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熱門】回憶故鄉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回憶故鄉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回憶故鄉作文三篇

回憶故鄉作文 篇1

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生命的方向。

——題記

(一)

兒時,總是愛極故鄉的晨。

大氣,從容,給予了我所有溫柔的童年。

石臺上的晚霞,顯示了她最寬闊的視野.及目之處,都是色彩.飽和的美滿時光.而一天的帷幕也就在大地灑滿溫暖的最後,再次蔓延。

夜空中的煙花,看過故鄉過年的景緻,也便覺得他處就不算什麼了.倘若你曾經看過煙花綻滿天際,將夜渲染成銀色.你會覺得那種美直鑽到你心裏去.可是,哪裏再去找這番美到蝕骨的景緻.這裏沒有煙花燃後的寂寥,只有徹底的萬家燈火。

無邊際的土地.這般安謐的一方土地,除了故鄉哪裏還有.只要看一眼,覺得新都會震撼的感覺.直至後來,才漸漸明白,透過這裏,所愛的是那種鮮衣怒馬的那種意味。

每個人都是旅者,但是故鄉就是根,是一輩子都要牢牢記住的地方。我是這麼想的。

(二)

人與人之間,有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默契嗎?

我想若說到這,故鄉里樸實的人們之間的安定便是如此。

稍大時,奶奶身體也還健朗,過大年之前,奶奶便爲這事奔走起來。我呢,因爲當年年紀小,一堆泥土便可以消磨去一天的時光,也算是“偷得浮生日日閒”。

準備尚可時,奶奶就託我去請幾個鄰居一起搓麻花、蒸糕。

大家就圍在木板周圍熱火朝天的故事,而我便有時幫忙,學着大人搓麻花,.但總是因爲用力不勻而散開,又偷偷地揉回人家的麪糰裏。大人看見也不說,只是笑。我就偏頭看鄰居家的大姐姐,她手很巧,也只是內心偷偷羨慕她。後來,對反覆做事膩煩了的我,就跑去廚房偷嘴,端到大廳吃東西時,周圍的人又讓我多端一些來,我索性將炸好的麻花都端來,大廳裏有股酥酥的味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意,和着夕陽的餘暉,很是溫暖。

可是,現在已過去多年,奶奶家門口的桃樹已開謝了幾個春秋,煙花也燃放了幾季,奶奶老了,而那些曾經寵我的人也都散了,有的去世了,有的撤離了這個村莊,那個因爲手巧而被我羨慕的姐姐,已經去了北京謀生。

如今,也只有奶奶一人在夏夜的晚上,那蒲扇扇走了流光,些許淒涼。

(三)

若生命是場輪迴,請帶我回到最初天不怕地不怕的兒時,那裏有我生命中最溫存的回憶與愛。

回憶故鄉作文 篇2

鄉村的夜晚靜謐得出奇,只聽得雨兒輕柔地拍打在窗戶上,瀟瀟灑灑地飄落在錯落有致的石厝上, 一磚一瓦,一絲一念,都帶着最質樸的印記,勾起兒時最淳樸的回憶!

記憶裏的美好不可能永遠定格在曾經的時光裏,隨着時間的流逝,有些記憶變得模糊了,有些記憶淡去了,但有些記憶卻揮之不去,深刻而有力地烙在我的心頭上,甚至讓我魂牽夢繞!記憶裏的古樸石厝帶給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深邃的情感。記得讀幼兒園時,吳老師一節關於平潭石厝的沙畫課,激起了我對古老石厝的興趣。或許那只是對石厝的一種淺淺的喜歡,喜歡用自己的畫筆來鋪就記憶裏那一抹淺淺的回憶!

記憶就這樣延續到了我上小學三年級那年。那年暑假媽媽依舊帶我回故鄉小住一陣,或許是媽媽知曉了我藏掖了許久的對石厝的那份喜愛,帶着我不知道用了多快的腳步來到了我們的故鄉—美麗的白青鄉。那鱗次節比,依山而建的石厝,令我瞬間油然而生一種別樣的情感。於是我獨自一人踏上故鄉的阡陌小路,恰巧遇到與我年紀相仿的孩童正在邊唱童謠邊跳房子,在一股莫名的衝動之後,我加入了“跳房子的隊伍”。至今,我還依稀地記得格子樣的房子彷彿就是古樸石厝的身姿,對於我們這一羣天真無邪的孩子來說,她是我們快樂的彩色城堡,然而在這色彩斑斕的`石厝印記裏,更增添了一段我對石厝難以抹去的回憶!

