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親情作文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親情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7篇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1

我的媽媽雖然不太會炒菜,但是她非常喜歡做一些甜品:饅頭、包子、南瓜餅、豆漿、奶茶……還有好多好多呢,每次我看着媽媽做,都會直流口水。就連好朋友陳碧瑜姐姐的媽媽嚐了之後,也開玩笑地說:“嗯,太好吃了,你媽媽都可以在學校前面擺攤啦!”

有一次放假,我早上起牀後,看見媽媽正在廚房煎餅,我好奇地走過去,問:“媽媽,這是什麼餅啊?”

“不告訴你,你嚐了就知道了。”媽媽邊說邊端着一大碟熱乎乎的煎餅出來。我聞了聞那一大碟餅,自言自語道:“哇塞,真香呀!”說着,就拿筷子夾了一個吃。

“咦,這餅裏面怎麼有一股香蕉的味道?”我看向媽媽,“莫非,這是……香蕉餅?”

“嘿嘿,你猜對啦!”媽媽一邊品嚐着她的“作品”,一邊驕傲地說道。我覺得香蕉餅可好吃了,就纏着媽媽教我怎麼做這個香蕉餅。媽媽走到廚房裏,慢條斯理地說:“其實我搞這個香蕉餅是很偶然的,本來想弄地瓜餅給你吃,正好,家裏面有幾條香蕉,就靈機一動:不如煎個香蕉餅吃吃,做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和普通的煎餅一樣:把麪粉、涼水、白糖、雞蛋和成稀稠狀,只不過多了一道工序:把香蕉切成薄片狀先盛在一個碟裏,我剛纔沒有煎完還剩下一些原料,不如我現場煎給你看看?”我高興地跳起來說:“好啊好啊!”只見媽媽放油在鍋裏,等油熱了,把稀稠狀的麪粉均勻地攤在鍋裏,再把香蕉片一片一片地攤在麪餅上一起煎,等麪餅雙面都煎成金黃色時,就用鍋鏟剷起,盛入碟中,這樣反覆幾次,好多塊美味的香蕉餅就煎好啦。

“噢,原來做法這麼簡單呀!”可是這看似簡單的香蕉餅卻花了媽媽好多好多的心思。我愛媽媽做的小甜品,因爲它不但好吃,還凝聚着許多的母愛。媽媽,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做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給您吃!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2

我是個十足的小吃貨,一想到紅燒排骨、臘肉香腸、麻辣兔頭、五香雞爪……那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我不禁直流口水。美味的菜餚帶着濃濃的親情,勾起了我塵封的回憶。

姥爺今年67了,滿頭白髮,平時總是佝僂着身子,像一塊久經風霜的礁石。可當他一走進廚房時,就像一個征戰的將軍,鍋碗瓢盆都聽他的指揮:鍋鏟在鍋中翻騰,熱油在鍋中歡笑,菜餚在鍋中跳舞……隨着鍋碗瓢盆演奏的結束,一道道美味便誕生了。

飯菜上桌以後,我總是最先拿起筷子,將最好吃的一點不留的夾到自己的碗裏。一碗還沒吃完,姥爺便去給我添飯,每次都是滿滿的,甚至會高出碗沿許多。當我抱怨姥爺盛的飯太多吃不了的時候,姥爺總說:“你吃不了,我吃。”那一字一頓,就是一個老年人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而姥爺,爲了這個諾言,一直在吃我的剩飯。

有時飯菜做得不可口,我就不吃,還向姥爺發號施令,讓其重做。點菜之後,姥爺又返回廚房,叮叮噹噹地忙活起來。我坐在姥爺對面,吃着姥爺爲我開的小竈。而姥爺,吃着那冰冷的飯菜,卻滿是幸福和滿足……

當姥爺將廚房收拾乾淨後,廚房的交響樂也停止了演奏。姥爺坐在陽臺的躺椅上,看着報紙,不一會兒,就聽到了他細微的鼾聲。午後的陽光靜靜地灑在姥爺那蒼蒼的白髮上,這時我才發現,姥爺更加蒼老了。

