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蝸牛發現作文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蝸牛發現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蝸牛發現作文10篇

蝸牛發現作文 篇1

在家園子裏有一羣粘糊糊、揹着一個殼,還長着兩對觸角的小傢伙,那就是蝸牛。平時,我沒怎麼注意這些小傢伙,而十月五號那天,我又摸索起它們來,“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爲什麼它走過的地方有一條線?”一連串問號在我腦中出現,於是,我決定做個實驗。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這個問題我決定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找出答案。我找來白菜葉子、鏝頭和蚊子,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上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大步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它們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得是有滋有味,別的食物碰也不碰,這下斷定,蝸牛是大害蟲。

接着,我又開始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時爲什麼會有一條線?我首先把它放在高處,等它頭伸出來的時候去摸它的大盤,可手還沒碰到它,它又縮了回去,我心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我試了幾次,都沒成功,有些灰心了。這時,我看見爺爺在咂核桃,便想,“這不是個好辦法嗎。”我拿來一塊尖石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拉出蝸牛的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黏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蝸牛的爬行。

這下,我終於發現了蝸牛的祕密。它可真是不容小瞧的傢伙啊!

蝸牛發現作文 篇2

雨停了,我和媽媽去買菜,在路上看到好幾只小蝸牛,在慢悠悠的過馬路。

它揹着一個又大又重的殼,真像一個旅行屋,我猜小蝸牛全家要去旅行了。它們長着兩對小觸角,它們用觸角來打聽周圍所有的動靜,碰碰這裏,碰碰那裏。它們的眼睛長在觸角的後面,難怪它們走路近視看不清,觸角就好像它們的柺杖一樣。

當它過馬路時,還是慢慢的爬,爬去都滲出粘液了,走的那麼慢,真像這個馬路的主人慢慢的在它的地盤溜達。這真像大爺一樣,慢慢的走,走啊,走啊,我想它應該走到天黑也走不完,我要觀察到什麼時候呀,不過我真心有點喜歡這隻慢慢走的小蝸牛,真可愛。

我低頭在想小蝸牛爲什麼喜歡爬在這個溼漉漉的馬路上呢?媽媽心有靈犀的說道:“小蝸牛很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我們通常能在雨後看到蝸牛。”

原來一隻小小的蝸牛都有這麼多的祕密知識。我要是能仔細留心身邊的事物,就能發現很多的小知識。

蝸牛發現作文 篇3

只聽一陣雷鳴,雨公公來了。瓢潑大雨就隨後下起。雨點和雨傘就打起架來,經過一陣較量,雨被打跑了,雨傘以優勢勝利。此時雨後美景全展示出來了,蝸牛也不甘落後,慢慢從草叢爬出,看着它那笨樣,真逗!

我看蝸牛挺有意思,就捉了幾隻,讓它們賽跑。嘿!

"蝸牛一郎"慢吞吞在後面呢,"蝸牛二郎"遙遙領先,"三郎"緊跟"二郎"不放,好像在說":二哥,你慢點。""二郎"纔不塞它,勇往直前……第一回合"二郎"勝利。第二回合剛開始,我奇怪的發現這地上怎麼有白痕呢!

一觀察,怎麼還是蝸牛的賽跑路線呢!

心想:蝸牛真能,還會自己畫賽跑線啊。可它又沒料,怎麼畫,用什麼畫……我腦袋上全是問號。我帶着問題跑到媽媽跟前,把問題講給媽媽聽。媽媽告訴了我原因。"哦,原來如此,是蝸牛自己生產的液體在身體內,同時也在排除廢液體,透過爬行摩擦地面留在地上,液體幹後,就成了白線條。"呦!

連小蝸牛就有這麼多學問,我繼續尋找問題,揭開更多祕密。

蝸牛發現作文 篇4

一個雨後的早晨,我去小區裏散步,在草叢裏發現了一隻蝸牛。他揹着自己簡易的房子緩緩爬行着,我們人類有這樣的房子該多好!

