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珍惜作文

珍惜糧食 750字

珍惜糧食_750字

珍惜糧食 750字

珍惜糧食_750字1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這句話可一點兒都不假,吃飯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嘛!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衆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吃飯已不成問題的我們到底要不要重視節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狀是不容樂觀的。2000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總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糧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爲我國第一個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爲之一,因爲浪費糧食就相當於慢性自殺!大家看到,現在鋪張浪費的人越來越多,浪費的花樣百出,雖說目前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口每年淨增長1200萬人,如果現在浪費,以後的中國人只有餓死的份兒!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勞!所以,我們珍惜糧食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旱災等襲來時,國家才能調撥大批救災物資,而其中的糧食成爲災民們的第一所需,也許平時在你看來從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會成爲別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會說,我也想節約,可如何去做呢?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爲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館就餐後,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點,因爲吃完了還可以再盛。還有,最好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爲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珍惜糧食_750字2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一直在我耳邊迴響。

往事點點,匯成了我記憶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幾多銀白的浪花,讓我回味,讓我珍藏,讓我體會出人生的真諦與樂趣。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於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只見我碗裏一粒粒的飯,語重心長地說:“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給我講了農民伯伯是怎麼種出稻子的,並且說要帶我去田地裏轉轉,感受農民伯伯的艱辛。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裏,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着許多人在忙碌的幹着農活,有的在耕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在拋秧,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他每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隨着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淨的雙手去接觸那骯髒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出去了,卻髒了自己潔淨的雙手。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溼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一個農民從田裏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汗。

忽然,我看到了六十歲的一個老人也在地裏幹活,他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又站起來伸伸腰,並不斷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太陽火辣辣的烤着,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裏。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說過,他們小時候爲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如果誰家的粗糧能填飽肚子,那就非常好的了。當時爺爺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能夠吃飽,能夠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飯。聽他這麼說,我突然一下子醒悟了,決定以後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

爲了糧食,農民冒着嚴寒酷暑,在田間地頭辛勤地勞作;爲了糧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吟詠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詩句

今後,每當我吃着香噴噴的米飯時。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到農民伯伯一滴一滴的汗來換取的糧食。

我們好好的珍惜農民伯伯辛苦耕種出來的、粒粒都和着汗水的糧食吧。

珍惜糧食_750字3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每個人都要吃飯,都需要糧食。李紳的《憫農》告訴了我們:農民伯伯種的糧食是“粒粒皆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我國人口衆多,已達十四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爲我國第一大問題。同學們,你爲這個大問題擔心過嗎?

在學校的餐桌上地上橫七豎八的躺着許多米粒;在食堂門口的泔水桶裏漂浮着才咬了一口的饅頭;在家裏的垃圾桶裏丟着你認爲不好吃的餅乾。算一算,假如我們十四億人一餐浪費一粒米,那堆積起來就是不小的一座山,這些米可以讓我們國家那些貧困地區的人們吃飽飯呢! 以前我吃飯也掉米粒,我總想:不就幾粒米嗎,掉掉沒關係。不想吃的時候就把剩下的米飯倒掉。

這個星期聽外公說種一季稻穀,在我們這裏需要半年時間,要經過播種、育秧、插秧,進行田間管理,然後收割,經過很多加工程序,才成爲我們可以吃的米。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感到非常慚愧。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不要浪費糧食,因爲浪費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浪費糧食,就會影響我們人類的生存,請大家珍惜糧食吧! 關於珍惜糧食的作文

也許平時在你看來從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會成爲別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會說,我也想節約,可如何去做呢?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爲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館就餐後,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點,因爲吃完了還可以再盛。還有,最好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爲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珍惜糧食_750字4

某天早上,小明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飯。他三下五除二將米粥扒完,又一口氣吃了三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將剩下的一個“飛”出窗外。他邊扔邊嚷着:“不吃拉,不吃啦,再吃肚子要爆了!

”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小剛正好來約小明一起去上學。當小剛路過視窗的時候,忽然一個東西“飛”了過來,正好砸在他的頭上。他一看,原來是個饅頭。“咦,爲什麼這裏會有饅頭冒出來?”他拿起饅頭,開始沉思:“會不會是他……”這時,小明聽到外面有動靜,連忙把頭探出去,發現原來是小剛,忙說:“對不起,小剛,我沒想到你會在這裏。”說着還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小剛見到是小明探出頭,猛然想到一個主意。他偷偷地把饅頭藏到背後,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正準備來找你呢!

