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土特產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10篇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1

我的家鄉松陽風景如畫,古時被稱爲“鬆古糧倉”。現在又被稱爲“浙江綠谷”。松陽不僅是糧食聖地,也是茶葉聖地。田野上、山坡上、路邊上都種着茶葉,遠遠望去,茶葉地裏一片綠色,鬱鬱蔥蔥。一片片茶葉好像一個個綠色的綠娃娃,充滿了生命力。遠看,茶園裏的茶葉一大片一大片。茶葉真多呀!多得望不到邊際。茶葉真綠呀!那綠色把大地塗綠了,把天也染綠了。茶葉真香呀!你要是採下一片茶葉聞一聞,一定會覺得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一走進茶園,你會覺得一股棵棵茶樹枝繁葉茂,那一片片茶葉好似一個個綠精靈在樹枝上,風兒一吹,便迎風跳起來舞來,那舞姿多麼美妙,多麼動聽呀!你採下一片茶葉用鼻子聞一聞,一定覺得一種幽香撲鼻而來。那幽香聞了會讓人心曠神怡。走在茶葉地裏,我好像走進了綠色仙境之中。

茶園裏不僅茶葉多,而且採茶的農民也很多。你瞧那採茶農民都頭戴涼帽,腰繫一個大布袋子,來到茶葉園裏採茶葉。那些農民們的手好似兩把剪刀,不停地在茶葉的田上嫩頭的地方翻動着,手法很熟練。由於今年茶葉大豐收,所以農民們很高興。他們一邊笑,一邊聊天,“今年的茶葉長得真好呀!”第一個農民說道,“是呀!今年茶葉真有很多可以採,比如:烏龍茶、白茶、龍井茶、銀猴茶……呢!”另一個茶民說。“既然茶葉多,那咱們來比賽吧!看誰快。”又一個農民說。

望着美麗的茶樹,我心想:近年來,家鄉的茶葉發展迅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改進,茶葉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的腰包越來越鼓,茶葉已爲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那一幢幢嶄新的小洋樓,一輛輛漂亮的小轎車,一臺臺高檔的家用電器……,已漸漸地步入了千家萬戶,茶葉已爲家鄉經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2

我的家鄉在興化。興化市位於江蘇省的中部。興化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人們常說:“興化龍香芋第一美味!興化紅膏大閘蟹最鮮美!興化的蟹田大米聞名天下!”

龍香芋是在一片神奇的地貌環境慢慢長大的。那片神奇的地方就是垛田——像一座座小島,四面環水。芋頭喜水,所以特別適合在這裏生長。農民伯伯每到夏季就到田裏播下種子。慢慢地,就從土裏冒出了一個個玲瓏可愛的綠葉,綠葉像盾牌一樣。龍香芋的葉子是綠色的,遠遠望去,一望無邊,一片綠色,就像一張嫩綠色的地毯,鋪在那被陽光照耀的大地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芋頭露青,農民伯伯要挖一點兒旁邊的泥巴和着水草,把它覆蓋起來,以防太陽的暴曬。到了九月,龍香芋就成熟了,它們像一個個胖娃娃,可愛極了。這時,農民伯伯把它從地裏挖出,拿去品嚐。先放入鍋中,等燒好後,啊,一股誘人的清香飄入鼻中。這股清香不放過每一個人,連《舌尖上的中國》都被引誘了過來。

紅膏大閘蟹是青殼兒、白肚子、金爪子和黃毛兒,長着兩隻大大的鉗子和八隻小腳。它的兩隻大鉗子使勁的揮舞着,好像要和我來一場惡戰。別看它外表兇狠,可它的味道卻很鮮美,還得到了中國名蟹金獎呢!

