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尊嚴作文

【精品】尊嚴作文彙編九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尊嚴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尊嚴作文彙編九篇

尊嚴作文 篇1

生活如學者,如老師,在人間的大街小巷中散播着真理的種子。有人說,生活就是平靜似鏡的湖面,平淡乏味。而我認爲,生活就是璀璨的星空,處處都蘊藏着照亮一生的哲理。不是生活沒有哲理,而是你沒帶上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一顆去感悟人生的心。而我,就在那個傍晚,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哲理,體會到了一個人的尊嚴。

夕陽的餘暉灑下大地,這條通往佳世客的小路彷彿鍍了一層金。我與媽媽手挽手,在落日的輕風中有說有笑地走着。即將迎接的,是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飯。

漸漸地,路上人流如潮。隨着匆匆的腳步傳來的,還有一陣悠揚的二胡聲。我循聲望去,只見熙熙攘攘的人羣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拉着二胡。

這位老人約五、六十歲了,臉上早已爬滿了皺紋。他用一雙黝黑的手,不停地撥動琴絃,引來大批路人駐足觀看。我和媽媽也暫緩了腳步,欣賞老人的傾情演奏。

與之相對的,是一個衣着凌亂的婦人。婦人始終緊握一個破損的小碗,嘴中唸唸有詞地向人們乞討。她,也和老人是一樣的身世吧!我默默心想。

一浪又一浪的人潮涌來,老人面前有了不少一元與五元的紙幣。而一旁的婦人則沒有老人那樣碩果累累。她用淒涼的眼神望着來來往往的人們,彷彿還想再乞求幾張紙幣。我於心不忍,分別向老人和婦人都捐了五元錢。

之後,我疑惑地問媽媽:“同樣是乞丐,爲什麼老人可以多掙一些錢呢?婦人多可憐呀!”

媽媽笑着搖了搖頭。

吃飯時,我的頭腦中充斥着老人和婦人的一幕幕,不斷地想着那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就在這時,我猛然想到,那個人世間最沉重的詞語:尊嚴。

是的,老人與婦人,同樣的身世,同樣的厄運。面對生活的黑暗,老人使出了自己的本領,以自己唯一的才藝向捐錢的人道了最動聽的一聲謝謝。而婦人痛楚地一聲道謝,恰恰比老人少了一份重量。現在,我不再把老人看作一個卑微的乞丐,而是一位憑着自己的付出,得到“工錢”的打工者。他,是有尊嚴的。他沒有用自己的身世、遭遇換取人們的同情,不甘得到這些“沒有底氣”的錢幣。老人只用一把二胡,就推開了一切憐憫與同情,拿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尊嚴。

我再次回想那位老人,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我從生活中學到了人生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抓牢自己的尊嚴,別讓它溜走。

尊嚴作文 篇2

尊嚴,它是無價的。古今往來不知有多少人爲了它,“寧願站着死,也不願意跪着生。”在我的理解裏,表達尊嚴的方式都是莊嚴而隆重的,但是有一個乞丐改變了我的想法。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來到了府文廟,雖然刺骨的寒風呼呼地颳着,但是要過年了,熙熙攘攘的人,熱熱鬧鬧臨近過年的氣氛,使誰也沒有感覺到冷。

“真討厭,沒長眼是吧?滾開點!”一聲尖銳的女聲叫道。我循聲望去,在大門的旁邊,地上坐着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頭髮亂得像雞窩似的,上面還粘着幾根草;面孔也許是營養不良,黑黃黑黃的;嘴脣發紫,還裂了幾道口子;破舊又略顯乾淨的衣服,上面打了好幾個補丁。應該是經歷過的風霜和艱辛才使他成了這副與他的年齡應該不相符的外貌。

人來人往的人羣中,時不時有幾個匆匆的上班族,往他乞討的盆子上踢了一腳,裏面掉出幾張皺巴巴、零碎的紙幣和幾枚叮鐺響的硬幣,說:“臭老頭,別擋路。”而那個乞丐則毫不吭聲地俯下身子一一拾起紙幣;又扣起硬幣,放進盆子裏。

他的旁邊坐着一個少年。少年前面寫着幾個大字:過年了,我想要回家,但是路費不足,請好心人給我點錢。

但是他盛氣凌人的樣子,讓路人們看了都不願意幫他。

看到這一幕,我想:“這兩個人有手有腳,爲什麼不能去打工,起碼也可以幫人家洗碗賺錢餬口。何必幹這毫無尊嚴、屈辱的乞討生活呢?”