”說完,衝着小明笑了笑。小明聽到小剛說要找他,拍了拍胸脯,問道:“什麼事?用的着我的地方儘管說。”小剛回道:“古詩《鋤禾》我忘了,你教我一下吧!”小明輕輕地笑了笑,說:“我當啥事呢!

”接着用大拇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會背!

”接着,小明就有聲有色地背了起來。他裝作古人的樣子,一邊背還一邊搖頭晃腦,暗自得意。“我的傻老弟啊,難道你還不知道我的用意嗎?現在你別神氣,等會兒你要比鬥敗的公雞還難看呢!

”小剛暗自發笑,眼睛都眯起來了。小明卻一位小剛在稱讚他呢,背得更加起勁了。當小明背到最後一句“粒粒皆辛苦”時,還驕傲地暑期指頭朝前直了一下。等小明背完後,小剛把放在背後的饅頭拿了出來,用手指着“贓物”說:“那麼這個饅頭你打算怎麼搞定它?”小明的臉刷地紅了。難爲情地低下了腦袋。呵,他背了這麼老半天,直到現在裁紙刀小剛叫他背古詩的真正的用意呢!

名師點評:威威同學的故事構思相當好,透過一個饅頭引出的故事,加入了古詩“鋤禾”,來說明節約糧食的道理,手法很新穎。描寫得也很出色,。小明吃飯的“津津有味”,砸到小剛的“不好意思”,背詩時的神態“有聲有色……一邊背還一邊搖頭晃腦,暗自得意”。可見你的寫作還是有一定功力的!

但是威威還是個粗心的孩子,“豎起”-“暑期”,“才知道”-“裁紙刀”。哈哈,以後要檢查過再上傳哦!

珍惜糧食_750字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讓我們知道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中、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每天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把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全拋腦後,有些學生,常常浪費糧食,糟蹋糧食,還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環境。要知道,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常言道:“民以食爲天,食以糧爲本。”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是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國家執政興幫的基礎。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最大的糧食消費國,因此,在全球糧食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坐食空山,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及時做好充分準備,那就是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更是我們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一頓我們吃不上飯,就不能正常學習工作,吃飯是天下大事,糧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我們的生命,更是珍惜了人們的勞動成果。古詩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並不多,而且隨着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被不斷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着飢餓。可以這麼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並不是很多。在校園裏,我時常看到有些住宿的學生將饅頭咬了一口就隨手扔了,水槽中還有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飯……在他們看來,倒掉一些剩飯剩菜不值得大驚小怪,一點剩下的飯菜也值不了多少錢。他們不知道,這些倒掉的糧食,粒粒都是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用汗水換來的呀!每每看着這些倒掉的飯菜,看着真是讓人心疼!

今年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成爲節約糧食的表率。節約每一粒糧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應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以節約糧食爲榮,以浪費糧食爲恥。珍惜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而要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珍惜糧食_750字6

去年夏天的一箇中午,奶奶燒好一桌飯菜,可我卻不想吃。我的心裏眼裏只想着美味的披薩,眼前的白米飯簡直就像一味苦藥,難以下嚥。

“我不吃,我要吃披薩!”我任性地把米飯倒在桌子上。

“啪——”一記耳光把我打得眼冒金星。

“臭小子,竟敢浪費糧食。”爸爸瞪着眼睛對我說,然後拽着我出門,騎上摩托車,來到十幾裏外的田裏。

“餘大哥,我家臭小子不懂得珍惜糧食,我帶他來體驗一下割稻子,看他以後還敢不敢浪費糧食!”爸爸對田裏忙碌着的大伯說。

“他還小,幹不了這個活兒。”大伯看着我說。

“我們和他這麼大時,啥都會幹了。來,割稻子。”爸爸遞給我一把鐮刀,彎腰割起了稻子,讓我也跟着學。

我接過鐮刀,學着爸爸的樣子,弓着身子,割着稻子。

頭頂着炎炎烈日,呼吸着從地裏的升騰出的熱浪,不一會兒,我就暈倒在地上了。

醒來時,我已躺在稻田邊的一棵樟樹下,爸爸端着一杯水讓我喝。

“還沒幹一會兒就倒下了,體質這麼差,還不好好吃飯。”爸爸搖搖頭說。

“你知道,我們碗裏吃的米飯是怎麼來的嗎?”爸爸問。

“就是這些稻子變來的。”我看着大伯們割稻子的背影說。

“每年春天布穀鳥唱歌的時候,農民伯伯就開始播種插秧。那時天氣還很冷,秧苗得在水裏才能生長,農民伯伯不得不赤腳站在涼涼的水田裏,把秧苗一茬一茬插進土裏。不僅如此,水裏還有一種叫水蛭的吸血蟲,經常爬到人的腿上,鑽進面板。”爸爸用手比劃着水蛭的大小。