如今,想着那一道道熟悉的菜餚,就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是那樣親切。那個曾經不懂得什麼是愛的男孩,終於和姥爺長的一般高了,終於懂得了那並不寬闊的肩膀頂起一片天的艱辛,更懂得了那香噴噴的美味後濃濃的親情……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3

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人給予我溫暖和親情,有爸爸媽媽的愛,有兄弟姐妹的愛,也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心。這都源於因爲我們是親人,親人之間有一份濃濃的親情。

這其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我的奶奶,我奶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家庭婦女,她對我們表達愛的方式是千方百計做一些吃的'東西。只要聽說我們要回老家,她就會早早的開始準備各式各樣的吃的東西,直到我們要回杭州還給我們大包小包帶一大堆吃的東西帶回來。

奶奶擅長做麪食,比如包子饅頭面條餛飩餃子,她還擅長做糉子,各種各樣的餡,有大肉餡,豆沙餡,青豆餡,芋艿餡,她會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包紮不同餡的糉子以便於識別,我知道每一種小吃都傾注了她濃濃的親情。

奶奶喜歡自己磨豆漿,用最古老的石磨來做,每天天還沒有亮就用石磨來磨豆漿,我們起牀後一碗香噴噴的豆漿已經放做桌子上,喝着奶奶自己做的豆漿,心裏感到很溫馨,或許這就是親情的味道。

我喜歡吃油炸蝦餅,奶奶就會去村邊的小池塘去抓小蝦米,她把米飯放在漁網兜裏面,等蝦米來吃米飯的時候把漁網一提就抓到很多小蝦米了,然後拿回家把蝦米放進麪粉雞蛋裏裹一下,油鍋炸出香噴噴的蝦餅,好吃極啦,這也是親情的味道吧。

記得去年清明節,奶奶半夜就起來給我們做清明粿,她把艾草搗成泥和米粉和在一起,放進各種餡,壓成一個小餅。結果就走那天清晨,奶奶在下樓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斷了,醫院的急救車接走奶奶後,我看到做了一半的清明粿,還有廚房地上的一桶活蹦亂跳的小蝦米,我心裏酸酸的,或許這就是最濃的親情。

我的親人時時刻刻都在給予我溫暖,雖然他們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我都能感受到,特別是奶奶給予我的舌尖上的親情,讓我感動,讓我難忘,隨着歲月的流逝,我一定會用我自己的方式回報大家的親情!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4

我們家對酸和辣這兩味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酸的確是很好的一種味道,可以讓人口舌生津;而辣可以開胃,讓你猶如鯨魚般吞吸不止。它們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良好的開胃菜。最有代表性的是拍黃瓜。

黃瓜的味道十分柔和,清甜可口,可它卻具有海納百川的能力,酸甜苦辣鹹,每一種味道都可以和它完美的融合,將兩者發揮到極致。雖然它只是一道涼拌菜,但通常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越是平淡無奇。

原料的準備是非常嚴格的,否則,要麼酸的你齜牙咧嘴,要麼辣的你七竅生煙。黃瓜一定要新鮮,嚼起來纔會香脆,汁水也更多,而且必須是碧玉黃瓜,白色的不行。醋要選擇陳釀米醋,白醋不行。辣椒則是我家自己種的,拌上油碾碎之後放在鍋裏炒,辣味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自制的辣醬最好晾上幾天,到那時把碗放到鼻尖輕輕一聞都會嗆得不行。如果不能自制的話,那麼超市裏的辣醬也可以代替,以顏色紅亮,口感純正爲佳。

