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端午作文5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還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端午”,因爲它是陰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我更願意把它叫做“糉子節”,因爲在這幾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糉子。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很多呢。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雖比不上春節、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戶戶也是很重視的。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進入陰曆五月初一這一天,媽媽就把提前買好的紅葫蘆貼在了門口,和窗櫺外面。貼葫蘆也有講究,葫蘆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問媽媽爲什麼要貼葫蘆,還要這樣去貼。媽媽說:“端午節貼葫蘆,掛葫蘆是爲了趨災避邪保安寧的。”“那爲什麼口朝上呢?”“聽老人們說是爲了把毒蟲,災難全都收起來,讓家家戶戶安寧。”媽媽笑着說。原來如此啊。當然貼葫蘆只是一個開始,因爲到了五月,正是蚊蟲開始活躍的時候了,家裏的老人們,也愛把剪好的葫蘆縫在小孩的衣服後背上。在肩頭還要縫上一個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媽媽說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衣服,但是我已經不記得了。初一這一天我們還要吃雞蛋,至於什麼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媽媽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裏的每個人都要吃上幾個。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門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驅蚊避邪的。曬乾的艾草還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給我,當然這也是保平安的。這一天重頭戲就是吃糉子。媽媽早早的就把米、棗、葉子泡上。泡好後大家就開始包,一個個糉子就在大人們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糉子透着葉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棗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傳統節日中蘊含的美好祝福。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2

就像往年一樣,無論人們的喜怒哀樂,端午節總是悄悄的來臨,只要你細心觀察,處處都能體會到那麼一點點過年的喜慶。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快到時,媽媽就會早早地到附近商店買來一大堆的糉子葉。端午節的頭一天,看到媽媽將泡好的一大盆江米和洗得乾乾淨淨的糉子葉端出來時,我就會迫不急待地湊到跟前“幫忙”。媽媽包出來的糉子外形不同,有的是圓敦敦的四棱形,有的是長長的圓錐形;而且裏面的餡也有所不同,有豆沙餡的,有大棗的,真是五花八門。看到從媽媽手裏出來的糉子個個活靈活現的,我心想這包糉子太簡單了,哪裏還聽得見媽媽的耐心指導,我擼胳膊挽袖子地開始上陣,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來的糉子像篩網,江米從大大小小的縫隙裏,嘀嘀嗒嗒地漏了出來,這個時侯我才知道,原來包糉子還是個技術活呢!每當這時,我就會出神地看着媽媽那雙靈巧的手,一個個綠瑩瑩的糉子,好似給予了生命,那麼鮮活,那麼精靈。看着看着,“媽媽什麼時侯煮啊?”這句話像錄音機一樣不停地從我嘴裏播放,直到媽媽用一口大鍋將那些精靈煮上爲止。總覺得這天的夜裏就沒有年三十過得快呢?似乎是我睡不着,天就不亮。第二天一大早,當我還沒有睜開眼睛的時侯,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已竄入我的鼻子,告訴我的大腦,端午節到了!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美餐一頓,然後提着媽媽分好的糉子挨家挨戶的送出去,再把每家留給我的燦爛微笑和祝福帶回了家。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3

很多節日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但是我對家鄉端午節的習俗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湘湖遊玩。正趕上下孫文華村在舉行端午節活動——糉香情濃,我們也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雖然活動還沒開始,但是場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場子中間放着一張大桌子,桌上擺着傳統五黃:黃魚、黃鱔、黃瓜、鹹蛋和雄黃酒。聽爸爸媽媽說吃五黃可以抑制黴運,增強自己的精力。場地兩邊擺着長長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糉葉、糯米、紅棗。

活動開始了!第一場是包糉子比賽,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拿起糉葉包了起來。雖然我不怎麼會包,但是看着大家的樣子,也學着包了起來。在我們身旁有好幾個奶奶也在包糉子,她們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線把繩子扎牢。她們不僅做法精確,而且動作敏捷,真是太厲害了!包完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香囊包,這個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糉子、吃糉子,更重要的項目就是賽龍舟。走出包糉子大廳,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條條龍舟飛馳而過,他們敲鑼打鼓,彷彿真的是一條條巨龍在向終點衝刺。岸上的人們也紛紛爲他們加油鼓勁。劃到一半的時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氣大增,好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過了幾分鐘,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所有人都用最後一絲力氣在拼命向前劃。100米!50米!20米!5號船突然發力,一下子超過了其它船,獲得了第一名。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爲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還讓我感受到各種傳統風俗和豐富多彩的紀念屈原的活動。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4

