的好象不是玉米,而是黃金。過不了幾天,各家各戶的場院裏已經堆起了金黃色的玉米山,在陽光下放射着燦爛耀眼的光芒。望着那座座金山,農民伯伯的心裏像喝了蜂蜜似的。

啊!家鄉的玉米,你是家鄉人民的驕傲和希望啊!

家鄉的玉米作文6

“一棵小樹不太高,小孩爬到半中腰。身穿層層小綠襖,頭上戴着紅纓帽。”你猜,這是什麼呢?對啦,這就是我的家鄉通渭的特產——人見人愛的玉米,也叫“苞谷”。

春天到了,萬物從夢中驚醒。農民伯伯也開始忙着播種玉米啦。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種子播撒到土裏,再把土蓋上。幾次滲地雨下過,玉米苗像吹氣似的長起來。他們剛長出來的葉子是綠油油的,顯得那麼嬌嫩可愛!過了一段時間,小葉子逐漸拉長變尖,顏色也變成翠綠色的了。

玉米在春末夏初開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長在莖上,莖和葉柄之間,吐出了一串淡黃色的花蕾,開了花,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

炎熱的夏天正是各種鮮嫩的玉米紛紛上市的時候,有紫色的玉米,有白色的玉米,也有黃色的玉米……人們走在大街上,耳邊總是傳來一陣陣吆喝聲:“賣玉米嘍,又香又甜的玉米,不甜不要錢……”無論賣的是生的還是煮熟的玉米棒,都會被一搶而光。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總是能吃上媽媽親手爲我們煮的玉米。又香又甜的玉米我能一下子吃兩三棒呢!

秋風吹過,五穀飄香,這正是收穫的季節。你看,玉米樂開了懷,向人們展示着那飽滿的果實,它們就像一個個守護田地的衛士,挺拔高大,十分強壯。金秋八月,一個個玉米棒子被農民伯伯摘了下來,剝好玉米後捆起來曬在屋頂上或者樹上。曬乾的玉米可以用來磨玉米麪,也可以加工成小顆粒用來熬粥。

寒冷的冬天,我們可以砍下玉米秸稈來取火做飯,可以粉碎當做飼料,還可以……反正,它的用處可多啦!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產--玉米。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家鄉的玉米!

家鄉的玉米作文7

玉米在家鄉極常見,田裏隨處可見一排排衛兵似的排列整齊的玉米。

幾場春雨後,玉米漸長漸高,抽出長而寬的嫩葉;陣陣春風拂過,玉米那柔軟的嫩葉隨風搖擺,似乎在向我們招手;站在高坡上向前看,翻涌着的綠浪直鋪向天際。到六月末,七月初,玉米開始抽穗揚花了,約20天的花期之後,在層層綠衣的襁褓中形成了珍珠般的玉米粒,人們把它叫做青苞米,青苞米這時已經可以吃了,當你啃着剛出鍋的玉米棒子時,你會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吸引,吃了這隻還想吃那隻。

秋天,玉米逐漸成熟了,一隻只金燦燦的棒子直挺挺地向人們顯示着那金色的希望,顯示着它的成熟和厚重。這時,家鄉人都在地裏忙着收玉米,這家割,那家扒,還有的用車往家拉。望着那充滿豐收喜悅的張張笑臉,你會感到他們收的不是玉米,而是黃金。沒幾天,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堆起了金黃色的玉米山,在陽光下反射着燦爛耀眼的光芒,奪人眼球。

收穫玉米後,是一定要吃的。家鄉人常做的就是玉米粥、烤玉米棒子和煮玉米。

玉米粥的做法十分簡單,只要在鍋內放一些甜玉米粒和米粒,在倒水按下煮飯鍵就可以了。三十分鐘後,就會有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玉米粥,舀一碗,黃澄澄的玉米夾雜在白嫩的米粒間,若隱若現,讓你情不自禁地淌下一條條口水。喝一口玉米粥,似乎暖進了五臟六腑,甜到了心坎上。

