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啓示作文

玉米的啓示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玉米啓示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玉米的啓示作文

玉米的啓示作文1

自然界中,每一種動植物都會給予我們啓示,當然了,玉米也不例外。

週末的早晨,媽媽帶我去超市買玉米,我們到了玉米選購點。一個個金燦燦的玉米又長又圓,圓滾滾的,像一個個小胖孩穿着一件“金大衣”;還有的被一層外衣包住,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不願意露出“小臉蛋兒”;還有的像老爺爺留着長長的鬍鬚,十分有趣。媽媽選好後,我們結賬回家了。到家了,媽媽拔玉米鬚,準備下鍋。可惜玉米鬚太折騰人了,媽媽使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望着正與玉米鬚奮力作戰的媽媽,我不由冒出一個念頭:爲什麼玉米上有玉米鬚呢?它的須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我趕緊放下玉米,向擁有豐富知識的小博士家——百度請教。原來玉米經過授粉就長出了玉米種子。這時候雌花的花絲失去了作用,變成了玉米鬚。如果沒有玉米鬚,玉米沒法結果實,當然,少量使用玉米鬚也有藥效作用。我恍然大悟,原來玉米鬚這麼簡單的生物,也擁有這麼大的作用啊!雖然難拔,但玉米鬚的功效令人不敢相信。

我覺得自然界中還有更深奧的祕密等着我們,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玉米的啓示作文2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不少事讓我受益匪淺,但只有掰玉米對我的`影響最大。

那天的早上,我正在悠閒地看着電視,媽媽在衛生間裏洗衣服。媽媽說:“晨龍,等我衣服洗好,我們一起去掰玉米,好不好?”“好!”我興奮地回答。

到了玉米地,一眼望去,到處是金色的海洋,一望無際,一陣風拂過,“海面”上出現了一層層金色的波浪。我們開工了,我見媽媽這麼快就掰了一大堆玉米了,那麼輕鬆,而且也沒出汗,我就躍躍欲試。我使勁一掰,可玉米卻還藕斷絲連地連在玉米杆上。我又使勁一扯,還沒掰幾個,就累得筋疲力盡了。我坐在旁邊的草地上休息,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媽媽掰,就很輕鬆,還比我快多了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在旁邊觀察媽媽的一舉一動,終於得出了結論,媽媽先把玉米折下去,轉一圈,不費吹灰之力就地掰下來了。我試了試,真的,又省力又快。我和媽一起掰,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掰完了,我們都滿頭大汗,卻很開心,因爲汗是勞動的甘露,我們滿載而歸。

回家後,奶奶給我們做了好多美味佳餚。掰玉米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事事有技巧,蠻力不可靠。

玉米的啓示作文3

今天媽媽出差了,她叫我去體驗一下農民伯伯的生活:和姥姥去掰玉米。

起初,我認爲玉米很好掰,而且很快就能掰下來很多玉米。但是後來我意識到:我錯了,而且錯的徹徹底底。

我們到達目的地了,一大片玉米地映入我的眼簾。我很驚訝,一粒小小的種子,是如何長成那麼高的?一粒小小的種子是憑藉着什麼力量活下去的呢?種子被放到種子袋裏面,是死的還是活的?帶着這些疑問,我就跟着姥姥和姥爺一起去掰玉米了。

我一開始並不會掰,但我知道,掰玉米就是把玉米從玉米秸稈上掰下來。所以,我用盡各種辦法,結果卻只掰下來了兩個玉米。所以,我在掰第三個玉米的時候一直在思考,爲什麼玉米那麼那麼難掰,姥姥和姥爺爲什麼還掰的很快呢?是不是我的方法用錯了?想着想着,玉米和玉米秸稈只有一點點連接了。我習慣性地把手伸出去,想把玉米扯下來。但是,扯下來的同時,我沒有注意我的手已經被劃破了。當我走向下一個玉米秸稈時,感覺手有點不大對勁,就擡起來看了看,結果只看到了一道劃痕。但過了一秒鐘之後,左手的食指開始出血,我趕緊跑到姥爺的辦公室,把手洗了洗,貼上了一個創可貼。

手劃破之後,我坐在沙發上,明白了我爲什會把手劃破。那是因爲我掰玉米的時候不夠專心,才導致了手被劃破。

透過這次掰玉米,我明白了:我們剛學會的、初學的每一項技能,都不要急着要把它發揮得多麼的好,而是要慢慢地練,不然就會有一些意外、插曲出現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