一年有很多的節日,但是在人們心中覺得很重要的節日沒有幾個,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在中國很多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一來到街上就可以聞到濃而香的糉子味,不時地還會聽到賣糉子的小夥子喊出的吆喝聲,“賣糉子了——有鹹的、有甜的、有紅棗餡的······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那麼熱情、那麼粗獷,向那初夏的天氣,溫暖而又會有一些親切。逛街的人們,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嚐着糉子,看的我的口水都要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有的大人在小孩子的胸前掛着彩色絲線編織成的鴨蛋網,白色的鹹鴨蛋調皮地在胸前跳來跳去。每家的門前都插着一把艾葉和菖蒲。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還從媽媽的口中得知:端午節又稱午日、重午、重五、地臘、中天等。而且這一天要用紅、黃、藍、黑、白五色絲線拈在一起系在小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而且我們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鱔、黃瓜、黃魚、鹹鴨蛋黃及雄黃酒。和“五紅”——龍蝦、紅櫻桃、莧菜、烤鴨、紅燒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這些習俗都流傳至今。

哇! 真沒想到端午節也有那麼多習俗,那麼熱鬧呀!嗨!同學們可要好好學習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識,加油吧!相信你們會比我更厲害!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6

在我的家鄉——晉江,端午節被稱爲“五月節”。在這一天,人們除了可以觀賞到的精彩紛呈的賽龍舟、風情獨特的“嗦羅連”、激情狂歡的海上潑水之外,還有一項特別有趣的活動,那就是“捉鴨子”。

記得去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中午,棕香還在口中繚繞,我就催着爸爸出門。來到“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畔。橋的兩邊彩旗飄飄,橋上、岸邊站滿了觀衆,橋下還有人開着機排、漁船也佔據有利位置想一睹捉鴨人的風采呢。只見橋上騰空伸出l根10多米長的圓木柱,上面塗滿黃油,木柱的末端安裝着一隻盛鴨子的小木箱。

在一片喧天的鑼鼓聲中捉鴨比賽開始了。參賽者們排着一個長隊個個赤膊上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第一位勇敢者上場了。他張開雙臂保持身體的平衡,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根伸向河裏的圓木,到了末端,當他用手拍開小木箱的活門的時候,失去了重心,“嘭——”的一聲掉進河裏的同時鴨子也掉進了水裏,可憐的鴨子在驚惶失措中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當作“戰利品”給捉住了。可接下來的勇士們可就沒這般身手了,還沒等他們走進鴨籠,就一個個撲通撲通下餃子般掉下水了,只得望鴨興嘆。

就在我也看得出有點沮喪的時候,有人乾脆把鴨子直接扔到江裏,剎那間,可熱鬧了,人聲鼎沸,善於泅水的男子漢們一個個赤膊跳下水去,他們拼命向鴨子游去,鴨子似乎覺察到了,拼命的拍打起翅膀,濺得捉鴨人滿臉是水,站在船上或岸上的觀衆大聲呼喊,示意鴨子逃向何處。一時間,鴨子驚慌失措的叫聲,追鴨人的喘息聲,岸邊圍觀家屬的吶喊助威震耳欲聾。

真希望這種鬥智、鬥勇的水上體育活動年年都有啊。終有一天,我也要當一回捉鴨的勇士。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7

端午節在我們家鄉特別火熱,端午節那天,鄉里就沒有幾個人在家,都上街去了。我們都要買香囊,帶五色線,我們還要把艾草放到水裏洗澡,還要包糉子,由於我們家鄉的河流都不大,所以沒有賽龍舟。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讓我告訴大家吧!

我先給大家講一下屈原的故事吧!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但一直沒得到重用。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時,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聽說出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他悲痛欲絕下,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大石頭,終身跳入了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的消息後,十分悲痛。他們都含着淚水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用芭蕉葉包住米飯,扔到江裏,希望魚蛇蛟蝦別吃屈原的身體,這就是糉子的由來。

我在給大家講一講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國百姓因爲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划船搶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依然不見蹤跡,這就是龍舟的起源,人們還借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現代的賽龍舟也就是以此由來。

我們家的每個人都學會了包糉子,包的最好的是我媽媽,我媽媽兩分鐘就能包了一個、姐姐四分鐘、爸爸三分鐘、爺爺也是四分鐘、奶奶需要五分鐘、而我需要十分鐘才能包好一個。

我們家每年包出來的糉子自己家是吃不完的,所以媽媽每次都會把一部分送給姥姥、舅舅和姨媽他們吃。

我們家的風俗習慣不是很多,下回再給大家多講一點,OK?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8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此時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9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真懷念家鄉的糉子,雖然這邊也會包,卻少了家鄉糉葉的淡淡清香。