“愛心捐獻,救濟災區。”我往聲音發出的地方望去,是幾個穿着紅馬甲戴着紅帽子的年輕志願者,抱着一個大箱子正在爲災區的家庭募捐。

這場景和乞丐乞討時的場景截然不同,一堆人圍了上去,爭先恐後地捐款,有的捐十元,有的捐二十元,還有幾個人慷慨地把五十元的紙幣投入募捐箱裏。有一個二三歲的小孩子也興奮地拿着從爸爸媽媽手中接過的五元錢,屁顛屁顛地跑到箱子前,將紙幣投了進去。還像動物園裏的海豹一樣,開心地樂呵呵地拍了拍手。

這時,我見那個少年說:“自己都填不飽肚子,還想捐款給別人,傻子。”

只見,那個乞丐一手拄着柺杖一手撐着地板艱難地站了起來,一拐一瘸地慢慢挪到募捐箱前。哦,原來他是一個殘疾人啊!這也難怪他要靠乞討爲生了。一箇中年大叔走上前攔住了他:“走開點,這是讓人捐款的,不是讓你乞討的!”“真不要臉!人家都在捐款他還有臉來乞討。”人羣裏也響起憤怒的聲音。

乞丐默不作聲的從懷裏摸索出一個方方正正的布包,用瘦骨嶙峋、粗糙的手顫顫抖抖地揭開,一層、一層、又一層.......從布包裏顫顫巍巍地拿出一張紅色的'一百元人民幣放入箱子裏。驀地,人羣沉默了。

一瞬間,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下子變得高大了許多,仔細一看,他的雙眼炯炯有神好似年輕、英俊了幾分,目光裏顯示着一種堅定,彷彿在說:“我也是有愛心有尊嚴的人!”

“這一百元對這乞丐來說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積攢上來的吧?”“是啊,真是個傻子,自己都填不飽肚子還捐什麼款。”“但是他也幫助了別人啊。”.......沉默的人羣開啟了話匣子。

在人羣議論紛紛時,那個乞丐早已收拾好乞討的盆子離去,他一拐一瘸地穿過馬路,消失在了街道的另外一邊......。

尊嚴使人不再醜陋,尊嚴讓美麗成爲了永恆!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尊嚴!

尊嚴作文 篇3

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題,而是我幾十年來一直思索的命題。它起源於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現在,我仍爲那“著名”人物的行爲所困擾,一直找不到答案。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沒能記住他的名字,因爲根本就沒人告訴過我他的名字,只記得他有一個不俗的外號——“崔大先生”,也有一個不雅的外號——“崔大吭哧”。

我認識“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時我任公社農業助理。一連幾天的低溫之後,公社黨委崔書記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飲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莊稼的成色,來到了西孟家。當從國堤上下來走到西孟家後屯的時候,崔書記指着兩間低矮的草房對我說:“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們到‘大先生’這看看,跟他嘮嘮今年的災情。”崔書記一向是我敬仰的長者,是位有知識有修養的老教員。他偶然提起什麼“先生”之類的話,讓我一頭霧水。

跟着崔書記走進低矮的茅草房,只見裏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歲的老者,這老者長得瘦小,只有一顆長長的門牙與“大”字沾邊。不用崔書記介紹,我知道他就是崔書記要拜訪的“大先生”。大先生與崔書記很熟,他們很快攀談起來。“崔大先生”拿來他觀測到的星象圖來給崔書記和我講,他講的頭頭是道,這更讓我不知他的深淺。最後,他告訴崔書記:“今年是個大豐收年,歷史上沒有。明年是個災年,歷史上也少有。”崔書記一聽明年是災年,不無擔心地問道:“明年是什麼災?”“崔大先生”斷斷續續地回答道:“什麼災說不準,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來。”

“崔大先生”的話我不信。但後來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崔大先生”的預測一點都沒錯。一九八三年大豐收,包產到戶來個開門紅;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後是早霜,糧食大減產。從此我對“崔大先生”關注起來,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

聽崔書記說,“崔大先生”是個土知識分子,自小念過私塾,後在僞滿洲前期續讀了幾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終生沒娶,自己一個人生活着。侄兒們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兒們的一分一文,靠生產隊給的“五保戶”待遇過活。零花錢靠自己在生產隊打零工來掙。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鄉人傳誦的奇事,有四件讓我永遠也不能忘卻。