“咦——”我露出驚恐的表情。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早稻熟了。農民伯伯忙着收割,汗如雨下,衣服溼透,粘在身上又酸又臭,人曬得烏黑,曬脫了一層又一層皮。割稻子,挑擔子,曬稻子,沒有十天半個月,幹不完。”爸爸看着稻田,眼裏飽含着深情,“農民種點糧食不容易哦!”

“爸爸,我錯了,我今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我依偎在爸爸寬闊的胸膛裏說。

“是啊,要珍惜一粒米哦!來,爸爸教你背一首詩——”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爸爸在田邊教我背誦這首詩的情境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裏,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天天空中飄蕩着稻穀的芳香,還有農民伯伯身上濃濃的汗水味……

珍惜糧食_750字7

有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點糧食。可我以前十分浪費,以爲被我浪費的那區區幾粒米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在上個星期的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都是錯的。

星期四的下午,奶奶做好晚飯後,把我從同學家喊回去吃飯。由於我想快點到朋友的家裏玩,便手忙腳亂地趕緊往嘴裏扒了飯。我一邊吃一邊心不在焉地想着朋友家的遊戲機,根本沒吃多少,碗裏的飯還被我剩下了許多。

我轉過身,剛準備走,卻被奶奶一把抓住,嚴肅地對我說:“飯都沒吃完,你想去哪兒?坐下!吃完了再走!”我嘴裏嘀咕了幾句:“哼!只是浪費了半碗飯而已,發那麼大脾氣幹什麼?”奶奶聽完後,說:“走,我帶你去看一樣東西!”

說着,奶奶把我帶到電視機前。只見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張張瘦得只剩一層皮的黑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嬰兒,仔細一看,嬰兒居然躺在一個成年人的巴掌上,那個嬰兒餓得只有一個巴掌那麼大。“他們都是被餓成這樣的,在他們那兒,連一粒米都難找。”奶奶憐憫地說,“現在的小孩兒都不珍惜糧食。想當年,在我們那個年代,想吃飯都吃不上呢!即使有吃的,也只是一大鍋水,裏面放一點米。哪像你們,不僅有香噴噴的米飯吃,還有鮮美的蔬菜和肉。”

看着奶奶和電視上的小瘦人,我的心情凝重起來,頓時,我感到十分後悔。我想起了以前的種種往事:我經常埋怨奶奶總是爲一點兒米粒而說我,還嘲笑她總是那麼的迂腐。而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我重新拿起筷子,挑起了碗裏剩下的米飯,含在嘴裏慢慢地嚼着。此時此刻,我突然發現今天的米飯比平日的好吃了許多,便把飯吃得一乾二淨。奶奶看了,欣慰地笑了。

這件事以後,我再也沒有浪費每一點糧食了。同學們,請你們珍惜糧食吧!因爲每一粒糧食裏都包含着廣大農民們的辛勤汗水啊!

珍惜糧食_750字8

每當我閱讀“汗滴禾下土,日禾鋤當午;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時,媽媽嚴厲教育我珍惜糧食的情景就像昨天發生的事一樣,不由自主從腦海裏蹦出來。