烤玉米棒子則是孩子們熱愛的零食,農村裏調皮的孩子每到玉米成熟之際,總忍不住溜進田裏,趁大人不注意,掰下幾隻玉米,偷偷揣回家中,煮飯時用火鉗夾着放在竈火上烤,等到玉米棒子拷得金黃了,直接就啃,啃得滿嘴沾滿黑灰,彷彿山洞裏鑽出來的煤炭工人一般,咧開嘴一笑,惟露出潔白的牙齒,那香卻早已盡留心底了。

家鄉的玉米早已深埋家鄉人的心底,令人難以忘懷。

家鄉的玉米作文8

在我的家鄉有着大量的農作物——小麥、大豆、紅薯、玉米等等,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玉米。

夏天到了,一望無垠的小麥被收割完畢,農田上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勤勞的農民伯伯又播下了玉米粒,同時也撒下了豐收的希望。經過幾個星期的精心呵護,“玉米寶寶”紛紛從大地媽媽的懷抱中甦醒,伸了伸懶腰,鑽出地面。那細細的、柔軟的小腰,真怕被一陣風給吹斷了。它們從農民伯伯施下的肥料中吸取養分,開始長個子了。從幾釐米的“幼嬰”長成十幾釐米高的小“少年”,還長出了茂密的葉子。葉子像一把小扇子,寬寬的,長長的。它們一個個都站得筆直,唯恐被別人壓了一頭!呵呵,確實,植物生長最需要的是吸收陽光,這樣纔可以把從土壤中吸取的養料轉化爲生長的能量,以供生存。又過了大約十幾天,它們的莖變粗了,有一根手指那麼粗。葉子像彎曲的手臂,在空中形成了一個拱形。微風吹過,葉子“嘩嘩”作響,彷彿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經過風吹日曬雨淋一個多月,它們更加強壯了:莖有兩釐米粗,葉子又寬又長,還長出了一個個小玉米,幾片綠皮包裹着它們,在光合作用下,它們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成熟。

又過了二三十天,它們要成熟了,上端粉嫩的授粉須開始變深了,慢慢地變成了棕紅色,像極了獅王的棕毛。剝開它們的綠衣服,露出了一排排嫩黃的籽,像一顆顆黃牙齒。它的梢上有幾粒還是嫩白色的呢!這時節的玉米煮了,吃起來味道好極了!又過了十來天,玉米的葉子和包衣開始枯黃,玉米粒也開始乾燥成型,它終於成熟啦!農民們鑽到茂密的玉米地裏,開始收割,勤勞能幹的人們一天可以收好多玉米,能拉幾大車呢,大約七八天後,玉米就全部收完了,堆在場院裏,等晚上閒下來,剝開包衣,露出金燦燦的玉米棒,編成大辮子,掛在房屋上、樹上、院牆上,頓時,整個鄉村都變成金燦燦的,煞是好看。

玉米不僅外表好看,本身也大有用處。它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溫熱,利膽肝,延緩衰老等功效,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營養保健物質,還含有核黃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這就是令我懷念、回味的玉米,它承託了一輩輩農民的希望,以短短几個月的生命,爲人們奉上自己的一切。

家鄉的玉米作文9

我的家鄉坐落在四平市鐵東區。當你來到這裏時,就會被那遍野的玉米所吸引,也會對它產生愛慕之心。

春天,農民伯伯在黑土地上播下了玉米種子。爲了讓玉米長得更大、更壯實,農民伯伯又是上畜糞,又是施化肥……在下透幾場春雨之後,玉米苗像新生的筍尖,頑強地鑽出地面。它吮吸着雨露,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不久,“筍尖”漸漸長高,抽出了長而寬的嫩葉。輕風吹來,它那柔軟、秀美的長葉隨風搖擺,彷彿在向我們招手,在向過往的人們點頭致敬。站在高坡上放眼望去,玉米地翻涌着綠浪鋪向天邊。