第一件是到德惠縣城賣柴火。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城裏缺柴燒,縣城周邊的人們便在秋日裏打些柴火到城裏來賣。西孟家雖然距縣城五十多裏,但也有人不辭辛苦擔柴來賣,“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個。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擔到德惠的集市上,找來一塊木板寫上“一角二分一捆”,賣起柴來。“大先生”辦事認真,他的柴當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別人賣的柴高出二分錢。當買主來問:“老頭兒,這柴火多少錢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買主皆囁嚅而去。柴當然沒有賣成。在“大先生”的經營策略里根本沒有減價處理這一說,他對自己的勞動充滿着肯定,不難想像,他一定認爲減價是對他的勞動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陽要落山前,“大先生”順着原路把柴往家擔。當他走到四平川時,西孟家生產隊的馬車從後邊趕來,車老闆兒一看是“大先生”就把車停下,讓他把柴放到車上,想給他捎回去。沒想到“大先生”從口中蹦出一句話:“你給我捎回去,那還算是我擔來的嗎?我不能佔生產隊的便宜!”於是,他自己挑着柴繼續往前走。車老闆兒沒辦法只好打馬前行,把“大先生”自然拉在了後邊。當“大先生”把柴擔到靠山屯前大溝子的時候,“大先生”實在擔不動了,他掏出火柴把柴點着,讓其化成灰燼。

第二件事是爭“工分”。“大先生”體弱幹不了重活,在生產隊只能打些零工,幹些像看看麥田的活。開始,生產隊隊長認爲這活輕悄,就只給“大先生”記4分的“工分”,“大先生”嫌少便和隊長理論起來,非要5分“工分”不可。他說:“我不頂整個人,頂個半拉人還行。”過段時間,隊長見他兢兢業業,又考慮他是“五保戶”,反正得生產隊照顧就讓記工員給他的“工分”長到和壯勞力相同的10分。“大先生”急了,找到了生產隊隊長,他說隊長不尊重人家壯勞力!“給我記10分你們這不是埋汰人家壯勞力嗎?這不公平,我個糟老頭子怎麼能與人家壯勞力比呢?”隊長沒辦法只好仍然給他記5分。

第三件事是關於他撿破爛的事。“崔大先生”喜酒,一天三頓不離酒,但每頓不超過三盅,這盅不得大於七錢,也不能小於七錢。對常人來說,這不算開銷,但對他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生產隊解體後,“大先生”便失去了經濟來源,他開始撿破爛,用撿來的廢品換些零花錢。左屯右村的人們都知道“大先生”這狀況,就把家中不用的舊物想送給他,讓他去換錢。但人們知道“大先生”好臉,就假裝把東西丟在大門口,等“大先生”來拿。“大先生”見着這些物件一件不取,連一本書都不動。他對人說:“我是撿破爛的,不是要飯的。靠勞動,不靠施捨活命。”逼得人們只好把整件的東西砸個稀吧爛,東丟一塊西丟一塊等“大先生”來撿。

第四件事是“大先生”的遺囑。在農村,一般的老人都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後有一口好的棺槨,可“大先生”不然。他在臨終前,讓人把村支書叫到跟前,說:“讓村民攤錢,就別‘煉’了,別給村民增加負擔,用炕蓆一卷埋到東嶺上就行。不用村民攤錢該‘煉’得‘煉’,別搞特殊。但一定要把骨灰撒到東嶺上,那地方高。我要看着全村人過上好日子。千萬別把我往窪地埋,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人要站在高處,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呀。”最後,村民們把“大先生”的骨灰撒到了東嶺上。隨“大先生”一起走的,還有“大先生”寫就的人們看不懂的“天書”。

“崔大先生”一介草民,他的爲人爲事有些離奇古怪,但骨子裏不乏尊嚴、倔強,還有些許的執拗。這與國人中的“佼佼者”大相徑庭,國人中的“佼佼者”走得是“圓滑”的中庸路線,凡事都可卑躬屈膝“曲線救國”,他們爲達到自身的需求目的,什麼原則,什麼社會標準都可以盡情地放棄,甚或委曲求全不惜犧牲自己的人格。

有人說“尊嚴是無價的”,但我不知道倔強是否有價;我更不知道像“崔大先生”這樣的人,該歸於尊嚴呢,還是該歸於倔強。這倔強與尊嚴到底是個什麼關係?誰能把它們截然地分開?