那時家鄉最忙碌的是奶奶,因爲她是包糉子的好手。那時我總會跟着奶奶進山,她在山坡上,我在山腳。奶奶在山坡上熟練的割着,而我卻在山腳那採自認爲是糉葉的葉子,在徵得奶奶的允許後,我開心的刷着糉葉,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那時的我只要能幫助這麼點小忙就能開心好一會,好像整個過程都是我做的一樣。重頭戲來了,奶奶熟練的包着糉子,本來想幫忙的我卻被奶奶明令禁止。因爲去年的端午節被我弄巧成拙。我在旁邊邊打扇邊問:“爲什麼要包糉子?”奶奶告訴我,因爲這是傳統節日,爲了紀念屈原,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等了好幾個小時。終於我心愛的糉子終於熟了。本想馬上開啟吃的時候,媽媽卻說想要給外婆先送去,我放下糉子挑了幾個自認爲很好的給外婆送去,一進門就看到擺在桌子上的糉子,我對外婆說:“端午節快樂。”外婆笑着接過我的糉子,從桌子上拿了幾個說:“這是板栗味的,這時紅棗味的,這時臘肉味的。”我邊說謝謝邊接好,一蹦一跳的回到家裏,剛跟媽媽彙報了情況,準備吃糉子。突然回想起媽媽昨天跟我說過的話,我掏出一個糉子給奶奶,說:“奶奶辛苦了!”又向家裏的長輩逐一發送,最後才輪到自己,這使是媽媽昨天告訴我要孝敬長輩,看着媽媽用眼神給我點了個贊,我開心極了。

端午又要來了,真懷念家鄉的糉子。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0

端午節要到了,看到滿街的糉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端午。我記得很清楚,是六歲那年,爸爸休假帶我回老家,恰逢端午節。老家的節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月份的山東天氣有點熱,但是早晚都很涼快。白天干熱的風裏還夾雜着熟透的麥香味兒,時而遠遠傳來幾聲布穀鳥的叫聲。

一到家就見爺爺奶奶在泡黍子和糯米,鍋裏還煮着紅棗,甜甜的味道灌滿了整間房子,遠遠地聞到,就想偷一顆吃。大夥都在忙自己的事兒,根本顧不上照顧我們,我也不想給他們添亂。

我剛到家時還有些靦腆、不習慣,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小夥伴們瘋在了一起,跑呀、跳呀、追呀、笑呀,玩的樂不思蜀了。正在興頭上,爺爺交給一個任務,讓哥哥帶我們到河邊採長茅草和寬大的蘆葦葉,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身上被劃得青一道、紅一道,癢得難忍,心裏卻美滋滋的。

中午回家,剛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香味。不一會奶奶就端出肥大尖尖的糉子,撥開棕葉,咬一口香香糯糯黏米,甜味充滿口鼻,香氣浸入心脾。我恨不得連糉葉都吞進了肚裏,還喝了一碗半加了紅糖的小米粥,一個鹹蛋黃,那感覺真似神仙生活。爺爺告訴我,糉子那淡淡的微甜清香,就是葦葉和茅草的發出的味道,就是我們的功勞。

過節了,看見街上串串的糉子,我便又回味起家鄉那黃橙橙的黍米棗棕,回想起那粘人的味道……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1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糉子了。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糉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糉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纔會又香又糯。

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屈原,楚國丹陽人,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屈原爲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老百姓打撈他的屍體,結果一無所獲。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定於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必須會想到端午節。今日,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爲端午節起源於偉大的愛過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被後人所紀念,也有一些人認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伍子胥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爲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日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寧波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糉子出籠,饞嘴的我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們的節日》一書,還爲我們介紹了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建黨節,建軍節,七夕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節等節日的來歷和活動方式,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日,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必須的印象,更讓我們有理由爲中華文化而自豪!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3

今天是端午節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啟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節",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節時候的事情。

說到端午節,其實自己並不怎麼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像並不像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麼說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好像端午節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像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儘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裏感受到這麼清涼的空氣,不禁擡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淨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願,也爲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溫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像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於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溼了自己的頭髮,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像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爲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爲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像是端午節的糉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像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節的雨水中,祝願每一個人都溫暖。

家鄉,端午作文500字14

中國有很多節日,在衆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糉子,還能看到激動人心的龍舟賽。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各種各樣的糉子,形狀多多。有像元寶一樣的,這種糉子代表恭喜發財。有的像動物一樣的糉子,特別好看。糉子還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的、鹹的、辣的、牛肉的、水果的,但我還是愛吃我家包的棗子枸杞糉子,因爲我家的糉子是奶奶親手給我包的,有一種特殊的香甜,而且樣子大不一,形狀也不同。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龍舟賽。寧夏的龍舟賽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離我家最近的就是北塔湖龍舟賽。在微風盪漾的湖面上,有七八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個人坐在龍舟前面敲鼓。衆人齊喊“一、二 、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比,岸邊圍觀的人們頂着炎熱的太陽,還依然伸着脖子,踮着腳尖目不轉睛的看着賽龍舟。再看湖中的幾條龍舟早已賽的你死我活。每一條龍舟都奮力向前,都想得第一。好多人都紛紛拿出照相機拍下這壯觀的畫面,生怕再也看不到這麼令人難忘的場面。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肚子也想家了咕咕在叫。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令人難忘而又激動人心的端午龍舟賽。

龍舟賽明年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