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牽掛作文

【薦】關於牽掛的作文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牽掛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薦】關於牽掛的作文10篇

關於牽掛的作文1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牽掛,只覺得那是家人之間因長時間不見面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但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才知道牽掛就是思念,是對親人最真切的親情表達。

我讀懂牽掛是在每次去爺爺家的時候。每次去爺爺都會笑呵呵地對我說:“想爺爺了沒有?”“想了。”我好像在應付差事似的說着,說完便去玩了。那時,我覺得很奇怪,爺爺爲什麼總要問我想他了沒有,不是才一個星期沒見面嗎?但我哪裏知道,在這一星期我玩的時候,爺爺卻在家裏牽掛着我。

我瞭解牽掛的時候,是在每次奶奶給我打電話時。奶奶每次給我打電話時,都會問我飯吃了沒有、身體好着沒有、每天早上喝牛奶沒有、學習怎麼樣……每次我都會想,我上個星期不是都說過了嗎?怎麼還要問。每次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說:“噢,好,奶奶再見。”而奶奶聽完後,先是遲疑一下,然後說一聲:“好。”最後放下電話。後來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透過電話傳達她對我的牽掛、對我的思念,而我卻總以爲她很?唆,總想掛斷電話。

我學會牽掛是在一次爺爺生病的時候。那天我去看爺爺,進門後卻看見爺爺躺在牀上,我問奶奶,爺爺怎麼了?奶奶說爺爺這兩天不舒服。我問爺爺想吃點什麼,爺爺說他只想吃點麪包。聽到這,我便向門口走去,奶奶問我幹什麼去?我說去買麪包,奶奶說買點普通的就行了。在車上我想,如果買普通麪包就可以省下錢去買書看,但最後我還是停留在一家很好的麪包房前,走進去挑選了一些爺爺最愛吃的麪包和點心。雖然很貴,但我卻很高興。

回到家,我把麪包和點心拿給爺爺吃,爺爺開心地笑了。從那以後,奶奶逢人就說這件事,說我懂事了。

原來牽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它的真正含義。

關於牽掛的作文2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首歌曲我們應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吧!媽媽,她賜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教我怎樣做人,他無時無刻都在付出着對我的愛,可我卻從沒給過她回報。

這天中午正要出門,媽媽發覺天氣變了,就說“洛丹,天要下雨了,快去加件衣服,出門帶把傘,別回來那麼晚。路上小心點!”她生怕沒時間說完似的,一口氣嘮叨完了。然而這時我早已不耐煩的走了,她的話在我左耳朵進右耳多出,一句也不聽。只聽見她見我走後嘆了一口氣。還沒到朋友家,天就下起雨來,還颳着風。我被淋得全身溼透了,再加上風颳着,凍得我直哆嗦。終於到朋友家了。朋友連忙幫我換了衣服,暖了暖手,這纔好點了。這時,我又聽到了同樣的話語:“天氣涼了,去加件衣服吧?”這時同學的媽媽叮囑她的話,她和我一樣任性,一樣嫌媽媽煩。可是,我卻留下了眼淚,因爲我體會到了媽媽的牽掛和嘮叨都是對我的愛。這時,我寧願媽媽打我,罵我,說我不聽話,也比沒人管沒人問強。自從這件事過去後,我再也不會把媽媽的叮囑當成空氣了,我會一字一句記下她說的話,因爲那是媽媽對我的愛,我怎麼能不要呢?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我的耳邊又再度響起了這首歌。又是一個下雨天,我又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

評語:媽媽愛女兒,女兒好幸福。

關於牽掛的作文3

牽掛是一種十分完美的情愫。

我不只你可曾真正品嚐過被牽掛的完美滋味,也不只你是否能體會到被牽掛時的溫馨感受。可是,我明白牽掛這種情愫體會是隨着年齡而增長。

小時候,幼稚的我不懂得什麼叫牽掛,更不明白自我正被許多人牽掛着。只記得,每次出門,媽媽總要再三叮囑我細心車輛,早點回家;每次晚歸,爸爸總是在門外,無論風雨;每次節日,生日,總會收到遠方的親戚寄來的信件或賀卡。那時候的我並不明白這就叫做"牽掛",更不會明白它的內涵——這種情愫中包含着多少深情與慈愛。

漸漸地,我長大了,慢慢地懂得了這牽掛的珍貴。比如每次爸爸出差,媽媽留意每一天爸爸去的地方的天氣預報時,我不會再幼稚地吵着要看文藝節目。因爲我明白,也許媽媽也明白,即使明白那裏的天氣情景也不能幫上爸爸任何忙,可那是一份牽掛,一份情愛。