接下來便是“拍”。將黃瓜豎切兩段,放在砧板上,然後用盡力氣去拍,把子都打爛纔算成功。這樣的黃瓜肉質脆且多汁,而這汁水擁有神奇的化解辣椒素的能力,拍出汁水越多,拍黃瓜也就越香越美味。拍了之後,瓜片上會產生裂口,可以讓黃瓜更入味兒。將黃瓜與事先調好的醬料拌在一起,順時針反覆攪打,直到每塊黃瓜都包裹上了醬汁,油光水亮了爲止,再加半勺糖提鮮,一道菜品就新鮮出爐了。

拍黃瓜色香味俱全,令人讚不絕口。它色澤紅豔,又夾雜着黃瓜的碧綠水嫩;香味濃厚,辣醬與酸醋給鼻梢一段段強烈的刺激;味道酸辣,又巧妙的被清淡的黃瓜所瓦解,回味甘甜。它讓你一拿起筷子就放不下來。

對我們家人來說,它就是一個獨特的味覺資訊素,牽連這魂牽夢縈的家的味道,家的溫暖。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5

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了上來,一個個大而飽滿,咬一口,韭菜的香氣縈繞齒間。這時,一種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在餃子的熱氣中勾勒出了往事。

小學時,有一次我很晚纔回家,肚子不停地“抗議”。這時,奶奶端出了一碗餃子,我彷彿看見了救世主,狼吞虎嚥。我問奶奶:“這餃子怎麼會那麼好吃?”奶奶笑着答道:“那是因爲你太餓了,而且奶奶包的是韭菜味的餃子,可好吃了。”當時不喜歡韭菜的我,立馬對韭菜產生了好感,更是對餃子形成了深深的“愛意”。

在當時的我看來,奶奶就像魔法師,幾秒中就把一張餃子皮變成了飽滿的餃子。在我的央求下,奶奶拿來餃子皮和餡,教我如何包餃子。“先把皮沾上水,然後放三分之二勺的餡…。”在奶奶手把手的教導下,我也包出了一個又一個餃子,看着自己的餃子下鍋,再慢慢品嚐,自豪感油然而生。

上了初中之後,我的胃口越發刁鑽,對奶奶常年不變的餃子失去了興趣,甚至對它產生了厭惡之情。一次回家,我肚子又“咕咕”地響起,奶奶又端着一碗餃子走了出來。“怎麼又吃餃子啊,我吃餃子都吃吐了!我不吃了!你自己留着吧!”“可…。”奶奶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我“砰”地摔門,奶奶再也沒說什麼。那次晚飯,由餃子變成了白米飯。

奶奶回老家後,家裏的餃子味終於消失了。一天晚上,我嚷嚷着餓,爸媽回來時給我帶了一袋速凍水餃,煮好後端上桌,我咬了一口,乾乾的,不是記憶裏的味道。記憶裏的水餃,是皮薄餡大的,韭菜味,吃了一個還想再吃第二個,還有奶奶欣慰的笑臉。想起奶奶那天失落的神色,我的心中滿是愧疚。

吃完餃子,我拿起電話,撥打了奶奶的電話號,“奶奶,我想你了……”

就像餃子一樣,看上去平淡無奇,咬開的那一刻才能體會到它的美味。奶奶也總是默默地,表達對我的關懷與愛,這份愛,值得我用一生去銘記珍惜!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6

冬至,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股熱流,便流進了心間。

每年冬至,奶奶都會做湯圓。白白嫩嫩的圓球,配上紅糖水,甜膩膩的,也暖洋洋的。

小時候,我是在老家上的學。那時,父母工作並不繁忙,爺爺奶奶也多清閒。每逢冬至,左鄰右舍都會聚在一起,和麪粉,揉麪團。我可喜歡幫奶奶做湯圓了。小小的麪糰,在手中揉一揉,就變成了小圓球,可愛極了。

我們那的湯圓和別處不同,裏邊沒有芝麻、花生之類的餡料,僅僅只是純粹的麪糰,不參任何雜質。湯圓也不一定是白色的。每每到面料快用完的時候,奶奶便會拿出一小瓶紅顏料,點一些在面料上。揉啊揉,面料就變成了粉紅色,揉出來的湯圓也是粉嫩嫩的。

