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故鄉猶在,卻步難歸高三作文

正如在《朗讀者》中董卿說的那句話"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時想要回去,卻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是的,故鄉猶在,卻步難歸。

故鄉猶在,卻步難歸高三作文

當我打算寫這篇文章的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是怎樣的,或是迷茫,或是憂慮,亦或是觸景生情卻無言以對,對,到頭來盪漾在內心最深處的終究是那份刻骨銘心的鄉愁

全國解放,百業待興,土地共有,人心合一,這是封存於爺爺記憶中的故鄉,汗流浹背,你追我趕,乾的'多就能吃飽飯,毫無疑問,生活雖然倍加辛苦,但苦中作樂,好不快哉!

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土地改革,競爭劇烈,這是封存於爸爸記憶中的故鄉,也是父輩人生與事業的起點,辛苦勞作,風格異同,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你是勞動能人,我是賺錢達人。故鄉從此搭上了發展經濟的專列,不再是山川與土地,大多數人更願意走出去。去追求,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大千世界。

鄉村振興,節能環保,精準扶貧,奔向小康。這是展現在我眼前的故鄉變革,條件優越,福利完美,只要你能盡己所能,因勞而獲,就不會存在爺爺所擔心的飢餓,也不會存在爸爸所擔心的貧窮。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此刻這個環境中顯得尤爲重要,農民開始嚮往都市生活,鋼筋水泥的居住環境,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而都市貴族,開始嚮往田園生活,優雅美觀的鄉下村落,綠色環保的鄉下特產。這一切顯得多麼荒謬!

這種普遍存在於中國大地,經過人爲意識,宏觀調控的移民節奏,悄然進行。當有一天有人提出"鄉愁‘’這個詞的時候,卻發現故鄉已經是別人的故鄉,自己不過是曾經暫且居住的過客罷了。所謂的鄉俗,已灰飛煙滅,當你在街上聽到那熟悉的、親切的鄉音的時候,你只能說上一句:‘’嗨,朋友你好,我們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僅此而已。因爲你們都明白故鄉已經成那永遠回不去的地方。看完上述文字,當你再次朗讀下面這首詩的時候,或許會另有感悟吧!《偶書二首·其一》唐代: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精神不死,鄉魂永在!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