興化大米具有“稻穀金黃,米粒飽滿,晶瑩剔透、口感特佳”等特點,煮熟後香飄四溢,鬆軟可口,是呵護生命健康的首選。我想,肥沃的土壤和優越的環境是大米獨特品種形成的重要因素。

軟糯香甜的龍香芋,鮮香誘人的紅膏大閘蟹,鬆軟可口的蟹田大米……興化以它獨特鮮美的味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來到興化,我爲自己是興化人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3

在如皋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諺語“如皋蘿蔔賽雪梨”,雖然我的家鄉在是在連雲港,但是我們連雲港的蘿蔔也不比如皋蘿蔔差。

家鄉的青蘿是最普通的蘿蔔,雖然他的名字叫青蘿蔔,但是他大部分是白色的。在快成熟的時候上面一小部分露在泥土外,被火紅的太陽公公照成綠色,長在泥土下面的則是白色的。它的水分特別多,咬一口,水都從蘿蔔裏自動流出來。

家鄉還有一種蘿蔔叫紫蘿蔔,一般人都不吃它,只有年年用它做鹹菜的時候才能看見它。這種蘿蔔長的是蘿蔔世界裏最特別的,長得和人蔘似的。我第一次看見它們就想:這種蘿蔔變異了,都變成了人蔘,後來才知道它就是這種品種,幾乎紫蘿蔔都長這樣。有的多長出來一條腿,像一個人;有的多長出來三條腿,像一隻小狗。別的蘿蔔味含着辣的味道,但是紫蘿蔔味比較甜,吃的時候小心手被染成紫色。

家鄉的蘿蔔不僅樣子特別,吃法也十分特別。

青蘿蔔有好多種吃法,但我喜歡吃排骨和蘿蔔蒸。把蘿蔔切成一個個近似正方體後倒入鍋裏,過好久才能吃上香噴噴的蘿蔔,每個小正方體夾入嘴中即化,再加上排骨的香味更是美味至極,讓人彷彿在仙境。

我還喜歡吃蘿蔔絲和豆腐炒,把蘿蔔切成絲後放在鍋裏和豆腐一起炒,還沒有熟都已經聞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吃的時候不能用筷子用力的夾,不然會把蘿蔔絲夾壞,這樣做蘿蔔跟水似的,放在嘴裏不用嚼就一下子下去了。

聽了連雲港蘿蔔的種種做法和樣子,知道了我們的蘿蔔和如皋的蘿蔔差不多了吧,真希望以後有這樣一句諺語“連雲港蘿蔔賽人蔘”。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4

今天的品生課我得了一朵小紅花,我是我們班第一個得到小紅花的,我非常高興。

品生老師讓我們帶家鄉的特產來,在今天的課上講一講,我帶來了蘑菇、黃花和蕨菜,全是爸爸、媽媽從東北帶來的,正宗的東北特產。

其他同學中,上海的同學張飛弋帶來了大白兔奶糖,有的同學,劉想、高天鴻帶的卻是照片。

老師讓我講時我很緊張,心怦怦直跳!因爲我雖然是東北人,但從小生活就在北京,對這些特產並不瞭解。說着說着就不緊張了,越說越自然起來。因爲我不瞭解,他們更不瞭解。竟然還得了小紅花!

回到家時,我把紅花給爸爸看,爸爸表揚了我。同時告訴我,"其實,這還不是我們最好的特產。"我很驚訝,"啊,那我們家鄉最好的特產是什麼呢?"

"我們家鄉有山珍,有海味、有貴重藥材和名貴的毛皮",爸爸接着說,"山上的有松雞、熊掌、飛龍、林蛙、猴頭……山上的藥材有人蔘、鹿茸、熊膽……水裏的有湖鯽、大馬哈魚"

爸爸對大馬哈魚情有獨鍾!他介紹說,大馬哈魚實際是一種海魚,從俄羅斯東面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游到我們家鄉旁邊的大江,這種魚體形巨大,有一米多長,肉是粉紅色的,細嫩可口。最有意思的是,肉的外面有一層肥肉,非常好吃,這在其他魚裏是見不到的!特別是用大馬哈魚包的餃子很好吃極了,大馬哈魚的魚籽也是好東西,每顆由黃豆粒那麼大!我聽得直流口水,下次寒假再去東北,一定品嚐這些美味,松雞、林蛙我吃過,下次要吃大馬哈魚!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5

說起我們家鄉的特產那可就多了,有藍印花布、杭白菊、三白酒、姑嫂餅……今天,我就向你們介紹家鄉的姑嫂餅吧!