長大以後,我要發明一種可背在身上的房子。這種房子是充氣的,房子一旦鼓起來,它的外面會形成一種保護膜,別人進了這保護膜,會發現身上鋒利的東西蕩然無存。原來是這層保護膜把你鋒利的東西收起來啦!

這種房子在發生水災的時候可大有用處啦!因爲房子是充氣的,所以水無法把這種房子湮沒。

這種房子也不怕地震,因爲你可以在地震之前把房子搬到河裏,地震來了,你就可以鑽進房子,順着河流漂到大海里去。

這種房子也會很受那些揹包客的歡迎,因爲揹包客都愁着錢不夠沒地方住,有了這充氣房子,可以走到哪兒就住在哪裏了。這種房子收起來也很方便,只要把氣塞一拔,“呼”的一聲,房子就可以收入囊中。

同學們離學校太遠,上學不方便,就可以買一套這樣的房子,在一片空地上一放,一吹,就不用擔心遲到了。

這種房子分小房子、普通房子、大別墅。旅遊最好用小房子,長期住最好用普通房子,永久居住用大別墅。

這種房子也可以遠程鎖門。只要把手機藍牙開啟,就可以在手機上遠程鎖門了,以後小偷就不會輕而易舉地溜進你的房子了。

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建造出這種方便實惠的房子,爲那些蝸居甚至沒房子住的人,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蝸牛發現作文 篇5

從我小時候起,我就喜歡一些花草和一些小動物。“太好了,我終於有了一個小夥伴!”這個小傢伙不是人類,而是一隻蝸牛。我父親去旅行時帶回了幾隻小蝸牛,我一天都離不開它們。

一天,我把蝸牛放在捲心菜葉上。我突然看到蝸牛爬行時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線。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問題:爲什麼爬行會留下一長串?蝸牛是有益的昆蟲還是有害的?蝸牛的眼睛和鼻子在哪裏?這一系列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實驗證明了一切。因此,我計劃做一個實驗來找出這些問題。

"爲什麼它爬行時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先拿了一片捲心菜葉,把蝸牛放在捲心菜葉上,然後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蝸牛,只是想看一看,它就回去了。沒門。我只能痛苦地放棄我的愛,所以我用一塊小石頭打碎了蝸牛殼。有一種顆粒狀的東西,是蝸牛的分泌器官。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首先我把菜葉和饅頭放在蝸牛面前,然後我會看到蝸牛往哪個方向爬。它沒有看饅頭就直接去了菜葉。這表明蝸牛是害蟲。

蝸牛的大觸角是眼睛,小觸角是鼻子。

透過這三個實驗,我發現了蝸牛的祕密。它也教會了我,無論你做什麼,你都必須仔細觀察,仔細思考。

蝸牛發現作文 篇6

雨停了,我和媽媽去買菜,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幾只蝸牛,正在慢悠悠的過馬路。揹着大大的殼,好像他的小家呀。它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就像一對探測器。觸角上的眼睛圓圓的,她的面板是棕色的,帶着一點橙色,可愛極了,好想摸摸他呀。

我發現了小蝸牛有兩雙觸角一對長長的另一對短短的,短的是他的鼻子好像在聞好吃的。他爬行時慢悠悠的,他是會彈出連接的,慢悠悠爬行的時候,像個老大爺一樣走來走去。當我摸了摸它的觸角,他馬上把觸角縮了回去,當我摸它的殼時候,他把身體縮了回去。走路時,他是要把觸角,身長的呢。

我問媽媽:媽媽,爲什麼雨停了,蝸牛還會在這裏?”媽媽回答:“因爲蝸牛喜歡潮溼的環境的生活呀!”

哦!原來小小的一隻蝸牛,知識也很多呀!我喜歡小蝸牛呢!你喜歡嗎?