今年我上了四年級,時間會擱淺一些模糊的記憶,於是寒假我再次來到故鄉回憶石厝的各種美好。因爲時間的短暫只停留了幾日,我來不及用密不透風的文字來描述自己的情感,就冒着零零落落的雨點來到鋪滿礁石的海邊,趁着繪畫靈感駐留的瞬間,把石厝古樸亙古的身姿淋漓盡致地刻印在那一片畫海中,也把我對石厝亙古不變的熱愛留在了記憶的長河裏!

鍵盤上敲打文字的聲音,窗外淅淅瀝瀝的雨點……當我凝視着眼前最質樸的石厝景緻,我讀懂了“石厝無言卻能歌”!在我難以抹去的故鄉的回憶裏,她吟誦的是一首記憶裏的歌……

回憶故鄉作文 篇3

想故鄉便是童年,我也只是在那裏從出生起留戀了九年的時光。那裏有你曾經兒時的夥伴,你曾經遊戲的場所。還有老屋、老人、老的東西,那都是些自己曾經喜歡的,只是歲月不經我的允許,便將他們掩埋。到頭來,只是慨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悲哀。

比起現在周圍都是高樓林立的情景,我越來越多的回想起故鄉田野上那一望無際的感覺。我並不想說大自然的構造總是讓人覺得很美,但是故鄉那沒有人工做作的意境總能令我暫時忘卻自我。至少在那裏我真正能感受到那“天圓地方”、“水天一線”,雖然客氣中常會瀰漫着菸灰的味道,那裏時常會有一堆一堆的秸稈在焚燒。我們這些小孩們,就藉着這個機會拿着各自家裏的番薯放到最底層的秸稈裏去燜。其實一堆秸稈放在大太陽下曬,它是會自燃的。在那股子煙熏火燎下,番薯很容易就熟。在那時,我們感覺很自由,也很快樂。

小學時上學的路只有一條,從我們這個村子越過一個村子到位於另一個村子的學校的大路,這是我們整個地方唯一的車行大道。而放學時就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車馳大道,剛好另一條就是羊腸小道。這條小路,通常是牧羊人必經的小道,所以小路上通常充滿了要麼是黑珍珠狀的新鮮的羊糞,或者要麼是已經變成了“餅”狀物體的風乾的老糞。

依着這條路的旁邊是一條河,沿着這條河一直走,就可以走回到我們那個村子。最新奇的是河兩邊的風景,稀疏的林立着一些早已過時的老房子,幾乎都是隻有阿公阿婆住在那裏。在那裏,有着唯一的一家商店,房子和店主一樣古老。房子是木質結構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以前是一座土地廟,而這個老頭以前肯定就是這座廟的廟祝。後來,老房子旁邊建了一所能住人的房子,店主也變了,肯定是也只有是老頭的兒子願意呆在那裏。河旁邊都會有屬於各自家的菜園子,甚至有時還會有一籬笆圍起來的竹子,其實說怪也不怪,竹筍能拿來吃,竹子又能做扁擔、竹蓖等一類的竹製品,這都是有它的經濟價值的。

其實我們並不顧及這些,我們只知道當有時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就會飛也似的從校門衝出,或者跑到河裏去“徒手抓魚”,或者就這樣直接着跑着回家。因爲根本不用顧及大道上那些飛馳的車輛會在這裏撞上我們,而如果上學父母就不會允許我們走這條路,並在瘋玩。最重要的是我們是真的覺的我們屬於那個安靜的世界,並且那個世界能夠無聲息的接受我們。而不是大路上嘈雜的鳴笛聲、大人的說話聲,令我們無法隨心所欲的大聲說話。

故鄉時的童年,我們嚮往自由自在,就和我現在還在追求的一樣。

標籤:故鄉 三篇 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