“來來來,剛做好的湯圓,趁還沒涼,趕緊吃。”還沒見到人,奶奶的聲音便先到了。緊接着,就是湯圓的香氣。紅糖水包裹着一個個圓滾滾的湯圓,散發着香甜的味道,手心裏的碗是熱的,十分暖和。我也顧不上別的,拿着勺子開始吃。奶奶就坐在一旁,看着我,邊笑還不忘提醒一句:慢點吃。

後來上了小學,不在老家唸書了。跟着父母到了城市。奶奶也同樣來照顧我了。依舊是每年冬至都有湯圓,味道也不曾變過。

只是,我們家多添了個弟弟,父母的工作也漸漸忙起來了。我本以爲,往後的冬至都不會有湯圓了,要將就了。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桌上依然是散發着甜味和熱氣的湯圓。奶奶笑着說:“弟弟鬧騰,爲了不讓他來搗亂,就把他哄睡了再來做湯圓。”我一時心暖又心疼,弟弟每次都要哄好久才能睡,奶奶一定又忙到了很晚。

湯圓一如既往的香甜,味道一如既往的親切。奶奶一如既往地坐在一旁,就那樣笑着看我……

冬至的湯圓,於我而言,是特別的,而我是幸運的。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7

一種食物,一種味道,蘊含着一種情感。

品藏着美味的食物,心中暖意無限,體驗舌尖上不一樣的親情。自從我記事記,家中的一日三餐都是由爸爸親自出馬,可是,當爸爸換工作後,他的時間就像老天爺故意安排似的,完全與我的生活規律錯亂,除了早餐和午飯能勉強應付以外,晚飯就是“插翅”也飛不回來給我做,於是我的媽媽,那個只會煮方便麪的媽媽,便開始在黃昏綺麗的晚霞中,獨自守着嫋嫋的水蒸氣,爲我煮粥。粥是淡的,尤其在嚴冬。坐在明亮的燈光下,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粥,坐在氤氳着舒緩的米香熱氣中我總是無比放鬆,愜意。媽媽肯定是從我的言語中讀到了“蛛絲馬跡”:例如我在學校和老師較勁,與朋友有矛盾,學習成績下降等。

那天我正在享受碗裏的香菇木耳粥,我問一旁滿眼慈愛看着我吃粥的媽媽:“媽你怎麼想起給我煮粥呢?”媽媽愣了愣,看着我,幫我擦去嘴邊的米粒,緩緩開口,:“其實你正處於叛逆期,放學又不直接回家,好像和那些同學在外面玩,可你自信自尊太強我怕對你說太過分的話哪天你就不回來了,所以我只好在家一邊慢慢煮粥,一邊慢慢疼你回來。”那一刻,我在散發着粥的嫋嫋熱氣中,低下頭來淚流滿面,原來媽媽並不是喜歡煮粥,而是將自己對女兒的一個溫暖的心,放在鍋裏慢慢煎!那一刻我明白了,等媽媽媽等女兒成長過程,就像等一鍋正煮熟的過程,是急不得的。而媽媽唯一做到的就是像粥裏放菜一樣,將自己對女兒的愛,那深切的愛摻進淡淡的米粥裏。夜已深了,窗外蟬聲響,夏寂的星空,淡雅深邃,寧靜,。

我坐在書桌旁,隨着燈光的閃爍,一個個字在不停的隨筆舞蹈。幾聲敲門聲打破沉靜的氣氛,門“吱呀”一聲被開啟,媽媽走了進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碗乳白粥。她關切的說:“累了吧,來喝一碗粥。”隨後愛撫地摸了摸我的頭,便輕輕地走了出去,我含着這飽含愛的粥,再次領悟這舌尖上的愛。親情在舌尖上游蕩,在舌尖上品味親情,別有一番滋味,平淡而又濃郁。

標籤:舌尖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