蝸牛發現作文 篇7

我從小就喜歡一些花花草草,也喜歡一些小動物。“太好了,我終於有了小夥伴了!”這個小夥伴可不是人喲,而是小蝸牛。爸爸出去旅遊的時候給我拿回來了幾隻小蝸牛,從此我就一天也離不開它們了。

一天,我把蝸牛放到白菜葉上,我突然看蝸牛爬行的時候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線,由此我想到了很多問題:爲什麼爬行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兒?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實驗證明一切。於是,我打算做一做實驗,弄清這幾個問題。

“爲什麼爬行時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爲了解開這個問題,我先拿了一個白菜葉,把蝸牛放在白菜葉上,然後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蝸牛,剛想看一下,它就縮回去了。不行啊!只能忍痛割愛,於是我用小石頭把蝸牛的殼砸碎了,原來有一個顆粒狀的東西,那是蝸牛的分泌器官。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首先我用菜葉、饅頭放在蝸牛跟前,然後看看蝸牛向哪個爬去。它直奔菜葉,饅頭一眼沒看。這說明蝸牛是害蟲。

蝸牛的大觸角是眼睛,小觸角是鼻子。

透過這三個試驗,我發現了蝸牛的'祕密。也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觀察,動腦去想。

蝸牛發現作文 篇8

今天,我和媽媽到小區的草坪上去玩。突然,我看見幾只蝸牛在草叢中慢慢地爬行,我捉起其中一隻放在手中,仔細觀察它的模樣,它頭上長着一對觸角,我用手輕輕一碰,它就縮到殼裏去了。我又捉了幾隻帶回家,放在桌子上,等我吃好晚飯再去看它時,它不知爬到哪裏去了。

蝸牛發現作文 篇9

今天下午,媽媽給我買了一盆花。過了一會兒,外面下起了小雨,於是我把花捧了出去,讓它淋了一點兒雨,又捧了進來。

突然,我發現了這盆花上出現了一個硬硬的殼,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小的蝸牛。蝸牛身上揹着一個像螺絲一樣又大又重的殼,我想:如果我們整天也揹着這麼大、這麼重的殼,肯定會把我們給累死的。蝸牛探出身子,擺動着腦袋,慢慢地向前爬着。它的身子摸上去卻是黏乎乎的,我用手輕輕一摸,它就像受到了很大的驚嚇一樣,立刻把它的頭縮進殼,我的手上只留下黏糊糊的感覺。

再仔細瞧瞧,我又發現蝸牛走過的地方,後面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溼漉漉的黏線。爲什麼呢?我透過翻書、查閱資料,知道了這是蝸牛排泄的黏物,可以用來保護腹足,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哇,小小的蝸牛身上,竟然有這麼多知識。生活到處充滿學問,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種勇於探究的精神,就可以增長很多很多的知識。

蝸牛發現作文 篇10

春天,春雨連綿,不停的下着。

放學回家,我來到陽臺上,做着美夢:今天不再爲花草澆水了!忽然,我看見了幾個肉色的東西,走近一看,嚇了我一跳,是我最害怕的蝸牛!我撿起來,準備扔掉,又想,我可以探索蝸牛的祕密呀!於是,我開始了試驗。

我想,蝸牛是還蟲還是益蟲呢?我絞盡腦汁的想,忘記了,家中又沒有書。我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找來了白菜葉子和一小塊肉,然後捉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它們立刻把頭縮進殼裏,真是個膽小鬼!我躲在旁邊悄悄地看着,生怕驚到它們。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了白菜葉子嚼起來,而對別的食物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對植物是有害的。

蝸牛爬過爲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接着,我又進行第二項實驗。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好惡心呀,真想鼻涕蟲!要不要繼續呢?我想了一會兒,還是繼續吧,不能半途而廢。我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還有一些小顆粒狀的東西,那是什麼啊?上網查,才知道,小顆粒狀的東西是它的腳,長長的“線”是它的排泄物。原來如此!

我親自發現了蝸牛的祕密,我一定會深刻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