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的回憶故鄉作文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回憶故鄉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回憶故鄉作文三篇

回憶故鄉作文 篇1

我的故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我從小就在故鄉長大,那裏有我美好的回憶。

我喜歡故鄉的竹林。那裏的竹林有數棵竹子,怎麼數也數不清到底有幾顆。 一棵棵竹子長得很粗壯,竹葉是綠色的,一片片很是好看。

我還喜歡故鄉的小溪。故鄉的溪水是冰涼的,要是在夏季裏把手伸進小溪裏,一定會非常涼爽。小溪清澈見底,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

春天,田野上能看見在辛苦種稻子的農民伯伯,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米都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夏天,就能看見田野裏翠綠的水稻,一棵棵小苗已經長得比我的膝蓋還高一點兒了。秋天,就到了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更是忙得不行。一滴滴汗水從頭髮流到下巴,但他們的臉上掛着笑臉,因爲稻穀終於豐收了!

在這個美麗的故鄉里,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竹林裏挖筍。起初,我比媽媽挖筍的速度慢得好幾十倍,媽媽叫我別灰心,再加點速度,多用點兒力氣,就能很快挖好一棵筍了。經過媽媽的鼓勵和指點,我的速度果然增加了好幾倍,媽媽也誇我能幹。最後我們滿載而歸,雖然已經很勞累了,可我們的收穫令我十分開心。

另一次和姐姐去溪邊抓螃蟹。我們帶了一個很大的瓶子,就來裝抓的螃蟹。我們脫開鞋子,把腳伸進小溪裏。我們走着走着,我看見了一塊大石頭底下有兩隻大螃蟹,於是,我便告訴了姐姐。我們商量了一下,姐姐便輕輕的把石頭挪開,然後我趕緊用瓶子把那兩隻螃蟹蓋住。結果,當然沒有那麼容易抓住那兩隻狡猾的螃蟹。但我和姐姐並沒有灰心,我們重新試着抓住那兩隻大螃蟹。經過我們全力配合,不一會兒,便抓住了。我們那時喜悅讓我至今難忘。我們唱着歡快的歌,回到家裏,把螃蟹給烤熟了,一起“舉蟹”慶祝。

我的故鄉就是這樣美麗、迷人,如果你有機會去那兒觀賞風景,我一定會做你的導遊,給你介紹一下我的故鄉。

回憶故鄉作文 篇2

一個人,很早便別了故鄉,漂泊。直至今日,仍在異鄉。

對於故鄉,沒有詩人的萬千愁緒。畢竟,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二三十年中,也時常回到它的懷抱,體味小別的欣喜。

我的故鄉,無名山大川,亦無名人趣事。它平凡而又驕傲地立在中國大西南。那裏生長着跟它一般平凡而又勤勞的人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權勢之爭,亦無車馬之擾。

曾記得兒時的故鄉,青山綠水,鳥蝶紛飛,似人間仙境,又無仙境的縹緲。人們往來勞作,休憩談笑。總是透着無可名狀的幸福與閒適。

故鄉有座極爲普通的橋,堅實的基石立於河中央。上架一塊約五尺寬的石板,石板厚重得讓人感到踏實。至於橋的歷史,連村中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出來。好奇的孩子像麥苗似的',一茬茬地扎進河裏,仔細搜尋着關於它的資訊,卻總是空手而歸。

故鄉的橋,總是默默地立在村頭。

橋頭,有一座用石板搭建的“小屋”,說是小屋,卻容不下一人居住。住在裏麗的是兩位不尋常的人物,當地人心目中的英雄——土地爺及其夫人。樸實的老百姓把二位安置在村頭,希望他們守護着村莊,爲村子帶來和平安寧。

土地爺是我兒時最忠實的玩伴。每當家裏的事情忙完可以偷偷懶的時候。我便會到小廟,看看土地爺和土地婆婆,順便撿一些人家拜神後留下的沒有爆炸的爆竹作爲玩具。當然,我也曾調皮地將手伸進神龕。偷偷地從神龕裏摸出人們供奉的祭品,有時甚至拿過一些香客捐的香油錢。也有過被家裏大人知道,一路打罵着把錢還網去的尷尬。

其實他們不知道,我早已將土地爺當作自己的朋友。我曾經好長一段時間蹦爲土地爺塑像肚中的那枚硬幣是我捐的而自豪。

人慢慢地長大了,上學了,漸漸地離家遠了。在家裏面閒着的日子越來越少了,能夠偷偷地躲在土地爺的小廟裏吃着別人的供品的日子也少了。這幾年,每次回去,也總是在廟會的時候纔去湊湊熱鬧,土地爺和土地婆婆的而容仍然與記憶中的相同,只不過他們的房子越來越大了,容得下幾桌無聊的香客嗣坐着打麻將。來來往往的人羣中,不時有天真的孩童,卻再也找不到熟悉兒時自己的影子。不知如今的土地爺,還能否認得出那個一邊作揖、一邊偷吃供品的孩子?

回憶故鄉作文 篇3

藉由一張照片,爸爸回憶起了童年的故鄉。這是父親對故鄉的回憶······

據回憶,爸爸的家是在郊區,那裏坐落着一些色彩豐富的平房,使郊區看起來像一幅掛毯。那時爸爸的家是在海防最前線的位置,到市區,走路要兩天,坐車要半天。現在,沒幾分鐘就到了。但那時條件不算很好,於是爸爸每天都會騎着一輛破舊的自行車或是走在一條僻靜的鄉間小路上去上學。雖然不那麼好,但倒也樂得清閒、自由自在。

轉眼間,二十幾年過去了,舊貌換新顏,滄海變桑田:十幾年前的郊區成爲了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熱鬧地方;把色彩豐富的平房取而代之的是精緻的別墅與高大雄偉的建築物;海防最前線搖身一變成了旅遊最一線;市區“吞併”了郊區;僻靜的鄉間小路成了熱鬧的柏油大馬路;破舊的自行車旁擺放着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爸爸的家成爲了觀音山塔埔小區的“一份子”······

只是短短的幾年,變化就如此之大,若把目光放遠:三十年後、四十年後等等,未來生活在這裏的人,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我相信,那是一個用科技實力說話的時代:一切改用太陽能發電,環保又實用;再也沒有尾氣污染,出現了“空中車道”;電子科技有了飛一般的進展······那未來生活在這裏的人,又可曾想過,幾十年前的這裏,會是這般“不發達”、“跟農村真像”、“落後”的樣子呢?在未來,“未來人”會發出:”哎呀!過去的日子竟是這般模樣!真可怕!”此類的感嘆嗎?他們會相信我的父親曾經在這麼“差”的條件下生活卻還每天樂呵呵地笑着嗎?父親的微笑只是一個人民對故鄉的熱愛罷了。

透過父親對老照片露出的微笑、期望的眼神,我讀出了許多東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努力,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已然逝去的故鄉的懷念與回憶······

標籤:故鄉 回憶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