再如今,一朝分別而遠在天涯的朋友來信時,我再也不會隨手一扔,而會認真去閱讀。因爲我懂得了這是朋友的牽掛,而讀信則是享受這份牽掛的最好選擇,就像在寒風吹來之時理解一份溫暖的關懷。我再也不會遲遲拖延回信的時間,因爲我明白,在他牽掛我的同時,又何嘗不期望也得到我的那份牽掛。

其實,有的時候,牽掛很累,但讓人很暢意,因爲它是一份告慰心靈的答卷。

雖然了無牽掛很瀟灑,可是瀟灑的背後依然是牽掛連連。

我,喜歡牽掛。我想用我的牽掛洗去每一位朋友心中的煩惱;我想摘下一片白雲,載上我的牽掛給我的每一位朋友送去一份安詳,一份歡樂,一份純真和一份深深的祝福。

關於牽掛的作文4

離開家一個月時,就會有室友大喊想家,有人會躲在被子裏抹眼淚,還有人埋怨學校不給我們回家。而我,對此往往會無動於衷。有同學問我:“你不想家嗎?”我笑笑,“怎麼會不想呢?我只是不怎麼戀家罷了!”同學似懂非懂地走開了。也許是我從小就在外地上學,習慣了獨立生活,所以我會比她們更成熟些。但倦鳥亦思巢,落葉也歸根,何況是一個人,怎能不戀那人類的歸宿?只不過我把它們藏在心底罷了。

當我孤獨地走在雨中,我會想到母親那囑咐的聲音;當我遭遇挫折,會想到父親那鼓勵的眼神……我曾多次想把對家的那份思念付諸於紙上,卻每次都無從下筆。這思緒是剪不斷,理還亂啊!

這次暑假,與我相伴的只不過是一座空蕩蕩的屋子,家人,都不在家。回家,只不過作爲一個代名詞罷了。

媽媽打來電話,聽到那熟悉的聲音,我心頭一熱,好久沒聽到了!“你一個人在家,不害怕吧?”爲了不讓他們擔心,我故意自信道:“我勇敢着呢,不用擔心!”雖這麼回答,內心卻想哭了。我從來就不怕鬼,就是怕自己孤零零地沒有人陪。

我不禁想到小時候,晚上,我和妹妹坐在椅子上聽爸爸給我們講故事,“咯咯”地笑個不停。媽媽在廚房叮叮噹噹不停地忙着給我們做飯,燒水,後面還跟着個屁顛屁顛的小弟。隨着“開飯啦”一聲響起,我們便圍着桌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只是這些都已成爲過去。隨着年齡的增長,父母也越來越忙,團圓已是奢侈的事。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牽掛家人的幾行清淚。”望着黑暗中那輪圓月,我多想家人就在我的身旁!

關於牽掛的作文5

風輕輕地吹過,她遙望遠方,眼神中充滿思念,家人時常問她是不是又在牽掛着奶奶。

那個時候,她不懂牽掛是什麼意思,她只知道她在思念照顧了她六年的奶奶。髮絲在風中飄飛,蒲公英離開了母親飛向遠方。她希望這思念能夠由風和蒲公英帶回家鄉,捎一份思念帶去。

不知不覺中,女孩長大了,漸漸明何爲牽掛。但這時她已回到家鄉,卻開始牽掛着遠方的父親。

她常常呆呆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出神,沒有人打擾,她知道自己在牽掛着父親。希望父親能夠回家,沒有生病,一切安好。

一根細細的線,看不見的線,穿越千山萬嶺,將兩個相隔千萬裏的人拴在一起,這根線名爲牽掛,由女孩的心產出,讓她牽掛着父親。

每一次,父親打了電話回來就知道父親也在牽掛着她,牽掛着家中的每一個人。她總是會興高采烈地與父親通話,但從不說想他,因爲女孩知道父親知道她想他,牽掛他。

血緣中流着他的血,有着他的基因,她的身體有一半來自於他。女孩很滿足,相信父親也在牽掛着她。

小小個子,矮矮地她長得不矮了,卻喜歡像小時候一樣,抱着雙膝回憶着與父親的點點滴滴。父親的笑容,神情每一個表情都被她深深烙在心底。當她牽掛時,就會把它們從腦海和心底翻出一個個細數。