來到商店。你就可以看見那盒裝的姑嫂餅。那盒子漂亮極了!拆開盒子,你就可以看見一個個姑嫂餅。它是一個個像象棋一樣的圓形小酥餅。顏色有點淡灰色,其中還夾雜一些黑色的或者是白色的小點子,那是芝麻或者糖的細小顆粒。這時,會有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香得你口水直流,非要馬上吃一個不可。放到嘴裏,你不用咀嚼,只要輕輕一辨,它就可以融化。你就會覺得有一股鹹甜適中的味道進入你的口中,這時你會覺得它不油膩,充滿鄉野滋味,但不粗礪。品嚐過姑嫂餅的人都會連聲稱讚,說姑嫂餅好吃,還會多買一些帶回去饋贈親朋好友。

關於姑嫂餅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很早的時候,烏鎮有一家家庭作坊,專門製作一種甜味小酥餅。因爲配方獨特,製作精心,味道出奇好,深受鄉民的青睞,生意十分興隆。主人爲了保持獨家經營,就制定了關鍵技術傳媳不傳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兒的就不樂意了,對嫂嫂的嫉妒之心與日俱增。終於有一天,乘嫂嫂不備偷偷地往配料中撒了一把鹽,想看嫂嫂出醜。不料,這一把鹽撒得恰到好處。出爐的小酥餅中甜中帶鹹,味道更好,賣得比以前還快。店主知道了原因,大爲激動,索性將錯就錯,用小姑的新方法改良製作。這一來,小酥餅的名氣居然傳遍了江浙一帶。人們還給這種餅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姑嫂餅”。

現在,你對姑嫂餅一定有的瞭解了吧,是不是迫切地想要嘗一嘗我們家鄉的特產姑嫂餅了吧!沒有關係,那就請你立刻到我們烏鎮來吧!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6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一首歌謠:“麻窩子,紅帳子,裏面坐個白胖子。”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土特產------花生。

春天的一個早晨,我起的很早,因爲我要和爸爸一起回農村老家。到了老家,我看到地裏有許多剛出土的小芽芽,我很好奇,就不假思索地去問爺爺:“爺爺,這地裏長的是什麼莊稼呀?”爺爺微笑着說:“是剛出土的花生芽。”“那你在幹什麼呀爺爺?”我又好奇地問,爺爺邊幹邊說:“我在給花生打鋤草劑,地裏的草一多,花生長不飽了,就要減產,現在種地都要講究科學。”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爺爺種地也講科學呀。 到了夏天,天熱了該放暑假了,我又要回老家看爺爺了,我和爺爺一塊下地去,到了地裏,看到滿地花生開滿了金燦燦的黃花,漂亮極了。一陣清風拂過,一朵朵黃花搖晃着,像一個個小姑娘向我們招手一樣。我微笑着向他們撲去,我要融入她們之中,我問爺爺:“現在開花,什麼時候熟呀?爺爺耐心地說:“等到秋天就熟了,你下次回來就可以吃到花生了。” 說是遲,那是快,一轉眼秋天到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又一次跟着爸爸回到了老家,來到花生地裏,爺爺正忙着刨花生。哎呀,花生結的可真多呀!我看到滿地的花生棵慢慢地變黃了,葉子也落了,長得像胖娃娃的花生滿地都是,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爺爺連忙拿一棵給我:“孫子嘗一嘗,這是咱家的土特產。”我高興地接了過來,連忙剝開放進嘴裏,輕輕一嚼,哎呀,真好吃!爺爺喜笑顏開的對我說:“花生還可以做成花生餅,花生奶、花生油等等。”花生的用處可真大呀,原來花生還能做那麼多好吃的……

回來的路上,我心裏還一直在想着那首歌謠:“麻窩子,紅帳子,裏面坐個白胖子。”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7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也是。只是小時候對家鄉的記憶已經隨着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了,而令我記憶猶新的只剩下了家鄉的土特產——豬血丸子。