記得前年中秋節,我回到了老家,和家人非常溫馨的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由於自己嘴饞,自己盛了許多菜飯,但最後沒吃完,剩了很多飯菜。趁着媽媽不注意,我立馬跑到客廳去玩。“彭筠茹,你都多大了,怎麼還剩飯,趕快過來吃完。”媽媽在餐廳大聲喊道。我聽了哈哈大笑,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剩幾粒飯和一點菜嗎,值得大呼小叫嗎。”這句話更是火上澆油,把原本惱怒的媽媽變得更惱怒了。媽媽厲聲喝道:“你把《憫農》的後兩句詩給我背背。”長這麼大,我還從沒有看見媽媽發如此大脾氣,臉上全是憤怒的表情,我“乖乖地”搖頭晃腦地開始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媽看見我這個樣子,更加生氣地說:“你既然能背誦,難道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隨口說:“誰都知道盤中的糧食,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來的呀。”媽媽看我這麼隨意,便瞪大了眼珠,指着米飯說:“你知道是辛苦得來的,那爲什麼還要浪費,我告訴你,每一粒糧食都是春天來臨時,農民伯伯就在稻田中播下糧種,田裏的水都還有些冷,糧種長成秧苗後,才種到田野去,秧苗長成稻穗過程中,農民伯伯每天都要不斷的澆水施肥,到了夏天,他們還要冒着火辣辣的烈日去除草,還要去追趕來偷吃稻穀的鳥兒,而收割稻穀時,又必須在一年中最炎熱的那段時期,如果那段時期下雨,稻穀不能及時收割,曬乾,就不會有這香噴噴的米飯。這些米飯,也是家裏人辛辛苦苦掙錢買回來的,難道你願做一個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知道心痛長輩的小朋友嗎?”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刷地就紅了,恨不得打個地洞鑽進去。我端起碗津津有味、一粒不剩的把飯吃完了。

從那以後,媽媽那句:“這些米飯,也是家裏人辛辛苦苦掙錢買回來的,難道你願做一個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知道心痛長輩的小朋友嗎?”就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裏。從那以後,我每次吃飯時,再也沒有浪費飯菜了。

同學們,你們願做一個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小朋友嗎?

珍惜糧食_750字9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爲時下的新話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同學們,當你們吃着碗裏香噴噴的米飯時,你們是否想到了這誘人的糧食從哪兒來的呢?

路過田地,我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老爺爺正拿着鋤頭吃力地鋤着草。他大汗淋漓,上衣已經溼透了,熱得喘不過氣來了。我想:農民伯伯真是辛苦啊!在這樣烈日炎炎的天氣下幹這樣勞累的活兒,真不容易呀!老爺爺把雜草清理得是那麼幹淨。再看看他那雙長期勞作的手,黑黝黝的,結滿了厚厚的老繭。這時我才真切地感覺到我們的糧食飯菜真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我頓時對自己以往浪費糧食的行爲倍感羞愧。

據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於貧困,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可能就是我們喝一口水的時間,就有一個兒童因飢餓而死去。我們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多億。一人一碗飯,世界人民就要吃五十億碗飯。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糧食,那麼一天就可以節約50億粒糧食。這樣可以就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爲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捱餓的人們免受飢餓之苦。

不珍惜糧食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果實,不熱愛勞動人民。農民伯伯辛勤勞動,任勞任怨,在田野辛苦勞作,好不容易纔生產出糧食了,豈容我們肆意糟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不正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真實寫照嗎?

糟蹋飯菜也會助鋪張浪費之風的行成,有礙於同學們良好情操的陶冶。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下:一個學生浪費一口飯,像某些學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天就要浪費十幾斤飯,一年就要浪費上千斤糧食。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目。這在我們目前還不富裕的國家裏是一個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啊!這樣的行爲和目前國家提倡的節約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爲愛糧節糧的模範,爲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力量吧!

珍惜糧食_750字10

開學到現在已經有兩個月了,每天中午食堂裏,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滿滿的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呀!

逢年過節,家裏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裏都佈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着筷子嘴裏嘟囔着:“怎麼又是這些菜呀。”

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麼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着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着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着吃些好的,人之常情麼。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着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麼但還是猶豫着沒有說什麼,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彷彿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

坐在一旁的我聽着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麼。許多人因爲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爲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麼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污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麼,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讓那麼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麼?

在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珍惜糧食_750字11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這句話可一點兒都不假,吃飯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嘛!此刻的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衆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儉”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吃飯已不成問題的我們到底要不要重視節儉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中國的糧食現狀是不容樂觀的。2000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總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日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糧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爲我國第一個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當是最可恥的行爲之一,因爲浪費糧食就相當於慢性自殺!大家看到,此刻鋪張浪費的人越來越多,浪費的花樣百出,雖說目前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口每年淨增長1200萬人,如果此刻浪費,以後的中國人僅有餓死的份兒!