看,女孩正坐在草地上,吹落天蒲公英,待微風帶去她的牽掛。她知道蒲公英也牽掛着母親所以久久未走,她起身走進房間寫下了內心的牽掛。

牽掛真的剪不斷,理還亂,你在山這頭,我在遠方那頭,相隔相望,這便是牽掛。

那個天真浪漫的女孩睡了,她正在夢中與她父親相見……

關於牽掛的作文6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牽掛,只覺得那是家人之間因長時間不見面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但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才知道真正的牽掛是什麼……

我讀懂牽掛,是在去爺爺家的時候。每次去爺爺都會笑呵呵地對我說:“想爺爺了沒有?”“想了。”我好像在應付差事似的說着,說完便去玩了。那時,我覺得很奇怪,爺爺爲什麼總要問我想他了沒有,不是才一個星期沒見面嗎?但我哪裏知道,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爺爺卻在家裏無時無刻牽掛着我。

我瞭解牽掛,是在奶奶給我打電話時。奶奶每次給我打電話時,都會問我飯吃了沒有、身體好嗎、有沒有和同學起矛盾、成績怎麼樣……每次我都會想,我上個星期不是都回答過了嗎?怎麼還要問。每次我總會急不可耐地說:“噢,好,奶奶再見。”而奶奶聽完後,先是遲疑一下,然後說一聲:“好。”最後放下電話。後來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透過電話傳達她對我的牽掛、對我的思念,而我卻總以爲她很囉嗦,巴不得趕緊掛斷電話。

我學會牽掛,是在一次爺爺生病的時候。那天我去看爺爺,進門後卻看見爺爺躺在牀上,我問奶奶,爺爺怎麼了?奶奶說爺爺這兩天不舒服。我問爺爺想吃點什麼,爺爺說他只想吃點麪包。聽到這,我便向門口走去,奶奶問我幹什麼去?我說去買麪包,奶奶說買點便宜的就行了。在車上我想,如果買便宜的就可以省下錢去買書看,但最後我還是選擇在一家做工精良的麪包房挑選了一些爺爺最愛吃的麪包和點心。雖然很貴,但我卻很高興。回到家,我把麪包和點心拿給爺爺吃,爺爺樂的笑不攏嘴。從那以後,奶奶逢人就說這件事,說我懂事了。

牽掛,就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是聯結親情、聯結友情、聯結愛情的紐帶,更是一份親情,一縷相思,一種幸福……

關於牽掛的作文7

一個在前頭牽,一個在後頭掛,就成了牽掛。牽掛,就像背井離鄉的遊子思念家鄉;牽掛,就像對自己愛人,日思夜掛的。當你對一種東西產生強烈的感情後,就會深深牽掛。牽掛是靈魂絮語,是心靈對話。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般般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雲,隨着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之間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澈透明,只要表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歡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之間那份不含有血緣關係、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月亮牽掛着黑夜,當晚霞漫開,星辰佈滿夜空時,月亮悄悄躲在一邊。凝視着夜,散發出柔和的光亮。它熬過了漫長的日,只有在這個動人的時刻,默默的牽掛。

明月無瑕,美輪美奐。商周至此,秦漢始然。歷史三波瀾中,詩人們乘舟而過,懷着對天際一輪金黃的牽掛,千古流傳的絕唱從京都豔賦中脫穎而出。邀杯明月對影三人。

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總是哀傷地遊蕩在秦淮河上。他對國家的近乎熱烈的牽掛着,無不感動着後來人。就如同我一樣,離開家鄉多年,每每看到舊景,就會產生強烈的牽掛思念。和藹的人們,嫩綠的草色連綿,古矮低舊卻別有一番風味。時間長了,更是眷戀從前的夥伴了。獨自躲在黃昏的角落,默默的品嚐的自己的憂傷。遙望着遠方的孤雁,一直不肯離開視線。多美!

牽掛無非是一種想念,有了愛就有了牽掛,也許,這也是一種幸福。

關於牽掛的作文8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的事,但唯心史觀有一件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想忘也忘不掉。因爲我的良心受到了譴責。

那是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晚上放學了,其他班都放學了,只有我們班在補課,一直補到天快黑了,我開始害怕了。我就連忙收拾書包,騎着自行車回家,可是就到一個叉路口,我沒有剎車,猛地撞過去,說時遲,那時快,一位老婆婆向我走來了。我就撞到了這位老婆婆。我當時太急了,因爲天黑了,我就沒管那老婆婆,快速地回到了家。回家後,我的心一直久久地不能平靜,害怕那老婆婆被我撞……我不敢想下去了。我當時恨不得插上一對翅膀飛到那裏去看那位老婆婆,可天黑我害怕,所以沒有去,可我一夜沒睡覺,總是牽掛着那位婆婆。