夏天,玉米都長高了,就像整齊的方隊,橫豎成行。棵棵玉米,亭亭玉立,清秀挺拔;微風拂過,綠葉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甚是喜人。進入6月末、7月初,五米開始抽稍揚花了。玉米的雄花長在頂尖,花不美不豔,其味卻能隨風飄散,瀰漫空中,清香沁人,使人神清志爽;雌花生在腰間,纖細如絲,每穗約有幾百絲下垂如發,白色的如玉,粉色的像霞,樣子甚爲奇特。花期約20天,花期之後,花絲漸漸枯萎,籽粒卻在層層綠衣的極裸之中偷偷地長大鼓滿,形成珍珠般的玉米粒。這時人們把它叫作青苞米,青玉米已經能吃了。當你啃着剛出鍋的玉米棒子時,你會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所吸引,吃了這穗想那穗。

秋天,玉米葉子由綠逐漸變黃,這時玉米已經成熟了。粗大的玉米棒子有30多釐米長,像一支金燦燦的棒褪,有的直挺挺地伸出來把金色的希望顯示給人們看;有的倒掛下來,向人們顯示着它的成熟和沉重。這時,農民伯伯都在地裏忙着收玉米,有的割,有的扒,有的用車往家拉。望着農民伯伯那充滿豐收喜悅的張張笑臉,你會感到他們收的好像不是玉米,而是黃金。過不了幾天,各家各戶的場院裏已經堆起了金黃色的玉米山,它們在陽光下放射着燦爛翅眼的光芒。望着那座座金山,農民伯伯的心像喝了蜂蜜似的。

冬天到了,大雪從天而降,田野裏一片銀白色。農民伯伯把玉米獻給國家,國家將玉米出口換來大量的外匯。

啊!家鄉的玉米,你是家鄉人民的驕傲和希望。

家鄉的玉米作文10

九年來,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我一直生活在河南鄭州,對這方擁有厚重中原文化的城市充滿了鄉情和熱愛。

我生活、上學,都在鄭東新區,閒暇時,我們一家三口最喜歡漫步在如意河畔,觀賞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兩岸鬱鬱蔥蔥的植被,欣賞着具有濃厚現代都市氣息、鱗次櫛比的高樓,尤其是鄭東新區的地標——鄭州會展賓館。

鄭州會展賓館位於鄭東新區CBD中心湖南側,總高度爲280米,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地下3層,地上63層,是集商業、辦公、五星級酒店和觀光旅遊等多功能爲一體的綜合性建築,被譽爲“中部五省第一高樓”,它獨特的外形,被大家起了個親切的外號——“大玉米”。我經常在想,鄭州會展賓館之所以將外形設計成大玉米的樣子,是不是因爲我們河南是農業大省,是全國糧食基地的緣故?“民以食爲天”,糧倉充盈、五穀豐登,淳樸的河南人,默默奉獻,辛勤耕耘肥沃的土地,將珍貴的糧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

每到夜幕降臨,“大玉米”周圍就吸引來了成千上萬的市民,有頭髮花白、步履蹣跚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有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孩子們,有歡蹦亂跳、意氣風發的少年們;有一家三代的溫馨,有熱戀情人的呢喃,有朋友間的熱切交談;有在圍繞着湖邊棧道疾走、不時地擴胸、踢腿的,有坐在臺階、木凳上休息、聊天的,有在酒吧裏聽着抒情的歌曲、慢慢品酒的……而“大玉米”則安靜、耐心地慢慢變換着“外衣”的色彩,淡黃、金黃、明黃……黃色的光柔柔地灑落到人們的臉上、身上,襯托出一片溫馨、祥和、讓人流連忘返的氛圍。

我愛你“大玉米”,我愛你我的家鄉——河南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