另外,我們應當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勞!所以,我們珍惜糧食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旱災等襲來時,國家才能調撥大批救災物資,而其中的糧食成爲災民們的第一所需,也許平時在你看來從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會成爲別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會說,我也想節儉,可如何去做呢?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提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爲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館就餐後,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點,因爲吃完了還能夠再盛。還有,最好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爲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

最終,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儉爲榮,以浪費爲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珍惜糧食_750字12

十月的陽光,明媚的照耀着秋天的大地。果園裏,瓜果飄香,碩果累累。稻田裏,一派勞動與豐收的祥和景象。可當我看到農民伯伯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我不禁想到餐桌上那色香味俱全的佳餚,我卻挑三揀四地只吃了半碗,真是對農民伯伯辛苦勞作的不尊重和對糧食的浪費。

十月十四日,我們富春二小四(2)班的滴水公益志願者們爲了讓更多的同學,家長知道珍惜糧食的重要性,爲此開展了“親身體驗割稻子”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下午十二點半左右,我們懷着興奮、激動和期待的心情來到了水稻研究所。一下車,我們就像剛出籠的小鳥一樣跑向集合點,仔仔細細的打量着這個陌生地方,不一會兒一個叔叔就過來給我們當講解員。從叔叔的.講解中我知道了水稻的很多知識,比如:水稻一般分爲五個生長階段,分別是播種期、秧苗器、分櫱期、抽穗期、成熟期等。

叔叔講解完後我們就去稻田親身體驗割稻子的樂趣。我們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放眼望去,稻穗真是綠的可愛,有深有淺,綠油油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着金光。頗像仙女姐姐落在人間的一塊手帕。近看,稻穀的葉子上略帶一點兒黃色,而且一顆顆的稻穗都彎着腰,弓着背,真是謙虛者的楷模。

我們走到了稻田的盡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塊小稻田。等爸爸媽媽把我們教會後,我們就開始勞動了!先把手放在稻子的的上端,再用鐮刀把下面的下端割掉,就可以了。就這樣接二連三地,小路邊的“谷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多。再看看我們,個個都變成了“熊孩子”,臉上、白絲襪上都沾滿了泥土。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掉,早已溼透了的襯衫都是我們辛勤勞動的見證。雖然這樣,我們大家都沒有怨言,大家都說“好開心、好快樂、好棒”!這些都見證了我們充滿童趣的心,同時也像一曲歡快,興奮,卻也長短不同,粗細各異的美好交響樂!從我們的口中,一直傳到了遙遠的天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們在享受着實物帶給我們美味和能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每一顆糧食都來之不易。珍惜糧食、杜絕浪費是我這一天裏最大的感悟和收穫,一定要養成“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的良好習慣。

珍惜糧食_750字13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這話不假,吃飯是人類生存得第一需要嘛!可是,在生活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真的把糧食當作我們的‘’天‘’了嗎?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衆多,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多見。‘’節約‘’也被人日益淡忘?

倘若你常看電視的話,你一定會發現公益廣告正在逐步代替普通廣告的位置,尤其是‘’節約糧食‘’,它幾乎已佔據了公益廣告的大部分位置。從這個公益廣告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很多人因‘’打包顯得沒面子‘’,‘’打包食品不乾淨‘’,‘’打包帶回去也吃不下‘’等理由從不將吃剩的飯菜帶回去,任由它們喂老鼠,喂狗,或者乾脆自生自滅(腐爛)。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行爲,無比可恥!還有人因‘’反正不是我買單‘’,‘’多點顯得我大方‘’,‘’爲了孩子,多點點飯菜算什麼‘’等理由點了自己無論如何也吃不完的飯菜,那些剩下的呢?就像上面所述,或者丟掉。我們要知道,中國糧食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雖然中國資源豐富,而且經常佔世界之首,但是把這些看似很多的糧食平攤至十四億人頭上,那有多少呢?答案是:300公斤左右(每年)。這個數字不僅比不上歐美大國,甚至連一些發展中國家都不如!現在瞭解了中國糧食的匱乏後,我們再來看看中國人浪費的糧食:20xx億元的糧食,相當於兩億人一年的口糧。我國實際耕地面積並不算太多,可要靠它養活的人卻數不勝數!現在,我們仍然吃得飽飯,但以後呢?我們的子孫呢?所以,浪費糧食就等於慢性自殺。

中國的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所以我們應有‘’一飯一慄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可是,我們有嗎?有許多人在外花天酒地,可更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只能吃野菜,吃蘑菇,吃那些粗糙的饃饃。還有些人吃不到野菜就只能扒樹皮,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觀音土不能消化,人就會死,死的時侯肚子會脹得很大。而我們卻依然生在福中不知福。

有人會說,我也想珍惜糧食,但不知怎麼辦,你只要在飯店是少點歇菜,有剩菜時打包,在家裏是吃多少成多少,這不是很簡單嗎!