尊嚴作文 篇4

尊嚴,使人不再醜陋;尊嚴,讓美麗成爲永恆。

還記得那是在去年暑假,我和媽媽去上海世博遊玩。途中,我遇到了一個讓我難忘的小女孩……

那天清晨,車子在休息廳停了下來。我和媽媽進了超市,迎面就看見這樣一個小女孩:衣衫襤褸,九歲左右,個子也和我差不多。她正在那裏吆喝着:“買菸啦,買菸啦!”

媽媽看見了,拉着我走上前去,問小女孩:“多少錢一包?”

她回答道:“七元一包,阿姨你要買麼?”

媽媽微笑着說:“哦,買一包!”說完,便拿着十元錢遞給了小女孩。

她接過錢,沒看一眼就放進袋子裏了,很快就從袋子裏拿出了一包煙,遞給了媽媽。

因爲休息的時間很短,所以,媽媽接了煙,便拉上我迅速往車上跑。

我回頭看了看,那小女孩正伸手從袋裏拿出那十元錢。她呆了!立刻拿出了三元錢,急速跑到了我和媽媽的身邊。拉住我,她已累得氣喘如牛:“阿姨,你忘叫我找錢了。”說完,又笑了笑。

媽媽也陪着笑。就在這時,我似乎懂得了媽媽是故意這樣做的。

“上車了,上車了!”導遊叫着。

媽媽摸了摸小女孩的頭,接下那珍貴的三元錢,牽着我的手走向大巴車

汽車慢慢朝公路駛去,我久久的凝望着那個超市,那個煙攤,那個令我難忘的小女孩。

她永遠不會讓自己的尊嚴落地!

尊嚴作文 篇5

《尊嚴》是一篇關於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發生的事情的文章。在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羣逃難的人,善良而又樸實的沃爾遜人家家都燒菜來款待他們,它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個人就是哈默,他骨瘦如柴,傑克遜大叔將食物端到他面前,他擡起頭:“有什麼活要我做嗎?”傑克遜心想,給一個人留口飯吃,每個善良的人都會做。與是否定地搖了搖頭……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一個人要有尊嚴。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得到了傑克遜大叔的信任。

在生活中,那些在路邊不用勞動而獲得財物的乞丐,我想對他們說:“如果你們不勞而獲,那你們一輩子一定是窮人,因爲你們是去了尊嚴。”

說到這裏,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在科學教室排隊,當時我和羅子涵站在一起,當他的東西掉了下來,我不但不幫他撿起來,反而把他推了一下,當時我感到非常開心。此時,我學習了《尊嚴》這篇文章,才知道我當時的行爲是錯誤的,這讓我感到十分內疚,至今還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真讓人難忘!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人要尊重,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才能讓人信任。

《尊嚴》這篇文章,對我真是一個提示。

尊嚴作文 篇6

我是一顆普通的小草,屬於高山和草原,屬於天涯和海角,白雲是我的知己;大地是我的戰袍;牛羊是我的夥伴;蒼鷹是我的愛巢。我站在山巔任憑雷電呵斥,卻依舊不動根基,在山峯頂端孤株一枝,笑傲九霄。

當我還是一粒小小的種子的時候,我渴望看去外面的世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許是上帝聽到了我的心聲,旋風一起,把我颳得滿世界打轉,他可能累了吧,把我吹到一個地方就消失不見了。可這是哪裏啊?黑漆漆的一片,看不到一絲光亮。噢!不!我不要待在這個鬼地方,我要回家!可上帝再也聽不到我的呼喚了,我該怎麼辦……忽然,一滴水露滴在我的身軀上,噢!這是什麼力量,它在促使我的身體長大。一滴兩滴……哈!我看到光了!他似乎就是我的上帝啊,帶給我希望,給我勇氣,給我向上的決心。終於,我探出了我的頭,又重新看到了這個世界,在我衝破魔障的時刻,一切痛苦都化爲虛有。

