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記憶作文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1

鞭炮聲依舊那麼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那麼絢爛,眼花繚亂。只是年味隨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

在小時候,村裏的每個孩子都盼望着過年,因爲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遊戲可以玩,但隨着時代的發展,新衣服、好吃的不再是過年纔會有。遊戲?大人小孩都鑽進了手機裏。過年都沒有了過年的味道了,好像過年除了可以收到壓歲錢以外,其它的差不多都跟平常一樣了。我也不再盼望過年、不再喜歡過年,因爲這種失去年味的過年毫無意義。

記得小時候過年,我們都會特別的興奮,因爲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吃的,比如:酥食、麻餅……以前這些都是媽媽在過年前幾天親自做的,但現在這些吃的都是在街上買的,沒有了媽媽味道,更沒有了過年的味道。好玩的,比如:“插秧”、“栽搖錢樹”、舞龍燈、“打耗子”。在小時候我們過年玩的.最多的是“打耗子”。“打耗子”即用繩子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衆孩邊打邊問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問你耗子落窩不落窩?”“不落窩……不落窩要打落窩!”接着在一片喊聲中以棍追擊草鞋到主人門口討要粑粑,要完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鄰近村寨。

“打耗子”這個遊戲是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會去玩的遊戲,現在我們都長成了十七八歲的花季少年了,這個遊戲已不再是屬於我們的了,雖然現在村裏還是有很多孩子,但這個遊戲已經沒人再玩了,就好像一樣東西從此消失了一樣……

現在過年,孩子跟平常一樣依舊還在手機裏遊玩,大人呢?也和平常一樣,忙碌的忙碌,玩的玩。過年已不再擁有小時候的那種濃濃的年味,年味已變淡,過年還有何意義?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兒時的歌謠時刻環繞在我耳邊。年味又是怎樣的呢?

有個習俗,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關上大門,幫鄰居貼春聯。這是老長沙特有的習俗,目的是守住家裏的財氣,不讓它跑掉。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啊,這就叫“關財門”,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夜飯在我們家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年味最濃的活動。在年夜飯上,我們互相交流,討論學習,聚在一起吃美食,無不體現了家的韻味。在年夜飯的最後一點時間裏,我們挨個站起來說一些祝福的話,總結即將過去的20xx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大伯送給晚輩們的話,他希望我們能夠在事業和學習上能有所成就,在困難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年夜飯上,不僅是我們對美食的享受,更是對知識和情感的追求。

年夜飯之後,便是自由娛樂的時間了。大人可以打麻將、看春晚,小孩可以放鞭炮、拿紅包。這個時候,又有了小孩貪玩的年味。我們可以在奶奶家的池塘裏丟魚雷,炸得水面濺起柱子一樣的水花。奶奶心情好了,便會同意我們在池塘裏釣貝殼,釣上來的貝殼,無一不被我們糟踏。等到來年春天又有滿池塘的貝殼任我們玩。

看春晚是這一天中最後的活動,是全國人民都能享受到的年味。我們坐在一起看春晚,通宵不睡,這就叫做“守歲”,祈求父母擁有更長的壽命。新的一年到來時,我們在一起倒數,一起看跨年晚會,互相祝福,最後再一直玩到早上。

年味就是這樣,有滋又有味,有形也有色。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比如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們不妨說說年味呢?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着團圓飯,分享着自己在外面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一年的樂與苦,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每人的心裏面,年味兒都各有各的味兒。而我家,每逢過年都是熱熱鬧鬧的,家人都會團聚到一起。我家的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大人們塞給小孩子手上的紅包;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

每次回到家,總是可以見到我家門前的那一對春聯,是我的外公親手寫上去的。大家都會誇讚我的外公。門口的燈籠掛的老高,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家人的笑臉。可以看到兄弟姐妹們都聚集在一起說說笑笑,可以看到小朋友們在幫助大人們進行大掃除。

我媽喊着“開飯了開飯了”,不一會,桌子旁邊都坐滿了,桌子上便擺滿了大魚大肉,令人口水直流,這真是豐盛,我們家人邊吃飯邊誇讚我媽。不得不說,每到了過年,所有的煩惱事都能被拋之腦後,然後歡歡喜喜過大年。

春節那一天,我起得很早,想去探望我在深山裏的爺爺,我拿好了鞭炮和錢紙,和大人們一起進了山,走了很久終於找到我的爺爺,想在春節這一天給我的爺爺送去光明,好讓爺爺能夠回家看看。

一晃眼,春節就過了。這個春節我覺得過得很快,經歷了許多,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我認爲無論是大街小巷中來往微笑寒暄的人,或是這每家每戶與我們同時守候的同一件事,都象徵着一個獨一無二的年。