每年一入冬,奶奶與爸爸便會忙活起來,因爲這時是做豬血丸子的最佳季節。記得奶奶曾經告訴過我,做豬血丸子的主要材料是豆腐、豬血和豬肉。爸爸在選材上很講究,豆腐要用自家的黃豆製成,而且不能溼漉漉的,得瀝乾;豬血要能起到粘肉的作用;豬肉不要瘦的,只要肥的。

那時的我每天清晨都會聽到廚房裏傳來“嗒嗒”的剁肉聲,有時我會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溜進去學着他的樣子剁肉。有時我也會跑進大廳裏看奶奶做豆腐,奶奶會把豆腐包在一塊布里,然後打個結,用力把裏頭的水擠出來,這樣反覆幾次,豆腐就做好了。肉和豆腐都準備好了,奶奶就會拿來豬血,和爸爸一起做豬血丸子。他們先把豆腐和豬肉攪拌在一起,加入適量的鹽,然後不時地用豬血去和,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溜溜的丸子就出世了。

丸子做好了,奶奶便把松樹葉子平平整整地鋪在竹篾籠裏,再把丸子整整齊齊地擺在上面,蓋好蓋子,奶奶便開始燒火了。這時奶奶可不會吝惜柴火,而是任憑柴煙去盡情地燻烤丸子。幾天後,丸子越來越小,表面的顏色也越來越深,最後變成了黑色,表面還長滿了凸凹不平的疙瘩。爸爸取出豬血丸子,洗乾淨後便開始用水煮。不一會兒,誘人的香味便會瀰漫整所房子,聞起來讓人垂涎三尺。豬血丸子煮熟了,爸爸會把它們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後再放上佐料。夾起一片來放進嘴裏,嚼上一口,那股獨特的香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那種美美的感覺使人如同來到了仙境。

童年已經遠去了,故鄉的印象在我的'記憶裏也日漸淡漠。可是,我依然牢牢地記得故鄉的豬血丸子,因爲它帶着濃濃的鄉情和暖暖的親情。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8

“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這個白胖子。”你們猜,這是什麼?沒錯,這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花生咱們安慶有名的土特產。課上,老師拿來一袋花生,給咱們每人發了兩顆。花生的形狀很奇特。仔細觀察它,覺得像天上太上老君的寶葫蘆,裏面裝着兩粒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金丹;又像阿拉伯數字裏面的“8”。

它散發着一股炒沙的香味,還夾雜着泥土淡淡的氣息,真好聞。我想:花生寶寶和大地母親分別久了,想家了吧!看,它身上有密密麻麻的紋路,摸上去很粗糙,像媽媽那天天爲咱們洗衣做飯掃地而長滿老繭的雙手,也像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出右手把花生拿起來,放在耳朵旁邊搖一搖,只聽到“哐當哐當”的聲音。

裏面的花生寶寶好像在說:“花生殼哥哥,你能不能把我放出去,讓我見見太陽公公,白雲姐姐和小花妹妹呀!”也像在說:“小朋友,你別搖了,再搖我就要吐了。”我看着花生,口水已經忍不住“嘩嘩”的流出來了。於是,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花生殼,一使勁,“啪”花生殼在我的手中破裂,順利的取出飽滿的花生,放進嘴裏。花生衣很苦,花生很甜很香,美味極了。吃了花生,我想:咱們要懷有感恩之心,要謝謝勤勞的農民伯伯,爲花生施肥、澆水、拔草、除蟲……還要感謝小蚯蚓,它們爲花生寶寶鬆土,花生們才得以長勢喜人。花生不僅美味,而且營養豐富。花生衣可以補血止血。花生可以穩定血糖。如果早上吃花生,那麼你一天的血糖都不會高。它可以保持心臟健康,也可以減少患結腸癌的風險。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花生被世界公認爲健康食品,在中國花生被稱爲“十大長壽食品之一。”這就是我最愛吃的家鄉土特產花生。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9