重新睜開眼的一瞬間,我似乎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周圍是一片花的海洋,我從未見過這樣沒的美景。自以爲成功的我,以爲就要生活在花海了,迎來了新的曙光。可現實總是殘酷的,也是相反的。我遭到了花兒們的圍攻,理由很簡單:我侵佔了他們的地盤。有時我還會遭到他們的嘲笑:生來就是一株草,只能給我們這些豔嫩的花兒當個陪襯,這樣才能體現出你自身的生命價值,接着就是一陣哈哈哈的笑聲。

我的神啊!爲什麼要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這兒已經不是我能夠生存的地方了,求求你了,帶我離開這兒吧!我要離開這個鬼地方,我要回家!可惜他再也聽不見了。不幸中的萬幸,我有個不錯的朋友——小石子。他經常和我談心,我也開朗了不少,但是當我向他訴說我的不幸時,他卻一臉的不屑,撇撇嘴,說:“別想向別人說你的苦,沒人願意聽你的負能量。”我的內心似乎遭到了很大的打擊,性格也變得孤僻起來,誰也不理,就算是小花的諷刺與挖苦,我也不理會。

直到有一天,一束陽光忽然射到了我的臉上,好刺眼!簡直不能睜開眼,忍受了好一會兒,強光終於褪去了,我勉強睜開眼,仔細打量我自己的身軀,呵!泛黃枯萎了,我的生命也就此結束了吧!我低下頭,默默地等着死神的來臨。不!我要活下去!我要活出我的尊嚴!我開始拼命紮根,拼命尋找水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我做到了!我更加靚麗了!比起身旁的小花們,她們顯得更加媚俗,成了我的陪襯。我成爲這山峯頂部最亮麗的風景線,有多少人想來觀賞我,又有多少人覬覦我的自身價值,想要拔掉我的根基,去城市裏賣錢,可是他們是不會得逞的,因爲我現在是珍稀植物,等到了外界的特殊保護。就算他們能夠碰到我,他們也不會成功的,因爲我的根基太深了,根本無法動搖。

不要讓一個人去守衛他的尊嚴,而應讓他的尊嚴來守衛他。命由己造,活出尊嚴。

尊嚴作文 篇7

上完《尊嚴》這一課後,我感悟很深,認識到了人有尊嚴、有恆心就一定能獲得許多財富。

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哈默和其他一羣人逃難來到美國南加州的沃爾遜小鎮,當傑克遜大叔慷慨給他們食物,別人的狼吞虎嚥,哈默卻要求傑克遜大叔先給他派活做再吃飯。哈默的尊嚴得到了傑克遜大叔的讚賞,併成爲了他莊園裏的好手,二十年後,哈默成爲了“石油大王”。

很多人認爲哈默是靠尊嚴而成功的,但我認爲光有尊嚴是不夠的,還要有恆心和果斷而正確的選擇。當初傑克遜大叔讓他留下時,他可以選擇繼續逃難,到別的國家再選更好、更輕鬆的工作,可是他選擇留下,先紮好根,再去冒險。

課文讓我感觸最深刻是哈默說的那句:“先生,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我覺得靠自己勞動得來的一切是光榮的,但是有些同學去抄別的同學的作業,就是不勞而獲,也許他們以後的生活也會像逃難的那羣人一樣。還有我們要盡力做家務活,幫助爸爸媽媽減輕負擔,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懶蟲。

我們有手、腳和大腦,我們可以勞動、思考,我們要有尊嚴和勇敢的付出,只有這樣我們才活得更有意義。

尊嚴作文 篇8

每個人都有發光發熱的時候,而且每個人都有尊嚴,而今天我想分享一個關於差生尊嚴的事情。

這一次,阿甲又遲到了,阿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差生,長相也很一般,大概在很多同學眼裏,是成不了什麼大業吧!

阿甲遲到了,剛到教室門面前,全班同學的眼睛看向他,像看可憐蟲一樣看着他,阿甲遲到一點也不奇怪。老師說了一句常對阿甲說的話:“差生就是差生,進來,一會來辦公室。”阿甲低着頭,自卑地走到座位上。他同桌班長江領中諷刺道:“乾脆以後在家睡覺吧。”

阿甲並沒生氣,也沒說話,他已經習慣了,下課後,阿甲走進辦公室,被班主任數落了一番。他剛進教室,接着一陣嘲笑聲傳來:“差生你好,差生回來了。”

中午到了,大家回家去,只有阿甲在教室裏。他在教室吃方便麪,在寫着什麼。下午,同學們又回來了,阿甲還在寫着什麼。他同桌一來就搶走他手中的筆,說:“差生還在寫字,奇蹟呀!”說完,同桌把筆給扔了。