最後,我呼籲大家,爲了我們的未來,大家一起節約糧食吧!

珍惜糧食_750字14

浪費糧食,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那你有沒有浪費?如果有,那我就告訴你:“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在我們生活中就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就說學校吧!

我們班是全年級有名的,吃飯最少,倒飯也多的班級。瞧我們班的“好學生”,又開始寫作業,不吃飯了。特別是老師來陪餐時,寫的人數更多了。因此我們班剩下的糧食最多,還有我們班確實大多數人不愛吃學校裏的菜,因此我們班很瘦。而且還臨時組成了倒飯小分隊,就是趁老師不注意,先一個人倒,後面接着上,真是不愛吃飯。因此,大班常常要飯,連滷子都要,所以是我們這兒的常客。你見到他們班的某一個肯定覺得好胖,不過這樣是對的,他們珍惜了每一份糧食。

在社會上有更多的浪費糧食現象。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飯店吃飯,就看見鄰桌上的人走了,不過桌子上一盤盤菜肉好似都沒動過,就光喝酒聊天,對這些菜好似毫無興趣。清水魚片、西紅柿炒雞蛋……我看的都流口水了,可就算沒吃完,也不打包,真是不知道糧食背後勞動者的付出。還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在婚禮時,一大盤的大魚大肉全部都在桌上,不吃,這種浪費就更多了!不知光盤行動的人們,你知道嗎?全國浪費糧食總值20xx億元,可供兩億人一年的吃喝!相信你聽後會很吃驚,如果這樣,那你就從每一粒糧食做起吧!

你知道吧,貧困山區的孩子根本吃不到大魚大肉,在大冬天吃到一頓熱乎的米飯,就像過年一樣。他們珍惜每一粒糧食,做到光盤行動,一邊吃還一邊很高興,好似想每天都吃這樣的飯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啊,他們就是讓我們學習的榜樣啊!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你是否想到這樣的飯菜呢?城市裏的人們,請珍惜你們現在的生活,不浪費!

你們肯定在想,最窮的是貧困山區,錯!是一個海地的國家,那裏生活技術不發達,因爲山的原因,田地稀少,進口的糧食需要錢。那邊人很少買得起,或許一生都吃不到米飯,只能吃土,就是在地下挖土,放上鹽、糖,用模具做成圓形,曬乾就吃。也許給你吃也不敢吃,太難吃了,可他們那邊的人幾乎都吃土。所以如果你倒飯的時候,就該想到你沒有吃的,吃土的情景,也許你就不倒飯了。

人人節約,不浪費糧食,就需要從自己做起,讓地球的人們都能吃上米飯吧。

珍惜糧食_750字15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爲艱。”這句話告誡人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不要鋪張浪費。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輕了,從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樣東西的背後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樁樁件件的來之不易。現在社會正在急速的向前發展着,人數也日夜在劇增,漸漸地忘卻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到處開始普遍的浪費糧食,過度的鋪張浪費。雖說以我們現在的國力足以讓人們得到溫飽,可如果一直長期的浪費,總有一天會崩潰。

當然最開始我也不例外。記得那一次,今天中午,我和媽媽坐在餐桌邊吃飯。我高興的說:“今天的飯菜真豐盛啊!”有又香又嫩的涼拌雞肉、有熱乎乎的小燒餅、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大米粥,都是我愛吃的。我吃了一會兒,吃飽了。可碗裏還剩下不少飯菜,我想把飯菜倒進垃圾桶,媽媽看着我說:“你還記得那首古詩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麼好吃的飯菜倒掉的話多可惜啊,而且這些飯菜所用的食材可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怎麼可以浪費呢,你這孩子真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媽媽看着我意味深長的說。我聽了媽媽的話,無所謂的回答道“切,不就是一些剩菜剩飯而已嘛,倒掉了還可以再做嗎,用得着生這麼大的氣嗎。“媽媽聽了生氣的說“你這孩子真是不知道這些食物的來之不易。你知道嗎,這些食物可是農民伯伯每天起早貪黑,忍受着風吹雨打辛苦種出來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接過飯碗大口大口地把飯菜吃掉了,媽媽看到後欣慰的笑了。

從這之後我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所以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到剩菜做起,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因爲每粒糧食都浸滿了農民伯伯的揮汗如水的辛勤耕耘。讓我們節約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