第二在早晨,我一來到教室就看見好幾個同學圍在一起講什麼,我就走到他們面前。他們說:“昨天放學太遲了,有一位同學騎着車撞倒了一位老人,看都沒看,後來還是我與我媽把那位老婆婆送去了醫院呢!”聽到這事後,我的臉發燙,想去看一看那位老婆婆,可是就是沒有勇氣。過了幾天,我忍不住了,鼓足了勇氣去看望那位婆婆,可是聽他的鄰居說“被她的孩子接走了。”回家後,我後悔當初沒有去看那婆婆,讓我至今都牽掛她。

我心中的那一絲牽掛,到現在也沒有忘卻,好似有一塊大石頭壓在我的心上,喘不過氣來。

關於牽掛的作文9

放不下的牽掛,有一個人,時時縈繞在心頭;有一份牽掛,時時不能放下。在暮色淡淡的夜晚,面對濃濃的相思,我獨自遙望着你的方向,體會與你心心交融的一刻。多少次以爲,可以不再想你;多少次以爲,已經忘了你;可每次思念卻輕輕漾起心底的故事,讓紛揚的記憶絲絲縷縷飄灑……

遇見你之前,我花了太多時間的沉吟,太多時間的跋涉,曾經以爲,那前世美麗的相約,再也不能在今世溫柔的相逢。你悄悄地走入我的生命,那一聲問候,一抹微笑,一個手勢,一片話語,輕輕的撞擊着我微微虛掩的心扉,我平靜的心底,盈出蜜蜜的歡喜,眼前不時閃爍着一個個數過星星的夜晚,寧靜的沙灘上,月光如水,靜靜的籠罩着相依相偎的身影,撿拾起一枚枚紫色的貝殼,慢慢聆聽那輕微溫柔的低語……浪漫和驚喜還清新如昨,你和時光交織着,在我心底揮之不去。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真美,我的心因思念你而綻放花朵。尤其是在這樣的日子,柔柔的細雨,甜甜的微風,一掃那如煙縹緲的憂鬱,紛紛飄揚的風絮如同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擁擠在依然熟悉的風景,緊緊地系往心的深處。沉湎的心情在美麗的夜色中,顯得如此繽紛,如此溫馨。此刻,好想依偎在你的懷中,傾聽你的呼吸,

觸摸你的心跳,一起靜靜的聆聽心曲,雙目對視淺淺一笑。夜很靜,今晚又會睡不着,淡淡的甜蜜始終在我心頭縈繞,我喜歡在這樣的夜晚靜靜的思念,靜靜的微笑。夜已深,窗外的樹影漸漸隱去,我還在想你,想你……

關於牽掛的作文10

每個人在心中都會有一些些牽掛,也許只有一點點,但我們都有。對父母,對親人,對朋友,對愛人,對孩子,對民族,對祖國……而想一想自己,似乎很少有牽掛過誰,牽掛過什麼,沒什麼東西需要我來操心,來牽掛。

而我牽掛的,不是上面所提到的任何一件事物或者一個人物,而是自己的家。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

這似乎讓我想起來一些有趣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每次放長假都會去在崑山的奶奶家,那時候,乘火車總要一個小時吧,但我一直很想去,房子很大,有小花園,小區內還有地方可以游泳,雖然我到現在還不會游泳……那時候每次一放假似乎都會問爸爸媽媽什麼時候能去崑山。

但孩子們長大了,往往大多數事情都變了。現在放假,我只會想在家裏待着,有時只是爲了能玩玩電腦和朋友聊聊天,但更多的是對家的牽掛,這熟悉的地方和窗外熟悉的風景,電腦中放着的熟悉的音樂,牀邊放着沒看完的書,桌上放着一堆作業……這些即使那麼平凡,但我牽掛着它們,而去任何親戚家,不過幾天我就會吵着要回來,即使那邊的壞境再迷人,我還是依舊牽掛着……

記得有一次去外婆家,那的環境也不錯,但是我大概睡了2天,第三天快要睡覺的時候,我想回去,哭着喊着要回去……舅舅無奈之下開車送了我回去,到家後已經11點了,但是一踏進門,總會覺得什麼不適都會消失,尤其是那次。

牽掛,有人喜歡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而我一直藏在心中,但我也不希望流露得太多,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一特徵愈來愈明顯,我也差不多成爲了一個毫無牽掛可言的人。

但是我又發現了一點,人們往往都需要多多少少的一點牽掛來填補自己內心的少許空缺,這樣才能讓自己充實,完整。

標籤: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