這時,阿甲生氣了,大聲地說:“不准你說我!”同桌裝作一個很害怕的表情,說:“差生生氣了,我好怕怕呀!”阿甲出奇地給了一拳,正好打在同桌班長的肚子上。班長大叫一聲,有位同學趕緊去找老師了。

老師過來了,狠狠地罵了阿甲,而班長沒被罵。阿甲說了一聲“對不起”,班長不服氣地說:“對不起有什麼用,那要警察幹嘛?”最後阿甲給了他一塊錢,就走了。

當天考試,阿甲遲到了,可是老師就讓阿甲站在外面,看到阿甲手上拿着東西,老師一把抓過來,是書,老師說:“差生嘛!看什麼書呢?”

老師閒得沒事,拿起那本書看起來,點點頭說:“這文章有深度!”文章名字是《差生也有尊嚴的》,作者阿甲,老師吃驚地看着他,久久沒有說話……

尊嚴作文 篇9

清明節早上,我一個人走在廣場,天正下着小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而路上行人雖不是“欲斷魂”模樣,卻也行色匆匆。

雨漸漸收了,陽光穿過雲層和薄霧灑落一地,霧一點一點地被陽光驅散,整個天地籠罩在一片桔黃中。

我到糖葫蘆店裏買了一根糖葫蘆,剛轉身,就看到一個黑乎乎的鐵碗伸過來,循着鐵碗望上去,是一個瘦弱矮小的老年男人,頭髮蓬亂,鬍子拉碴,一臉的溝溝坎坎,一雙眼睛有些膽怯卻又期待地看着我,我再把目光投向那個破爛骯髒的鐵碗,就看到拿鐵碗的手只有兩個手指——拇指和食指,另一隻手拄着一支柺棍,說是柺棍,其實就是一根可當作柴火的木棒而已。我漫不經心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元硬幣扔到了他的碗裏,只聽“叮咚”一聲,硬幣穩穩地落進了鐵碗,男人低下了頭,連連鞠了幾個躬,一疊聲的說着“謝謝”,我拿眼角瞟一下他那顆亂蓬蓬的頭,輕蔑地“哼”一下,轉身走了。

不知什麼時候,霧又聚攏來了,好像能擰出水來。

我在廣場中心找了個座位,一邊看行人穿梭,一邊享用我的糖葫蘆。靠西的一塊草坪上,有好多小孩手裏拿着風箏,眼巴巴地盼着霧散,盼着起風。唉,天不作美。東邊是一條鋪滿鵝卵石的小徑,路上行走着三三兩兩散步觀光的人。當我的目光轉向前方遊樂場時,那個男人又出現在我的視線裏。他一路乞討,把鐵碗伸向每一個行人,迎面走過的就像沒看見一樣,當他空氣,側面或背面的行人眼光剛落到他身上就慌忙躲開了。我嘴角浮起一絲嘲諷的笑容,何苦?剛準備起身離去,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引起我的注意,因爲他正朝那個男人走去,手裏一枚小小的硬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原來是救濟者啊,就一枚硬幣?太做作了吧?我冷冷地注視着他,耳邊彷彿已經聽到硬幣落進鐵碗的“叮咚”聲,啞然失笑。

青年已經到男人跟前了,止步了,不等鐵碗伸向他,他將那枚硬幣小心地輕輕地放進了鐵碗,在男人鞠躬的同時,他也回鞠了個躬。我驚呆了,乞討的男人驚呆了,旁邊看到這一幕的行人也都驚呆了,一時間同時把目光轉向那個已轉身離去的青年。他雪白的T恤衫上印着一行日文,我認得那是一家日資企業的名字,難道他是日本人?再回頭看男人時,他周圍已圍滿了人,一個接一個地將硬幣輕輕放入他的鐵碗,而他已然忘記了鞠躬,忘記了道謝,只呆呆地看着一個個落入鐵碗的硬幣。我眼眶一熱,快步走了過去,手裏是一枚準備買糖葫蘆的硬幣,在衆多伸向鐵碗的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手,它正儘量靠近鐵碗,輕輕地輕輕地把硬幣放了進去,沒一點聲音。

太陽終於把霧驅散了,頭頂一下明朗起來,廣場上空飄起了各式各樣的風箏,繽紛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