聽說江陰西門橋下的馬蹄酥十分有名。週日那天,我和爸爸便前往西門尋找這家店。果然,我們在一條小馬路上找到了這家店。

“天哪!”馬蹄酥的品種還真是不少,有的如拳頭那麼大,有的像一個碗口;有的是瓜子仁餡的,還有的是核桃仁餡的……看得我眼花繚亂,難以抉擇,最終選中了一個核桃仁餡的。

回到家,我立即開啟包裝。瞧,馬蹄酥裹着一件土黃色的外衣,四周厚,中間薄,還被均勻地分成了十多份,好似一朵盛開的菊花,又宛如一個展開的煙花,煞是好看;銀黃色的麪餅與黑色的豆沙交相輝映,一粒粒芝麻如天女散花般撒落在上面;芝麻間鑲嵌着一粒粒香噴噴的南瓜子肉,交融在銀黃色麪餅中的豆沙,拼命地從縫隙中掙脫出來,就像快要把麪餅給脹破了一般。有詩爲證:“乍經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

我用嗅覺靈敏的鼻子深深一吸,一股豆沙的香氣撲鼻而來,所有香甜的滋味融合在了一起,這的確是一份家鄉的完美美食。我聞着享受着……

真的,真的忍不住了!我輕輕捏下一小塊馬蹄酥放入嘴中,酥酥的,香香的芝麻味在脣齒之間來回穿梭,一不小心嚼破了一粒白芝麻,瞬間,芝麻濃濃的香味,在我的嘴中立馬蔓延了開來,這一小塊馬蹄酥完全是芝麻味,彷彿滿嘴都是芝麻香。

我又張嘴咬上一口,哇!配料還真不少,嗯!咬到了核桃。我將馬蹄酥含在嘴中細細咀嚼,一股豆沙的甜味,融匯着核桃仁特有的脆香,在舌尖的味蕾上蔓延開來:豆沙甜而不膩,麪餅脆而且酥,我將嚼碎的馬蹄酥咽入了胃中,頓時,使我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江陰不吃馬蹄酥會遺憾!”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山東——聊城。

山東聊城是一座有着獨特景觀、極具神奇色彩和魅力的古老而又年輕的花園式城市,是一方風光格外宜人、如詩如畫的風水寶地。

這裏的東昌湖、古運河、徒駭河等水系連通,兩岸進行了綠化,有帶狀公園、騰龍廣場、人民廣場、噴泉廣場、夢幻樂園、鳳凰苑......等風景區,乘船可以瀏覽整個城市,岸邊楊柳依依、景點相連,營造出“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游”的美好意境。

我深信,凡是有幸來過此地者,都一定會大飽眼福,獲得許多驚喜的發現好和美好的享受!家鄉的鄉親們雖然穿着樸素,但是他們有顆純樸善良的心。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整日裏爲了生活忙忙碌碌,家鄉的土特產就是出自於他們辛勤的雙手。

聊城的土特產有很多,有冠縣的鴨梨、茌平圓鈴大棗、高唐的驢肉等等,最有名的就是莘縣燕店鄉的洋香瓜了。香瓜又名硬皮甜瓜,它原產於亞洲與非洲熱帶地區 顧又名洋香瓜。

莘縣是“中國香瓜之鄉” ,香瓜的主要品種有金蜜,翠蜜、美玉 等十幾個品種,果肉厚,甜度高,口感好,綠色天然,以其優良的品質,深受顧客青睞。

以莘縣燕店香瓜爲例,全鎮共有香瓜大鵬三萬餘個,大、中、小拱棚兩萬餘畝,素有“萬畝香瓜萬座城”之稱,是全中國最大的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被譽爲“中國香瓜第一鎮”。

香瓜,這個原產於亞洲與非洲熱帶的洋水果,以其俊美的模樣,香甜可口,只要你咬上一口,它那香氣和汁液就會讓人感覺到沁人心脾。營養豐富的資質,享譽中外也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的家鄉還有一道最美的風景線,叫做東昌湖,是國家AAAA級景區,總面積工20.6平方公里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山東聊城,多麼美麗的地方啊!

到處都是名勝古蹟,到處都是古代時的民族建築,這都是古代人民的心血和匠心苦苦營造的,我們要愛護家鄉,長大後要好好建設自己的家園,讓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